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观察

秦迎春;徐丽萍;徐玉华

关键词:视频眼震电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半规管
摘要:目的:探讨视频眼震电图(CHARTR VNG)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眼震的观察.方法:通过39例BPPV患者在Dix-Hallpike试验及滚转试验中在VNG上眼震变化的临床观察.结果:单侧后半规管病变为20例(51.28%);单侧水平半规管病变6例(15.38%);单侧上半规管病变3例(7.7%);出现多发性位置性眼震10例 (25.64%),其中后半规管双侧受累4例,水平半规管双侧受累3例,1例双侧上半规管受累,出现混合半规管受累2例.结论:视频眼震电图可以直观地记录眼震的变化,提高了非典型BPPV患者的阳性出现率,为BPPV患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使BPPV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LEEP活检与点状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LEEP活检与宫颈点状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85例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再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分析两者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点状活检病理:宫颈炎16例,hpv感染10例,CIN Ⅰ级17例,CINⅡ级30例,CINⅢ级1 2例;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hpv感染6例,CIN Ⅰ级28例,CINⅡ级29例,CINⅢ级21例,原位癌1例.其中36例病理级别符合,7例病理级别下降,42例病理级别上升.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可以弥补阴道镜下活检可能遗漏的缺陷,且有治疗作用.

    作者:朱向宇;徐爱娣;赵文霞;史红;顾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郭氏古康红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郭氏古康红药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对2011年3~10月我院临床诊断颈椎病、腰肌劳损、膝关节病、踝关节扭伤等急性骨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口服郭氏古康红药,通过病人外观症状及组织学变化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郭氏古康红药能明显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骨软组织损伤有明显加速其恢复作用.结论:郭氏古康红药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特征和损伤组织的血液供应,达到抗炎消肿目的,对骨软组织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艳翠;宋丽娜;郭玉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是一种终末细胞,缺乏再生能力,神经细胞的产生仅限于胚胎时期和出生后的短暂时期,以后神经元的分裂即告结束,这意味着成年哺乳动物脑内的神经细胞只能逐渐减少而不能被更新或替代.然而,1992年Reynolds等和Richards等先后从成年鼠的纹状体和海马中分离出NSC,彻底打破了成体哺乳动物神经细胞不能再生的传统观念.现在,人们已经从胎鼠[1]、胎儿[2]、成年鼠[3]、和成人脑[4]的皮层、室管膜下区、纹状体、海马、中脑等脑区分离得到了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不仅可以作为研究神经发育的模型,并且,作为潜在的移植细胞的来源,为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治疗途径[5].因此,神经干细胞研究成为本世纪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热门.本文就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

    作者:江清林;李莹;刘金英;辛华;朱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冠心病慢性房颤患者血清8-OHdG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在冠心病慢性房颤患者体内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慢性房颤患者30例、冠心病窦律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试验对象血清8-O-HdG水平.结果:冠心病慢性房颤组与冠心病窦律组相比血清8-OHdG浓度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8-OHdG浓度更高(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房颤患者体内存在8-OHdG水平的变化,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冠心病慢性房颤的发生及发展,8-OHdG对冠心病后合并房颤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王立波;谢立超;纪东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性疝58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善愈疝修补材料行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性疝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07~2011-07用国产善愈补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性疝58倒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50~60min,平均55min.全组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血清肿及感染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国产善愈补片治疗腹股沟嵌顿性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丁章辉;李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规范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9~2009-03我院收治11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118例均行双侧全甲状腺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无住院期间死亡,喉返神经损伤2例(1.69%);喉上神经损伤1例(0.84%),甲状旁腺损伤3例(2.54%);术后出血2例(1.69%),食管损伤1倒(0.84%);气管损伤1例(0.84%).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行规范化手术,全甲状腺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孟凡石;魏微微;刘程伟;张雪松;王树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玉屏风口服液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玉屏风口服液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短期疗效.方法:2010-01~2012-05将90例糜烂型OL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5例采用玉屏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45例应用西瓜霜喷剂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4d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试验组疼痛缓解,糜烂面减小.结论:玉屏风口服液治疗糜烂型OLP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

    作者:西玉立;丁思;李善昌;孔祥盼;林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观察

    目的:探讨视频眼震电图(CHARTR VNG)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眼震的观察.方法:通过39例BPPV患者在Dix-Hallpike试验及滚转试验中在VNG上眼震变化的临床观察.结果:单侧后半规管病变为20例(51.28%);单侧水平半规管病变6例(15.38%);单侧上半规管病变3例(7.7%);出现多发性位置性眼震10例 (25.64%),其中后半规管双侧受累4例,水平半规管双侧受累3例,1例双侧上半规管受累,出现混合半规管受累2例.结论:视频眼震电图可以直观地记录眼震的变化,提高了非典型BPPV患者的阳性出现率,为BPPV患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使BPPV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作者:秦迎春;徐丽萍;徐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讨孕妇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2011-09~2012-09随机抽取110例因胎膜早破为首诊入住我院观察治疗(破膜时间<12h)且无内、外科合并症,近两周未做过阴道上药及擦洗,未用过抗生素的孕妇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106例同期因孕足月无胎膜早破住院待产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取两组孕妇宫颈管分泌物进行UU检测,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探讨解脲支原体(UU)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①实验组UU阳性率为54.6%,对照组UU阳性率为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UU感染的孕妇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较非UU感染孕妇差异显著(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关系密切,应积极做好孕期生殖道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工作及治疗,进一步提高国产期保健质量,从而预防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李凤英;宋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腔镜技术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宫腔镜在临床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宫腔镜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预后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在现代妇科疾病的诊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者:陆文睿;倪观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损伤机制及Arthroncare治疗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疼常见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在近年有越来越多的报道趋势,对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病因、诊断及治疗需更加深入的的探究.本院自2006-10~2011-10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26例青少年(11~25周岁)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涛;贺明伟;郎正浩;陈兆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组织丙二醛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54只,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置于24h、48h、72h处死.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盐水对照组MDA水平高、细胞凋亡指数高,同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MDA水平低、细胞凋亡指数低,同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抑制丙二醛水平增加及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秋月;陈国萍;韩钢;米延;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

    甲状腺肿是指非肿瘤性的甲状腺持续性增大,主要由缺碘引起.根据患者是否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可以将它分为非毒性和毒性两大类[1.2].非毒性甲状腺肿又称无功能性甲状腺肿.根据其发展过程和形态学改变,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期是弥漫性滤泡上皮增生阶段(非毒性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二期是滤泡内大量类胶质储积阶段(非毒性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三期是结节阶段(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3~5].我院于2012年5月28日和2012年5月31日分别手术2例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属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于结节巨大,现临床实属罕见.

    作者:张天慧;杜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56层螺旋CT对左门脉高压症影像表现的分析

    目的:应用PHILIPS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左门脉高压症患者脾静脉及其侧支循环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及CT影像诊断为左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腹部增强扫描影像资料,所得资料于门静脉期行门静脉系统CT血管重建(MIP和VR),着重观察:原发病变表现、脾静脉受压、受侵表现、有无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及侧支循环建立.结果:30倒资料的原发病变及脾静脉改变情况均清晰观察,脾静脉表现为各种受压、受侵、狭窄、闭塞等改变,其侧支循环形成情况亦显示清晰.结论:左门脉高压症患者的CT影像改变复杂、表现多样,临床应用价值广泛,应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其改变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白力嘎;牟焕晨;陈默;许传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障碍及有效干预

    本文参考近10年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心理障碍及治疗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分析、心理干预对乙肝治疗预后的影响及有效的干预对策三个方面阐述了慢乙肝的心理障碍及有效干预措施,为临床医生,科研提供借鉴.

    作者:黄晶晶;黄鸿娜;毛德文;李民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黄曲霉毒素B1诱导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

    目的:构建AFB1诱发大鼠肝癌模型.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1)AFB1组(25只)饲正常饲料,腹腔注射AFB1;(2)正常对照组(15只)给予正常饲料,不给予AFB1.在实验的第14W、28W、42W、54W对大鼠进行抽血-40C保存,ELISA法检测血清AFP.于第60w处死实验动物.结果:第60W实验结束时,AFB1组25只有效动物,20只发生恶性肿瘤,其中2例为胆管细胞癌,其余为肝细胞肝癌(HCC);PHC发生率为80% (20/25).对照组15只,无肿瘤发生.结论:AFB1可诱发大鼠肝癌.

    作者:刘东璞;卢凤美;姚海涛;孟庆媛;盛延良;尹兴忠;王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hs-CRP,vWF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并探讨其在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2012年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共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18~50岁,两组患者均同时排除患有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糖尿病,肝脏疾病,手术外伤,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健康对照组:均为我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员,体检健康,在进入研究前1个月内均未服用任何药物并排除感染.共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8~50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vWF浓度.结果: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hs-CRP、vW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hsCRP,vWF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hs-CRP,vWF水平升高,表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存在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内皮细胞损伤.而且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hs-CRP,vWF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

    作者:李长红;张浩;刘艳姝;王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将60例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给予舒适护理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徐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80例过敏性鼻炎特异性脱敏疗效分析

    目的: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疗效观察、分析.方法:对2010-05~2012-05 180例过敏性鼻炎的血清中特异性IgE检测(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德国Mediwiss免疫印迹方法).结果:尘螨阳性率高(85.5%),依次是屋尘(78.8%),蒿草(69.4%),矮豚草(53.3%),葎草(33.8%),春季花粉(36.1%),真菌(23.3%),海鲜(30.5%)对连续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半年以上的180例分析,显效58例,有效1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2%,尘螨等8种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为本地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结论:对过敏性鼻炎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唯一的对因治疗,也是唯一能根治的疗法.

    作者:刘春威;孙晓鹏;刘伟;崔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比较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我院自2010-01~2012-04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数率为8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而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更适合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作者:邵光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