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ucks’B期直肠癌淋巴结中的GCC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周小青;曾桂芳;刘晓平;杨斌;叶斌;曾祥泰

关键词:Ducks’B, 直肠癌, 淋巴结, GCCmRNA,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GCCmRNA在Ducks’B期直肠癌淋巴结中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及能否作为判定淋巴隐匿性转移的有效指标。方法应用RT-PCR检测33例Ducks’B期直肠癌淋巴结中GCC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患者的局部复发率、3年无瘤生存率(PFS)、3年总生存率(OS)与不同GCC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GCCmRNA阴性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更低(P<0.01),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更高(P<0.01)。结论 GCCmRNA不同表达状态Ducks’B期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差异, GCCmRNA可以作为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检测指标,可以作为甄别pN0直肠癌高危患者的可靠分子学指标,有利于高危患者后续辅助治疗的选择。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及药敏在肺结核诊治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BACTEC MGIT-960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BACTEC MGIT-960对1538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药敏实验,并与痰涂片抗酸染色及罗氏培养法对比。结果 BACTEC MGIT-960培养阳性率为42.85%,显著高于涂片阳性率25.42%;BACTEC MGIT-960培养及药敏时间分别为12.5d和8.3d,显著短于罗氏培养法的34.6d和31.2d;BACTEC MGIT-960法与罗氏培养法总的培养及药敏符合率分别为91.02%(kappa=0.82)和96.02%(kappa=0.82),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 BACTEC MGIT-960培养及药敏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快速结核菌检测方法,在肺结核诊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亦平;谭彩萍;熊国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尿微球蛋白与IgA肾病预后不良的关系

    目的:探讨尿微球蛋白与IgA肾病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我们以2008-2014年肾活检确诊IgA肾病的病人为研究对象,以终末期肾病及肾功能进展为终点。结果70例患者入选(70%为男性),平均年龄为38岁,平均血肌酐为140μmol/L,平均24h尿蛋白定量为2.4g,平均尿α1微球蛋白为22.9μg/min(范围3.5-275.3μg/min),而β2微球蛋白为0.38μg/min(范围0.1-62.1μg/min)。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与血肌酐及24h蛋白总量有显著相关性。在为期60个月的随访中,24个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45个患者肾功能进展,20个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可作为终末期肾病及肾功能进展的预测因子。结论尿小分子蛋白对于预测IgA肾病的预后有一定优越性。

    作者:操凤;付曲波;汤显湖;严文华;刘勋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在小瞳孔下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在小瞳孔下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32例(32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小瞳孔下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的改善情况,并探讨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前视力范围平均0.11±0.07,术后随访患者矫正视力平均0.61±0.11,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930,P=0.0000)。其中随访中有1例患者因视神经萎缩,视力无提高,1例因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也无显著改善。患者术前眼压平均(19.7±0.3)mmHg,术后随访患者眼压平均为13.6±0.4,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136,P=0.0000)。后囊口破裂患者2例,用干吸法吸出残留晶状体皮质,睫状沟内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处理;术后患者角膜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前房葡萄膜反应,无角膜失代偿情况,局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等眼液治疗后好转。结论小瞳孔下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胃肠道穿孔超声与X线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超声与X线检查及联合应用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3例胃肠道穿孔超声与X线的影像学表现,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对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腹腔包块等的检出情况,综合比较两者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结果53例胃肠道穿孔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胃肠道穿孔47例,检出率为88.68%,X线诊断胃肠道穿孔39例,检出率为73.58%,两者联合诊断胃肠道穿孔49例,检出率为92.45%,超声与X线检查对腹腔游离气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两者联合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同时检出腹腔积液39例,检出率为73.58%,腹腔包块17例检出率为32.08%,穿孔破口11例,检出率为20.75%。结论超声对胃肠道穿孔早期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与X线,甚至CT等检查方法互补应用,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肖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两种化疗方案联合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化疗方案并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A、B、C 3组,其中A组为单纯放疗组(39例)、B组为顺铂同步放疗组(42例)和C组为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疗组(45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近期疗效、5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C 3组有效率分别为76.9%,92.9%和95.6%,A组与B组、C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与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A、B、C 3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54.8%和75.6%,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的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的发生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白细胞降低等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相比较,B组与C组显著高于A组(P<0.05),但是B组和C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在安全性方面,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但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患者可以耐受,且同步放化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特别是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案对患者长期生存率作用显著,可以考虑为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周伟;熊咀英;鲁红梅;黄娟;刘丝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七氟醚对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性痴呆症已成为影响人类晚年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老年性痴呆症中70%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细胞外的β淀粉样蛋白(Aβ)过度沉积和细胞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分别形成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1]。目前对于A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由于影响其发病的因素较多,对于AD的诊断难度较大,目前研究多的Aβ蛋白和tau蛋白对AD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随着外科手术病人的增多,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也逐年增加,全身麻醉尤其是吸入麻醉对老年病人术后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七氟醚是近年应用多的新型吸入麻醉剂,其对AD病程进展的影响还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大多数是通过七氟醚对Aβ蛋白和tau 蛋白的影响来间接表达其对AD病程的影响,本文就七氟醚对Aβ-42蛋白和P-tau181蛋白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裴向东;周志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三七总皂苷对兔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微血管血供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兔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中股骨头微血管血供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使用白酒灌胃6周制造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分为三七总皂苷组、复方骨肽组及生理盐水组。行兔右侧大转子区定位穿刺按分组注射药物干预,在4周后使用微血管显影观察股骨头微血管血供变化,并将单位面积内股骨头微血管数量及总面积行统计学分析,同时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股骨头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通过微血管显影发现,复方骨肽组和三七总皂苷组中单位面积内股骨头微血管数量及总面积均显著多于生理盐水组(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示:三七总皂苷组与复方骨肽组在股骨头超微结构形态改变上相似,较生理盐水组均出现细胞器增多,线粒体数量增多,肿胀较前消退,形态基本恢复椭圆形杆状,嵴、膜结构变清晰,脂肪细胞肥大情况得到抑制,腔内渗出液减少。结论三七总皂苷在兔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早中期中,可以改善其微血管血供及抑制骨组织进一步坏死,证实了三七总皂苷在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优势。

    作者:章友财;刘金浪;蔡声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RetCam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应用广域数字化视网膜摄像系统(RetCam II)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探讨其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早期干预、减少视功能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在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间经RetCam II检查的早产儿2895例。表麻下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采用RetCam II进行双眼全面眼底照相检查,将眼底图像存档并分析,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95例小儿中筛查出ROP患儿59例,筛查阳性率为2.04%。其中12例24到27孕周早产儿中发现ROP患儿5例;77例28到29孕周早产儿中发现ROP患儿18例;343例30到32孕周早产儿中发现ROP患儿23例;622例33到34孕周早产儿中发现ROP患儿4例;1821例35到37孕周早产儿中发现ROP患儿9例。而从体重分类:6例体重650g到999g早产儿中发现ROP患儿3例;70例体重1000g到1249g早产儿中发现ROP患儿15例;136例体重1250g到1499g早产儿中发现ROP患儿18例;569例体重1500g到1999g早产儿中发现ROP患儿15例;2114例体重超过2000g早产儿中发现ROP患儿8例。结论 RetCam II可真实客观地观察到新生儿眼底病变的特征并追踪其变化及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殷纳新;李战;张天测;苏满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先天性小肠系膜裂孔疝致盲肠绞窄1例报告

    患者,女,19岁。因右下腹疼痛5h于2015年2月21日入院。入院查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活跃,以“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12h,患者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呕吐。查体:T 38℃,P 110次/min,R 29次/min,BP 70/50mmHg,腹胀明显,腹式呼吸受限,麦氏切口长约2cm。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明显,可触及10×8cm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辅助检查WBC 23×109/L,CT提示:腹腔肠管扩张,腹腔穿刺获暗红色浑浊液体。诊断:绞窄性肠梗阻、中毒性休克。急诊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腹腔有血性渗液约800ml,回肠末端系膜见5×4cm裂孔,移动性盲肠,盲肠与约25cm末段回肠自系膜背侧疝入,扭转360°,形成闭袢性梗阻,盲肠高度扩张,呈紫黑色。行右半结肠切除,回结肠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痊愈出院。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各种右心功能不全患者50例(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20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和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做常规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在剑突下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上取M型超声心动图曲线,测量吸气末和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计算出下腔静脉塌陷率。同时检测下腔静脉血流频谱,并进行比较。结果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及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吸气末、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下腔静脉S波、a波及S/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右心功能呈正相关,检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及血流频谱对快速预测右心功能不全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陈慧倩;崔亮;王卫真;叶雪存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两种用药方案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比两种不同的用药方案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寻找更好的用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病史资料,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62例)和丹红组(48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丹红组单用丹红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丹红和奥拉西坦治疗。分析两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丹红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相较于丹红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与单用丹红治疗相比,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老年脑梗死的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采保;翟进城;李莲;谢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应用重建钢板结合空心螺钉治疗Hoffa骨折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重建钢板作为外侧支持钢板结合前后位空心螺钉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分析回顾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科治疗的5例Hoffa骨折患者,均应用重建钢板结合空心螺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采用Letenneur法评定疗效:优良4例,可1例,差0例。结论重建钢板易塑形,在暂无专门针对Hoffa骨折设计的钢板出现之前,重建钢板作为外侧支持钢板结合前后位空心螺钉治疗Hoffa骨折是值得的广泛应用的内固定方式。

    作者:汪根和;童鹭华;叶华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在儿童常见病治疗中的合理使用

    目的:调查分析康复新液在儿童常见病治疗中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儿童湿疹患儿12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60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120例和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的240例。上述各疾病的患儿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相同,实验组用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不用康复新液治疗,两组疗程相同,其他治疗(如抗感染,其他对症等)两组相同。结果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和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的临床疗效,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P<0.05),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和小儿湿疹的疗效观察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液在部分儿科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可以选择性应用,而未经循证医学验证的超适应症用药,往往收不到预期效果。

    作者:陈宗玮;黎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治疗>2cm孤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对>2cm孤立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28例>2cm孤立肾结石分别行经皮肾镜取石和输尿管软镜取石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6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经皮肾镜组),12例行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组),对比住院时间、术后即刻HGB下降值、结石清除率,同时测定术后4周血清肌酐值。结果经皮肾镜组结石清除率为81.3%(13/16),输尿管软镜组结石清除率为75%(9/12),P>0.05;经皮肾经组术后即刻复查HGB下降值为(10.5±4.2)g/L,输尿管软镜组为(3.4±2.5)g/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复查血清肌酐值,经皮肾镜组(79.8±27.5)μmol/L,输尿管软镜组(76.5±24.4)μmol/L,P>0.05。结论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治疗>2cm孤立肾结石均安全、有效,但相比经皮肾镜取石,输尿管软镜取石住院时间更短,出血更少。

    作者:罗庆华;曹雷华;湛辉鹏;涂传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的给药方式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心肌酶和肝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14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患儿治疗的用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干扰素单药组。联合用药组以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干扰素单药组以干扰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手足口患儿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和心肌酶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手足口患儿的总有效率比干扰素单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手足口患儿的磷酸肌酸激酶同、磷酸肌酸激酶、工酶乳酸脱氢酶等心肌酶水平和ALT水平都相对于治疗前显著性下降(P<0.05),且联合用药组心肌酶水平和ALT水平与干扰素单药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的手足口患儿在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都优于干扰素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干扰素单独用药方式比较,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且对患儿心肌酶水平和肝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能够使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显著缩短,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芳;林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椎间孔镜与开放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6例有神经症状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选病例均具备手术指征,术后均不用镇痛。随机分为两组,经皮椎间孔镜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1-69岁,平均43.3岁,责任间盘L2/3:2例;L3/4:4例;L4/5:12例;L5/S1:10例;均采取侧卧位TESSYS技术进行手术。开放手术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8-67岁,平均48.6岁,责任间盘L2/3:1例;L3/4:3例;L4/5:13例;L5/S1:11例;均采取俯卧位进行经典开放髓核摘除手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3d切口疼痛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术后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手术前后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经皮椎间孔镜组和传统开放手术时间为(58.65±12.75)min和(65.45±15.35)min,手术切口大小为(7.8±0.8)mm和(65.4±12.5)mm,术中出血量为(15.5±5)ml和(65±13.5)ml,术后第1、2、3d切口疼痛VAS评分为3、1、0分和7、5、3分,术后下地时间为(1.5±0.7)d和(6.8±2.3) d,平均住院时间为(5.2±1.3)d和(9.3±2.1)d,手术1年后JOA评分为(23.45±3.75)和(24.35±4.05)。结果椎间孔镜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3d切口疼痛VAS评分、术后下地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JOA值、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及ODI值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组手术疗效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有神经症状的单纯腰椎间盘突症病例中有明显的微创、并发症少及康复快的优良点。

    作者:陶志强;吴庭胜;范少勇;马泽仁;黄志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羊水污染新生儿预防用抗生素合理性分析

    目的:评估抗生素预防羊水污染新生儿感染的合理性。方法452例母婴同室内Ⅲ度羊水污染新生儿,400例无窒息者为A组,26例轻度窒息者为B组,复苏后常规护理,其余26例轻度窒息新生儿为C组,在B组基础上预防用抗生素3d,同期羊水无污染正常新生儿400例作为对照D组,均取脐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比较A、D组,B、C组感染发生率。结果各组新生儿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感染部位以皮肤黏膜为主。结论羊水污染新生儿不需预防用抗生素,应加强产时处理,重视新生儿护理。

    作者:胡琳凤;陈胜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培美曲塞对比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培美曲塞组(采用培美曲塞单药治疗)和多西他赛组(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每组均为31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中位生存时间。结果培美曲塞组患者临床控制率为61.29%,同多西他赛组患者的51.61%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胃肠道反应与骨髓抑制方面和中位生存时间为9.2个月同多西他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8.2个月的中位生存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临床上培美曲塞单药二线治疗效果显著,其中培美曲塞的不良反应临床较低,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李丽华;金钊;梁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异体皮在大面积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异体皮在大面积烧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30%面积以上)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烧伤后3-5d行大范围切削痂手术,削痂后治疗组给予异体皮移植手术,对照组给予猪皮种移植术,观察2组术后1周内肺部感染、脓毒症、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2组移植后10d皮下血肿和表皮剥脱情况,以及异体皮溶解情况,判断异体皮成活率。结果术后1周内2组病例均有肺部感染、脓毒症、MODS等并发症发生,但治疗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皮10d后,治疗组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1例因创面积血造成植皮成活不良,经二次手术植皮而痊愈;对照组出现2例创面感染,2例死亡(1例死于脓毒症,1例死于MODS)。结论大面积烧伤削痂后异体皮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胡旭明;周志斌;陈斌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置于阴道后穹隆对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78例中期妊娠自愿引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上午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当日晚口服米非司酮25mg,2d后手术日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试验组3d口服米非司酮片150mg,并于手术日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引产过程出血量以及宫颈裂伤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引产成功率为94.9%,显著优于对照组87.2%引产成功率,其中2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以及流产失败率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完全流产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对中期妊娠引产促使子宫收缩、胎儿及附属物排出效果较好,安全可靠。

    作者:周利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