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健康干预及个性化护理策略对老年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汪小燕;李伟;黄叶青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健康干预, 个性化护理, 治疗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突出社区护理的作用、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并采取个性化护理策略,提高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治疗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健康干预及个性化护理策略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依从性.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生物显微镜定位在巩膜深层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定位在巩膜深层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巩膜深层异物患者15例(15只眼),经过超声生物显微镜确诊并定位,根据定位结果 行巩膜深层异物取出术.结果 手术均一次成功,异物均为非金属性,其中13例为板栗刺,1例为碎玻璃异物,1例为石子异物,手术出血少、损伤小、精准度高.结论 超声生物显微镜的精准定位,大限度地提高了巩膜深层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损伤及并发症.

    作者:孙涛;仇晶晶;刘贤;易敬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状况调查和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为临床上ADHD儿童的干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 选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ADHD患儿107例作为观察组,选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调查两组的感觉统合能力状况,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及学习能力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感觉统合失调(SID)病率46.73%,重度SID患病率23.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HD不同亚型患者SID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庭功能、本体感和学习能力对ADHD的发生具有良好预测作用(P<0.05).结论 ADHD患者普遍存在SID,且在其症状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前庭功能、本体感和学习能力.

    作者:黄姝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脂联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因子、TIMP-1、TGF-β1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COPD大鼠模型炎症因子、TIMP-1、TGF-β1的影响.方法 采用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入内毒素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脂联素干预,检测COPD大鼠模型血清中炎症因子、脂联素水平、TIMP-1、TGF-β1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COPD模型组(P<0.05),COP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6、TL-8、TNF-a)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要低于COPD模型大鼠,稍高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P<0.05;COPD模型组中的TGF-β1表达显著增高,TIMP-1的表达却低于对照组,COPD干预组TGF-β1较正常对照组组低,TIMP-1较正常对照组高,三组间比较P<0.01.结论 脂联素能够降低COPD大鼠IL-6、TL-8、TNF-a的水平,具有抗炎症作用;能够降低TGF-β1的表达,升高TIMP-1的表达.

    作者:历风元;周少华;朱涟敏;戴宏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吸入七氟醚用药量及术后躁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吸入七氟醚用药量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啶0.4μg/kg,B组滴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深度在Bis 40-60,记录患儿气管插管时(T1)、置开口器时(T2)、扁桃体切除时(T3)、术毕时(T4)各时点七氟醚呼气末浓度,记录患儿苏醒、拔管及停留复苏室的时间.结果 相同麻醉深度下,T2-4时点A组患儿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低于B组(P<0.05);A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苏醒、拔管及复苏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能减少七氟醚的用量,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对苏醒质量无不良影响.

    作者:郭善亮;王绍朴;刘小兵;何杰军;张明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西黄胶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60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口服西黄胶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5月-2016年11月本院诊治的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和,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西黄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传统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86.66%临床获益高于对照组60.00%(P<0.05);实验组局部溃烂感染等不良症状发生率为73.33%,低于对照组96.66%(P<0.05);实验组复发率26.67%低于对照组63.33%(P<0.05),病程短于对照组.结论 口服西黄胶囊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漆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疼痛是指机体组织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损伤而引起的一种不适感觉, 也是一种自身保护的反应.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产生病变而引起的疼痛. 其主要特征有痛觉过敏、自发性痛及异常痛[1],由于病因的多样性,其发病机制尚未彻底明晰, 已成为临床医疗具挑战的难题之一. 目前,临床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手段还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抗癫痫药、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阿片类镇痛药和NMDA拮抗剂等. 抗癫痫药和抗抑郁药是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用药. 本文拟就神经病理疼痛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2-5].

    作者:郑晓波;吴晶;王向东;李晴;刘曾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青少年儿童眼轴长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近视是全球发生率高的屈光不正, 在青少年儿童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眼部疾病. 目前儿童和青少年近视不但发生率明显增高, 而且发病年龄提前, 已经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研究证明在眼球屈光参数中,眼轴的延长是引起青少年儿童近视发展主要的因素[1].

    作者:刘克政;周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及在淋巴结核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及在淋巴结核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探讨.方法 90例患者为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图像特点展开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90例患者中53例为淋巴结核,20例为炎症反应性增生,5例为恶性淋巴瘤,12例淋巴转移.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 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检查显示,90例患者总计102个颈部淋巴结,20个淋巴结未见血流信号,均为炎性增生淋巴结.剩余82个淋巴结中22个淋巴结为淋巴门型、12个为中央型、15个为边缘型、30个为混合型.超声检查结果 显示,炎性增生患者L/S<2及L/S≥2比较结核组和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查结果 显示恶性组患者Vmax、RI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除恶性组外,其他3组Vmax、RI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102个淋巴结中,80个借助超声行淋巴结结合清扫术,治疗后再次行超声检查显示,均未见血流信号,病灶周边血管、甲状腺等无侵犯情况.17例转移性淋巴结通过颈部淋巴结检查,找到了原位癌,5个淋巴瘤未接受清扫术治疗.结论 术前超声检查不仅可以明确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和位置,更能指导外科医生选择术式、时机,为预后疾病评价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戴宇彪;李坤;冯瑞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3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继之均经超声引导下取肝活检组织.由肝包膜、肝实质回声、肝脏左叶边缘角及肝静脉壁得出总积分,统计诊断为早期肝硬化不同总得分时的敏感度、特异度,描绘ROC曲线,得出佳临界值.结果 总积分为10分为佳临界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0.9.结论 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对于早期肝硬化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给临床提供了较准确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玉洁;辛力;谭香兰;谢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膜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冲击治疗的探讨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冲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腹透中心腹膜透析合并SHPT的患者随访资料,选择符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标准患者101例,进行治疗前后及不同PTH浓度亚组间观察,分析比较PTH和血Ca、P、钙磷乘积变化.结果 观察病例治疗后PTH及Ca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PTH300-500pg/ml及PTH500-1000pg/ml亚组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效果显著,经比较治疗后PTH及Ca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TH>1000pg/ml亚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组别血P及钙磷乘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全并SHP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早诊断及早治疗、合理治疗是控制SHPT等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对疾病的预后及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尿毒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良好效益.

    作者:陈耀辉;刘珍华;稂春燕;杨林;李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OATP遗传多态对口服降糖药及调血脂药转运的影响及可能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功能抵抗引起的血糖异常升高的代谢性疾病, 至2014年全世界患病人数已升至4.2亿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临床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一般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故为了控制病情常与他汀类等调血脂药等联合使用, 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但同时也增加因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方式,除注射胰岛素常用外,根据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磺脲类和非磺酰脲类促泌药(格列奈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影响葡萄糖代谢的双胍类、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1]. 已有大量研究围绕主要的CYP450酶多态性介导口服降糖药引起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 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 基于转运体多态性介导的口服降糖药引起的药物-药物间相互作用,是导致药物疗效降低和不良反应出现个体差异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中,由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s)多态性介导口服降糖药与调血脂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逐步成为研究热点[2,3].因此,本文就OATPs多态性对临床口服降糖药与调血脂药物间发生相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刘勇华;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ICAM-1和STAT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ICAM-1和STAT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TNM分期、血管侵犯、肿瘤大小及肿瘤分级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在我院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60例肝癌患者肝细胞癌(HCC)组织和相应邻近非癌肝组织(ANLT)新鲜标本,HCC组织为实验组,ANLT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AM-1和STAT4在HCC和ANLT中的表达水平,比较ICAM-1和STAT4与患者TNM分期、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中ICAM-1(80.00%vs 25.00%)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STAT4表达阳性率(33.33%vs 73.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侵袭性肝癌患者HCC组织中ICAM-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非侵袭肝癌患者(92.31%vs 70.59%,P<0.05);侵袭性肝癌患者HCC组织中STAT4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非侵袭性肝癌患者(15.00%vs 42.50%,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HCC组织中ICAM-1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Ⅲ期和Ⅳ期、Ⅰ期和Ⅱ期ICAM-1表达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HCC组织中STAT4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Ⅰ期(P<0.05),Ⅲ期和患者HCC组织中STAT4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Ⅱ期(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HCC组织中STAT4阳性表达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ICAM-1和STAT4是肝细胞癌进展和侵袭的重要作用因子,可将其作为判断肝癌进展和转移的推测指标加以利用.

    作者:魏玉亮;樊方平;汤志亮;罗飞;邓定文;涂淑芬;金峰;周良本;谢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切除跨食管裂孔支气管源性食管囊肿1例报道

    支气管源性囊肿是因肺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含有支气管组织成分的囊性病变, 大多数发生在隆凸下及气管旁,发生于食管壁的非常少见,横跨食管裂孔位于后腹膜的食管囊肿更为罕见.而且食管囊肿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多依赖术后病理确诊. 但是一旦诊断为食管囊肿,应首选腔镜下手术切除, 这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预防感染、食管瘘、恶性变化等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凌发昱;喻东亮;魏益平;熊剑文;张文雄;徐建军;张五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前列腺尿路上皮癌4例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与继发性尿路上皮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3例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及1例继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对其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3例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1例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患者拒绝行膀胱镜下活检及手术、放疗、全身化疗等,而行膀胱灌注局部化疗;1例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1例前列腺部尿道发现新生物,行经尿道新生物及前列腺切除,术后给予膀胱灌注化疗.1例继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行根治性全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结论 原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与继发性尿路上皮癌诊断较困难,确诊主要依赖前列腺穿刺活检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继发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按膀胱癌治疗原则治疗,对于原发性前列腺癌目前仍无统一治疗原则,且恶性度较高.

    作者:包佑根;王金根;毛允义;贾灵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单倍剂量对比剂在臂丛神经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使用单倍剂量对比剂结合3D_STIR_SPACE序列在臂丛神经成像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临床怀疑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一次注射单倍剂量(0.1mmol/kg)对比剂,行臂丛神经3D STIR SPACE磁共振检查,所有患者均为注射造影剂后1min进行扫描,获得图像后进一步行后处理重建,采用大密度投影像(MIP).图像分为3个等级,同时观察神经的病变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检查,20例臂丛神经成像显示清晰,达到Ⅰ级或Ⅱ级图像,无Ⅲ级图像.结论 使用单倍剂量(0.1mmol/kg)对比剂一次性注射后,采用3T磁共振3D STIR SPACE序列进行增强扫描,所得臂丛神经影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作者:贾佑华;洪顺达;王思勇;姜建;龚洪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符合功能与美学要求的皮肤移植术修复中小面积深度烧/创伤创面的应用

    目的 探究符合功能与美学要求的皮肤移植术修复中小面积深度烧/创伤创面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中小面积深度烧/创伤患者47例.深度烧伤创面应用削痂法、浅切痂法对受皮区创面坏死组织削/切除,创伤创面将坏死组织清创至正常组织.两者均尽大限度将创面正常皮下组织保留,做好止血处理.对于供皮区,皮下注射低浓度肾上腺素0.9%氯化钠溶液使其肿胀.应用鼓式取皮机、滚轴取皮刀切/削取大张中厚断层皮,约为0.3-0.6mm;使受区纵轴与游离皮片长轴相互垂直移植,皮片尽量实施不开洞.皮片与皮片、创缘与皮片选用3-0丝线进行缝合,实施包扎、制动.结果 47例深度烧/创伤创面患者均实施改进皮肤移植术,移植皮片成活率超过96%,皮片移植100%成活者所占比例为92.39%.结论 做好创面处理工作,对取皮技术进行改进,合理选择供区,应用大张薄中厚与中厚断层皮对中、小面积深度烧伤及创伤创面实施尽量不开洞移植,可使修复部位与供皮区符合功能与美学要求.

    作者:康群军;赵海滨;胡安根;刘礼平;朱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与甲羟孕酮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与甲羟孕酮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6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甲羟孕酮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经期、经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的34.88%(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效果优于甲羟孕酮,止血效果迅速,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邓秀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在急诊高龄患者围术期容量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在急诊高龄患者围术期容量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69例急诊高龄下肢手术患者,观察超声定位下,平均动脉压(MAP)、大内径Dmax、小内径Dmin、呼吸变异率(RIVC)、中心静脉压(CVP)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及对容量评估价值.结果 给药200ml后RIVC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少(P<0.05);输液500ml、1000ml后,MAP、Dmax、Dmin、RIVC、CVP与容量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P<0.05);Ⅱ组、Ⅲ组的Dmax、Dmin与相较Ⅰ组有明显提高的趋势,而RIVC呈现明显下降现象(P<0.05);Ⅲ组Dmax、Dmin与Ⅱ组对比显著提高,但RIVC显著下降(P<0.05);高龄患者Dmax、Dmin与CVP具有正相关性,RIVC、CVP保持负相关性;Dmax、Dmin具有较高的敏感度,RIVC具有较高的特异性,Dmax、Dmin、RIVC预测时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7.结论 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内径能够准确评估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容量状态,而且Dmin的优势更为显著.

    作者:胡千华;李泉;胡志强;戴志光;周芬芬;付凯;周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观察

    目的 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对儿童过敏性哮喘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将80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粉尘螨滴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粉尘螨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肺功能相关指标和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PEF、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日间评分和夜间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EF、FEV1、FEV1/FVC水平及日间评分和夜间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IgE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对儿童过敏性哮喘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但扬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16、p53、PR、Vim在原发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16、p53、PR、Vim蛋白在原发性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存档的子宫颈腺癌标本120例,取正常宫颈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V9000两步法检测p16、p53、PR、Vim蛋白的表达.SPF10 PCR技术进行DNA扩增,检测宫颈腺癌的HPV DNA.对所有石蜡切片进行病理阅片和诊断,分析子宫颈腺癌标本的p16、p53、PR、Vim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16、p53、PR、Vim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0%、43.3%、0%.在120例宫颈腺癌中,p16、p53、PR、Vim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56.67%、11.67%、15.00%.四组实验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子宫颈腺癌标本中,HPV阳性率为77.5%.p16、p53、PR、Vim在93例HPV阳性的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62%、49.46%、11.83%、16.13%.p16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有相关性(P<0.001),p53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有相关性(P=0.003),PR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无相关性(P=1.000),Vim蛋白表达与HPV感染无相关性(P=0.760).结论 p16、p53、PR、Vim对鉴别腺体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为正确估计宫颈腺癌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吴斌;于晓红;叶璐;邓颖辉;宇翔;罗海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