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靶向性治疗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前列腺癌, 重组腺病毒, 自杀基因,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摘要:日曲:观察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下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靶向性体外杀伤效应.方法:利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重组腺病毒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感染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人成纤维细胞MRC-5,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感染效率;利用携带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HSV/TK以及Ad-CMV-HSV/TK感染LNCaP和MRC-5细胞.加入不同浓度GCV,MTY法观察受转染细胞的存活率.结果:重组腺病毒Ad-hTERT-EGFP能特异地转染LNCaP, 其转染效率随重组病毒的MOI增加而升高(P<0.01),MOI为1时转染率为8.3%,MOI为1000时转染率达100%;应用GCV处理后,Ad-CMV-HSV/TK对LNCaP和MRC-5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而Ad-hTERTp-HSWTK只杀伤LNCaP(P<0.001),随着MOI和GCV浓度的增加,LNCaP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MOI为1和GCV浓度为1μmol/L时存活率为95.4%,MOI为100和GCV浓度为1000μmol/L时存活率仅为6.1%,并有旁观者效应.结论:重组腺病毒携带EGFP报告基因可准确、简便地确定转染效率;hTERT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有靶向杀伤作用.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有机硒对大鼠血脂代谢影Ⅱ向的实验研究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较低,约为6~21 mg,广泛分布于脂肪组织以外的所有组织,以肝、胰、肾、心脏、脾、牙釉质、指甲、眼球等含量较高,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田.目前认为硒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发生有关.本实验研究不同剂量的有机硒蛋白粉对大鼠血清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的影响,阐述有机硒对脂代谢的作用,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小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中新型免疫抑制剂LF 15-0195与环胞霉素A相互作用的研究

    目的:检测LF15-0195联合环胞霉素A(CsA)治疗的相互作用.方法:在C57BL/6对BALB/c小鼠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中检测:(1)剂量相关作用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2)对长期存活的小鼠进行供体和第三方皮肤移植物移植用以评价其免疫耐受的状态.(3)LF联合应用CsA检测它们对移植物存活的相互作用.结果:单独应用高剂量LF(>2 mg/kg)可以诱导特种供体的手术免疫耐受.同时应用高剂量CsA(15 mg/kg)可以阻止由LV(2 mg/kg)诱导的免疫耐受.相反,短期应用LF(1 mg/kg)并联合应用低剂量CsA(5 mg/kg)可成功诱导BALB/c小鼠心脏移植物长期存活(>100 days).结论:单独应用高剂量LF(>2 mg/kg)可以诱导特种供体的手术免疫耐受.同时应用高剂量CsA可以阻止由LF诱导的免疫耐受,短期应用LF明显地减少了对CsA的需求量以防止免疫排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神经外科长时间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神经外科长时间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激素对血浆皮质类固醇(COR)的影响.方法:择期长达12 h以上的手术35例,随机分为2组,激素组(n=20)于手术开始时静注甲强龙40 mg;对照组(n=15)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分别于术前(基础值)、插管时、术中每4h(超过16 h不再测量)、术毕、术后1、3 d各抽静脉血4 ml测血浆COR浓度.结果:术后1d激素组与对照组CO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与对照组COR术后1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神经外科长时间手术麻醉期间给予一定量的激素,可保护患者内源性肾上腺皮质的释放功能,防止术后第1天COR下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2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行腹部B超检测,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与非Ms组,比较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结果:(1)MS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非MS组(27.39% vs 8.33%.P<0.001). (2)随着Ms各主要组分集簇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也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显著相关(OR=4.149,95%CI 1.856~9.274).结论:M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显著升高,MS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关节病变诊断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小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检查32例患者双手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共704个关节).结摹:32例病例中滑膜增生水肿28例共210个关节,关节腔积液25例共88个关节,滑膜血管翳8例共15个关节,关节周围渗出5例共5个关节,骨破坏3例共11个关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手部小关节滑膜病变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性无骨折脱位颈椎脊髓损伤的治疗

    目的:探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老年性多节段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差别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非手术治疗,20例行手术治疗,经随访比较治疗前后JOA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JOA评分改善率间有差别(F=64.98, P<0.001).手术组相对保守治疗组JOA评分改善率高(F=48.68,P<0.001);保守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2个月的JOA评分改变不大,而手术治疗组JOA评分持续改善.保守治疗病例脊髓功能恢复程度低,而手术治疗病例脊髓功能恢复程度较高.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越长,效果越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中奥沙利铂体外不同浓度及配伍稳定性研究

    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是三代铂类细胞毒药物,临床用于经氟尿嘧啶(5-Fu)治疗失败后的结、直肠癌转移的患者,可单独或联合5-Fu使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对缺血再灌注离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缺血再灌注离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健康成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建立Langendorff模型.缺血再灌注组(A):灌注Krebs-Henseleit(K-H)缓冲液;利多卡因1 mg/L组(B):灌注含1 mg,L利多卡因的K-H液;利多卡因2.5 mg/L组(c):灌注含2.5 mg/L利多卡因K-H液;利多卡因5 mg/L组(D):灌注含5mg/L利多卡因的K-H液;利多卡因+格列苯脲组(E):灌注含2.5mg/L利多卡因和10μmol/L格列苯脲的K-H液.各组分别缺血前灌注相应灌流液20 min,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记录缺血前5 min及再灌注30 min和60 min的心率(HR)、左心室形成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大速率(-dp/dtmax)等心功能参数.结果:与A组比较,再灌注30 min和60 min时,c组的HR、LVDP、±dp/dtmax均升高(P<0.05),B、D两组上述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再灌注30 min和60 rain时,E组各项参数均降低(P<0.05).结论:含2.5 mg/L利多卡因的K-H液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离体大鼠心功能,部分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TKP)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 I~II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TKP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静脉持续芬太尼组(A组),0.2%罗哌卡因组(Bgt)和0.15%罗哌卡因组(C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A组患者术后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镇痛,B组和C组患者分别通过前路腰丛阻滞导管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和0.15%罗哌卡因镇痛.3组患者均持续镇痛50 h.记录静息及被动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肌力分级、镇静程度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B组和C组患者术后8、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B,C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肌力均良好,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镇静过度、恶心及镇痛不全发生率均较高.结论:0.15%或O.2%罗哌卡因连续前路腰丛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肌力影响小,副作用发生率低.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宫经阴道切除手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42例.其中25例子宫体积≥12孕周.选择我院住院患者中完成经腹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病例,子宫体积、年龄、合并症相近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根据子宫体积、肌瘤生长位置、患者体重指数及腹壁厚度为影响因素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需要及术后并发症,阐述新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的体会.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SandersIV型跟骨骨折一期撬拨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Sanders IV型跟骨骨折一期采用撬拨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因各种原因一期采用撬拨术治疗的Sanders IV型跟骨骨折9例共10个跟骨,随访24-99个月,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结果:评分:53~100分,平均77.5分.7例术后出现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表现,1例二期行距下关节融合.结论:SandersIV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应首选切开复位.对因各种原因不允许切开手术者可一期采用撬拨术治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护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术中监测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EP对25例脊柱外科手术进行术中监护(IOM),记录手术前后及重要手术步骤前、中、后的诱发电位变化并分析原因.结果:排除麻醉因素,7例术中波形出现明显改变;其余18例术前、术中监护、术后波形无明显改变.结论:SEP具有简便、灵敏和及时监护的特点.术中监护可有效提高脊柱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并可客观评价疗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国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补体因子HY402H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国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与补体因子H(CFH)Y402H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MEDLINE(1995年1月~2008年10月),手工检索国内外相关教科书、杂志、会议论文等及其参考文献,所有研究对象均为中国人.两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相应模型进行合并.结果:10篇文献、共2 459人符合纳入标准,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位基因频率C/T的比值比(OR)为2.39,95%可信区间(95%Cl)为1.96~2.90,P<0.000 01,表明在中国人中C基因型频率分布与AMD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CC和CT对基因型TT的OR值分别是5.49(95%CI3.20~9.45,P<0.000 01)和1.91(95%C/1.47~2.50,P<0.000 01).结论:目前研究结果的Meta分析显示,CFH的单核苷酸多态性Y402H与AMD的发病率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从现有临床证据来看.还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支持.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变异链球菌LuxS基因突变株生物被膜结构的电镜观察

    目的:探讨变异链球菌Ingbritt C(血清C型)国际标准株与LuxS基因缺失的变异链球菌突变株之间生物被膜的形成差异.方法:分别将变异链球菌标准株和LuxS基因突变株接种于含有2%葡萄糖、2%蔗糖的乳酪消化胨酵母(TPY)液体培养基中,以牙釉质磨片为载体,于扫描电镜下观察形成24h的上述两菌株生物被膜.结果:(1)当以葡萄糖作为补充糖源时,变异链球菌标准株和LuxS基因突变株所形成的生物被膜表现型未见明显差异;(2)当以蔗糖作为补充糖源时,两菌株所形成的生物被膜有明显的不同,标准株生物被膜相对平滑均质,而LuxS基因突变株的生物被膜呈松散的蜂房状,基质间有较大的间隙,形成较大的团簇状菌落;(3)加入标准株的无菌体上清液可以使LuxS基因突变株的生物被膜表型部分恢复正常,提高LuxS基因突变株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结论:变异链球菌标准株和LuxS基因突变株均能形成生物被膜,但LuxS基因突变株的生物被膜结构发生改变;依赖于LuxS的群体感应系统会影响变异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异丙酚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致肾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清洁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组)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下腔静脉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0.9%生理盐水10 ml/(kg·h).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阻断SMA 1 h,下腔静脉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O.9%生理盐水10ml/(kg·h].异丙酚组(P组)阻断SMA1 h,再灌注前5 min将持续输注的0.9%生理盐水10 ml/(kg·h)更换为等容异丙酚10 mg/(kg·h).于再灌注2h后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Bcr);处死大鼠后取双侧肾,右肾皮质部制作组织均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左肾作病理标本.结果:与S组相比,I/R组SOD活性降低,MDA、BUN及Bcr含量升高(P<0.05);与I/R组相比,P组MDA、BUN及Bcr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光镜下I/R组肾小球及球后毛细血管明显扩张,细胞水肿,球后毛细血管内堆积大量破裂红细胞;P组肾结构接近S组.结论: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可造成肾损伤,异丙酚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食源性肥胖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利用食源性肥胖(DIO)大鼠模型研究肥胖对脾脏CD4+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与脾细胞内JAK/STAT通路相关联.方法:(1)通过高能饲料喂养建立DIO大鼠模型.(2)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脾脏CD4+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3)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淋巴细胞长型的leptin受体(Ob-Rb)以及活化的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1)高能饲料喂养的大鼠体重高于普通饲料喂养大鼠,发育为DIO大鼠.(2)DIO大鼠脾脏CD8+T 淋巴细胞含量高于肥胖抵抗(DR)组以及对照组的大鼠,CD4+/CD8+细胞比值低于DR组以及对照组的大鼠.(3)各组大鼠脾脏淋巴细胞Ob-Rb以及活化的STAT3蛋白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DIO大鼠脾脏CD8+T淋巴细胞含量高于非肥胖大鼠,CD4+/CD8+细胞比值低于非肥胖大鼠,其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这一变化与DIO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的Ob-Rb-STAT3信号转导通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方式影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分析不同方式影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55例患者制定放射治疗计划,通过CT和纤维支气管镜(FFB)影像引导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并行剂量学验证和定期复查随访.结果:CT引导治疗组和FFB引导组的1年生存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2.2%、80.3%和97.0%、90.6%:CT组患者无放射性肺炎或肺纤维化发生;FFB组患者无早期、晚期放射损伤的发生.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对支气管肺癌有明显的控制疗效,具有微创的优势.CT引导植入定位准,适形好;FFB引导植入能够较好地解除气道梗阻.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SLE患者雌激素受体α、β表达以及与SLE疾病活动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雌激素受体α、β(ERα、ERβ)表达,并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SLE患者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ERα、β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对该40例SLE患者进行SLEDAI评分,以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SLE患者ER α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ER[3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并与SLEDAI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性(r=-0.8912,P<0.05).不同性别的SLE患者ERα、ERβmRNA表达量的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狼疮性肾炎患者的ERαmRNA表达量增高(P<0.05).结论:SLE患者ERαmRNA表达量增高,ERβmRNA的表达量降低,并且ERβm-RNA表达量与SLEDAI具有负相关性.有可能作为监测SLE疾病活动性变化的指标.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恒牙初期安氏Ⅱ1分类低角型错(牙合)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安氏Ⅱ1分类低角型错胎的颅面特征,为该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诊断与矫治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恒牙初期正常(牙合)60例和安氏II1分类低角错(牙合)48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对颅面41个测量项目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对各测量项目的均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安氏Ⅱ1分类低角错(牙合)蝶鞍角(N-S-Ar)、颅底的曲度增大;上、下颌骨与颅底的前后向关系均显后缩,尤其下颌后缩更为明显;上后牙牙槽高度U6-PP(mm)减小,下后牙牙槽高度L6-PP(mm)增大;上下切牙间角显著减小.结论:恒牙初期安氏Ⅱ1分类低角型错(牙合)颅面结构具有显著特点,临床中应根据其特点做出正确的诊断设计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血浆中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eargi nine,ADMA)在体内的生理作用是通过抑制内源性-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阻止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的合成,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ADMA浓度的变化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高血压、高脂蛋白异常、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血管性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倍受重视.检测血浆中AD-MA,多采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