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星;李宗生;王洪生;赵林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ELLP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母婴结局。结果31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PIH症状,如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有的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表现;12例完全性HELLP综合征均为子痫或重度子痫前期,而19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14例为轻度子痫前期,5例为子痫或重度子痫前期,两者差异显著(χ2=16.12,P<0.05);31例患者PLT下降,伴或不伴血清TBIL、LDH、AST和ALT升高,而完全性HELLP综合征患者各指标变化幅度更大,与部分性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31例患者剖宫产25例,顺产6例,1例产妇死亡;部分患者出现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而完全性HELLP综合征患者并发症较严重,尤其是在胎盘早剥、早产及围生期胎儿病死率方面,与部分性差异显著(P<0.05)。结论HELLP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婴结局,尤其是完全性HELLP综合征危害极大,应及时诊治、适时终止妊娠,才能减少母婴死亡、改善预后。
作者:姚丽凤;刘黎;邹茵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日前,由江西省期刊协会组织评选的第五届优秀期刊奖揭晓,《江西医药》荣获江西省第五届优秀期刊二等奖。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的AFNF患者50例,根据切口入路方式分为常规组(25例)和微创切口组(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微创切口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随访1年后,微创切口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2.00%)及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相比,微创微创切口THA在提高FNF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以及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阮晓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2例AMI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血运重建,强心、利尿、抗凝、抗血小板、扩张血管、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前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结果⑴随访期内,观察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脑钠肽(BNP)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期结束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LVEDV、LVESV、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AMI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且可降低MACE发生率。
作者:陈丽俐;喻伟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1至2016/1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小剂量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大剂量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NP、LVEF、hsCRP水平以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但两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治疗后BNP、LVEF、hsCRP水平以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尤其以大剂量方案疗效提升以及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更佳。
作者:程晓燕;程德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可疑乳腺肿块的血管指数对乳腺肿块性质鉴别的价值。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1月对98例发现有117处影像或临床可疑的乳腺肿块患者,在活检之前,运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评估;使用计算机软件对肿块体积(MV),血管指数(VI),流动指数(FI)和血管流动指数(VFI)进行了计算,终确定它们与乳腺肿块性质关系。结果良性肿块患者的血管指数,年龄和肿瘤体积都显著低于恶性肿块患者(P<0.001);VI,VFI和FI的AUC分别为0.872,0.867和0.789;VI(临界值1.1,敏感性83%,特异性82%)和VFI(临界值0.4,敏感性80%,特异性83%)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FI(临界值33,9,敏感性73%,特异性69%);本研究发现在可疑乳腺肿块的进一步鉴定中,利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得出的血管指数的能避免30%-40.7%的不必要活检。结论由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得出的血管指数在可疑乳腺肿块的进一步鉴定中是可靠的,避免可疑乳腺肿块不必要的活组织切片检查。
作者:喻茜;汤兵辉;王广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CSDH老年患者63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1例,其中A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C组采取阿托伐他汀加服血府逐瘀汤。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愈显率82.76%,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指数显著上升(P<0.05),而C组变化幅度更大,与A组和B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C组血肿量、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90%,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血府逐瘀汤可明显改善CSDH老年患者的神经功能及ADL,加速血肿吸收、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作者:江晖;段隆喜;占志强;付汉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辅助治疗老年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6例老年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积极保肝、适当利尿、补充人血白蛋白、新鲜血浆及抗感染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3d后再改为每天1次,疗程共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χ2=6.34,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χ2=4.2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可显著提高老年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疗效,并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吴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人工脑脊液(CSF)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58例TBM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2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CSF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CSF总蛋白、氯化物、WBC计数及Glu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21%和96.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脑疝、脑出血等并发症,亦未发生黄疽、末梢神经炎等用药反应。结论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可有效缓解TBM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罗和平;李友武;王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持续应答效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18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1次/周,同时每天口服900-1200mg利巴韦林,疗程为48周。检测患者血清中HCV RNA水平,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HCV基因型、病毒载量等与持续病毒学应答之间的关系,并评价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10例患者HCV RNA定量为<104拷贝/ml,21例为104-106拷贝/ml,15例为>106拷贝/ml。 HCV 1a型3例,1b型35例,2a型3例,2b型3例,3a型2例。 RVR患者9例(19.56%),EVR患者31例(67.39%),ETVR患者37例(80.43%),SVR患者34例(73.91%),NR患者9例(19.57%),复发患者3例(6.52%)。女性、<40岁、低HCV RNA基线水平患者SVR率显著高于男性、≥40岁、高HCV RNA基线水平患者(P<0.05),其中,HCV RNA基线<1×104拷贝/ml的患者SVR率显著高于104-106拷贝/ml和≥106拷贝/ml的患者(P<0.05),基线104-106拷贝/ml的患者与≥106拷贝/ml的患者SVR率差异不显著(P>0.05)。1型HCV患者与非1型HCV患者SVR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发生WBC降低5例,溶血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早期流感样综合征4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安全性较好,该方案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女性、<40岁、低HCV RNA基线水平患者SVR率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其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西比灵胶囊联合中药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疼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其中西药组给予西比灵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西比灵+头痛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愈显率86.67%,显著高于西药组的46.67%(P<0.05);联合治疗组在治疗7d、14d和30d时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MCA、ACA、VA和B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K+、Mg2+和CGR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联合治疗组改善幅度更大,与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比灵胶囊联合中药疗法可明显缓解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颅内血流情况、平衡电解质,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
作者:肖永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抢救与改进措施。方法纳入研究的病人均是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入院就诊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8月,共有86例,以盲抽随机平分病例数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抢救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进后的急诊抢救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抢救有效率(93.0%)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急诊抢救前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治疗中,应快速平稳降压,根据病人靶器官受损情况施予个性化且科学的治疗,合理改进以往急诊抢救措施,以此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确保其生命安全。
作者: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筛选粪箕笃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高效区域。方法运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制作前列腺增生小鼠模型,观察粪箕笃各溶剂萃取物对前列腺指数的影响。结果粪箕笃氯仿萃取物可明显降低前列腺增生小鼠的前列腺湿重,前列腺体积和前列腺指数。结论粪箕笃氯仿萃取物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部位。
作者:岳赟;庄锡伟;曾旺焕;何汝帮;叶泉英;汪家文;杨安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检测对患者感染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464例,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和HBV基因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 E抗原。结果464例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B型基因型患者为318例(68.53%),C型基因型患者为115例(24.78%),BC混合基因型31例(6.68%)。 B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C型比例和B型C型混合基因型比例(P<0.05),C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BC混合型基因型比例(P<0.05)。3种基因型患者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B型和BC混合型患者E抗原阴性率均显著高于C型患者E抗原阴性率(P<0.05),B型和BC混合型患者E抗原阴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临床表型中各HBV DNA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显著(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型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型别(P<0.05),BC混合型和C型所占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肝硬化患者中BC混合型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型别(P<0.05),B型和C型所占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C型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型别(P<0.05),B型比例显著高于BC型混合比例(P<0.05)。结论我院所在地区HBV以B型和C型为主,HBV基因型与E抗原阴性率和临床表型有关,与病毒载量无关。
作者:邓峥;柳枝;黄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部肿瘤患者124例纳入本研究。按照扫描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扫检查;实验组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患者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腹部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腹部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为77.42%,高于对照组的53.2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肿瘤的诊断方面,能够提高腹部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和腹部肿瘤侵袭范围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腰麻用于术前自觉有或无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症状的产妇剖宫产中SHS发生的几率差别。方法随机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术前1d访视产妇,明确孕中后期平卧是否存在恶心呕吐、胸闷气喘症状,将术前存在上述症状者纳入S组,无上述症状者纳入N组,每组40例。两组孕产妇均给予耐乐品1.5ml(15mg)与脑脊液1.5ml等比重混合液进行腰麻。记录孕产妇入室后血压,观察术中两组孕产妇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胸闷气喘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症状(MAP较基础值下降30%或出现恶心呕吐、胸闷气逼喘症状)。结果 S组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儿娩出时间及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曾自觉发生过恶心呕吐或(和)胸闷气喘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症状的产妇,腰麻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较高。
作者:李欢欢;华静;付强;马龙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常规治疗方法用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异丙托溴铵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的FEV1值及终临床疗效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FEV1值分别为(0.96±0.35)(L),(0.98±0.36)(L),两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谷值为(0.030±0.020)(L),对照组患者为(0.007±0.016)(L),观察组患者FEV1谷值的水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无效的人数为1例,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无效的人数为6例,治疗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的差别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异丙托溴铵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王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功能病号服在老年卧床患者预防压疮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对照组患者穿传统病号服(常规上衣+裤子),观察组患者穿多功能病号服。评价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病号服可有效避免老年卧床患者发生压疮。
作者:唐霞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鄱阳湖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肝脾肿大情况。方法以B超和粪检方法对鄱阳县表波村居民同时进行检查。结果居民肝肿大率和纤维化率分别为16.1%和76.6%,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肝肿大/肝纤维化率都呈现增高的变化趋势。脾肿大率较高,20-岁以上年龄组均高于79%,男性也高于女性。渔船民肝肿大和肝实质纤维化Ⅱ级改变率分别为22.2%和36.5%,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结论血吸虫病疫区人群肝脾肿大和纤维化率均较高,B超检查可以反映血吸虫病疫区人群肝脾病理变化。
作者:黄北南;谢曙英;姜唯声;兰炜明;戴坤教;曾小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银丹心泰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入组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2次/d,辛伐他丁20mg,1次/d,睡前服用。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银丹心泰滴丸10丸,2次/d。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和中医证候疗效以及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心绞痛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2.47%、29.01%,显著优于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19.05%、19.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39.20%、46.02%,显著优于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94%、31.9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电图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12.07%、48.28%,显著优于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6.67%、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银丹心泰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降低发作程度,显著改善心电图和中医证候,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小宁;刘培建;孔婉文;何逸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