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颌智齿拔除导致下颌骨骨折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游云华;张海荣;张华伟;汪跃平

关键词:下颌智齿, 拔牙, 骨折, 病因
摘要:目的探讨拔牙导致下颌骨骨折的原因.方法通过2例拔牙引起骨折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骨折均为拔牙操作不当引起.结论外科医生的临床经验不足及操作方法不当;患者的年龄、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类型;下颌骨的病理性改变;拔牙术后咀嚼过硬食物等是导致拔牙后骨折的重要原因.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异种无细胞真皮的制备

    目的探讨一种相对完美的异种无细胞真皮的制备方法.方法在形态学观察和微生物监测两方面,对NaCl-SDS法、NaCl-SDS-胰蛋白酶法和Dispase-Triton法3种方法制备的无细胞真皮进行比较.结果 NaCl-SDS法去除真皮内细胞不完全,NaCl-SDS-胰蛋白酶法和Dispase-Triton法去除得完全.Dispase-Triton法对基底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 NaCl-SDS-胰蛋白酶法是一种相对适宜的方法.

    作者:廖立新;陈刚泉;李国辉;赵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下颌智齿拔除导致下颌骨骨折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拔牙导致下颌骨骨折的原因.方法通过2例拔牙引起骨折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骨折均为拔牙操作不当引起.结论外科医生的临床经验不足及操作方法不当;患者的年龄、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类型;下颌骨的病理性改变;拔牙术后咀嚼过硬食物等是导致拔牙后骨折的重要原因.

    作者:游云华;张海荣;张华伟;汪跃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前列腺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目的探讨人前列腺干细胞的分离方法并初步鉴定其特性.方法以器官捐献者的正常前列腺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离和胶原快速粘附方法,从前列腺基底细胞中分离前列腺干细胞,研究其克隆形成和分化特性.结果从正常人前列腺内分离得到的细胞,能快速粘附胶原,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未粘附的前列腺基底细胞,而且形成的克隆维持时间较长.结论人前列腺基底细胞中存在极少量的具有高度增殖能力的一群细胞,它们具有干细胞的特征,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鉴定.

    作者:王共先;傅斌;汪泱;曹润福;黄学明;崔苏萍;刘伟鹏;张中华;胡红林;胡银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是一类分布广泛的细胞生长因子,从蠕虫类到哺乳动物,几乎所有细胞包括均可合成TGF-β并表达相关受体;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分化,组织器官的胚胎发育,损伤的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特别是在器官胶原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ECM)的聚集或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导致器官纤维化的一类重要生物分子.人体内TGF-家族信号转导的异常可导致许多心血管疾病,如血管功能紊乱,心肌纤维化,肾小球硬化以及癌症等等[1].

    作者:杨人强;程晓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外敷血肿方用于切口早期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敷血肿方对切口早期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4例妇产科术后切口早期出现感染征象的患者分为2组:外敷血肿方组和红外线照射组,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外敷血肿方组的切口愈合率(89.07%)明显高于红外线照射组(76.67%)(P<0.05 ).结论外敷血肿方是治疗切口早期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熊玲娜;吴红丽;付芬;魏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以及DEX和RU486共同作用时对hCG诱导的大鼠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和间质细胞中原癌基因c-myb表达的情况,从而探讨DEX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离体大鼠间质细胞的睾酮分泌量;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离体大鼠间质细胞中c-My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0-8mol/L的DEX可降低hCG诱导的离体大鼠间质细胞睾酮分泌,并使间质细胞c-Myb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显下降.上述DEX作用可被糖皮质激素受体功能阻断剂RU486(10-8mol/L)所阻断.结论 DEX很可能通过降低间质细胞中c-Myb蛋白表达而抑制hCG诱导的间质细胞睾酮分泌.

    作者:肖爱娇;王晶磊;方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南昌市城区新生儿全血铅含量及其与锌、钙的关系

    目的了解南昌市城区新生儿的全血铅含量及其与血中锌、钙含量的关系.方法南昌市城区年龄4周左右的新生儿124名,其中男71名,女53名;测定其全血铅、锌、钙含量.结果两性之间全血铅、锌、钙含量无差异;全血铅超标率为51.6%;全血铅超标新生儿血中锌、钙含量显著低于非超标新生儿,且全血铅含量与血中锌、钙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南昌市城区新生儿全血铅超标率高于2-8岁儿童;通过给母亲补充锌、钙,以降低新生儿全血铅含量.

    作者:夏军强;刘庆山;冯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霉酚酸酯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肾小球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霉酚酸酯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肾小球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乙肝病毒携带者肾小球疾病8例,其中2例为肾病综合征;2例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例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例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采用MMF0.5~1.0 g,2次/d单独应用或与贺普丁0.1 g,1次/d联合应用治疗1.5~6月.结果 MMF治疗后尿蛋白转阴7例.血浆白蛋白除1例下降外,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例肾功能恶化,1例肾功能改善,其他6例肾功能保持正常.仅1例HBV-DNA滴度升高.8例均无肝功能损害及贫血的产生,白细胞维持在正常范围.升高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对不能耐受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肾小球疾病(包括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MMF可能为其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作者:周静;杨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冲性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指征.方法对72例对冲性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早期症状较隐蔽,病情变化快,在同等GCS评分标准下,手术治疗组的治愈率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且突然恶化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结论对冲性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开颅清除坏死脑组织、去骨瓣减压及动态头颅CT复查,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张银清;陈汉民;余锦刚;尹家和;黄国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导管系统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目的探讨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导管系统(PCS)的安全性、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31例晚期恶性肿瘤进行左锁骨下动脉穿刺植入药盒导管系统(PCS),术后经PCS进行化疗灌注或碘油化疗乳剂栓塞术.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植入都获得成功,手术并发症有:大量气胸1例、少量气胸2例、导管移位1例、导管堵塞1例,无局部血肿、血胸、感染、皮肤坏死及化疗药外溢发生.结论经左锁骨下动脉植入PCS手术操作安全,手术创伤小、并发症轻,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郭武华;王顺金;黄平;刘安文;丁剑午;李凌;徐华;冯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电视纤维光导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电视纤维光导喉镜是一种新型的气管插管设备,具有镜干细,活动度大,可控性强,可视性好,无创伤,操作简便等优点[1],不仅可用于困难气管插管,还可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定位.自2001年以来,我们将其用于上述两种情况,目前共完成4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建华;闵明;王瀚然;刘亚萍;陈维斌;张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额肌腱膜瓣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

    目的探讨改良额肌腱膜瓣设计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额肌的神经支配和供血特点,设计额肌腱膜内外侧分别向外上方斜60°切开20mm和5mm的额肌腱膜瓣悬吊上睑,术中注意保护Muller肌和后鞘下脂肪垫.结果 46例中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满意39例,良好5例,不佳1例,通过随访3个月~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设计方法不损伤支配额肌的神经血管,并充分利用眶眉区的解剖特点,可达到较满意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傅建华;刘丽忠;刘伟;李文芳;杨红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状态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即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的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对2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T细胞亚群,即所有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分子(CD3+),辅助T性细胞表面分子(CD4+),抑制性T细胞表面分子(CD8+),以及NK细胞表面分子(CD16+56)进行检测.结果(1)进展期胃癌组CD3、CD4、CD16+56阳性细胞数,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机体的细胞免疫机能受到抑制.(2)术后第3天组的CD8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术前组,CD16+56阳性细胞数、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术前组,机体的细胞免疫机能进一步受到抑制.(3)术后第7天组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阳性数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同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4)术后第7天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术后第3天组,提示机体TH/TS比值逐渐好转,细胞免疫功能逐步改善.结论开展围手术期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群的动态检测,对了解进展期胃癌细胞免疫状态,肿瘤的转移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的免疫治疗或免疫化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映良;揭志刚;刘逸;谢小平;武彪;秦克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毫米波治疗临床观察

    毫米波疗法是国际临床医学上世纪90年代的一种新疗法,其在消化道疾病、癌症治疗、癌症止痛、促进造血、神经损伤修复、抗菌消炎及促进伤口愈合等疾病的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1].腹壁脂肪厚,伤口易出现红肿硬结、脂肪液化,我科采用毫米波治疗剖宫产手术腹壁伤口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敏;曾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一周内死亡率居高不下,占总死亡率的53.7%[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70%的ANP患者合并肺损伤,15%在第一周内出现ARDS[2,3],但其发病机理欠清.研究表明肺部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尽管目前关于ANP肺损伤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但有关研究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现将ANP引发急性肺损伤的诸多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张玉惠;邬林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24例外科治疗

    1998年5月至2003年5月,我院共外科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明;万于华;刘季春;李志平;吴起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硬化合并感染的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感染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评价CRP作为肝硬化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58例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感染前后及感染控制后血清CRP浓度.结果肝硬化并发感染前后及感染控制前后血清CRP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发感染后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感染前,而感染控制后血清CRP浓度则明显降低.结论血清CRP水平变化与有无感染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清CRP水平,有助于肝硬化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抗感染疗效的判断.

    作者:朱水山;余戎;张弘英;罗文;叶如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阴影性质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外周肺部阴影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方法 80例在穿刺前先作肺部CT扫描或B超确定佳穿刺点、进针深度和角度.把取得的条型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80例中确诊72例,阳性率90%,假阴性为10%,无假阳性.并发症少量咯血3例(3.8%),气胸5例(6.3%).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确诊外周肺阴影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美华;万钧;况九龙;叶小群;曾林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胸壁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一例报告

    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giant cell fibroblastoma,GCF)是一种较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胜义;陈勇;何庆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在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ASAⅠ~级髋宽关节手术病人3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5~60岁.随机分为高容血液稀释(AHH)组(Ⅰ组,n=15)和对照组(Ⅱ组,n=15)所有病人术前血红蛋白(Hb)不低于110 g/L,红细胞比积(Hct)在30%以上,凝血功能正常,无严重肝肾功能,无心血管系统疾病.

    作者:王淑兰;罗振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南昌大学

主办: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