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传国;朱理玮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DBM)骨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修复家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54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组(缺损区不植入任何材料),B组:对照组(缺损区植入金世植骨灵),C组:实验组(缺损区植入DBM骨泥).建立家兔单侧桡骨骨缺损模型,采用同种异体骨DBM骨泥复合BMP进行修复,复合骨泥中加入骨胶原作为塑形剂,术后4、8、12周观察新骨生成情况,通过形态学、X线、组织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等观察指标,并与对照组及空白组进行比较,客观评价骨泥诱导成骨及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DBM与BMP复合骨泥易根据骨缺损大小塑形,术中操作简单.术后A组骨缺损未获骨性修复,B、C组骨缺损均获得骨性愈合,且新骨面积测定显示B、C组间成骨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比A组快(P<0.01).结论:异体DBM骨泥复合BMP具有良好的骨修复作用.
作者:万东东;姜文学;胡茂忠;范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疏肝利胆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大黄、黄芩和金钱草进行定性鉴别;黄芩素HPLC测定采用Kromasil C18柱,以乙腈-0.6%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74 nm;大黄素HPLC测定采用Kromasil C18柱,以甲醇-0.1%磷酸(85:1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75 nm,柱温25℃.结果:在TLC色谱中,大黄、黄芩和金钱草均能检出;HPLC测定中黄芩素在1~3μg/ml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大黄素在18~42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4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疏肝利胆片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茂军;房志仲;李锡晶;黄颖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老年人群骨密度减低,在受到低能量创伤时,便易发生脆性骨折[1] ,从而使得桡骨远端骨折这一老年人群常见骨折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叶伟胜;何锦泉;马宝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 523例行冠脉造影者,根据有无冠心病分为对照组和冠心病组(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分别测定各组研究对象血UA的含量,观察血UA与已知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冠脉病变支数和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血UA与冠心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血UA在冠心病组(327.93±95.20)μmol/L高于对照组(308.09±86.15)μmol/L(t=-3.67,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UA与多种已知的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相关.并随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rs=0.31~0.20,P<0.01).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在较正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后,血UA并非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UA与冠心病之间的表面相关性,可能是由于血UA与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相互或协同作用所致.高水平血UA可作为冠心病发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标志物之一而非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警示作用.
作者:汪娜;李广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大手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43例重大手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情况.结合患者术前心肺功能状况,分析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及心率、呼吸、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变.结果:43例术后需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患者术前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呼吸功能减退,术后一定时间内予以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可以使其PaCO2、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后呼吸功能减退患者适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辅以合理用药,能促进患者心肺功能恢复,缩短监护病房住院时间.
作者:秦伟;章志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SCR)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HSCR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及效果.结果: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t=1.02,P>0.05:t=1.21,P>0.05;t=0.65,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开腹组(t=2.53,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差异.结论:综合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腹腔镜辅助治疗HSCR有一定优势,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郝长锁;詹江华;宫济春;罗喜荣;高文忠;包国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瘦素(Lep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胃炎组织(对照组)及50例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Leptin、MMP-9的表达.结果:(1)胃癌中Leptin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分型有关,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胃癌中MMP-9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分型都有关,且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Leptin与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7,P=0.000).结论:Leptin和MMP-9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但Leptin在胃癌中对MMP-9起负调节作用.
作者:郑海燕;辛琪;王兴芬;杜华欣;潘彦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唾液酸(sialic acid,SA)是一族N-酰基神经氨酸衍生物的总称.人体内以N-己酰基神经氨酸为主,多为糖基末端残基,以结合形式存在于细胞膜的糖蛋白或脂质分子中.是多种生物功能的参与者[1] .血清SA含量在肿瘤、炎症、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以及嗜酒人群血清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的变化日趋明确.
作者:刘玉燕;韩泉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委陵菜黄酮在SD大鼠小肠内的吸收行为.方法:应用缚管翻转肠囊法,考察委陵菜黄酮在高、中、低3个浓度下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行为.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委陵菜黄酮溶液浓度的升高,委陵菜黄酮在小肠内的转运量也增加.表明委陵菜黄酮的转运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委陵菜黄酮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过程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模型.符合被动转运的特征.
作者:郭竹君;崔志清;段宏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ECs)诱导分化的可行性.方法:用贴壁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后,加入10 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向ECs诱导分化.分别于0、24 d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及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结果:hMSCs向ECs诱导分化24 d,细胞CD34、KDR转为阳性,CD54、CD106、vWF表达增加.可摄取ac-LDL,并可结合UEA. 结论:hMSCs经bFGF和VEGF作用,分化为具有ECs的表型和部分功能的细胞.
作者:郑心田;孟恒星;李广平;徐燕;刘长乐;邱录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叶酸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组(MCAO)、缺血+叶酸低剂量组(MCAO+LFA)和缺血+叶酸高剂量组(MCAO+HFA).通过叶酸灌胃给药28 d.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叶酸补充前、后及制造模型后7 d分别测定大鼠血清叶酸含量: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密度.结果:补充叶酸后.与MCAO组相比,低、高剂量叶酸组大鼠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低、高剂量叶酸组大鼠脑组织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神经干细胞密度高于MCAO组(P<0.01).结论:通过灌胃补充叶酸能够提高大鼠血清叶酸水平,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从而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莹;常红;黄国伟;张绪梅;杜文平;杨云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hprt基因突变率、微核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的自发水平及放疗后变化,评估电离辐射诱发的染色体损伤.方法:取25例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与放疗中外周静脉血,多核细胞法测hprt突变率.胞质分裂阻滞法测微核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测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正常对照组共25例,来自健康查体者.结果:(1)子宫颈癌患者自发hprt基因突变率、微核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均高于健康人(P均<0.05).(2)hpa突变率在放疗后升高,40Gy时达高峰,40Gy后稍下降,差别有显著性(P<0.05),呈剂量一反应关系(r=0.620,P<0.01).(3)微核率在放疗后逐渐升高并呈线性关系(r=0.827,P<0.01).(4)各累积剂量组SCE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无明显的线性关系.结论:在一定的放射剂量范围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突变率、微核率与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是评估放射损伤的有效生物指标.
作者:齐广涛;王德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临床鉴别卵巢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62例卵巢肿瘤患者及20例正常卵巢的对照组进行观察.包括肿瘤的形态、血流分布,并测量血流参数.比较卵巢良性肿物组(37例)、恶性组(25例)和正常卵巢对照组(20例)参数值的差异.结果:(1)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率达93.5%.(2)良性组以Ⅰ型血管为多见,恶性组以Ⅱ、Ⅲ型血管为主.(3)卵巢恶性组的Ⅵ、FI和VFI值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卵巢对照组,三者分界值为VI=3.4(%),FI=38.0(0.1),VFI=1.3(0.1).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及三维能量技术(3D-CPA)为鉴别卵巢肿瘤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王琨;郭琳娜;焦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异体肿瘤细胞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录病理明确的Ⅳ期癌症患者60例,其中恶性黑色素瘤11例,卵巢癌10例,肾癌15例,胃/结直肠癌14例,乳腺癌10例.每周皮下注射肿瘤细胞和GM-CSF分泌细胞混合物1 ml;共6次.在第1,5次注射同时,进行DTH接种试验.治疗前后取外周血样进行淋巴细胞亚型及细胞因子检测.治疗完成1个月后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病人对治疗耐受良好,无脱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瘙痒和发热.4例治疗后有影像学好转但未达到部分缓解,40例稳定.16例进展.DTH阳性率68%(41/60).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后CD8叮细胞(CTL)明显增加(P<0.05),CD4+CD25+CD 127-T细胞(Treg)降低(P<0.05).ELISA检测IFN-γ治疗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升高趋势.结论:异体GM-CSF联合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安全,耐受良好,能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
作者:康红刚;王运良;于津浦;曹水;任宝柱;张新伟;张维红;韩颖;任秀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TVI)技术评价冠心病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室舒缩的同步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患者35例及正常人31例(对照组)进行心肌多普勒组织显像研究,(1)测量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左、右室基底段和中间段共14节段的达峰时间(Ts和Te),并计算右室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平均值(Ts-2-RV)及左室12节段收缩和舒张达峰时间平均值(Ts-12-LV和Te-12-LV)、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12-SD和Te-12-SD)和大差值(Ts-diff和Te-diff).(2)测量左室收缩和舒张末内径(LVEDs和LVEDd)及容积(LVEVs和LVEVd).结果:(1)CRBBB组左右室14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较对照组延长(除后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P<0.05,其余各节段均为P<0.01),Ts-12-LV、Ts-12-SD、Ts-diff均长于对照组(P<0.01),CRBBB组中Ts-2-Rv较Ts-12-LV延长(P<0.05).(2)CRBBB组左右室14节段舒张早期达峰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别(P>0.05),但左室Te-12-SD、Te-diff均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CRBBB患者除有心室间的收缩不同步,亦有心室内的收缩及舒张不同步.
作者:李秀月;周长钰;郑成环;富华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37例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患者治疗前后管腔、管壁及血流情况.结结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血栓的部位、大小、累及范围及治疗后复通情况.结论:彩超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莉;尹彦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系统评价营养康复治疗(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和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对短肠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以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并鉴定随机对照研究(RCT)的质量,按Jadad质量评分进行评定,用RevMan4.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2016篇相关文献中,11个随机对照研究被纳入.共治疗201例患者.分析结果表明:营养康复治疗对短肠综合征患者的体重、大便量、去脂组织、D-木糖醇吸收率和IGF-1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体脂、能量吸收率、碳水化合物吸收率、氮吸收率和脂肪吸收率方面没有显著效果.结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和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的联合应用对于短肠综合征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同时需要进行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闫忠芳;齐玉梅;陆伟;谢祎;王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改良Hulth法造模后不同时期兔膝关节的大体和病理特点及对各期血清NO含量和软骨细胞凋亡的检测,研究其复制不同时期骨关节炎的可行性.并探讨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将其右膝关节作为实验侧,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内侧半月板切除,左膝作为对照侧.分别于造模后2,6,10,14周时观察膝关节的大体和组织病理学特点,采用Mankin评分进行评定.检测血清NO含量和软骨细胞凋亡率.结果:对照各组各时间点Mankin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各组与对照组,造模各组间Mankin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正常组和造模2周组与造模6周、10周、14周组血清NO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造模6周、10周及14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X2检验各时间点软骨细胞凋亡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改良Hulth模型14周内可以成功复制膝不同时期骨关节炎,造模2周即有早期骨关节炎改变,6周为中期,10周为晚期,14周为极晚期骨关节炎改变.血清NO造模6周前急剧升高,后进入平台期.而随着病理分级进展,软骨凋亡率相应增加.
作者:王云峰;白人骁;张扬;冯俊奇;郭悦;李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杓状软骨脱位是临床麻醉中较少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进食水呛咳等症状,应当予以重视.一直以来认为杓状软骨脱位多发生在气管内插管的患者中[1,2] .国外曾有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导致杓状软骨脱位的报道[3] ,但国内尚未见有类似报道.本院2008年12月发生1例全麻置入LMA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出现杓状软骨脱位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洪伟;李锦城;刘鹏;张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STROOP效应发展的特点.方法:以5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经典STROOP范式和情绪启动范式分析比较被试在3种不同情绪词汇(积极、中性、消极)和情绪图片(积极、中性、消极)刺激条件下,完成颜色命名和词汇阅读两种任务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1)在两种研究范式中,被试存在明显的情绪干扰现象,表现为情绪词汇和图片(积极、消极)较中性词汇和图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反应时延迟.(2)方差分析表明,在情绪启动范式中,性别类型和图片性质之间交互作用显著,F(2,56)=28.09,P<0.01.(3)在两种研究范式中,被试错误率均小于0.05.结论:(1)大学生团体中存在明显的情绪STROOP效应.(2)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抗情绪干扰能力.
作者:梁立夫;白学军;沈德立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