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田玉娥;邓晓红
自发性脑脊液漏是自发性颅内低压常见的原因.自发性脑脊液漏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完全了解,普遍认为可能是硬脊一脑膜原始薄弱加上突然发生暴力二者共同作用所造成.硬脑膜结构薄弱使患者容易形成憩室或膨胀或容易发生硬脑膜撕裂使脑脊液漏入硬膜外间隙.结缔组织病合并自发性脑脊液漏于1994年首次作过报道[1],之后有一些前瞻性的研究报道.16%~36%自发性脑脊液漏的患者有结缔组织病的表现[2,3].现报道一组结缔组织病导致脑膜病变而发生自发性脑脊液漏的患者.
作者:辛国胜;董国海;袁岚;龙亚新;李桐;李永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冠心病作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随着对急性心肌梗塞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十年来,从药物的开发研究到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使得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现将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姚彦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点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的流行和并发症的严重性已成为全球性灾难.临床研究表明,严格控制高血糖可延缓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传统胰岛素制剂降血糖效力明显,但低血糖事件增多.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胰岛素类似物是一个重大发现,为严格控制高血糖提供了更加合理、有效和安全的胰岛素新制剂.
作者:崔志敏;丁全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以双下肢肿痛活动受限伴皮疹反复发作10年,加重1 m入院.自述于1990年2月因着凉或劳累后出现双下肢肿胀疼痛,重时活动受限,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红色皮疹,持续4~5 d后症状逐渐缓解,休息或服用解热镇痛药症状可减轻,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血沉快,类风湿因子阳性而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予以治疗.病情反复发作,近1 m因症状加重而来我院.既往口干眼干7~8年,否认其它结缔组织病史.
作者:张笑丹;戴红;曹东旭;王烨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术后早期发生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其中大多数为炎性肠梗阻,约占90%[1],在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上有其特殊性.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1例,全部给予保守治疗.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陈勇;何小军;刘玉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由于纳米材料在性质上的奇特性和优越性,使其在药物领域有广阔的前景.近些年来,纳米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医药领域,为医药的发展开辟了新境界.国际公认的纳米尺度空间为0.1~100 nm,在医药领域,团体胶状粒子的颗粒直径在10~100 nm之间.药物等活性成分包封在粒子内部或通过吸附积聚在粒子表面,如纳米囊(球)、纳米脂质体等[1].
作者:胡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内毒素作为近年来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在肝硬化高动力循环机制中的作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为研究肝硬化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本文对3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及内毒素水平的测定.
作者:刘晓梅;张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外伤后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CT扫描和追踪观察对本病的确有重要价值.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要重视对外伤性脑梗塞的认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对79例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按年龄、双眼视功能状态、斜视类型分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79例患者平均随访1.6年,治愈69例(其中28例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未愈10例中9例仍外斜,1例继发内斜视.年龄越小越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术前有双眼单视功能者术后对维持眼位正位有明显关系,与斜视类型无明显关系.[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前有双眼单视功能者对术后眼位的影响较大,且早期手术有利于维持眼位正位及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作者:夏江南;贾云;张倩;黄丹琳;刘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急性喉气管外伤不同类型及喉气管狭窄在临床中的各种治疗.[方法]25年来收治急性喉气管外伤38例,喉气管外伤后瘢痕狭窄175例,共213例.38例急性喉气管外伤中,8例闭合性喉腔软组织伤,或合并软骨骨折而无移位,采用药物保守治疗;17例开放性外伤,进行清创缝合,留置硅胶T型管支撑;13例闭合性伤,喉气管软骨损伤,行开放手术复位骨折,硅胶T形管支撑治疗.175例喉气管瘢痕狭窄者采用栅栏状喉气管成形术;喉气管裂开肋软骨移植术;胸舌骨肌瓣移植术;复合软骨肌皮瓣成形术;摇门式胸舌骨肌皮瓣成形术与复合人工骨肌皮瓣成形术等方法治疗.[结果]38例急性喉外伤全部痊愈无后遗症.175例喉气管瘢痕狭窄者,4例尚带硅橡胶T型管治疗中,3例未治愈,168例治愈,拔除气管套管恢复正常呼吸,治愈率96%.[结论]急性喉气管外伤尽早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喉气管外伤后瘢痕狭窄患者,根据狭窄部位和程度采用栅栏状喉气管成形术,喉气管裂开自体组织或复合人工骨肌瓣等移植物喉气管成形术,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孙安;叶维莉;范转宁;杨海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PICC置管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上腔静脉)的导管,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的患者,可以有效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具有操作安全和简便的特点,是目前安全的中心输液工具之一,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对留置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2003年3月一2004年7月,我科对留置PICC带管的84例出院患者,进行了以个体为中心的家庭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梁利红;梁军;申彩云;努尔陶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鼠多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要求6种(炭疽、鼠疫、出血热、霍乱、痢疾、钩体疫苗)疫苗进行联合接种,根据6种疫苗的联合接种方式、疫苗接种间隔和接种的先后顺序,设计3种疫苗快速接种方案(2~3 w完成接种).对研究对象连续观测了119 d,以体重、免疫反应、生化指标及自发活动等指标对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过程中实验动物在疫苗联合接种中副反应发生比较明显.在某些时间点体重、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AST、ALT和肌酐有变化.6种疫苗联合接种后,小鼠能够对各疫苗产生免疫反应.但是,不同方案疫苗免疫反应不同.其中以出血热疫苗的免疫反应受方案的影响更加明显.[结论]出血热、霍乱、痢疾、钩体疫苗等疫苗在采用恰当的接种顺序和接种间隔的情况下可以联合使用,但是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在此基础上加入炭疽和鼠疫疫苗.
作者:魏茂提;寇志华;曹务春;杨红;詹琳;赵秋敏;张松乐;张泮河;吴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PV16、P53、c-erbB-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20例慢性宫颈炎标本、46例宫颈鳞癌标本中HPV16、P53、c-erbB-2的表达状况.[结果]在宫颈癌组中HPV16的阳性表达率为52.17%,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的10%(P<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52%,高于慢性宫颈炎(P<0.01).c-erbB-2阳性表达率为67.39%,高于慢性宫颈炎15%(P<0.01).HPV与P53共同阳性15例(32.61%).P53、c-erbB-2同时阳性17例(36.95%).HPV16、P53、c-erbB-2共同阳性11例(23.91%).[结论]HPVI6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HPV16可能通过引起P53基因突变,促进细胞的转化和增殖,导致肿瘤发生.HPV16、P53、c-erbB-2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梁喜林;尹继云;郭成学;赵红;李风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1994年米非司酮首次用于终止中期妊娠以来,其效果已得到肯定,但具体剂量及给药途径仍在探索中.有研究表明终止早孕的剂量同样适用于中期妇娠[1].我院对孕12~26 w要求终止妊娠者,采用米非司酮顿服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药物流产,并与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对比,观察两者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骆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现代根尖周病治疗所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消除髓腔内的感染,杜绝根管壁及牙本质小管感染通过各种途径侵犯到根尖孔外,引起根尖周组织的生物、化学、物理性炎症,致使保存的患牙不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导致牙体保存治疗的失败.
作者:陈斌;苏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自凝刀技术是在B超的动态观察和引导下,通过自凝刀将射频治疗源经过阴道、官颈等自然腔道,准确定点地介入到人体的局部病变部位,自动精确地控制其治疗功率、时间和范围,使病变局部组织产生生物高热效应,使子宫内膜的病变组织得以消融,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王斌;吴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脾脏损伤是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常发生的实质性脏器损伤,在大量的文献中讨论较多的是脾损伤各种术式的选择,而关于何种情况下脾损伤仍可继续行非手术保守治疗及保守治疗的详细措施则讨论较少,各家医院针对自己医院的监护条件及临床经验等亦各有不同的对策.鉴于此,针对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137例脾脏损伤患者中行非手术治疗64例病例,现简要总结如下.
作者:任贵兵;黄汉涛;沈章义;岳奇俊;杨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桥本病(Hashimoto)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由于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伴有其它甲状腺疾病,容易误诊和漏诊.我院自从1984年1月-2004年10月间共收治门诊及住院患者8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海平;冯丽萍;朱利锋;刘淑岳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