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药疹并发剥脱性皮炎病人的护理

刘春威;李海珠;孟文

关键词:药疹, 护理, 剥脱性皮炎
摘要:2002-06~2006-07我科收治16例重症药疹患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发热,体温超过38.5℃,血常规白细胞大于10×109/L,合并肺内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口腔粘膜糜烂、破溃、睑球结膜粘连、鼻腔粘膜糜烂结痂,全身皮肤大小水疱不均.经治疗护理后病情逐渐稳定好转,现将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花筋骨草的显微鉴定

    目的:为准确鉴定药材,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并进一步制定多花筋骨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及数码显微成像技术.结果:明确了多花筋骨草根、根茎及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多花筋骨草的鉴定及区别同科同属植物的依据.

    作者:刘娟;王咏;芦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哮喘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研究探讨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哮喘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我院呼吸门诊2004年诊治的32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应用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照组14例,观察随访6个月.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时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数值、CD4+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感染人数及发作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中CD4+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gG、IgA均有下降,IgM变化不大.结论: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哮喘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作者:梁淑艳;林红;宋丽君;李忠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临床癌性疼痛的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如何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方法:使用三阶梯癌痛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三阶梯癌痛药物治疗方案效果明显.结论:此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癌症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顾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心内科护理学的几点教学体会

    循环系统病人护理在内科护理中所占比例大、难点多,一直是学生学习、教师授课的重点及难点.通过多年的教学经历,本人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掌握了心内科常见病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董晓红;朱劲松;于丽娟;姚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保护药物研究进展

    目的:阐述防治阿霉素(ADR)诱导心脏毒性药物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

    作者:王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注射用磷霉素钠/阿米卡星注射液致剥脱性皮炎1例

    患者女,46岁.因发热3d伴咽痛,于2006-06-24早7点在当地诊所静点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磷霉素钠6.0g+地塞米松15mg+病毒唑0.5g.静点过程中病人感觉脸部有些发麻.

    作者:国玉芝;谷继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水平进行监测,阐明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冠心病患者216例,正常对象200例,测定血清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水平. 结果:Lp(a)、CRP和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结论:脂蛋白(a)、C反应蛋白和尿酸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华;蒋金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CT导引下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

    目的:观察CT导引下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在CT导引下对18例肝、肾囊肿的21个囊肿行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95%乙醇治疗.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9~78岁,平均54岁.多囊肾1例,为女性,29岁.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做了随访,时间为3~12月.单发囊肿的疗效指数0为1例,Ⅰ为2例,Ⅱ为3例,Ⅲ为11例.1例多发肾囊肿的疗效指数为0.结论:CT导引下单发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方法简单、安全、疗效好、创伤小,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多发囊肿的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振玉;赵海丰;武国宏;胡洋;张雪松;纪鹏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灰质异位症18例MRI诊断分析

    目的:提出脑灰质异位症的MRI诊断分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8例脑灰质异位症的临床和MRI表现类型.结果:灰质异位症依据形态与位置,主张将其分为四型:室管膜下型、非室管膜下型、结节型、弥漫型.结论:灰质异位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将其分型能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张健;孟凡荣;朱光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管生成抑制剂在防治乳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在防治乳癌术后转移及复发的疗效.方法:乳癌Ⅰ~Ⅱ期的病人随机分组.术后应用Neovastat 20mg/kg 口服6~8个月共122例(甲组),对照组(乙组)共145例,甲乙两组其余治疗相同,术后3~6年随防. 结果:甲组术后转移及复发率为8.47%,乙组术后转移及复发率为 34.28%. 结论:乳癌术后血管生成抑制剂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可降低其术后的转移及复发率.

    作者:康德新;王国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兔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房水和晶状体中NO与MDA含量的实验探讨

    目的:探讨碱烧伤后角膜、房水、晶状体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与丙二醛(MDA)含量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40眼),经麻醉后,用直径9mm圆形滤纸浸透2mmol/L氢氧化钠,贴附于兔右眼角膜中央区,制作碱烧伤模型.72h后处死,取角膜、房水、晶状体,角膜及晶状体做组织匀浆,用比色法测量其NO和MDA的含量,左眼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碱烧伤72h后角膜、房水、晶状体中NO和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MDA及NO各组中的含量经过方差分析均不相同,对角膜、房水、晶状体中MDA及NO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为正相关关系.结论:NO、MDA均参与了碱烧伤后眼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姜伟;戈振华;牟大鹏;刘远光;王玉清;王冬兰;曹丽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是一门比较抽象难懂的科学,它是研究耳鼻咽喉各个器官相互毗邻关系.生理及临床应用的科学,因此掌握好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对每一个耳鼻喉科临床医生来说显得极其重要,但由于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内容较抽象,结构复杂,其实物标本又很难制作,特别是耳部解剖更复杂,单靠传统灌输式教学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多媒体课件在耳鼻咽喉应用解剖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它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为耳鼻咽喉应用解剖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其特点如下.

    作者:郑鹏举;魏晓丽;姚雅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10~20mg/d和螺内酯20~40mg/d.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心率、血生化指标、评定心功能,治疗前后检查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耗氧指数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左室重塑、疗效显著.

    作者:郭丽;殷文娟;高山;HU Yang;ZHANG Xue-song;JI Peng-tian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Vitapex糊剂根管消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判定vitapex粘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Vitapex粘糊剂)及对照组(甲醛甲酚),两组分别采用Vitapex粘糊剂和甲醛甲酚治疗.比较两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根尖周炎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Vitapex粘糊剂治疗根尖周病效果较好.

    作者:迟宏宇;付毅;陶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创建情感氛围 提高教学效果

    目的:探讨创建情感氛围对教学的影响. 方法:从教师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关爱、语言艺术、仪表与教态等方面进行阐述. 结果:提高教学效果.结论:教学过程中将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教学场景呈现出强烈的情感共鸣状态.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增进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思维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汤旭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ADLⅠ级16例,ADLⅡ级19例,ADLⅢ~Ⅳ级12例,ADLⅤ级1例,死亡9例.结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胜龙;康健;韦有佩;杨金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52例体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废性髋关节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我院2000-01~2005-12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52例,疗效满意,现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沈国平;彭永岳;陈伟兵;朱秀龙;王红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以便更有效地减少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方法:对2000-01~2002-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乳腺癌术后资料1230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肿瘤的自身因素和治疗因素对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结果:三年复发率为6.7%,总复发率为7.4%.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腋淋巴结转移数目、激素受体、CerB-2结果、化疗、放疗完成情况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分期、组织病理类型、腋淋巴结数目、CerB-2阳性是影响局部复发主要因素,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可减少术后局部复发.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减少乳腺癌局部复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旭宏;张贞玲;崔滨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纳米中药脉络通在治疗心肌梗塞方面的初步探讨

    目的:通过纳米中药脉络通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小鼠治疗效果的观察,探讨传统中药纳米化后对心肌梗塞的疗效以及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心肌梗塞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结扎小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检测给药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的CPK、LDH、AST的活性以及心肌梗塞的范围.结果 :纳米中药脉络通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小鼠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心肌代谢、缩小心肌梗塞范围的作用.

    作者:范蕾;王雪军;吴庆田;侯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松花江佳木斯段水污染硝基苯监测及影响后评价

    目的:监测松花江佳木斯江段硝基苯污染状况. 方法:气相色谱法.结果:2005-12-08,佳木斯断面江水硝基苯开始超标,2005-12-108时其浓度达到高峰,随后浓度开始下降,并于2005-12-1216时硝基苯浓度达到标准值以下.结论:经监测松花江佳木斯段硝基苯浓度已在标准值以下,我市地下水饮用是安全的.

    作者:祝丽玲;徐宏恩;王明富;孙镝;藤锐博;高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