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丽;徐建宝;周燕燕
目的:解决护理人力资源配制不足问题.方法:开发电子物流申领配送平台,实现医院物质的申领、响应、配送流程的优化和重组.结果:电子物流申领配送平台可平均每天开发回收护理工时123.6h,相当于增加15名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再读学历人数增加,住院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电子物流申领平台的建立,使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作者:郑以娟;钟庆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是为了验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适用于供试品的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查.方法:取样品10g,加pH7.0氯化钠一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做为1∶10供试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J微生物限度培养基稀释(0.2mL/皿)法检查[1].结果:三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试验组经低速离心沉淀—培养基稀释(0.2mL/皿)法消除了供试品的抑菌成分后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可用低速离心沉淀—培养基稀释(0.2mL/皿)法测定黄豆苷元胶囊的需氧菌、培养基稀释法测定其霉菌及酵母菌数.
作者:冯丽丽;徐建宝;周燕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无镁诱导海马神经元痫样放电损伤时SOD的变化.方法:利用无镁诱导海马神经元制备癫痫样模型,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结果: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内SOD活性降低(P<0.05).结论:无镁诱导癫痫海马神经元引起了细胞内氧化损伤.
作者:王宇超;刘大伟;辛华;侯艳;李利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NS组(n=8)、模型组(n=24),治疗组(n=24),每天予以200mg/kg的腺嘌呤灌胃,连续喂养6周,在第2、4、6周采集大鼠的血和尿,测定血肌酐、白蛋白和24h尿蛋白,并取出肾组织,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肾组织中HGF、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大鼠24h尿蛋白及血肌酐值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白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的肾间质组织中HGF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NGAL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GF-β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降低24h尿蛋白和血肌酐的含量并能升高白蛋白的水平,提高HGF和降低TGF-β在大鼠肾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从而能够减轻肾纤维化的的程度,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姚双;康晓明;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在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TERT及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给予低浓度氧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Wistar新生大鼠90只,随机选取对30只仔鼠作为对照组,剩余60只制作HIBD模型,随机分为HIBD组和EPO组.其中EPO组大鼠在缺氧缺血后立即腹腔内注射EPO5000u/kg,HIBD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对造模后即刻、6h、12h、24h、72h各组大鼠每组选6只取脑组织检测TERT及Bcl-2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可见各时间点脑组织中Bcl-2有极少量的表达;HI BD组在脑组织中TERT于造模后6h开始增加,12h升高明显,24高峰,72h开始下降,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EPO组中TERT蛋白的表达规律与HIBD组相似,在12h和24h时表达量高于HIBD组(P<0.05).HIBD组大鼠缺氧缺血后6h Bcl-2表达开始增多,12h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 EPO组Bcl-2表达规律与HIBD组相似,在24h时表达量高于HIBD组(P<0.05).结论: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有保护性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TERT及Bcl-2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许洪伟;王淑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桂竹糖芥苷对肾小管功能及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50 pS钾通道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导尿法及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测定尿量变化及对通道活性的影响.结果:桂竹糖芥苷可明显增加尿量,也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50 pS钾通道的活性(P<0.01).结论:桂竹糖芥苷有利尿作用,而且这种利尿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50 pS钾通道活性实现的.
作者:隋洪玉;赵晓莲;齐淑芳;陈昆鹏;贾秀月;李莹;栾海艳;王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新的医疗设备及技术不断涌现,CCU成为高风险、高技术科室.而CCU收住的病人多是各种心血管急症的病人,且以老年病人居多,这些病人往往需要进行各种连续的动态监护,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而老年病人由于其疾病的复杂性、多发性、突发性、不典型性等特点,成为不安全的高危人群.我们将安全管理思路运用到CCU病房中,旨在探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寻求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以提高CCU病房的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职业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万京梅;吕维娟;张亚玲;李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影响我国全科医学的教育培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承担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高等医学院校的角度来看,完善的教学计划、适宜的培训教材、多种类的教学方法,合格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作者:薛亚光;祝丽玲;韩杰;鲁彦;张艺潆;王嘉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HIS系统在门诊管理中的作用.方法:HIS系统使用与门诊传统管理流程的比较.结果:HIS系统的应用提高的门诊工作效率,改善了就医体验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结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人性化门诊服务流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护理工作也相应的进步,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史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肝再生过程中Cav-1与FXR表达的变化以及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切除肝脏比例(切除50%,切除70%,切除90%)以及术后喂养不同(葡萄糖喂养,胆汁酸喂养)分为6组,分别在术后24、48h、72h三个时间点检测并比较:(1)各组大鼠的存活率;(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的增殖细胞按抗原;(3)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的肝组织内FXR、Cav-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胆汁酸喂养组相比,对照组大鼠各个时间点的存活率、肝细胞PCNA、FXR及Cav-1蛋白水平均显著较低,并且两组的大鼠肝组织内FXR及Cav-1蛋白水平均依据时间增加而增加,呈现时间依赖性.结论:胆酸能通过上调FXR蛋白和Cav-1蛋白的表达水平来干预肝再生过程.而在肝再生过程中FXR蛋白和Cav-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作者:何其勇;付先东;国麟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IL-5细胞因子对于鼻息肉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①24例鼻息肉患者,男女各半.其组织标本均在局麻下鼻息肉摘除手术中获得.将每份鼻息内标本分为空白组(KB)、单抗(DK)组(年龄14~58岁,按1997年海口标准)分别培养1、3、5、7天,每时间点各6例标本.②用在体外组织块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末端标记的方法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中观察IL-5单克隆抗体对于鼻息肉组织中的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①IL-5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鼻息内组织中的IL-5表达(P<0.01),减少了鼻息肉组织的EOS浸润,促进了息肉组织的细胞凋亡.②IL-5在鼻息肉组织中第一天就有表达,第三天表达出现高峰,而bcl-2蛋白的表达却相对落后,在培养第5天才达到峰值,且延续时间较长.③在单克隆抗体组bax蛋白的表达较IL-5的表达相对落后在第5天才达到峰值.④单克隆抗体组鼻息肉组织在第一天就有凋亡细胞的表达在第5天达到峰值,第7天时仍未降至正常,均显著高于空白组.结论:①IL-5单克隆抗体可以显著抑制IL-5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②IL-5细胞因子通过打破了bcl-2/bax的表达平衡,激活或增强bcl-2在鼻息肉组织表达延缓了鼻息肉组织凋亡时间是IL-5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③IL-5的表达可以抑制或减弱鼻息肉组织的凋亡细胞的表达,延长鼻息肉组织的生存时间.
作者:魏晓丽;吴尉;李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合成吉法酯.方法:以橙花叔醇为起始原料,经过Carroll反应,卤仿反应和酯化反应,后合成吉法酯.结果:合成的产物经特殊反应和气相色谱法确证,该化合物为吉法酯,总收率为65.3%.结论:通过实验探索出一条新的合成吉法酯路线.该路线原料易得,合成路线简单,收率高.
作者:姚晓明;崔波;李国清;范宝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方法和术后疗效.方法:50例均在全麻下用自制气囊建立后腹膜腔,距肾实质5mm用电钩或超声刀切除囊壁.结果:所有囊肿均顺利去顶,手术时间20~90min,平均30min,术中出血量10~50mL,平均15mL,术后住院3~7d,病理报告均为良性病变,随访1~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安全、有效.
作者:单存密;孙宏帅;常宏;刘洋;王德昕;柳荣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NPY和NCAM-mRNA的表达及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NS)24只、模型组(Li-PILO) 24只、模型组十左乙拉西坦组(Li-PILO+LEV) 24只和左乙拉西坦组(LEV)24只,将Li-PILO+ LEV组和LEV组予以LEV200mg/kg每日一次灌胃,连续4周.应用PCR方法分别在1周、2周和4周动态检测4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PY和NCAM-mRNA的表达,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认知功能.结果:与盐水组相比,造模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PY和NCAM-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Li-PILO+LEV组显著低于造模组;水迷宫中造模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数减少(P<0.05),与造模组相比Li-PILO+ LEV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癫痫发作时大鼠海马组织中NPY和NCAM-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左乙拉西坦能抑制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NPY和NCAM-mRNA的表达并在治疗癫痫的同时,还会改善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
作者:王海燕;王影;聂磊;张岩;邹艳红;赵塔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探讨天然药物化学在医药营销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结合该专业特点和学生层次的教学思路对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为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验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韩成花;于春月;高赛男;陈国有;宗鸣;白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营养管理对维持性血透病人的影响.方法:在营养管理前后分别测相关生化指标及人体指标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经过6个月营养管理后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体重指数、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增加,血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上升.结论:对维持性血透病人进行营养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方法,值得重视并推广.
作者:仇晓霜;蔡天蕊;赵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小儿斜颈患者的诊治,分析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07~2012-03在我院诊治的肌性斜颈与眼性斜颈患儿23例,其中我院骨科收治肌性斜颈组患儿15例,眼科收治眼性斜颈组患儿8例.所有患儿均经彩色超声检查及眼科检查并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后对患儿颈部功能及面容方面进行预后评估,评价两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彩超显示肌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明显厚于对侧,回声增强.而眼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与对侧相同.对23例患儿术后颈部活动及面容方面进行评定:肌性斜颈的患儿术后优良率93.75%%,眼性斜颈的患儿术后优良率为91.89%.结论:彩超和眼科检查对于鉴别肌性斜颈和眼性斜颈有重要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的不同治疗均可取的良好的效果,肌性斜颈术后效果略优于眼性斜颈.
作者:孙鹏;李长德;张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需求和改革的发展,在充分利用其现有条件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促进医院的发展建设是当前医院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考验.医院的工作,是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是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工作.医院管理必须注重人的因素,真正以人为本,更好地协调各种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医院的发展.加大对科研水平和人才引进及培养的投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院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医院环境更加趋于和谐,从而促进医院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作者:葛艺东;赵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侧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F波、H反射的异常在L3~L5和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丹麦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84例临床确诊L4~5与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双侧胫后神经SEP、F波、H反射检测.结果: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SEP异常者32例(38.1%)主要表现为P40潜伏期延长;F波异常者36例(42.86%),表现为F波出现率降低而传导速度基本正常;H反射异常62例(73.81%),48例表现为H反射波幅异常,而仅14例为潜伏期延长.统计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H反射的异常阳性率明显高于SEP和F波.比较在L4~5与L5S1推间盘突出病变中,胫神经H反射的异常率分为23例(37.10%),39例(62.90%).结论:SEP、F波及H反射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具有判断有无神经根性损伤的作用,尤其是H反射能反映在腰骶神经根损伤.
作者:刘淑艳;王琳;陈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例同眼相向双翼状胬肉经切除与结膜瓣上下转向埋植术进行手术治疗,随访2年未见复发.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60岁,黎族,农民,海南省乐东县抱由镇人,病历号:2056971.因双眼异物感10年于2010-6-7到我院检查并收入院.住院常规检查,右眼视力4.0,左眼视力4.5,双眼眼压10mmHg,右眼内外眦部球结膜增生,其头端长入角膜5mm,左眼外眦部球结膜增生,其头端长入角膜4mm,余未见明显异常.术前常规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次/日.于2010-6-10行右眼相向双胬肉的切除与结膜瓣上下转向埋植术.
作者:禹鑫;周华丽;曹丽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