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辉;袁海霞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优化柱前-高效液相法测定59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对我院59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中,有效浓度(50~100μg· ml-1)39例(66.1%),低于有效浓度19例(32.2%),高于有效浓度1例(1.7%).结论 影响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因素诸多,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有必要对丙戊酸的浓度进行常规监测.
作者:邓利娟;谢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设计精确时效管理的电子化会诊流程.方法 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会诊流程进行质量改进.结果 电子化会诊流程缩短了会诊时限(平均会诊时间为10h);明显降低会诊超时率(由5.89%降至0.12%);提高了会诊满意度(由1. 23%升至99.30%);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由6.81d降至6.04d).结论 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会诊质量.
作者:徐晗;邹慧娟;张帆;吴华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样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分娩的产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母乳喂养调查表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其母乳喂养现状;选择从本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按照方便抽样原则,并结合患者意愿,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00例进行乳房按摩干预措施,不愿意进行按摩的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给予产后乳房按摩,对照组不给予乳房按摩护理,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对比.结果 本次研究对500例产妇进行调查,母乳喂养率59.60%;人工喂养率14.80%;混合喂养率25.60%.两组组间产妇分娩后42d、3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情况调查,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影响我国母乳喂养率的因素包括乳房因素、分娩方式、职业、教育程度等;产后有效的乳房按摩,可促使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咏宜;张家榕;陈秀娟;钟连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mous fistula, CCF)是指颈动脉海绵窦段的动脉壁或其分支发生破裂,以致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1].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约占全部病例的75%以上[2].一般伤后动、静脉瘘症状出现的时间不一,急性者可立刻出现,迟发者数日、数周不等,常出现无症状的间歇期后再发病.其临床表现与海绵窦充血、压力增高以及瘘口流量、回流静脉的方向有关,并主要基于眼眶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严重的眼部症状.如搏动性突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眼外肌麻痹、进行性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和颅内血管杂音等,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出血的危险[3]. CCF治疗的原则是堵住瘘口,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以达到保护视力,消除杂音,使眼球回缩,防止脑缺血或出血的目的[4,5].血管内栓塞治疗仍然是目前的首先治疗.
作者:周小兵;赵业禹;陈岩;李文强;汪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肺栓塞及微小栓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18年4月间50例临床高度怀疑PTE的患者行CT肺部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重建出单能量(60-65keV)肺动脉CTA及碘基图.观察肺动脉内有无血栓,筛查出阳性患者,并记录血栓的位置、数量及闭塞程度;使用GSI浏览器(GSI Viewer)得到栓塞区及正常对照区的碘基物质图和能谱曲线.分析碘基图及能谱曲线表现,记录肺内灌注异常的位置及数目,记录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观察各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50例疑似患者内,有19例肺栓塞阴性患者,其碘基图未见明显异常.单纯CTPA组和联合能谱组分别检出栓塞肺动脉52、67支,其中37个栓子为完全性栓子,17个栓子偏心性栓子,7个中心型栓子,4个附壁型栓子.在碘基物质图上,其中57个闭塞性栓子均显示远端灌注减低区;而55个偏心型栓子中有16个栓子显示远端的灌注减低区,而中心型及附壁型栓子远端未见明显灌注减低,CTA栓子的栓塞程度与肺内有灌注减低区有统汁学意义(χ2=39.94,P<0.01).栓塞区的碘水值为2.05±3.12,对照组的碘水值为15.62±4.3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区的能谱曲线斜率为0.16±0.26,对照组的能谱曲线斜率为1.09±0.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区CT值为-820. 43±85.12,对照区-808.75±70.12,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301).结论 联合能谱CT方法对于肺动脉栓塞及微小栓子检出率优于普通CT肺动脉造影,肺栓塞区域的碘基值和能谱曲线斜率低于正常对照区,间接反映了病变区域肺部血流灌注情况,这对肺栓塞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了更多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亮;胡含明;巫启恒;傅志颖;刘小红;刘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预防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B、C、D、E5组.均行L5-7全椎板切除术.在术中椎板缺损处:A组采用明胶海绵片覆盖,B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覆盖,C组采用PDLLA可吸收生物膜覆盖,D组采用PDLLA可吸收生物膜膜+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覆盖,E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第8周,将各组的大白兔处死,取脊柱标本,将脊柱标本行CT扫描,观察各组大白兔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充盈程度和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缺损程度的情况,用Microview统计软件计算单位体积内造影剂的充盈体积比.结果 B、D 2组切口愈合时间均较A、C、E 3组短(均P<0.05). A、B、C、D 4组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Ⅲ度充盈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E组;C、D 2组Ⅳ度充盈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A、B、E3组,而D组明显高于C组(均P<0.05). A、B、C、E 4组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Ⅲ度、Ⅳ度缺损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D组,A、C、D、E 4组Ⅲ度缺损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B组,A、B、C、D 4组Ⅳ度缺损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E组(均P<0.05). B、C、D3组椎管单位体积内造影剂的充盈体积比均明显高于A、E 2组(<0.05),D组明显高于B、C 2组(P<0.05).结论 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粘连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聪;熊海兰;尹生江;艾雯;樊祥伟;刘由军;郭春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随机分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和丹红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丹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分别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NIHSS评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较丹红组降低更明显(P<0.05);且治疗后ADL评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较丹红组明显升高(P<0.05).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小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床边心电图检查结果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用药方案安全.
作者:张莲红;彭经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 [1].目前主张ACS患者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然而,抗血小板治疗既可以减少缺血事件,也会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2].当发生消化道出血,则与抗血小板治疗形成矛盾.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的一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致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对于初始如何选择和消化道出血后如何调整抗血小板药物.
作者:唐远鹏;郭春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ICU连续入院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30例,对所有受试患者同时进行连续无创和有创血流动力学连续动态检查,有创方法作为对照,记录评价分析监测主要参数指标CI,采用应用回归分析无创血流与有创血流动力学CI值的关系、Bland-Altman分析两组CI偏倚的一致性.结果 两者方法所测得CI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无创和有创血流动力学所测得的CI值具有高度一致性,回归方程式无创CI=1.034+0.599×有创CI(r=0.467). Bland-Altman分析两次CI的偏倚及准确性一致性,两次CI偏倚呈正态分布,偏倚的均值是0.467,标准差是0.213,其上限为0.37,下限-0.464,各测量值绝大多数位于一致性界限内,两组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是安全方便可靠检测血流动力学的方法,能有效指导液体复苏.
作者:彭四萍;张永根;贺文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幼年骨生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因创伤、先天性、肿瘤等因素导致的骨缺损幼年儿童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骨填充材料,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 50例骨缺损中47例(94%)骨生长良好,3例(6%)骨生长不愈或骨愈合延迟.结论 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幼年先天性长骨缺损、创伤性骨缺损、骨肿瘤切除等骨缺损骨生长方面疗效满足临床需求,可以推广.
作者:方金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和比较腰围身高比值(WHtR)与体重指数(BMI)筛查心血管风险(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确定筛查切点,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比较筛查方法的效果.结果 当筛查2型糖尿病(T2DM)时,BMI切点为23.71,WHtR切点为0.5,WHtR筛查效果较好,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48.6%.当筛查高血压时,BMI切点为24.9,WHtR切点为0.49,WHtR筛查效果较好,敏感度为70.7%,特异度为53.6%.当筛查高脂血症时,BMI切点为24.07,WHtR切点为0.49,WHtR筛查效果较好,敏感度为67.3%,特异度为56.1%.结论 与BMI相比,WHtR筛查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效果较好,可作为有效的预测心血管风险的中心型肥胖指标之一.
作者:艾雅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医院2012-2017年临床分离的16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68株,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67.26%)、尿液(19.64%)、血液(5.95%).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6.43%,对抗菌药物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51.79%,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在14%-46%左右,但对亚胺培南、美洛西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低于10%.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性严重,医院应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监测和控制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慎用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抗菌药物.
作者:陈晓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HRCT联合双动脉期增强扫描对SPN(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且有完整临床、CT资料的SPN64例,分为2组,研究组为43例肺恶性结节,对照组为28例肺良性结节,术前行HRCT及双动脉期增强检查,对2组SPN的CT形态表现及血流动力学进行比较.结果 HRCT扫描:43例恶性结节正确诊断32例,正确率为74.42%;HRCT联合双动脉期增强扫描正确诊断40例,正确率为93.02%.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在肺恶性结节中出现的概率分别为76.74%、60.47%、58.14%、53.49%,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52.38%、23.81%、19.04%、14.2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肺恶性结节在动脉期早期、晚期强化后CT净增值均高于炎性肉芽肿性结节,但低于炎性结节(P<0.05);恶性结节CT净增值常≥20Hu,炎性肉芽肿结节CT净增值常≤10Hu,炎性结节CT净增值常≥50Hu.通过对结节细微CT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提高了CT对肺恶性结节的定性诊断效能,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7%、90.5%、95.0%、86.4%,均高于单独HRCT扫描.结论 HRCT联合双动脉期增强扫描观察SPN的CT形态和强化特点,有助于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丰章;李丰;潘朝阳;胡兆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随着医院药学服务逐渐转型,拟建立微信公众号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药学服务.方法 为分析患者对微信公众号的设置意愿,对本省12家综合性医疗机构的285位患者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193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微信APP与药学服务微信公众号的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可设置药学部简介、我的用药、药师在线三大模块,并推送科普教育知识.结论 患者期望设置微信公众号开启药学服务新模式,有助促进合理用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付晓;姜雅萍;侯雄军;吴国军;胡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宫内外复合妊娠临床罕见,在妊娠妇女中发生率约为1/30000[1],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妊娠更罕见.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运用,近年来,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有些研究表明,宫内外复合妊娠和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2]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输卵管功能损伤、卵巢过度刺激及一次性移植多枚胚胎.那些接受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的妇女,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发生率往往高于自然怀孕者.还有研究指出,在移植多枚胚胎的病例中,以下几个因素容易促使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3],包括促卵泡发育中高水平雌激素影响输卵管的蠕动、注射时压力过大、移植液体过多、移植困难或移植管尖端过于靠近宫底[4]等.本病例原发不孕4年,吃过很长时间的中药,后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取卵8枚,移植新鲜胚胎2枚,存在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艺;汪美容;李隆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并分析其潜在的风险因素.方法 使用PHQ-9(抑郁量表-9)量表对690例住院T2DM患者进行评分.据所得分值,按7分、10分、12分3个不同切点分别计算抑郁患病率.为明确抑郁患病的风险因素,以10分为切点将患者分为抑郁(D)组和非抑郁(ND)组,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血清学资料的差异,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罹患抑郁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在不同PHQ-9评分切点下,住院T2DM患者抑郁患病率分别为25.4%、14.5%和10.4%.单因素分析显示:D组和ND组间25羟维生素D3水平、个人月收入、居住地存在统计学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生活在农村的T2DM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显著高于城市.结论 住院T2DM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生活在农村是住院T2DM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张国平;陈超;沈云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加温毯在老年患者DAA入式全髋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髋关节直接前方入路(DAA)的全髋置换老年患者各10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表,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手术患者分为两组,使用改良式加温毯组(实验组)和常规皮肤保温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体温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肢体寒颤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时、手术开始时对比膀胱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开始后,两组患者的膀胱温度呈逐渐递减的趋势,但实验组在术后30min、60min、90min时膀胱温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肢体寒颤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式加温毯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温作用,降低老年患者在行髋关节直接前方入路(DAA)全髋置换中的出血量,加快术后拔管时间,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君;江媛;余芳芳;周燕;刘雅静;赖福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会感到胸部疼痛.胸痛时心电图可能显示ST段压低更深.但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变异型心绞痛可表现为ST段抬高. β受体阻滞剂是常见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药物.虽然它也通常用于治疗劳力性心绞痛,但它却可能加重变异型心绞痛的发作.因此,对于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与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联用.现报告1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血管痉挛病例.
作者:张繁之;曹乾嫱;余茂生;盛国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新生儿ABO溶血病前后住院各项费用及住院天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之前5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住院病人作为对照组,之后的59例作为路径组,将住院的费用及住院天数进行对比,观察应用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结果 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新生儿ABO溶血病后,住院总费用较前明显减少(P值<0.05);化验费费用较前明显减少(P值<0.01),医疗服务费、护理费、治疗操作费、一次性材料费、药费及住院天数有降低,但变化不大(P值>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新生儿ABO溶血病能有效规范诊疗护理行为,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周福根;郭莉茗;曾芳;龙文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Hans、Choi及Tally免疫学分型中不同免疫亚型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生存差异,探讨3种免疫分型法评价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100例初治DLBCL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化疗组(CHOP)及免疫化疗组(R-CHOP),对所有患者的病理组织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用Hans、Choi和Tally 3种分型法进行免疫学分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3种分型结果得到的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均低于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活化B细胞型(ABC型). Hans分型中,化疗组中GCB型预后好于Non-GCB型,5年总生存(0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3);而免疫化疗组中GCB型和Non-GCB型的5年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1).而在Choi和Tally分型中,无论化疗组还是免疫化疗组,GCB型的预后均好于ABC型/Non-GCB型,两者的5年OS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ns分型用于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免疫化疗时代DLBCL患者可能并不适用Hans分型来判断预后,而Choi及Tally分型更具有预后判断价值,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作者:黄燕;章玉英;钟赟;彭志强;双跃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