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佳丽;方清影;张变;陈凯云;余琼芳;彭代银;王飘飘;陈卫东
本研究就以高校图书馆为平台,建立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进行了论述,认为高校图书馆应通过提供多元文化服务,让学生可以更好利用图书馆资源,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等,且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其各种素质,对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海香;李小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陈日新创立热敏灸的学术过程.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钻研经典,继承《黄帝内经》的灸学原理;二是勤于思考,努力探索针与灸的同质性;三是勇于创新,开创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
作者:欧阳昕;王河宝;肖爱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的银质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按标准针距布局,有计划地选择多个结筋病灶点(区)为进针点群,采用银质针针刺,1次/周;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传统腧穴,5次/周.两组连续治疗4周,记录VAS、WOMAC分值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为78.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WOMAC分值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的银质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刘建成;董宝强;张文静;林星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高血压前期人群是高血压病发生的一类高危群体,而中医相关理论对高血压早期的诊断分析与调理措施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统一的模式,故制定中医健康管理相关标准体系尤为重要.笔者重点从高血压前期的体质分型和调理方案进行探讨,以期对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前期中医健康管理体系提供思路.
作者:叶培汉;孙贵香;杨玉芳;贾维丽;龚兆红;刘向华;张冀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本文分析了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中医药特色削弱;研究生专业弱化及培训基地不足;临床训练的过程管理不规范和考核体系不完善;导师对衔接的支持度不高和导师不足.为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调研和实践,提出以下对策:构建体现中医药特色课程体系,加强中医师承培训;强化专业方向,利用综合性医院资源补充基地;规范临床训练的过程管理,完善考核体系;提高导师对衔接的支持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陈银秀;白乔;林涛;林平;林丹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总结许丽绵辨治尿道炎合并盆腔炎经验.许丽绵运用中医理论结合临证实践,辨证论治,提出尿道炎与盆腔炎的致病基础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忽视盆腔炎独治尿道炎难以收获理想疗效,二者的主要致病机理为湿瘀之邪蕴结于胞宫、胞脉,冲任带脉功能失调.治疗以清热祛湿、利尿通淋、行气活血止痛为主,佐以健脾益肾,衰中参西,综合用药,并注重日常调护、心理疏导.
作者:潘如月;许丽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寻猴耳环抗炎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法和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炎症模型,研究猴耳环不同萃取部位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疼痛模型,研究猴耳环不同萃取部位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猴耳环总提物和正丁醇部位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P<0.01),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致肉芽肿增生(P<0.01),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能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有部分抗炎作用.除猴耳环水部位镇痛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部位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0.05,P<0.01).结论:猴耳环有显著的抗炎、镇痛活性,其中正丁醇部位是主要的有效部位.
作者:关润霞;申作洁;欧阳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综述了近一年(2016年1月-2016年8月)中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研究进展,显示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鸣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西医治疗本病多以创伤性治疗为主,中医则从整体改善机体状况,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效果较好,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睿芳;邓琤琤;谢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减合芙蓉膏加新癀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四妙散加减口服联合芙蓉膏加新癀片外敷、美洛昔康口服;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两组均治疗7天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在改善中医各证状积分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尿酸、C反应蛋白降低值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血尿酸降低值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0).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对痛风急性期湿热蕴结证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四妙散加减合芙蓉膏加新癀片外敷在缓解各临床证状方面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林;谌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总结分析与中药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临床实践相关的循证证据,为今后临床研究决策提供方向和参考.方法:基于中药治疗原发性不宁综合征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重要问题,全面检索当前可得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GRADE系统对文献证据质量进行分级,从高到低选用能够回答相应临床问题的证据,采用RevMan5.3统计结局指标.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34篇.1项高级证据(A级)证据表明中药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有效性,1项高级证据(A级)和2项低级证据(C级)表明中药可能优于西药.3项低级证据(C级)表明中药配合西药有协同增效的作用.1项高级证据(A级),2项低级证据(C级)表明中药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不良反应较少或与西药相当.结论:就目前来看,中药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安全有效,中西药并用的效果可能更佳,但仍需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证实.
作者:黄春华;饶旺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VIP、WanFang Data、CNKI、CBM,收集有关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1月5日.由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提取文献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 5.2进行分析.结果:纳入随机对照试验9个,共8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使用蓝光照射,在黄疸消退时间方面也优于单纯使用蓝光照射.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无论是临床有效率还是黄疸消退时间均优于单纯使用蓝光照射.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临床仍需更多的高质量、多方面的随机双盲试验支持.
作者:程连华;章文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多肽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制备美洲大蠊多肽含药血清,建立CAM模型,观察用美洲大蠊多肽含药血清处理后CAM血管数量和血管面积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美洲大蠊多肽PAP-2含药血清对CAM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的作用为明显(P<0.01).但美洲大蠊CⅡ-3和脱脂膏含药血清却对CAM血管有促进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促血管生成的作用越强(P<0.01).结论:美洲大蠊多肽PAP-2能抑制CAM血管的生长,而美洲大蠊CⅡ-3和脱脂膏却能促进体内CAM血管生成.
作者:杜华钰;袁发璐;张蕊;彭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文章在简述李照国先生中医英译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通过例证,小结了先生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九大特点,以期供中医翻译人员借鉴和参考.
作者:涂宇明;任俊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登录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网(VIP)、PUBMED、MEDLINE及Embase,检索、筛选并排除有关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后,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2个研究,共957个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OR =3.87,95%可信区间(2.38,6.31)],合并影响Z=5.44(P<0.0001);症状积分比较的合并WMD=-2.49,CI[-3.64,-1.35],Z=5.81(P< 0.0001).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说明,热敏灸或与其他疗法联用优于常规治疗,进而为当前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由于纳入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以上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王堃;周美启;吴生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四黄湿敷液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68例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四黄湿敷液,对照组使用红花油,于用药后第1天、3天、5天、7天分别观察记录临床主证:疼痛、肿胀、瘀斑、局部压痛、功能障碍并评分.结果:四黄湿敷液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1.30%,远高于对照组70.11%的总有效率,观察3天后观察组观察指标总积分下降明显要优于对照组,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四黄湿敷液缓解疼痛、局部压痛疗效显著,治疗后1天疼痛、局部压痛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3天肿胀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5天瘀斑、功能障碍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四黄湿敷液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对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疼痛、肿胀、瘀斑、局部压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作者:夏明华;谢水华;吴军;宋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83例经肾活检确诊为HBV-GN患儿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如浮肿、血压、血尿)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乙肝五项、血白蛋白、血、尿HBV-DNA等)及肾脏病理检查结果(肾脏病理类型,免疫球蛋白、补体及HBsAg、HBcAg的沉积情况,肾小管、间质损害情况),并分析比较不同肾间质损害HBV-GN患儿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临床表现:单纯性血尿4例(4.8%);单纯性蛋白尿8例(9.6%);血尿和蛋白尿15例(18%);肾病综合征(NS) 56例(67%).病理类型:膜性肾病(MN)61例(73.4%),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 13例(15.6%),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7例(8.4%),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PGN)2例(2.4%).HBV-GN患儿肾间质损害积分与血、尿HBV-DNA载量呈正相关(r血=0.827,P=0.000,r尿=0.836,P=0.000).中重度损害组肾组织乙肝病毒标志物以HBsAg、HBcAg同时沉积为主,且肾间质、肾小管上皮细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沉积,而轻度损害组、无损害组以HBsAg沉积为主,且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很少有沉积.结论:儿童HBV-GN发病男高于女,学龄期儿童多见.临床类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类型以MN为主.血、尿HBV-DNA水平与HBV-GN患儿肾间质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刘志莹;郑卫民;彭晓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孙文垣医案》书中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孙氏诊治儿科疾病时善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倡明证为第一要义,常内外并治,攻补兼施,重视脾胃,喜温健脾胃以补小儿脾常不足,辅以驱虫消滞除疳积泄泻,四诊合参,望诊尤重,治不失常法,法又多灵活,疗多效奇,叙述颇详,使从学者易学.
作者:李佩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改革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卫生资源下沉,国家做出了“发展和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同样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积极探索并构建“德育为先导、素质教育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岗位实用为重点”的全科医学课程体系,建设“一个平台、二种模块、三个阶段、四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社区和基层全科医学人才.
作者:薛琦;谭萍芬;蔡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结合简快等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同时个体化采用放松训练、认知疗法、简快疗法、交互分析等心理疏导治疗,1次/周,观察4周;对照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胶囊(10mg/次,2次/日)、多潘立酮(10mg/次,3次/日),疗程4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SAS、SDS量表及症状评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0%,对照组为6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论治结合简快等心理疏导能短期内缓解患者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多潘立酮,副作用小,并有可能获得长期稳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卫兵;黄菊萍;刘慧君;伍桂珍;谭禾英;付小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比较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式的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经伤椎固定,5钉2棒)29例和对照组(跨伤椎固定,4钉2棒)23例,分析和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侧位X线片伤椎椎体压缩率、伤椎Cobb角、疼痛VAS评分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24 ~36月(平均26.7月)随访.两组组内比较,椎体压缩率、Cobb角术后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椎体压缩率、Cobb角比较,观察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1周椎体压缩率、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椎体压缩率、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比较,术后1周、末次随访腰背痛VAS评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1周、末次随访腰背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即刻恢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伤椎置钉对于维持椎体高度、改善Cobb角更有利,能显著矫正胸腰椎骨折的后凸畸形.跨伤椎固定末次随访存在伤椎继发压缩现象.
作者:李世梁;连育才;孙海东;朱小明;李悫;李育敏;钟锐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