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香;李小贞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的银质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按标准针距布局,有计划地选择多个结筋病灶点(区)为进针点群,采用银质针针刺,1次/周;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传统腧穴,5次/周.两组连续治疗4周,记录VAS、WOMAC分值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为78.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WOMAC分值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的银质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刘建成;董宝强;张文静;林星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孙文垣医案》书中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孙氏诊治儿科疾病时善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倡明证为第一要义,常内外并治,攻补兼施,重视脾胃,喜温健脾胃以补小儿脾常不足,辅以驱虫消滞除疳积泄泻,四诊合参,望诊尤重,治不失常法,法又多灵活,疗多效奇,叙述颇详,使从学者易学.
作者:李佩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育阴润珠颗粒结合针刺等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眼科门诊干眼症患者142例(284眼),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142眼)和对照组71例(142眼).观察组采用自拟育阴润珠颗粒结合针刺治疗,并予聚乙二醇眼液点眼,4次/d;对照组仅予聚乙二醇眼液点眼,4次/d.两组均15d为一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77%,对照组为64.7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组症状积分、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情况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育阴润珠颗粒结合针刺等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疗效肯定.本研究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结合中医滋补肝肾之法,标本兼治;中药颗粒剂较汤剂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俊;陈小娟;刘彬彬;钟守明;黄冰林;洪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探索自拟愈疡散外涂联合生理盐水漱口治疗结肠癌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自拟愈疡散外涂联合生理盐水漱口方法治疗结肠癌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观察疗效指标,并比较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愈疡散对于结肠癌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进一步研究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涵婷;刘加新;仇冬则;柳冬兵;叶津津;夏国杰;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四黄湿敷液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68例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四黄湿敷液,对照组使用红花油,于用药后第1天、3天、5天、7天分别观察记录临床主证:疼痛、肿胀、瘀斑、局部压痛、功能障碍并评分.结果:四黄湿敷液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1.30%,远高于对照组70.11%的总有效率,观察3天后观察组观察指标总积分下降明显要优于对照组,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四黄湿敷液缓解疼痛、局部压痛疗效显著,治疗后1天疼痛、局部压痛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3天肿胀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5天瘀斑、功能障碍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四黄湿敷液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疼痛、肿胀、瘀斑、局部压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作者:夏明华;谢水华;吴军;宋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考察新藤黄酸pH敏感脂质体(gambogenic acid-pH sensitive liposome,GNA-PLS)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对大鼠分别进行尾静脉注射GNA和GNA-PLS,于不同时间点眼眦静脉丛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体内GNA的血药浓度,并用DAS2.0软件拟合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结果:尾静脉注射等剂量GNA溶液和GNA-PLS后,其AUC0-480分别为(135.08±47.699)和(240.24±32.427) mg/L·min,Cmax分别为(4.672±2.035)和(13.08±2.087) mg/L,t1/2分别为(48.074±14.707)和(14.155±5.477) min,MRT0-480分别为(71.23±22.810)和(119.41±33.455) min.结论:PLS包载GNA后可以改变GNA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提高了GNA在血浆中的血药浓度,为GNA在临床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余琼芳;周雅丽;张变;常佳丽;彭代银;陈卫东;张善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登录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网(VIP)、PUBMED、MEDLINE及Embase,检索、筛选并排除有关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后,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2个研究,共957个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OR =3.87,95%可信区间(2.38,6.31)],合并影响Z=5.44(P<0.0001);症状积分比较的合并WMD=-2.49,CI[-3.64,-1.35],Z=5.81(P< 0.0001).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说明,热敏灸或与其他疗法联用优于常规治疗,进而为当前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由于纳入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以上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王堃;周美启;吴生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VIP、WanFang Data、CNKI、CBM,收集有关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1月5日.由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提取文献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 5.2进行分析.结果:纳入随机对照试验9个,共8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使用蓝光照射,在黄疸消退时间方面也优于单纯使用蓝光照射.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无论是临床有效率还是黄疸消退时间均优于单纯使用蓝光照射.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临床仍需更多的高质量、多方面的随机双盲试验支持.
作者:程连华;章文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总结分析与中药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临床实践相关的循证证据,为今后临床研究决策提供方向和参考.方法:基于中药治疗原发性不宁综合征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重要问题,全面检索当前可得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GRADE系统对文献证据质量进行分级,从高到低选用能够回答相应临床问题的证据,采用RevMan5.3统计结局指标.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34篇.1项高级证据(A级)证据表明中药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有效性,1项高级证据(A级)和2项低级证据(C级)表明中药可能优于西药.3项低级证据(C级)表明中药配合西药有协同增效的作用.1项高级证据(A级),2项低级证据(C级)表明中药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不良反应较少或与西药相当.结论:就目前来看,中药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安全有效,中西药并用的效果可能更佳,但仍需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证实.
作者:黄春华;饶旺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多糖类药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对未来药物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多糖类药物的质量标准尚不完善,因此本文对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和中药保护品种库收载的27个含多糖的制剂标准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多糖类药物的开发提供质量标准的参考.
作者:刘小林;金晨;程磊;管咏梅;朱卫丰;陈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改革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卫生资源下沉,国家做出了“发展和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同样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积极探索并构建“德育为先导、素质教育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岗位实用为重点”的全科医学课程体系,建设“一个平台、二种模块、三个阶段、四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社区和基层全科医学人才.
作者:薛琦;谭萍芬;蔡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根据《伤寒论》“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以及其他文献记载“栀子柏皮汤不仅可以清泄胃与大肠之湿热,还可以清肌表,疗肌肤间热”.临床应用于治疗口服靶向药的皮疹、化疗后胆红素升高和煎汤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均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杨宏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叶酸修饰新藤黄酸泡囊(FA-GNA-NISVs)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效应和凋亡作用,探讨药物新剂型.方法:以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游离新藤黄酸(GNA)、叶酸修饰新藤黄酸泡囊、非叶酸修饰新藤黄酸泡囊(GNA-NISVs)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MTT试验结果显示FA-GNA-NISVs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FA-GNA-NISVs、GNA-NISVs及GNA游离药组IC50分别是1.701 μg/mL、5.089 μg/mL、9.133 μg/m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各组间抑制率均呈浓度依赖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发现,当药物组干预细胞24h后,细胞形态出现了明显的皱缩,且变小变圆.Annexin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发现两个剂量下FA-GNA-NISVs均呈现低的细胞存活率相对于GNA-NISVs及GNA游离药组,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叶酸修饰新藤黄酸泡囊相比游离新藤黄酸、非叶酸修饰新藤黄酸泡囊显著提高了对HepG2的抑制率及凋亡率,具有明显的肿瘤抑制效应.
作者:常佳丽;方清影;张变;陈凯云;余琼芳;彭代银;王飘飘;陈卫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瓜蒌反草乌”配伍对草乌收缩血管效应的影响及其初步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小肠翻转囊法制备草乌、草乌与瓜蒌不同比例配伍的含药肠吸收液,分别观察对基础状态,PE、KCl、普萘洛尔预处理离体胸主动脉环舒缩功能的影响.结果:草乌可引起基础状态血管环收缩,使PE、KCL和普萘洛尔预刺激血管环进一步收缩.不同比例的草乌瓜蒌配伍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基础状态、PE、KCL和普萘洛尔预刺激血管环的收缩,其中,配伍对基础状态、普萘洛尔预处理血管环的收缩作用明显强于单味草乌(P<0.05,P<0.01),但对PE与KCl预刺激血管环的收缩作用明显弱于单味草乌(P<0.05,P<0.01).结论:草乌对各种状态的血管环均有收缩效应;配伍后,瓜蒌可双向调节草乌的血管收缩效应,该现象可能与瓜蒌双向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内流的作用有关.
作者:李莹;李文宏;赖珍珍;肖雄;许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83例经肾活检确诊为HBV-GN患儿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如浮肿、血压、血尿)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乙肝五项、血白蛋白、血、尿HBV-DNA等)及肾脏病理检查结果(肾脏病理类型,免疫球蛋白、补体及HBsAg、HBcAg的沉积情况,肾小管、间质损害情况),并分析比较不同肾间质损害HBV-GN患儿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临床表现:单纯性血尿4例(4.8%);单纯性蛋白尿8例(9.6%);血尿和蛋白尿15例(18%);肾病综合征(NS) 56例(67%).病理类型:膜性肾病(MN)61例(73.4%),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 13例(15.6%),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7例(8.4%),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2例(2.4%).HBV-GN患儿肾间质损害积分与血、尿HBV-DNA载量呈正相关(r血=0.827,P=0.000,r尿=0.836,P=0.000).中重度损害组肾组织乙肝病毒标志物以HBsAg、HBcAg同时沉积为主,且肾间质、肾小管上皮细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沉积,而轻度损害组、无损害组以HBsAg沉积为主,且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很少有沉积.结论:儿童HBV-GN发病男高于女,学龄期儿童多见.临床类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类型以MN为主.血、尿HBV-DNA水平与HBV-GN患儿肾间质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刘志莹;郑卫民;彭晓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阴道不规则出血病例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了解其病理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探究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妇科在2016年的58例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实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进行归类分析、对比.结果:将病因进行归类,导致发病因素有子宫内膜炎和宫颈息肉等.在两组都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在增加妇康宝口服液治疗下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主要在于女性子宫病变,采取针对性治疗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病症明确治疗方法,妇康宝口服液对不规则出血具有明显的调理效果.
作者:雷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综述了近一年(2016年1月-2016年8月)中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研究进展,显示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西医治疗本病多以创伤性治疗为主,中医则从整体改善机体状况,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效果较好,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睿芳;邓琤琤;谢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分析了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中医药特色削弱;研究生专业弱化及培训基地不足;临床训练的过程管理不规范和考核体系不完善;导师对衔接的支持度不高和导师不足.为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调研和实践,提出以下对策:构建体现中医药特色课程体系,加强中医师承培训;强化专业方向,利用综合性医院资源补充基地;规范临床训练的过程管理,完善考核体系;提高导师对衔接的支持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陈银秀;白乔;林涛;林平;林丹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多肽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制备美洲大蠊多肽含药血清,建立CAM模型,观察用美洲大蠊多肽含药血清处理后CAM血管数量和血管面积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美洲大蠊多肽PAP-2含药血清对CAM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的作用为明显(P<0.01).但美洲大蠊CⅡ-3和脱脂膏含药血清却对CAM血管有促进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促血管生成的作用越强(P<0.01).结论:美洲大蠊多肽PAP-2能抑制CAM血管的生长,而美洲大蠊CⅡ-3和脱脂膏却能促进体内CAM血管生成.
作者:杜华钰;袁发璐;张蕊;彭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艾灸对新生小鼠脑卒中后抑郁模型体质量和行为学的影响,观察艾灸治疗新生小鼠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脑卒中后抑郁模型组和艾灸组).采用复合刺激制备脑卒中后抑郁小鼠模型,即于出生后7d给予新生小鼠脑缺血缺氧刺激,并于术后3w始给予21d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采用Open-Field测试小鼠的水平活动及垂直活动得分,蔗糖水摄入量测试小鼠糖水消耗百分比,以及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力.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减轻,水平活动和直立活动得分均减少、糖水消耗百分比降低以及逃避潜伏期延长;而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水平活动和直立活动得分增多、糖水消耗百分比也升高,而逃避潜伏期缩短.结论:艾灸对新生小鼠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肖爱娇;欧阳昕;陈明人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