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及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

余咏宜;张家榕;陈秀娟;钟连苑

关键词:母乳喂养, 现状, 乳房按摩,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样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分娩的产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母乳喂养调查表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其母乳喂养现状;选择从本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按照方便抽样原则,并结合患者意愿,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00例进行乳房按摩干预措施,不愿意进行按摩的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给予产后乳房按摩,对照组不给予乳房按摩护理,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对比.结果 本次研究对500例产妇进行调查,母乳喂养率59.60%;人工喂养率14.80%;混合喂养率25.60%.两组组间产妇分娩后42d、3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情况调查,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影响我国母乳喂养率的因素包括乳房因素、分娩方式、职业、教育程度等;产后有效的乳房按摩,可促使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辅助下经单侧腰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分析并总结内镜辅助下经单侧腰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R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经手术治疗的46例R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内镜辅助下经单侧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和对照组(传统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分析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腰腿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手术并发症及植骨融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6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为18.2(13~32)个月.两组组内术后各时间点的 VAS 及 ODI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 1天腰、腿疼痛V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 评分及 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植骨融合率为 90.9% (20/22例),对照组为95.8%(23/2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主要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对侧肢体疼痛、切口延迟愈合、融合器移位,其中,观察组6人次,对照组7人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辅助下经单侧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RLDH能获得与传统手术相似的疗效,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手术并发症不容忽视.

    作者:陈云生;钟鸣亮;陈荣春;张树芳;郭朝阳;潘奇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脉痉挛1例并文献复习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会感到胸部疼痛.胸痛时心电图可能显示ST段压低更深.但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变异型心绞痛可表现为ST段抬高. β受体阻滞剂是常见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药物.虽然它也通常用于治疗劳力性心绞痛,但它却可能加重变异型心绞痛的发作.因此,对于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与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联用.现报告1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血管痉挛病例.

    作者:张繁之;曹乾嫱;余茂生;盛国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CR过程中生成引物二聚体回收再利用的研究

    目的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过程中生成的引物二聚体(Primer Dimer,PD)回收再利用.方法 重组质粒pET28a(+)-ProDer f 1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以ProDer f 1基因特异性引物PCR验证阳性菌落,PCR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切胶回收菌落PCR过程中生成的引物二聚体,分光光度计260nm检测回收产物浓度;以重组质粒pET28a(+)-ProDer f 1为模版,不同浓度的回收产物为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目的条带切胶回收并测序.结果 回收产物为引物的PCR产物,在1000bp处出现特意条带,其核苷酸序列与ProDer f 1基因特异性引物PCR产物序列一致.结论 PCR过程中生成的引物二聚体可以作为特异性引物回收再利用.

    作者:陈琪;刘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妊娠晚期宫角部自发性破裂1例

    妊娠晚期宫角部自发性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妇科手术史的的女性,如剖宫产、等子宫破裂的危险明显升高[1-3].对于进行过异位妊娠手术的女性,临床对这部分患者的子宫破裂的预测和观察存在不足[4,5].我院发生1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妊娠晚期宫角部自发性破裂,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琼;彭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的CT及超声表现.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3岁),CT检查26例,其中20例行增强CT,超声检查16例.分析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是否均匀,增强CT或彩色超声所显示的病灶内部血供特征.结果 30例患者中,来源胸部16例,盆腹腔8例,实质性脏器3例(肝脏、肾脏及胰腺各1例),浅表软组织3例.肿瘤大小1.2~26.0cm,18例有包膜.肿块较小时CT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增强表现为均匀强化,而肿块较大时,多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多为持续的渐进性不均匀强化,11例病灶中发现增粗的条状血管影.超声检查示肿块多为边界清晰的均质或不均质低回声实质团块,彩色多普勒示周边部条状或点状血流信号,RI均<0.7. 30例病例中发现钙化4例,液化7例,其中6例表现为病灶内部的小片状囊性区,其中1例表现为囊实性团块,囊性>50%.结论 SFT是一种少见的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富血供肿瘤,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许辉;袁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及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样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分娩的产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母乳喂养调查表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其母乳喂养现状;选择从本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按照方便抽样原则,并结合患者意愿,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00例进行乳房按摩干预措施,不愿意进行按摩的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给予产后乳房按摩,对照组不给予乳房按摩护理,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对比.结果 本次研究对500例产妇进行调查,母乳喂养率59.60%;人工喂养率14.80%;混合喂养率25.60%.两组组间产妇分娩后42d、3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情况调查,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影响我国母乳喂养率的因素包括乳房因素、分娩方式、职业、教育程度等;产后有效的乳房按摩,可促使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咏宜;张家榕;陈秀娟;钟连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SLE患者血清CXCL13水平与肾脏受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13表达变化,并观察其与肾脏受损、B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受试者血清CXCL13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LN患者穿刺肾组织CD3、CD20、CD21表达并分析其与CXCL13关系.随访10例初诊LN患者并观察治疗6个月后血清CXCL13变化.结果 血清CXCL13在LN组中表达明显高于无肾脏受累SLE组、健康对照组(χ2=30.169,P<0.001). SLE患者血清CXCL13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r=0.55,P<0. 001),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39,P<0.001).Ⅲ型和Ⅳ型LN患者血清CXCL13水平均较V型LN患者升高(P均<0.05).通过对肾组织研究发现,CD20+LN患者血清CXCL13水平高于CD20-LN患者(Z=2.844,P=0.004);2类LN患者(CD20+细胞及CD3+细胞均有表达且两者呈区域分布)血清CXCL13水平较0类LN患者(CD20+细胞无表达,和/或CD3+细胞表达)和1类LN患者(CD20+细胞表达,和/或CD3+细胞表达,两者呈散在分布)均明显升高(P均<0.05).初诊LN患者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6个月后血清CXCL13水平、SLEDAI评分均降低.结论 CXCL13在SLE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参与肾脏受累过程,引起B细胞在肾组织中异常聚集、形成异位淋巴样组织.

    作者:何德宁;胡建康;朱静茹;戴森华;柳毓文;胡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静脉肾盂造影与128层螺旋CT全尿路平扫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静脉肾盂造影(IVP)与128层螺旋CT全尿路平扫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研究.方法 临床疑诊泌尿系结石的患者纳入该研究,总共24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128层螺旋CT平扫)和对照组(采用静脉肾盂造影),每组各124例,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48例患者在随访结束时都确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准确性分别为95.2%、75.0%(χ2=19.8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灵敏度分别为97.5%、76.5%,特异度分别为75.0%、60%,约登指数分别为0.73、0.37(u=3.73,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假阳性率分别为0.8%、2.2%,假阴性率分别为50. 0%,90.3%.结论 128层螺旋CT全尿路平扫能够代替绝大部分静脉肾盂造影的功能,其优点在于无创跟可操作性强,并且可以反复,但是主要的缺点是不能评估肾功能.

    作者:邓淑珍;吴迎澜;秦杰;张琴琴;龙翔;谢程;杨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子宫输卵管3D/4D超声造影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3D/4D超声造影在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不孕症妇女168例,超声引导双腔球囊导管置入宫腔,选择SonoVue(六氟化硫)作为超声造影剂,通过阴道容积探头在3D/4D下观察子宫、输卵管立体形态结构.结果 168例患者的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三维重建子宫输卵管显像良好,显示率97.6%;在判定输卵管结构敏感性方面达到93.16%,其特异性96.98%,在判定子宫畸形方面达到敏感性96%,其特异性99%.结论 子宫输卵管3D/4D超声造影重建技术在子宫、输卵管的立体空间成像有很强的临床应用,表现在简便、无创、精确、直观,评价输卵管源性和子宫源性不孕症患者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发展空间.

    作者:程有生;黄小芳;周兰华;黄文娟;曾怡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改良DeIorme术治疗Ⅱ度直肠脱垂1例并文献复习

    直肠脱垂是外科常见疾病 [1],我院运用改良Delorme术式治疗Ⅱ度直肠脱垂患者1例,临床疗效显著.现结合病例及相关文献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反复便后肛内有肉状物脱出30年来我院就诊.患者30年来反复便后肛内脱出肉状物,甚则咳嗽时脱出,需用手回纳,伴肛周分泌物增多及瘙痒.大便稀,每天2-4次.曾于20年前、17年前在当地医院行注射治疗(具体不详),术后均再次复发.专科检查:直肠脱出于肛外,长约5cm,呈圆柱状,可见以直肠腔的同心圆排列的黏膜环形沟(如图1).指诊:肛门松弛,收缩无力,肛内及直肠内未触及异常增生物,退出指套无血染.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血生化、直肠腔内三维B超、电子结肠镜检查均无异常.肛门直肠测压检查提示: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减弱,考虑习惯性便秘或直肠脱垂;排便协调性异常;肛管静息压较小,考虑应力性失禁;肛管长度过长引起排便困难.

    作者:肖明;肖勋文;陈盼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非典型蛋白激酶表达与胰腺癌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非典型蛋白激酶ι(PKC-iota)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30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PKCι 的表达情况.结果 PKCι 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5),PKCι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KCι可能参与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并与胰腺癌患者的转移密切相关,检测PKCι表达对胰腺癌的综合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程明;梁怡明;邬林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宝石能谱CT在肺栓塞及微小栓子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肺栓塞及微小栓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18年4月间50例临床高度怀疑PTE的患者行CT肺部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重建出单能量(60-65keV)肺动脉CTA及碘基图.观察肺动脉内有无血栓,筛查出阳性患者,并记录血栓的位置、数量及闭塞程度;使用GSI浏览器(GSI Viewer)得到栓塞区及正常对照区的碘基物质图和能谱曲线.分析碘基图及能谱曲线表现,记录肺内灌注异常的位置及数目,记录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观察各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50例疑似患者内,有19例肺栓塞阴性患者,其碘基图未见明显异常.单纯CTPA组和联合能谱组分别检出栓塞肺动脉52、67支,其中37个栓子为完全性栓子,17个栓子偏心性栓子,7个中心型栓子,4个附壁型栓子.在碘基物质图上,其中57个闭塞性栓子均显示远端灌注减低区;而55个偏心型栓子中有16个栓子显示远端的灌注减低区,而中心型及附壁型栓子远端未见明显灌注减低,CTA栓子的栓塞程度与肺内有灌注减低区有统汁学意义(χ2=39.94,P<0.01).栓塞区的碘水值为2.05±3.12,对照组的碘水值为15.62±4.3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区的能谱曲线斜率为0.16±0.26,对照组的能谱曲线斜率为1.09±0.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区CT值为-820. 43±85.12,对照区-808.75±70.12,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301).结论 联合能谱CT方法对于肺动脉栓塞及微小栓子检出率优于普通CT肺动脉造影,肺栓塞区域的碘基值和能谱曲线斜率低于正常对照区,间接反映了病变区域肺部血流灌注情况,这对肺栓塞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了更多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亮;胡含明;巫启恒;傅志颖;刘小红;刘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微信公众号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 随着医院药学服务逐渐转型,拟建立微信公众号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药学服务.方法 为分析患者对微信公众号的设置意愿,对本省12家综合性医疗机构的285位患者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193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微信APP与药学服务微信公众号的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可设置药学部简介、我的用药、药师在线三大模块,并推送科普教育知识.结论 患者期望设置微信公众号开启药学服务新模式,有助促进合理用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付晓;姜雅萍;侯雄军;吴国军;胡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免疫学分型的预后比较

    目的 比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Hans、Choi及Tally免疫学分型中不同免疫亚型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生存差异,探讨3种免疫分型法评价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100例初治DLBCL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化疗组(CHOP)及免疫化疗组(R-CHOP),对所有患者的病理组织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用Hans、Choi和Tally 3种分型法进行免疫学分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3种分型结果得到的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均低于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活化B细胞型(ABC型). Hans分型中,化疗组中GCB型预后好于Non-GCB型,5年总生存(0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3);而免疫化疗组中GCB型和Non-GCB型的5年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1).而在Choi和Tally分型中,无论化疗组还是免疫化疗组,GCB型的预后均好于ABC型/Non-GCB型,两者的5年OS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ns分型用于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免疫化疗时代DLBCL患者可能并不适用Hans分型来判断预后,而Choi及Tally分型更具有预后判断价值,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作者:黄燕;章玉英;钟赟;彭志强;双跃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早孕合并卵巢妊娠破裂1例

    宫内外复合妊娠临床罕见,在妊娠妇女中发生率约为1/30000[1],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妊娠更罕见.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运用,近年来,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有些研究表明,宫内外复合妊娠和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2]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输卵管功能损伤、卵巢过度刺激及一次性移植多枚胚胎.那些接受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的妇女,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发生率往往高于自然怀孕者.还有研究指出,在移植多枚胚胎的病例中,以下几个因素容易促使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3],包括促卵泡发育中高水平雌激素影响输卵管的蠕动、注射时压力过大、移植液体过多、移植困难或移植管尖端过于靠近宫底[4]等.本病例原发不孕4年,吃过很长时间的中药,后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取卵8枚,移植新鲜胚胎2枚,存在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艺;汪美容;李隆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电子化会诊流程闭环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 设计精确时效管理的电子化会诊流程.方法 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会诊流程进行质量改进.结果 电子化会诊流程缩短了会诊时限(平均会诊时间为10h);明显降低会诊超时率(由5.89%降至0.12%);提高了会诊满意度(由1. 23%升至99.30%);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由6.81d降至6.04d).结论 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会诊质量.

    作者:徐晗;邹慧娟;张帆;吴华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体内外受精及玻璃化冷冻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内、外受精对小鼠胚胎发育及囊胚孵出率的影响,为鼠胚试验在人类体外受精(IVF)胚胎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超排后的雌性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A组与雄性小鼠交配,D1获取体内受精卵;B组直接获取卵子,通过体外受精获得受精卵.分别将这2种受精卵体外培养至第5d,观察其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的差异;以及对囊胚进行玻璃化冷冻复苏,比较囊胚冷冻与否孵出率的差异.结果 小鼠体内、外受精卵的卵裂率(72.1% vs 68.8%,P>0. 05)、囊胚形成率(79.2% vs 75.4%,P>0.05)均无显著差异;囊胚冷冻与否孵出率差异不显著(75.1%、72.7%,P>0.05).结论 两种不同来源的昆明小白鼠胚胎培养方法均可用于新建胚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成熟的玻璃化冷冻技术可用于新建胚胎实验室的质控.

    作者:邓星;段超群;黎兴盛;袁照清;李清;刘珍;韩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人工CO2气胸对患儿脑氧、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人工CO2气胸对患儿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胸腔镜下食管重建术的新生儿40例,男女不限,日龄1-28d,体重1.7-3.3kg,ASA分级Ⅱ或Ⅲ级,所有患儿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麻醉后行右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至颈静脉球部备用,分别于人工CO2气胸建立前(T0),人工CO2气胸建立后5min(T1)、10min(T2)、30min (T3)、60min(T4)、30min(T5),采动脉和右颈静脉球部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血糖浓度、乳酸浓度测定,记录各时点 HR、MAP、SpO2、PETCO2.结果 T1-T4时SpO2显著低于T0和T5时,PETCO2显著高于T0和T5时(P<0.05).与T0时比较,T1~T4时患儿SjvO2明显降低(P<0.05),Da-jvO2明显减小(P<0.05)、Da-jvGlu及Jla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5时患儿SjvO2、Da-jvO2、Da-jvGlu及Jla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人工CO2气胸建立后可产生一定时间的脑氧供不足,但对脑葡萄糖代谢无明显影响,且气胸解除后脑氧供即可恢复正常.

    作者:胡华琨;李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并分析其潜在的风险因素.方法 使用PHQ-9(抑郁量表-9)量表对690例住院T2DM患者进行评分.据所得分值,按7分、10分、12分3个不同切点分别计算抑郁患病率.为明确抑郁患病的风险因素,以10分为切点将患者分为抑郁(D)组和非抑郁(ND)组,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血清学资料的差异,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罹患抑郁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在不同PHQ-9评分切点下,住院T2DM患者抑郁患病率分别为25.4%、14.5%和10.4%.单因素分析显示:D组和ND组间25羟维生素D3水平、个人月收入、居住地存在统计学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生活在农村的T2DM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显著高于城市.结论 住院T2DM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生活在农村是住院T2DM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张国平;陈超;沈云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实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指标改善效果、治疗效果、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体质量指数、胰岛素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bA1c、FPG、2hPG均明显偏低,差异对比明显P<0.05;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偏高,同时血糖达标时间显著偏低,差异对比明显P<0.05;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及胰岛素用量显著偏低,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也显著偏低,差异对比明显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对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及体质量指数,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力群;蔡冬花;肖秀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