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银保
目的:对恩他卡朋和吡贝地尔援释片对帕金森病异动症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异动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者均使用左旋多巴片进行基本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使用恩卡他朋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吡贝地尔援释片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之后,对照组患者的(UPDRS)ⅢA异动症平均评分为2.1±1.4,观察组患者的(UPDRS)ⅢA异动症平均评分为0.9±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帕金森异动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左旋多巴联合恩他卡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显著的提高。
作者:王恩铭;刘晶晶;朱新喜;江振华;李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估PDCA药学教育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我院呼吸科纳入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98例病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中临床药师利用PDCA药学教育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管理,每半年为1个PDCA循环周期,经过2个周期,持续改进药学教育模式;将无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团队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个循环组及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患者病情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病情的良好控制率分别为76.9%(40例)和47.8%(22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4,P<0.01),两组哮喘患者生命质量总评分分别为(142.92.08±2.79)分、(128.84±1.55)分,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P<0.01)。结论 PDCA药学教育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哮喘患者的病情控制水平和生命质量。
作者:王实慧;戴延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抗菌素使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均少于开腹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疗效肯定。
作者:涂云霞;潘玫;胡小青;华金仁;余期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对于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2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虽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48% vs 57.1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4.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62%(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切,术后骨折愈合迅速,并发症少,值得推荐。
作者:杨涛;兰颖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D9抗原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79例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CD9抗原表达的水平。结果 CD9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表达水平远远高于髓系其它类型白血病。结论 CD9是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敏感但不特异的指标,有助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各亚型的区分。
作者:邢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正畸力作用下人龈沟液(GCF)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余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32例,根据远中移动的初始力随机分成2组(A和B组),每组16例,分别施加100g、250g的远中移动的初始力,在加力前0周及加力后1、2、4、6、8周分别收集患者GCF,采用ELISA方法测定GCF中MMP-2及TIMP-2的含量。结果 A组患者GCF中MMP-2和TIMP-2浓度在加力后均持续增高,于4周时升至高峰,6周开始逐渐下降,8周恢复至基线水平。 B组患者GCF中MMP-2浓度在加力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2的浓度在加力后1周时已出现显著增高,于4周时升至高峰,6至8周持续维持在高水平。 A组加力后各时间点GCF中MMP-2浓度明显高于B组(P<0.05);而TIMP-2的浓度则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MMP-2及TIMP-2参与了早期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且对维持牙周组织健康及正畸牙的移动速度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顾小军;王腾勇;刘新庆;徐速;朱俊红;刘瑞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万古霉素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Agilent HC-C18柱(4.6×150mm,5u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0∶8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8nm,以6%高氯酸为沉淀血清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测定。结果万古霉素的低、中、高(2.0,16.0,64.0mg/L)3种浓度的准确度介于98%-110%之间,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8.5%(n=5);分析方法的定量下限浓度为2mg/L;线性范围为2.0-64.0mg/L,回归方程为y=13.871x+8.8127(R=0.9996, P<0.05,n=7)。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适用于血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作者:温金华;魏筱华;邹德琴;周健;曹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髌骨骨折术后早期使用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持续被动运动)机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老年髌骨骨折术后患者60例,愿意接受CPM机锻炼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共30例,于术后早期接受CPM机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加膝关节主动活动锻炼;不愿意接受CPM机锻炼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共30例,术后单纯进行膝关节主动活动锻炼。所有患者于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对照组优良率60%,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进行CPM机锻炼能有效防止老年髌骨骨折术后关节粘连,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刘华;邓雄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策略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分别给予阑尾切除术治疗及抗生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疼痛缓解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69.56%,与对照组的93.48%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87%vs 0.00%,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s 13.04%,P<0.05)。结论抗生素治疗虽有一定的复发率,但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抗生素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及小儿,具有安全性;但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筛选,以免延误佳手术时机。
作者:郑敏伟;刘国梁;赖鑫;郑要初;徐静;余盈娟;占晗琳;王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非气管内全身麻醉中的镇静效应。方法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急诊行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60例。麻醉方法均采用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两组患儿均以咪唑安定0.1-0.2mg/kg、丙泊酚2-3mg/kg静脉推注及丙泊酚2mg/kg·hr静脉泵注维持镇静。D组自开始静脉麻醉时静脉输注负荷剂量(1.0μg/kg)的右旋美托咪啶,10min输注完,结束后再以1.0μg/kg·h维持静脉输注,对照组则以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输注。记录右美托咪定负荷给药前(T0)、负荷给药结束即刻(T1)、负荷给药结束后5min(T2)、负荷给药结束后10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SDP、SPO2、HR及T4时儿童镇静评分表(CHW)评分,记录各组患儿术中及麻醉苏醒期发生呛咳和(或)屏气、喉或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SpO2<90%)及改行气管插管的例数,记录麻醉恢复时间(手术结束到刺激患儿有哭闹、挣扎)。结果 D组患儿术中及麻醉苏醒期发生呛咳、喉痉挛和低氧血症(SpO2<90%)的例数低于C组(P<0.05),CHW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非气管内全身麻醉中的气道并发症。
作者:彭夕华;缑海娣;张红艳;胡华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前1d取精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取精困难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取精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一般辅助取精治疗后提前1d取精成功但取卵日取精失败的30例IVF-ET周期作为研究组,接受一般辅助取精治疗后取卵日取精成功的31例IVF-ET周期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提前1d取精组和取卵日取精组的女方年龄(30.87±4.47岁vs 31.48±4.02岁),男方年龄(34.67±6.33岁 vs 35.23±6.09岁),不孕年限(3.87±2.74年vs 4.71±3.45年),女方BMI(21.65±2.34kg/m2 vs 21.80±3.06kg/m2),移植胚胎数(1.90±0.31个vs 1.84±0.45个)等指标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前1d取精组和取卵日取精组的加精时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分别为(95.90±2.40%vs 96.06±2.4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前1d取精组和取卵日取精组两组的获卵数(12.80±5.31个vs 11.52±5.28个),受精率(73.7%vs 78.2%),2pn受精率(57.3%vs 60.8%),2pn卵裂率(97.3%vs 97.7%),优质胚胎率(38.3%vs 33.0%)等实验室指标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的HCG阳性率(60.0%vs 71.0%)和临床妊娠率(60.0%vs 64.5%)对比分析,提前1d取精组的临床妊娠结局略低于取卵日取精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前1d取精的精液处理后在取卵日当天可以收集到足够的有活力的精子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提前1d取精组可以获得和取卵日取精组相似的妊娠结局。
作者:唐亮;吴兴武;许定飞;余敏;田莉峰;辛才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的急诊止痛的方法。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首诊就诊于我院口腔科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8例(患牙168颗)纳入研究,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开髓失活法(A组)、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B组)及牙髓摘除术(C组)进行应急治疗。5-7d后复诊,评价各组的止痛效果并进行根管治疗。结果 B组和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8%、94.64%)均高于C照(71.42%),差异有统计学和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和C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3组发生急性根尖周炎例数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急性牙髓炎的急诊止痛,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与牙髓摘除术的止痛效果好,疗效相当,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朱银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年我院收治的早期2型DN患者64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依帕司他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血清IL-6和hs-CRP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和BUN的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UAER为(82.72±23.87)mg/24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25±23.41)mg/24h,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和hs-CRP的水平分别为(0.83±0.16)μg/L 和(0.62±0.2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4±0.24)μg/L和(0.88±0.45)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患者的UAER和血清IL-6和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从而阻止和缓解DN的进展,疗效确切,值得应有于临床。
作者:刘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孕中期孕妇血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早孕期建卡的单胎妊娠无合并症的孕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孕周为13-27周+6d,用酶联免疫吸附(E-LESA)法进行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共有107例孕妇完成研究,规律产检并在我院分娩。实验分组:A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高于3.5mg/ml,B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不高于3.5mg/ml。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A组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中期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熊贤海;郑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2016年9月22日-24日,由江西省医学会、江西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分会主办,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承办的首届华东六省一市血管外科年会暨第七届江西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年会、第一届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分会年会在南昌召开。近100位国内顶尖级血管外科专家受邀出席本次会议,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458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重点对血管疾病的诊治规范、手术技巧、器具革新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和交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深明教授发表了题为《大动脉炎所致肾动脉狭窄的治疗》、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景在平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夹层腔内微创治疗30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小明教授发表了题为《主动脉夹层远处破口处理意义和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其光教授发表了题为《累及内脏动脉主动脉病变的治疗策略》的演讲。
作者:赵菊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集束化治疗在感染性休克(S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集束化治疗,探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平均尿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2.94%,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早期集束化治疗,有利于改善健康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死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远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给予观察组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80.00%vs 40.00%)和CR率显(40.00%vs 6.67%)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2年、3年的存活率分别为80.00%(12/15)、66.67%(10/15)、53.33%(8/15)和53.33%(8/15)、40.00%(6/15)和26.67%(4/15),两组患者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的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2.4±6.9)分 vs (64.8±6.4)分,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较单纯能够肝动脉栓塞介入化疗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疗效。
作者:黄龙璋;余静;尚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切开阴道穹窿、开腹及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其中阴式组接受切开阴道穹窿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式组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阴式组低,腹腔镜组次之,腹式组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阴式组和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为3.3%,均显著低于腹式组的23.3%(P<0.05)。结论与开腹及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切开阴道穹窿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住院费用更低,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推荐。
作者:赖慧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58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超声声像表现及超声诊断。结果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158例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诊断符合127例,符合率80.38%,误诊13例,误诊率8.23%;漏诊18例,漏诊率11.39%。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较高,并且有助于其他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吴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软组织肉瘤(retroperitoneal soft-tissue sarcoma,RSTS)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5年10月住院的腹膜后肿瘤手术71例患者,完全切除31例(43.6%),联合多脏器切除23例(32.4%),姑息性切除8例(11.3%),活检9例(12.7%)。其中下腔静脉等血管手术4例。结果整体切除(包括完全切除与联合多脏器切除)术后1,3,5年局部复发率(Local recurrence rate,LRR)分别为26.7%、86.7%,100%,复发中位时间17.5个月;1年、3年、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00%、93.3%、40%,中位生存时间56个月;3年、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83.4%、33.4%。结论早期诊断困难,完整切除困难,术后极易复发,均增加了手术难度与风险,整体切除是RSTS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切缘、AJCC分期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相关预后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周红华;李昕;魏远江;白先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