学术投稿

立体定向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进展

孟汉恒;郁志龙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放疗, 临床应用, 进展
摘要: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常见肺部恶性肿瘤疾病类型,该疾病患者恶性细胞生长速度与转移状况均低于小细胞肺癌者.目前,切除手术与放疗均为发病患者的常见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严重应激反应,大部分高龄或体质偏差患者无法耐受.常规放疗开展后患者常伴随严重毒副反应状况,不仅危害其生活质量,甚至可中断放疗开展而影响预后效果.立体定向放疗通过提高放射剂量与放射野的精密性,对患者病情控制及临床危险均有良好改善作用.文章通过总结该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势、毒副反应及适应范围,总结其临床应用进展情况.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及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雀斑疗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利用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及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雀斑的疗效.方法:将60例雀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面部雀斑,实验组采用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面部雀斑;分别于术前、术后4w、8w及12w数码相机照相,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术前术后对比及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均较明显(P<0.05),但是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别(P>0.05);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后,炎症后色沉的发生率更高(20.0%),而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后发生炎症后色沉的几率较低(6.1%);而且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后发生水肿、疼痛及红斑的几率更高.结论: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的治疗治疗雀斑的效果与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无明显差异,而且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所以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治疗雀斑的手段.

    作者:李佳旭;刘学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口腔颌面外科口内入路术后口腔冲洗方法的对比研究

    口腔颌面外科的患者多数是由于肿瘤、外伤、间隙感染、骨折等进行手术,手术的刺激使病人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在此期间,大多数患者口内有伤口需要加压包扎,禁食等情况,病人张口受限,主要的原因是疼痛,饮水、刷牙次数减少以及口腔微环境的破坏等因素,使口腔的自洁功能下降,导致口腔内血性分泌物增多、黏稠的痰液很难清除,在潮湿温暖的口腔内微生物繁殖迅速,极易增加伤口感染率、皮瓣坏死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因此,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的口腔护理特别重要.常规的口腔外科术后护理一般采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内,但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常由于颌间牵引、张口受限等原因,使用棉球擦拭的效果不理想,口腔清洁不彻底.因此,选择在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60例临床手术患者,研究口腔冲洗方法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任游;张宁;张道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配合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配合过程.方法:抽选2012-03 ~2014-04,我院接收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且手术3个月后借助X线观察植骨愈合良好.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期间临床医生和护士之间的默契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意义重大.

    作者:彭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医学细胞生物学》留学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留学生教育是我校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医学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选编适合医学专业留学生的教材,加强师资的英语培训学习,采取适合留学生学习特点的多种教学模式,都是努力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作者:张玉萍;朱金玲;张金波;刘爽;吕冬霞;侯霞;王长山;金绍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针对我院2008-01~2015-03所收治入院的182例经临床干预治疗达半年以上、血糖控制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病患,将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等相关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病患治疗前后其血压、HDL、TC、TG等指标变化差异全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其FPG、Fins、ISI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与安慰剂组在治疗后血压、HDL、TC、TG、FPG、Fins、BM1、ISI等指标比较方面差异均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后能够改善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作者:于学静;史为伍;谭丽艳;于萍;吕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含铜量不同的钛合金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目的:探究四组合铜量分别为2wt%、5wt%、10wt%、25wt%的Ti-Cu合金对MG-63成骨细胞的早期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的黏附情况;激光共聚焦下对细胞的早期黏附进行计数;CCK8法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对硝基苯磷酸盐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细胞在四组材料表面生长状态良好,呈梭形,细胞饱满,有伪足伸出;细胞的增殖率和ALP的活性与纯钛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含铜量不同的四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对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没有不良的影响.

    作者:郑兰兰;马志玲;刘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手术配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配合措施,观察组在传统护理配合基础上,合理使用止血带、维持有效灌注压力,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及保温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较好效果.结论: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病人手术过程中,做好患者心理干预护理,合理使用止血带,注意保暖,保证有效的灌注压力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刘翠花;陆燕弟;任杰平;罗雁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价值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09-02~ 2014-02接收的肝血管瘤患者39例,对其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肝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大多数影像学表现出来的是平扫是比较均匀低密度的,部分呈现出等密度改变,边缘相对较清晰,血管瘤较大的时候可以看见不规则的表现出低密度的一定区域,增强扫描病灶边缘的强化区域、随时相和肝血管肿瘤大小的不同,病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完全或者不完全的等密度或者高密度的变化.结论:应用多排螺旋CT是一种有效诊断肝血管瘤的方法,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徐洪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应用SP教学法构建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SP教学法在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84名肛肠外科临床见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临床见习教学,观察组采用SP教学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考核总评分为(86.63±3.62)分,对照组为(77.58±3.31)分,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肛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SP教学法能够提供统一、标准的临床教学秩序,锻炼实习生的医患交流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立海;王娇;刘春宇;王跃生;黄文丽;钟敏;吉志武;金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高压氧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整体水平探讨高压氧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做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脊髓损伤后不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组(25只),采用BBB评分分别于高压氧治疗前、高压氧治疗1d、5d、7d、10d、14d评价各组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同时于伤后1d、5d、7d、10d和14d在脊髓损伤部位取材,应用HE染色、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病理改变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治疗组各组动物神经功能恢复明显;高压氧治疗组与对照组与均见TUNEL阳性凋亡细胞,而高压氧治疗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高压氧治疗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能显著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细胞凋亡,明显改善大鼠后肢功能,因而可促进脊髓损伤后修复,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荣锐;王献楣;邓范艳;魏巍;于涛;翟饶生;邓洲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及尿液中NGAL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过敏性紫癜患儿、紫癜性肾炎患儿、健康儿童血清及尿液中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过敏性紫癜无肾脏损害患儿,紫癜性肾炎患儿及健康儿童血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NGAL,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紫癜性肾炎组血清中NGAL含量高于过敏性紫癜无肾脏损害组及健康儿童,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性肾炎患儿尿液中NGAL的含量,分别明显高于过敏性紫癜无肾脏损害组及健康儿童组,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癜性肾炎患儿早期尿液中NGAL的含量,分别明显高于过敏性紫癜无肾脏损害患儿及健康儿童,故推测尿液中NGAL含量的检测,可能做为紫癜性肾炎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康晓明;杨占双;杨松;聂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Cys-C、NT-proBNP、DD和AT-Ⅲ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9例耱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43例、微量蛋白尿组49例和临床蛋白尿组37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Cys-C、NT-proBNP、DD和AT-Ⅲ水平.结果:临床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各项检测水平与对照组及无蛋白尿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蛋白尿组与微量蛋白尿组各项检测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者并联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2%、55.8%、81.4%,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四者串联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7%、93.0%、58.1%,特异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四项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0.901)大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联合检测Cys-C、NT-proBNP、DD和AT-Ⅲ能够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

    作者:李颖;冯潜;李洪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总结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3-08~2014-02患毛细支气管炎的小儿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 (P<0.05).实验组住院时日为(6.83±2.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11±2.38)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要及时对症治疗,保持患儿呼吸道畅通,合理有效的给氧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及综合的护理,这对患儿的病情痊愈及早日康复有着很大的意义.

    作者:王拴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与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初探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不断更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更加紧密也更为迫切.目前医疗环境下,当代医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更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本文分析总结了本院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开展融入人文关怀的一些具体做法及体会,以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成柯;明英姿;曹萍;赵于军;佘兴国;刘洪;牛英;张盛;王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胆囊动脉正常解剖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测量胆囊动脉的相关数据;观察胆囊动脉正常解剖、起源变异,研究其对胆囊切除术前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T室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或CTA血管造影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测量胆囊动脉的横径(胆囊动脉起始部3 mm处)、起源距离(胆囊动脉起始部距肝右动脉起始部距离),所得数据资料按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5例受检者中,胆囊动脉大多数是单支型,其中两支型胆囊动脉(共同起自肝右动脉)4例,共计219支胆囊动脉,男128支,女91支.正常起源于肝右动脉183支,占83.6%;男106支,占48.4%,女77支,占35.2%.起源变异36支,占16.4%;男22支,占10.1%,女14支,占6.3%.男女组间经统计学分析,P >0.05,无统计学意义,胆囊动脉正常起源与起源变异在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对183支正常起源于肝右动脉的胆囊动脉进行数据测量,胆囊动脉起源距离,男106支,平均距离(33.15±11.75) mm,女77支,平均距离(27.54±12.94)mm,(P<0.05),有统计学意义,男女间有明显差异.胆囊动脉的横径,男106支,平均横径(1.95±0.34)mm,女77支,平均横径(1.92±0.34) mm,(P>0.05),无统计学意义,男女间无明显差异.结论:256层螺旋CT能明确观察胆囊动脉的正常解剖及起源变异,并能准确测量胆囊动脉的相关解剖学数据,为胆囊手术做好术前评估,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张武;孙振琪;许传斌;牟焕晨;吕佳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种新型染色盒的研制

    目的:了解调查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染色盒的不足,研制新型染色盒,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更好的实验器材.方法:通过调研相关专家和科研工作者以及医院检验科、病理科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了解现有染色盒的缺陷,构思新型染色盒所应克服的缺点以及应具备的优点,制作新型染色盒的设计图纸.结果:通过多次模型验证,研制出新型染色盒.结论:新型染色盒与原有的染色盒相比较,具有更良好的性能.

    作者:斗章;颜世超;黄海硕;刘莹;宫在骞;张华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介入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所致TIA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症状性颅外颈动脉狭窄所引发的TIA患者的血管内支架和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2013-07 ~2014-01到我院求诊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所引发的TIA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介入治疗)160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160例.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狭窄程度为(19.3±2.2)%,狭窄长度(0.12±0.02)cm.对照组狭窄程度为(37.1±2.9)%,狭窄长度(0.68±0.16)cm.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实验组中短期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两组的ABCD2评分显著不同,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所致TIA患者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其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低,12个月的随访卒中并发症少.

    作者:曲鹏;王复新;秦乐;王东升;王昕莉;王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3种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3种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06~2014-12于我院接受诊疗的67例胃癌患者、6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取其空腹静脉血,采用同位素法检测血清中CEA、CA199、CA724水平,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患者血清中3种肿瘤特异性抗原CEA、CA199、CA724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组、对照B组对应指标,与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三项肿瘤标志物的单项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其它两组,与其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EA+ CA199+ CA724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及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或双项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结论:3种肿瘤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应用于胃癌临床诊断,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胃癌筛查方法,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操燕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立体定向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常见肺部恶性肿瘤疾病类型,该疾病患者恶性细胞生长速度与转移状况均低于小细胞肺癌者.目前,切除手术与放疗均为发病患者的常见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严重应激反应,大部分高龄或体质偏差患者无法耐受.常规放疗开展后患者常伴随严重毒副反应状况,不仅危害其生活质量,甚至可中断放疗开展而影响预后效果.立体定向放疗通过提高放射剂量与放射野的精密性,对患者病情控制及临床危险均有良好改善作用.文章通过总结该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势、毒副反应及适应范围,总结其临床应用进展情况.

    作者:孟汉恒;郁志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阴道巨大结石合并膀胱阴道瘘1例

    患者,女,53岁.因不自主有尿液经阴道流出6年于2014年08月18日入院.患者6年前开始有尿液经阴道流出,未就诊.6年间上述症状加重.近日在当地医院体检,检查示阴道内高密度影,考虑为结石.现为行手术诊疗入我院.发病以来,饮食睡眠佳,大便正常.患者为先天性失聪,有股骨头坏死病史,曾有剖腹产手术史.肾区无叩痛,输尿管及膀胱体表区无隆起及压痛,尿道外口萎缩,阴道内口可触及质硬,卵圆形结石,表面欠光滑,阴道内侧由于结石阻滞无法触及,X型腿.

    作者:武宁;秦文波;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