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凋亡在矽肺中的作用

曾锦波;汪骏;杜海科;王世鑫

关键词:细胞凋亡, 矽肺, 矽尘
摘要: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对不需要的细胞和受损伤的细胞发生的由众多基因参与调控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死亡过程.二氧化硅诱导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在于通过消除损伤的细胞来及早消退炎性损伤并且维持组织的稳态,但是过度的细胞凋亡,则可能造成肺组织损伤并导致炎症后纤维增生[1].对二氧化硅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及其细胞机制的研究能够为矽肺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认识及对矽肺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拔牙诱发急性脑出血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75岁,主因牙龈部疼痛15 d,渐进性加重1w来我院口腔科求治.术前常规准备,并给予2%利多卡因3 ml局部注射,牙齿拔落后5 min,患者突然失语,面色苍白,意识丧失,躁动不安,呈喷射状呕吐.查体:T:36.5℃,P:60次/min,BP:23.4/11 kPa.压眶反射存在,呼吸急促,伴有鼾声,双侧瞳孔直径约2 mm,光反应消失,颈部抵抗感,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哮鸣音,心音低钝,律齐,无杂音;四肢张力增高,双侧膝反射亢进,双侧巴彬氏征(+),右侧欧革汉母氏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6×109/L,中性粒细胞0.893 × 109/L,淋巴细胞0.107×109/L.心电图示:ST-T改变,Q-T间期延长.CT检查示:左侧基底节、放射冠区一大小约4.0 cm×3.5cm×3.5 cm高密度血肿影,破入左侧脑室、中脑导水管及第三、四脑室,形成高密度铸型.针对该患者及时采取脱水、止血、抗感染及侧脑室穿刺引流术等抢救措施,患者病情得以控制.

    作者:臧可净;田玉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清洁灌肠用物改进的操作体会

    在进行肠道准备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患者诉肛管插入后异物感,疼痛不适,甚至急需排便,患者表情痛苦,无法配合操作的顺利进行.针对诸多类似在灌肠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我们自1998-2005年,对202例肛肠手术患者进行了灌肠用物的改进,体会如下.

    作者:孙艳萍;曹燚鑫;王晓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湿润烧伤膏联合碘伏治疗褥疮护理体会

    褥疮又称压迫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会引起感染,严重可引起败血症.我科自2002年以来共收治伴有褥疮症状的病人26例,以湿润烧伤膏联合碘伏治疗,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天淼;纪昕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肺纤维化的关系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由于过多的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聚集和大量细胞外的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成分沉积并伴炎症和损伤而导致正常的肺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丧失的一类疾病.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肺纤维化,如职业性粉尘暴露(SiO2等)、放射性损伤、感染后、结节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肺移植后、某些药物及原因不明的肺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等.目前,肺纤维化发生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尚未找到突破性的防治手段[1].随着对介导肺纤维化炎症和纤维化过程中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和它们的作用机制认识的逐步深入,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肺纤维化及其他纤维增殖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大多数学者公认为是肺纤维化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性细胞因子.研究发现TGF-β1基因具有多态性,而且这种多态性能影响其转录,并与多种因素引起的PF中TGF-β1水平特征性升高密切相关.

    作者:韩燚;魏茂提;王世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剂量高渗盐液在失血性休克中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小剂量高渗盐液复苏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临床随机对4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别用高渗盐液和平衡液复苏.[结果]治疗组使用高渗液抗休克后,血压5~10 min内即开始上升,而对照组治疗15 min血压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尿量变化及输液量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7例,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高渗盐液有升压快,安全优点,在提高生存率方面有潜在的优势,并且储存方便,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浩;熊群;黄国雨;江志静;王奎海;厉周;黄宗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宫腔镜诊治不全流产18例体会

    不全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导致患者不规则或长期阴道出血,甚至盆腔、腹腔感染,继发性不孕等,常用清宫术处理,但盲目清宫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会损伤子宫内膜,增加感染、不孕或宫腔粘连的机会.我们对18例不全流产患者行宫腔镜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丽;齐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前列腺栓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前列腺栓的急性毒性.[方法]用简化机率法,计算小鼠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o).[结果]前列腺栓原料粉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992.43 mg/kg.95%可信限为796.16~1 238.80 mg/kg.[结论]前列腺栓的半数致死量为有效剂量的8.8倍,因而其用药安全性是可靠的.

    作者:袁天祥;陈荣;王喜蜂;王效珍;金关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川芎嗪对染矽尘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川芎嗪对染矽尘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矽尘组、川芎嗪组,采用气管暴露法建立矽肺动物模型,川芎嗪组每日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50 mg/kg.染尘后按不同时间点取大鼠肺组织制作组织芯片,链菌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TGF-β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对TGF-β1表达作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有极少量TGF-β1在肺组织巨噬细胞内表达,染矽尘组大鼠肺组织TGF-β1表达明显增强.与染矽尘组相比,川芎嗪组表达TGF-β1的细胞数量及强度有所降低,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下降,染矽尘后7 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川芎嗪可以抑制矽尘诱导的肺组织TGF-β1的过度表达.

    作者:高秀霞;杜海科;李宏伟;王奕飞;王世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Dyract复合体与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

    楔状缺损是临床常见的非龋性牙体病,本研究分别用Dyract复合体、光固化复合树脂两种方法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共305颗,1年后复查,对疗效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迎锋;李金树;卜志刚;王国鼎;白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短效、速效静脉麻醉药,该药的问世使得门诊无痛诊疗技术得以广泛开展.我院自2000年实施异丙酚人工流产术麻醉以来,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以明显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并缩短患者清醒时间,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兰萍;李云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肠道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抗原HLA-DR及CD14的变化

    肠道感染在儿科是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者并发脱水、高热、甚至惊厥危胁生命.目前儿科肠道感染多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我们对肠道细菌感染患者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抗原HLA-DR及CD14,探讨其在小儿肠道细菌感染中的变化.

    作者:徐欣;张凤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SARS院内感染爆发后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研究SARS医院内爆发后医院疫源地的血清流行病学规律.[方法]采用回顾和前瞻性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调查SARS院内爆发后不同人群的SARS-CoV特异性IgG抗体分布.[结果]医院SARS疫区的高危人群、隔离人群和非疫区人群的SARS-CoV特异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61%、0.0%和0.0%;SARS康复人员血清IgG抗体水平随时间增高,第31 w(217 d)时,血清抗体水平达到高.随后,SARS抗体水平不断降低,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到研究结束时检测仍为阳性.[结论]SARS-CoV可能不存在隐性感染;SARS康复后61 w期间,血清抗体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且维持时间较长.

    作者:王世鑫;杨震;魏茂提;苏彬;曹占良;杜海科;何冰;常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分子识别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所谓分子识别就是指在复杂的混合体系中,依靠具有形状、大小和化学功能基与客体分子互补的主体分子对客体分子的区别和结合.选择性是分子识别的重要特征,它是从分子水平研究酶反应、信息传递以及在不同介质间的能量传递等生物现象的重要化学概念.

    作者:刘兵;董培;陈福全;司玉昌;郭洪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下肢骨折病人的术后康复训练

    骨科手术具有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功能恢复较慢等特点,所以骨折病人的术后康复训练非常重要,良好的术后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病人的康复.现对我院收治的169例下肢骨折病人的术后康复训练经验探讨如下.

    作者:王立梅;薛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矽肺发生中的自由基反应与血液流变学改变

    矽肺是吸入二氧化硅粉尘所致的肺间质纤维化.根据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预测,目前我国尘肺患者近百万人,说明矽肺仍然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职业病之一.矽肺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目前公认,吸入肺内的SiO2粒子引起肺巨噬细胞死亡是矽肺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矽肺溶酶体学说认为,被吞噬的矽尘颗粒作用于巨噬细胞溶酶体膜,使之破裂并释放内容物,引发一系列反应,导致矽肺发生.体外研究表明,石英可以引起肺泡巨噬细胞及溶酶体、线粒体等膜的脂质过氧化,使膜流动性下降,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离子失平衡,酶失活和能量代谢紊乱,引起线粒体膨胀,溶酶体释放,终引起细胞死亡[1,2].

    作者:王奕飞;李宏伟;王世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矽肺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SiO2)引起的肺进行性纤维化疾病.近年来,矽肺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非常重要的进展.目前比较公认的矽肺发病机制理论涉及矽尘毒性,脂质过氧化作用,肺内细胞机制,细胞因子网络等方面.

    作者:陈敏;王世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补肾中药醇提活性部位对成骨细胞Cbfa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提取物(AS-RKCB)对体外培养人的成骨细胞株TE85和编码因子(Cbfa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结果](1)TE85细胞经AS-RKCB(10-7g/L)培养液培养9 d后Cbfal mR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高于空白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检测同期培养液中的骨钙素分泌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中骨钙素分泌量在CbfalmRNA高表达3 d后达峰值.[结论]Cbfal基因表达与成骨细胞标志物表达之间的时差关系,提示Cbfal基因在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亚琼;黄艳红;吴维光;熊晓云;杨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肺间质纤维化研究中的应用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类以肺泡间质胶原蛋白的沉积、纤维细胞的增生、肺泡气体交换障碍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改变的结果.常见病因有高敏反应、自身免疫、环境和职业暴露、感染、金属与药物毒性及先天遗传易感因素等.目前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不甚明了,大量文献报道炎症细胞的参与和Th1/Th2因子之间的失衡,但Xu等认为肺实质细胞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不同病因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症状雷同,大多对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反应较差[2],且即使改善一定症状却不能阻抑纤维化的进程[3],死亡率较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有限,同时分类诊断也存在困难与易混淆性,迫切需要新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生物标记物、搞清纤维化形成机制、发现新的药物靶位,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这些需求提供了现实可能,不少研究者也取得了相当成果.

    作者:赵学峰;曾家伟;王世鑫;涂植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30例心脏手术后肺功能观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在33~74岁,平均53岁,其中风心病18例,冠心病12例,30例心脏病患者术前均行肺功能测试,27例术后2 w测试了肺功能.

    作者:杜巧;王岩;王丽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MxA基因多态性与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粘病毒抗性蛋白A(Myxovirus Resistance Protein A,MxA)是干扰素(Interferon,IFN)诱导蛋白之一,该蛋白具有抗多种病毒的活性.研究发现,编码MxA蛋白的基因具有多态性,MxA基因启动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能影响其转录及蛋白的表达,并且与病毒性疾病的发病和IFN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张克菊;魏茂提;何丽;杜海科;王世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