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统肝硬化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良

杨婷;范东旭;罗维

关键词:动物模型, 死亡率,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大鼠
摘要:目的:探索传统肝硬化大白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良的可能性及可行性.方法:取168只Wistar大白鼠,对56只大白鼠使用传统模型制备方法建立肝硬化模型,对56只大白鼠使用复合病因法建立肝硬化模型,对56只大白鼠使用改良模型制备方法建立肝硬化模型.结果:传统的方法进行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的制造需要60d,大鼠死亡率为53.6%;复合因素制备方法需要42d,大鼠死亡率为41%;改良方法制备需要66d,大鼠死亡率为23.2%.结论:肝硬化模型的改良方法具有降低大白鼠死亡率、节约经费等特点.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脱敏注射TAT致过敏性休克1例

    为了预防外伤患者破伤风的发生常用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注射.我科于2003-02-19收治1例双腕切割伤患者,术后因脱敏注射TAT致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获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杰;周庆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空气灌肠诊治小儿急性肠套叠57例体会

    2001-07~2004-07,我科应用空气灌肠法诊治57例小儿肠套叠,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覃旭;邹京晨;柏庆堂;范东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影响选择早期流产方法的因素

    目的:探讨选择早期流产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例早孕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妇女自愿选择流产方法的不同,分为药物流产组和手术流产组,分别选择不同方法的理由.结果:当有同等机会对流产方法作出选择时,更多的妇女选择药物流产.年轻、未婚、未产者选择药物流产居多,年长、已婚、已产者选择手术流产者居多.结论:妇女对流产方法的认识不全面,在选择流产方法时涉及许多问题,医生应尽可能为妇女提供适宜的咨询建议.

    作者:孙秋颖;冯照伟;杨冬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血细胞减少80例临床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临床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也可出现于其它疾病.本文我们对80例全血细胞减少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鉴别诊断对疾病诊疗及判断预后的意义.

    作者:于志刚;郑宏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对大鼠肠道菌群有调整作用的中药筛选

    目的:筛选对大鼠肠道菌群有调整作用的中药.方法:本实验利用盐酸林可霉素制备大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选择补益类中药三补、肉苁蓉、香砂六君子汤、三泻进行肠道菌群调整.结果:发现补益类中药均具有一定程度调整菌群失调的作用,其中中药三补疗效佳,且其对大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明显优于丽珠肠乐阳性对照组.结论:补益类中药均具有一定程度调整菌群失调的作用,具有扶正固本的功效,起到益生元的作用,三补尤为显著.

    作者:史权;薛艳华;赵光远;杨景云;马淑霞;李俭;李立秋;聂清;刘君兴;施中凯;宋淑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出血急性期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病人,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术,确诊动脉瘤,应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动脉瘤腔完全闭塞的26个,占86.3%;95%闭塞的2个,占6.66%; 90%闭塞的2个,占6.66%.Clasgow预后评分:Ⅰ级22例;Ⅱ级3例;Ⅲ~Ⅳ2例;Ⅴ级3例.随访2个月~2年,13例复查脑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无再出血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防止再出血,同时防治并发症,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可明显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明军;杨福义;王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44例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宫外孕的超声诊断方法. 方法:临床确诊或手术证实的44例早期宫外孕患者的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显示附件区孕囊或附件区包块或附件区胚胎心管搏动者,经阴道超声一次显示31例(71.1%),经腹部超声15例(34.9%).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较经腹部超声检查易发现宫外孕.

    作者:张桂英;杨云贵;姜雪梅;李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儿在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高压氧(HBO)治疗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从而大大减少了小儿因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及颅脑外伤等疾病所致的病残率,2000~2003年我科对64例患儿进行高压氧治疗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吕冰梅;王莹;姜翠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纳米中药女贞子复方制剂对激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调整作用

    目的:小鼠用氢化可的松灌胃制成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经纳米中药治疗后,观察肠道菌群、细菌易位量的变化.方法:利用细菌定量的方法观察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及细菌易位量.结论:纳米中药对激素造成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整作用,减少细菌的易位,是良好的微生态调节剂.

    作者:施中凯;胡晓丽;张晓丽;崔刚;宋淑贤;李丽秋;李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卵巢癌血清VEGF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确定卵巢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14例卵巢良性肿瘤(良性组)及42例卵巢恶性肿瘤(恶性组)进行血清VEGF含量分析.结果:①恶性组术前血清VEGF含量显著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1).②恶性组血清VEGF含量与卵巢癌临床分期、淋巴结、大网膜转移关系密切(P<0.05). 结论:检测血清VEGF含量异常升高,并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通过检测血清VEGF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苏亚娟;刘英明;王淑敏;李慧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25Ⅰ粒子瘤内放疗治疗胶质瘤术后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胶质瘤手术术后瘤内植入125Ⅰ粒子短程放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18例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术后瘤内植入125Ⅰ粒子作治疗组,并选取19例胶质瘤手术后不加瘤内放疗的患者作对照,观察两组肿瘤复发时间、生存时间、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时间及生存时间比较,复发时间明显延长,生存时间增加(P<0.01,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P<0.05).结论:胶质瘤患者术后予125Ⅰ粒子瘤内放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有效地缓解病情,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杨福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bFGF+EGF;bFGF+PDGF;bFGF+BDNF;bFGF)分离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在bFGF、bFGF+EGF、bFGF+BDNF及bFGF+PDGF不同因子或因子组合中,均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分化后的神经元比例分别为(14.5±1.2)%、(14.7±1.8)%、(23.3±2.1)%、(35.5±2.4)%,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比例趋势为bFGF+PDGF>bFGF+BDNF>bFGF+EGF>bFGF(P<0.05).结论:PDGF对bFGF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阴育红;金玉玲;张晓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危重创伤病人的263例急诊救治分析

    目的:提高危重创伤病人救治成功率.方法:对263例危重创伤病人抢救过程及伤情、急诊处理与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抢救成功210例,死亡53例,抢救成功率70.6%.结论: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以及有效的抢救方案,可以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林春;孙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乳康丸胶囊急性毒理实验报告

    乳康丸胶囊主要成分是白芍、当归、川芎、香附等.主治:月经不调、内分泌功能紊乱、乳腺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炎、乳房结核、乳腺癌术后后遗症及各种乳痛症.本实验观察受试动物一次用药后是否能引起中毒或死亡,测定半数致死剂量(LD50),从而推荐成人临床用药安全剂量.

    作者:张春斌;宋汉君;刘东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CT表现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FHN)是常见的髋关节疾病,治愈率低而致残率高.笔者通过对我院2001-12~2004-06 确诊的32例FHN病人进行分析,探讨本病的CT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价值.1 材料和方法 本组资料32例,共累及47个髋关节,其中男24例36个,女8例11个,年龄21~56岁.32例中有11例使用过激素,8例有过明确外伤史.均摄X线骨盆平片,并进行双髋关节CT扫描.CT采用美国GE公司的CT/e螺旋CT机,病人仰卧位,扫描范围包括双侧髋臼、股骨头及部分股骨颈,层厚5mm,层距5mm.部分早期病人采用3mm薄层扫描.

    作者:魏丽;马飞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护理记录书写的实施及体会

    护理记录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病人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演变、整体护理实践水平及从业者的职业技能.记录得好的医疗文书是安全和称职从业者的标志,而差的记录会导致医疗诉讼等问题.在病人投诉案件中,完好的护理记录在调查取证及终得以圆满解决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陈梅;赵玉杰;蔡红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急症发生的临床观察

    根管治疗一次法早在1901年Trallero等就有临床报道,其临床效果与多次法无明显差别,但一次法的疼痛发生率比较高[1~3].我们从2000年起对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根尖孔发育完成的活髓恒牙,有选择地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治疗术后急性反应发生率较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先庆;崔晓玲;闫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遗传下唇瘘2例

    先天性下唇瘘罕见,笔者曾诊治2例均为双侧先天性完全性唇腭裂者,母女同患,报道如下.例1:刘某,女,20岁,例2:刘某之女,5个月,两例均为生后即发现上唇双侧及腭部裂开,下唇两侧各一小孔,时有粘液性分泌物溢出,否认直旁系III级亲属中有此类疾病者.查体:均为先天性完全性唇裂者(母已行唇腭裂修复术),下唇红唇部中线两侧各有一细小瘘孔,探诊为1.5~2.0cm,深抵盲管,挤压有少许粘液样液体溢出.治疗:瘘道内注射美蓝,梭形切口,完整切除此瘘管,7d拆线,创口Ⅰ期愈合.病理:瘘管组织,内覆复层鳞状上皮.随访5~9年无复发.讨论:先天性下唇瘘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瘘道系唇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凹陷,唇上皮盖覆其底部.多位于唇红部,女性多见,下唇多于上唇,瘘管深部常与粘液腺相通.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唇腭裂者同时发病,成为口面指(趾)综合征的一部分.

    作者:徐萍;赵金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潘生丁治疗小儿风疹40例疗效观察

    小儿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对风疹病毒无特殊药物,主要采取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为探讨治疗新途径,我科近年采用潘生丁治疗小儿风疹,在退热及皮疹消退时间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志宽;张雅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前后离子通道检测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前后电压依赖性Na+、K+、Ca2+通道的变化.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NSCs分化前及分化后3d、7d、14d、21d电压依赖性Na+电流(INa)、延迟整流性K+电流(IK)、电压依赖性Ca2+电流(ICa).结果:分化前后均未检出INa,分化前未检出IK,分化后3d、7d、14d、21d,IK检出率分别为11.76%、24.75%、46.51%、76.18%,ICa在分化前后均可检出,分化前和分化后备时间点ICa的幅度分别为(119±73)pA、(213±98)pA、(324±151)pA、(735±312)pA、(1079±307)pA.结论:分化前后均未检出INa,随分化时间延长,IK检出率逐渐增加,ICa幅度逐渐增高.

    作者:张晓梅;金玉玲;朱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