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燕;张帆;韩令川
目的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术的效果.方法 18例心肌梗死患者,在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前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断层﹢硝酸甘油(NTG)介入心肌显像,术后2~3个月内复查门控静息心肌显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梗死心肌节段减少,病变区放射性核素分布明显填充.其平均计分值分别为术前(8.48±4.32)和术后(5.16±2.15), P《0.01,差异有显著性.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增加15.2%.提示心肌梗死区术后有明显的新生心肌细胞,心功能得到部分改善.结论用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效果有明显临床价值.
作者:张青;杨晓青;关晏星;张庆;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细胞中心体的研究,了解食管癌细胞中心体异常的状况,探讨中心体异常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从223例食管癌标本中随机选取5例食管癌标本(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Ⅱ级)进行中心体特性的详细研究,同时选取同1例食管癌标本的正常食管粘膜上皮作为正常对照.中心体染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一抗为抗中心体周围蛋白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against Pericentrin).结果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相关统计分析,正常对照和食管癌细胞之间中心体结构异常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相关性之间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细胞相比食管癌细胞中心体结构发生显著改变;中心体异常和食管癌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官兵;李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角妊娠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角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子宫角妊娠中,49例有明确停经史,7例为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无明确停经史,阴道出血21例,下腹痛22例,休克6例.B超检查55例,其中发现宫角妊娠36例,术前误诊12例(21%),其中4例误诊为异位妊娠,7例误诊为不全流产,1例误诊为先兆流产.11例行化疗,3例化疗失败后改行手术.15例在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2例在腹腔镜监视下行清宫术.19例行剖腹手术,其中9例术中见子宫角妊娠破裂,行子宫角楔切术,另有1例子宫角妊娠破裂出血难以控制行次全子宫切除术,9例未破裂行子宫角孕囊剔除术,这9例中有5例术中病灶局部注射MTX.12行腹腔镜手术,其中9例行子宫角楔切术,包括套扎切除和电凝切除,其余3例行子宫角部孕囊剔除术并局部注射MTX.全部手术病例术中顺利.结论子宫角妊娠症状复杂,早期较易误诊,容易发生子宫角部破裂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故宜早期诊断,及早治疗,B超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助于早期诊治,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广泛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治,且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琦;徐美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手术不同骶前引流方法对会阴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共126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的骶前引流方法及引流效果、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在会阴部切口引流管放置时间方面,黎氏双套管组《普通双套管组《单腔引流管组《切口开放引流组,结果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引流管日均引流量方面,切口开放引流组》黎氏双套管组》普通双套管组》单腔引流管组,结果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会阴部切口感染率方面,切口开放引流《黎氏双套管《普通双套管《单腔引流管,结果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切口愈合时间方面,黎氏双套管《普通双套管《单腔引流管《切口开放引流,结果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直肠癌Miles手术骶前引流采用黎氏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方法,更有利于会阴部切口的愈合.
作者:钱洪军;易伟;陈范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胰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胰腺疾病、手术或创伤后的并发症,它在胰腺外科病人中的发生率8%~20%[1].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治疗胰瘘病人12例,总结分析胰瘘发生的原因及治疗体会,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许剑峰;刘合春;胡秋灵;梅保华;欧阳霆;高崇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对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感染的女性下生殖道分泌液,进行厌氧菌分离、培养,并就其致病性进行研究.方法取20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宫腔感染、盆腔脓肿的病人阴道分泌物,经厌氧和有氧培养、分离,取对硝唑尼特高敏株进行鉴定,并接种于皮下注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力低下的小鼠阴道内.结果分离到兼性厌氧菌有10株,专性厌氧菌有4株;其中对硝唑尼特高敏1株,鉴定结果为E.coli大肠埃希氏菌;所有小鼠接种细菌后阴道分泌液明显增加,进行有氧和无氧培养有大量菌落形成,均为所接种的细菌;所有动物在接种细菌24~72 h内,相继死亡;病理检查炎症表现明显.结论分离的兼性厌氧菌在免疫力低下的小鼠阴道内可造成感染.
作者:汪利群;余克花;刘丹;黄欧平;何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XPD基因生物体DNA和各种遗传物质,经常暴露在导致它结构受损的各种有害因素下,从而导致重要基因信息的丢失.为此,各种生物体也进化出了一系列不同的基因修复方式.通过基因修复,DNA的各种损害得到纠正.基因修复的重要性在一些因基因修复缺陷而引起的人类遗传性疾病中体现了出来.例如,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XP)患者不能修复因紫外线导致的DNA损害.
作者:张凌云;罗忠金;张吉翔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orna病病毒(BDV)感染与人类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FQ-nRT-PCR)检测了15例MM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DV P24基因片段.结果 15例MM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组PBMC均未检测到BDV P24基因片段.结论 MM与BD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杨泽松;陈建斌;刘琼;牟君;赵立波;谢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皮深静脉穿刺置管后感染发生率.方法根据留管时间分为A、B、C 3组,根据插管部位有无烧伤创面分为甲、乙两组.术后定期做血培养监测,同时观察拔管时导管的感染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处理,A、B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A、C两组之间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甲、乙两组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留置管2周以内是安全的,超过2周以上,感染率逐渐上升.穿刺点有创面的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创面者.
作者:牛亚明;李民;严国标;林倩君;王燕霞;朱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 FIP200( FAK-family interacting protein of 200 kDa )对细胞外基质成份诱导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粘附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纤连接蛋白(finbronectin,FN)诱导培养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迁移,以FIP200反义寡核苷酸(ODN)经脂质体转染细胞;以计数法测定细胞粘附率,以损伤实验测定细胞迁移速度,以Western blot 检测FIP200和FAK蛋白表达水平;以免疫共沉淀检测FIP200和FAK结合情况和FAK磷酸化程度.结果与40 mg/L FN组相比,经脂质体转染了FIP200反义寡核苷酸的气道上皮细胞粘附率和迁移速度明显增高,FIP20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AK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与FIP200结合的FAK显著降低, FAK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明显增高.结论内源性FIP200和FAK的结合抑制FAK的活化,从而抑制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粘附和迁移,内源性FIP200作为FAK的抑制剂而存在;FN能够促使FAK和FIP200结合的解离而活化FAK,从而促进细胞粘附和迁移.
作者:许丽;杨应周;谭卫国;吴清芳;张玉华;罗育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Ceka冠外精密附着体在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系列Ceka冠外精密附着体为35 例双侧磨牙游离端缺失的患者制作附着体义齿,临床复诊0.5~3年,从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三方面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患者进行双侧冠外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美观效果满意,异物感小,固位稳定效果好,咀嚼有力,其中27例相较以前可摘活动义齿明显感觉舒适,修复效果满意.30例患者基牙,牙龈,牙槽嵴粘膜健康.1例患者在使用1年后出现阳性附着体对应处咬合面断裂.1例患者2年后出现缺牙区牙槽骨吸收.结论 Ceka系列冠外精密附着体是一种较理想的游离牙列缺损修复固位体.
作者:杨旭;黄继洪;郭照中;陈思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第二、三、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皮瓣设计的轴线为各指蹼背侧中点和两掌骨基底部汇合点连线.旋转点为距指蹼缘近侧约1.5 cm,皮瓣解剖平面在深筋膜与伸肌腱之间.切取皮瓣大为4.0 cm×2.5 cm,小为2.0 cm×1.0 cm,修复45例食、中、环指近节及中节指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43例全部成活,2例因血运障碍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随访4~12个月,皮瓣质地、外观满意,手部功能良好.结论第二、三、四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皮瓣质地好,厚薄适中,成活率高,应用于手指背侧皮肤缺损的修复效果良好.
作者:唐向阳;吴定宇;侯伟东;粱文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Dentalis根充剂对窦形根尖周炎一次性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43颗窦形根尖周炎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27颗患牙用Dentalis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实验组),116颗患牙用普通糊剂进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对照组),一年后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entalis根充剂一次性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周伏保;陈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途径治疗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经导管采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及球囊扩张对9例(男6例,女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3 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3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2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1例)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年龄4~25(12.5±6.7)岁.在透视及超声监视下通过建立轨道释放封堵器或球囊扩张肺动脉瓣,并分别于术后1、3、6月进行随访.结果 9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显示完全封堵8例,微量残余分流1例,10 min后造影显示分流消失.术后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但无心肌受损表现,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经导管途径治疗部分复合先天性心脏病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但远期效果有待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作者:熊宁;王强;杨尚凌;倪建毛;吴姗燕;曾海珍;侯新明;朱东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极化液严格控制血糖对严重烫伤大鼠感染炎症和体重的影响.方法 30%的体表面积Ⅲ°烫伤大鼠80只, 随机分为极化液组(n=20)、胰岛素组(n=20)、葡萄糖组(n=20)和盐水对照组(n=20).极化液组和胰岛素组严格控制血糖到正常参考范围,观察不同组伤后1、3、5、7 d空腹血糖、血浆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2周后体重变化.结果极化液组和胰岛素组大鼠伤后各时相点空腹血糖、血浆内毒素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盐水对照组(P均《0.01),葡萄糖组均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P均《0.01),极化液组和胰岛素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均》0.05).极化液组大鼠伤后2周体重明显高于盐水对照组(P《0.01),而胰岛素组和葡萄糖组与盐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科学使用极化液/胰岛素严格控制高血糖,可降低创伤后炎症反应.加大胰岛素剂量,补充葡萄糖可改善机体营养.
作者:王占科;雷万生;刘龙燕;熊晓平;刘学广;汪仕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妊娠合并急腹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 2005年收住的130例妊娠合并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130例妊娠合并急腹症患者,平均年龄27.5岁;其中阑尾炎52例;卵巢肿瘤蒂扭转28例;急性胰腺炎20例;急性胆囊炎16例;肠梗阻8例;泌尿系结石4例;子宫破裂2例.所有病例无孕产妇死亡, 4例发生了流产或胎儿死亡.结论尽管妊娠合并急腹症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但熟练掌握妊娠期生理变化,内外科共同参与,提高妊娠急腹症的鉴别诊断认识等均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对以阑尾炎和卵巢肿瘤蒂扭转等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其它急腹症则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作者:胡春玲;俞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物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对在肿瘤科工作的56例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按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时间长短分为两组,观察其前后白细胞数减少、脱发、月经异常情况.结果接触抗肿瘤药物时间6~12个月者30例,其中白细胞数≦4.0×109/L的有7例占23.33%(7/30),有明显脱发的有6例占20.00%(6/30),月经异常的有6例占20.00%(6/30),时间24~36个月者26例,其中白细胞数≦4.0×109/L的有15例占57.70%(15/26),有明显脱发的有17例占65.38%(17/26),月经异常的有13例占50.00%(13/2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抗肿瘤药物对护士存有职业危害,时间越长危害越大,护士应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防护,避免职业危害.
作者:熊建球;何虹;付荣华;胡龙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对0.25%轻比重布比卡因与0.25%重比重布比卡因在肾输尿管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择60例拟行肾或输尿管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CSEA麻醉方法;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25%重比重布比卡因3 mL(重组)和0.25%轻比重布比卡因3 mL(轻组).结果重组起效时间与轻组比无明显差异;腰麻后15 min麻醉平面高于轻组(P《0.01);低血压发生率:重组46.7%,轻组16.2%;恶心呕吐发生率:重组26.7%,轻组6.7%,有显著差异性;轻组的麻醉平面消退较重组快(68.9 min对116.8 min).结论布比卡因轻比重液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布比卡因重比重液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相比具有对循环影响小的特点,且麻醉后不需改变体位即可手术.
作者:廖平生;葛霞光;陈受琳;董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系指冠状动脉与肺动脉间的异常瘘道,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回顾分析我院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不典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4例,漏诊3例.其中3例由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例外科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莉;周爱云;刘淑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及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8例(10眼)难治性青光眼均采用瑞济冷冻干燥羊膜移植联合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术中于巩膜瓣和结膜瓣下放置0.3 mg/mL MMC 2 min.术后1周、1月及1年,检查记录术眼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情况.结果术后1周无浅前房出现,术后早期持续性低眼压1例,术后1年除1眼眼压23.78 mmHg需用药物控制外,其余9眼眼压在7~18 mmHg之间,均保持功能性滤过泡及良好的前房深度.结论羊膜移植及MMC联合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可减少滤过道疤痕的形成,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黄芳;付书华;汪昌运;兰绪达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