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基华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病理、临床特点和MRI影像征象。方法回顾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35例结节性筋膜炎,终23例MRI图像。图像特征包括位置,大小,信号特征,强化方式,筋膜尾征。计算筋膜尾征在结节性筋膜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结节性筋膜炎的相关性。结果23结节性筋膜炎单发实性结节或肿块,常见位于上肢,83%病变范围小于4cm,MRI影像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19例出现筋膜尾征,筋膜尾征对结节性筋膜炎诊断的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79.5%,筋膜尾征与结节性筋膜炎显著相关性(r=0.714)。结论结节性筋膜炎相对特异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征象中筋膜尾征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以对部分结节性筋膜炎做出影像学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
作者:孙俊旗;单菲菲;程英;孟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抢救与改进措施。方法纳入研究的病人均是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入院就诊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8月,共有86例,以盲抽随机平分病例数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抢救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进后的急诊抢救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抢救有效率(93.0%)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急诊抢救前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治疗中,应快速平稳降压,根据病人靶器官受损情况施予个性化且科学的治疗,合理改进以往急诊抢救措施,以此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确保其生命安全。
作者: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腹腔灌注治疗晚期肝癌腹水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肝癌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排放腹水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100ml生理盐水的时候,添加香菇多糖5mg,其他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腹围、TBL、ALT、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33%,高于对照组的13.33%(χ2=10.800,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腰围、TBL、ALT均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D4+/CD8+、NK细胞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腹腔灌注晚期肝癌腹水患者疗效较好,患者经治疗后腰围、TBL、ALT水平改善较好,CD4+/CD8+、NK细胞数改善较好。
作者:周观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的AFNF患者50例,根据切口入路方式分为常规组(25例)和微创切口组(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微创切口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随访1年后,微创切口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2.00%)及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相比,微创微创切口THA在提高FNF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以及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阮晓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高热惊厥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12月因高热惊厥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儿纳入研究,共84例,根据诊断标准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组(48例)和复杂性高热惊厥组(36例),分别检测两组患儿的NSE表达水平。结果复杂性高热惊厥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高热惊厥组(P<0.05),有显著差异(P<0.05);复杂性高热惊厥组脑脊液NSE水平高于单纯性高热惊厥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热惊厥发作可导致血清及脑脊液中NSE水平升高,尤以复杂性惊厥血清中NSE水平升高明显;NSE可作为高热惊厥预后判断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作者:谢基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患者再次发生脆性骨折(FF)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靖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PO合并FF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根据随访期内是否再次发生FF分为病例组(33例)与对照组(81例),PO患者随访期内再次发生FF为病例组,未再次发生FF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先采用χ2检验筛选有统计意义指标,然后再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性别、体质指数(BMI)、PO分型、初次骨折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抗骨质疏松治疗、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合并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是PO患者再次发生F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抗骨质疏松治疗则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根据相关因素分析结果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PO患者FF再次发生率。
作者:熊海水;邹素红;陈丽俐;付辉明;黄济和;何菊梅;陈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筛选粪箕笃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高效区域。方法运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制作前列腺增生小鼠模型,观察粪箕笃各溶剂萃取物对前列腺指数的影响。结果粪箕笃氯仿萃取物可明显降低前列腺增生小鼠的前列腺湿重,前列腺体积和前列腺指数。结论粪箕笃氯仿萃取物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部位。
作者:岳赟;庄锡伟;曾旺焕;何汝帮;叶泉英;汪家文;杨安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5-14岁小儿肱骨外髁骨折患者采用肘外侧弧形切口,将骨折解剖复位后2枚可吸收棒固定,术后屈肘90°位石膏托固定3周,去除石膏后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未发生肘内翻,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按Flynn肘关节评定标准,本组优59例,良4例,中3例,优良率为95.6%。结论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固定牢靠,无排斥反应,避免二次手术创伤,节约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彭蓥;朱云根;梅芳;常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数字化摄影(DR)中胸部双能量减影(DES)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经骨髓穿刺涂片和(或)病理证实为MM患者39例,行胸部DES检查,分别获得标准影像、骨骼影像、软组织影像,本组患者检查报告均由一名主治医师及一名副主任以上级别医师分别阅片,评价分析,对影像质量进行判断,对影像结果审核一致,并后行影像诊断。结果本组39例患者经DES检查获得117幅图像,骨骼影像对多发性骨髓瘤肋骨的骨质破坏病变显示清晰,显著高于DR标准影像(P<0.005);软组织像对肺部病变显示清晰,显著高于DR标准影像(P<0.005)。结论胸部DR双能量减影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效果较优,能够早期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对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詹亚琨;罗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1至2016/1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小剂量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大剂量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NP、LVEF、hsCRP水平以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但两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治疗后BNP、LVEF、hsCRP水平以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尤其以大剂量方案疗效提升以及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更佳。
作者:程晓燕;程德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不育患者子宫内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经阴道超声从月经周期第8-11d开始监测内膜厚度、形态、蠕动幅度,对比阴道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结果,探讨内膜类型、厚度、蠕动幅度与妊娠的关系。结果内膜厚度0.8-1.4cm者的妊娠率高,与内膜厚度<0.8cm、>1.4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蠕动幅度小动较大动和中动的妊娠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监测不孕不育患者子宫内膜病变是一种理想、无创、安全、可靠的辅助检查手段,监测子宫内膜的厚度、回声及蠕动幅度,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锋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中心诊治的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纳入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0.3g口服,每天3次;利福喷丁0.45g口服,每周2次;吡嗪酰胺0.5g口服,每天3次;盐酸乙胺丁醇0.75g口服,每天1次;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静滴,每天1次(3个月后改为盐酸左氧氟沙星0.2g口服,每天2次),疗程为12个月。治疗组将对照组治疗方案中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换成口服莫西沙星0.4g/次、1次/d。疗程为12个月。两组均全程加用护肝药物。每月定期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各1次,观察并详细记录临床症状改善、体征变化和ADR情况等。结果治疗组12个月痰菌转阴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69.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88.09%高于对照组64.2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空洞改善率为92.30%高于对照组64.2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6%,对照组为19.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莫西沙星的抗结核联合用药方案治疗MDR-TB,与含左氧氟沙星的抗结核联合用药方案比较,具有痰菌阴转率高、病灶吸收快、空洞闭合率高等优点,而且能缩短抗结核疗程,且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进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筛选IgE抗体表达阳性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了解该病患儿血清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肾内科确诊、居住地为南昌的52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静脉血标本,应用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过敏原IgE抗体,并筛选IgE抗体表达阳性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了解该病南昌发病的高危因素及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过敏性紫癜发病多集中在春季和夏季。所有患儿中,特异性IgE阳性患儿占比44.27%。引起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的常见过敏原分别为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其中吸入性过敏原中尘螨组合IgE阳性率高,占比12.02%;而食入性过敏原中海鱼组合IgE性率高,占比10.68%。且相较于吸入性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IgE阳性率更高(P<0.05)。结论南昌过敏性紫癜发病多集中在春季和夏季,主要过敏原是尘螨组合及海鱼组合,且食入性过敏原较吸入性过敏原所占比重更高,患儿应避免接触或摄入,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及反复发作。
作者:齐海锋;谈小云;傅睿;黄玉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定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岁,均为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踝关节损伤,其中Ⅲ度9例,Ⅳ度21例。合并下胫腓分离2例,内踝无骨折而三角韧带损伤4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后踝骨折。Ⅲ度患者采用单一后外侧切口,Ⅳ度增加内踝切口,手术顺序依次为后踝、外踝、内踝。30例均获得10-16个月的随访(平均11个月)。结果后踝骨折T型钢板固定8例,螺钉固定22例。4例三角韧带损伤患者,1例在后踝、外踝复位固定后,踝关节内侧间隙仍增宽,作内踝切口探查,发现三角韧带断裂、并嵌于关节间隙,予以抽出并修复;另3例后踝及外踝固定后,踝关节内侧间隙恢复正常,未作内侧切口探查。2例下胫腓分离患者,1例通过下胫腓螺钉固定;另1例在后踝及外踝固定后,行腓骨牵拉试验检查为阴性,故未行下胫腓螺钉固定。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本组优2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后外侧切口尤其适用于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Ⅲ度踝关节损伤,仅用一个切口即可完成后踝及外踝骨折的治疗,后外侧软组织厚实,对内置物覆盖好,其反过来也减少了内置物的激惹及伤口并发症;后踝可在直视下准确复位、固定可靠,患者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快。
作者:庄传记;吕志华;周锦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母婴结局。结果31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PIH症状,如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有的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表现;12例完全性HELLP综合征均为子痫或重度子痫前期,而19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14例为轻度子痫前期,5例为子痫或重度子痫前期,两者差异显著(χ2=16.12,P<0.05);31例患者PLT下降,伴或不伴血清TBIL、LDH、AST和ALT升高,而完全性HELLP综合征患者各指标变化幅度更大,与部分性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31例患者剖宫产25例,顺产6例,1例产妇死亡;部分患者出现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而完全性HELLP综合征患者并发症较严重,尤其是在胎盘早剥、早产及围生期胎儿病死率方面,与部分性差异显著(P<0.05)。结论HELLP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婴结局,尤其是完全性HELLP综合征危害极大,应及时诊治、适时终止妊娠,才能减少母婴死亡、改善预后。
作者:姚丽凤;刘黎;邹茵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激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智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77例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体检健康患者1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DXI8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相应试剂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泌乳素(PRL)、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精神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认知功能智商采用中文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T3、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中,女性血清TSH水平显著低于男性(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PRL、T、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3水平与一般精神病理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总智商分、言语智商分和操作智商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TSH水平与阳性症状呈显著负相关,与一般精神病理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T水平与PANS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E2水平与一般精神病理分、总智商分、言语智商分和操作智商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智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T3可能参与了情感反应的激活,T3水平越低可能情感反应及智商损害越明显。T水平可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冲动的风险评估,而E2的水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智商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高帅;郭轶;徐芙蓉;高海利;杨薇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改良手法复位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9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163例,采用改良手法复位与小夹板,个性化中医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手法复位石膏或塑形夹板外固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8.1%;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40.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手法复位与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殷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AML1-ETO阳性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比较不同剂量阿糖胞苷缓解后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AML-ETO阳性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细胞形态学、血象、染色体核型、治疗效果及预后。诱导缓解治疗采用DAE/HAE/IA方案,缓解后进行6-10个疗程的联合化疗,根据缓解后化疗所用阿糖胞苷的剂量不同分为A、B两组。结果43例AML1-ETO阳性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患儿中,男24例,女19例,中位年龄9(2-15)岁;1疗程完全缓解率77.1%,2疗程完全缓解率94.3%。A,B两组间无事故生存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AML-ETO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男性居多,年长儿多发。有无附加染色体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应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化疗远期疗效好。
作者:赖长城;李艳红;梁昌达;何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老年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6例老年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积极保肝、适当利尿、补充人血白蛋白、新鲜血浆及抗感染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3d后再改为每天1次,疗程共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χ2=6.34,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χ2=4.2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可显著提高老年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疗效,并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吴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持续应答效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18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1次/周,同时每天口服900-1200mg利巴韦林,疗程为48周。检测患者血清中HCV RNA水平,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HCV基因型、病毒载量等与持续病毒学应答之间的关系,并评价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10例患者HCV RNA定量为<104拷贝/ml,21例为104-106拷贝/ml,15例为>106拷贝/ml。 HCV 1a型3例,1b型35例,2a型3例,2b型3例,3a型2例。 RVR患者9例(19.56%),EVR患者31例(67.39%),ETVR患者37例(80.43%),SVR患者34例(73.91%),NR患者9例(19.57%),复发患者3例(6.52%)。女性、<40岁、低HCV RNA基线水平患者SVR率显著高于男性、≥40岁、高HCV RNA基线水平患者(P<0.05),其中,HCV RNA基线<1×104拷贝/ml的患者SVR率显著高于104-106拷贝/ml和≥106拷贝/ml的患者(P<0.05),基线104-106拷贝/ml的患者与≥106拷贝/ml的患者SVR率差异不显著(P>0.05)。1型HCV患者与非1型HCV患者SVR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发生WBC降低5例,溶血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早期流感样综合征4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安全性较好,该方案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女性、<40岁、低HCV RNA基线水平患者SVR率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其彪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