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早期肝硬化的观察

邹鲁;邱瑾;蒋桦

关键词:恩替卡韦, 复方鳖甲软肝片, 肝硬化
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早期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9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好转;治疗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脏硬度指标明显下降,而治疗组下降更显著。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后早期肝硬化在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和肝脏硬度方面疗效确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模态磁共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平均比西方发达国家早10年左右,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临床除专科体检外常用的检查乳腺方法包括:磁共振影像(MRI)、X线乳腺摄影、超声、近红外线、CT、PET等项目。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磁共振应用于乳腺疾病检查以来,磁共振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升级、新序列、新检测方式的应用,磁共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后效果评估、随访等各个阶段均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磁共振对病变空间、时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多种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等,使得磁共振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多模态联合应用磁共振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治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现就其主要应用叙述如下。

    作者:黄智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大动脉炎性脑梗死3例的治疗体会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属于大血管炎的一种,主要累及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也可累及中小血管[1]。属于自身免疫病,临床病理是以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多样。 TA好发于40岁以下人群,年轻女性患者超过80%,男女患病比率为1:4.5左右,西方的患病率为0.5-0.8/10,而日本的患病率高,为4/10万[2,3],我国目前尚未见相关的流行病学报道。临床治疗方面,虽然近些年来,生物制剂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为一些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血管炎提供了较好的治疗选择[4-7],但仍以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余丽玲;戴森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016年全年总目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创痔疮套扎器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痔疮套扎术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度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微创痔疮套扎术合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观察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不净感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患者治愈率存在差异(P<0.05);两组在排便时间、排便不净感比较存在差异(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是在便后肛门坠胀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痔疮套扎器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尹英斌;谢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清胱抑素C与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GRACE评分相关性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NST-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危险评分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NST-ACS患者212例,并将同期入院疑似冠心病而经冠脉造影检测排除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纳入研究患者血清Cys C水平,并收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吸烟史、既往史等临床资料,根据GRACE评分系统计算NSTE-ACS入院及出院6个月GRACE评分,记录NSTE-ACS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NSTE-ACS组患者血清Cys C、hs-CRP及NLR水平较高(P<0.05)。NSTE-ACS组Cys C入院GRACE评分、出院6个月GRACE评分、年龄、Cr、hs-CRP、NLR呈正相关(分别为r=0.322,r=0.394,r=0.430,r=0.617,r=0.404,r=0.323,P 均<0.05)。单因素Logistic 回归显示:Cys C(OR=8.271,P=0.00,95%CI 2.670-25.624)、年龄(OR=1.050,P=0.00,95%可信区间为1.025-1.076)、TG(OR=0.647,P=0.02,95%可信区间为0.448-0.936)是MACE的发生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Cys C(OR=5.403,P=0.03,95%可信区间为1.203-24.253)是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C对NSTE-ACS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且可作为预测NSTE-ACS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吴佳健;邱崇荣;罗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舒血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目的:目的比较舒血宁结合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对12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回顾性调查,分为A组(舒血宁组)、B组(前列地尔组)、C组(前列地尔组+舒血宁组),分别给予舒血宁、前列地尔、舒血宁联合前列地尔静滴。结果 A(舒血宁)组40例,有效率60%;B(前列地尔)组40例,有效率57.5%;B(舒血宁+前列地尔)组48例,有效率72.9%。研究表明:上升型、平坦型听力损害的和轻度、中度听力损害的患者,疗效较理想;中重度、陡降型的患者听力恢复次之;重度、极重度以及全聋型的患者疗效差。结论对于治疗突发性聋舒血宁及前列地尔均具疗效,舒血宁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作者:柳冰;史影姗;曾春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创弹性髓内钉并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的探讨

    目的:研究微创弹性髓内钉并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6例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2例。 A组患儿仅行弹性髓内钉治疗,B组患儿行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C组患儿行弹性髓内钉并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术后随访,比较3组患儿骨囊肿愈合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4.52±3.21)个月。C组骨囊肿愈合情况显著好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及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都为微创手术,两者协同治疗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潘仕红;肖锐;万治平;熊名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银杏提取物EGb761对小鼠肺腺癌血管生成及VEGF、TSP-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提取物EGb761对小鼠肺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肺腺癌模型,用银杏提取物EGb761腹腔注射给药,在10d、20d、30d、40d观察小鼠的整体状态,计算肺组织肿瘤转移结节数目、瘤重及抑瘤率,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血管生长(MVD)、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的表达。结果 EGb761各剂量组的瘤重及肺转移灶数目均低于模型组,EGb761各剂量组VEGF表达、肿瘤血管密度均低于模型组,EGb761各组TSP-1显著增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鼠肺腺癌模型中,银杏提取物EGb761可抑制小鼠肺腺癌肿瘤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VEGF表达减少,TSP-1表达增高而达到的。

    作者:衷敬华;徐房添;许明君;王祥财;王钇力;刘霞;杨静;廖家华;张积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PFNA闭合性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PFNA闭合性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共收治60例A2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按进入医院诊疗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HS)闭合性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给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采用Harris法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观察组操作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小于或少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的下地活动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3.33%、96.67%,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作者:姚连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铁树雄花提取物对鼻咽癌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铁树雄花水提和水提醇沉提取物对荷鼻咽癌裸鼠抑制作用。方法对铁树雄花分别水提和水提醇沉(醇沉)进行提取有效成份,采用鼻咽癌细胞接种裸鼠待长出实体瘤,将实体瘤移植裸鼠皮下建立荷鼻咽癌裸鼠模型,用铁树雄花提取物(水提取物、水提醇沉提取物)分别给实验组裸鼠灌胃0.3ml/10g,对照组给饮用水,阳性对照组给予去氧氟尿苷,每日1次,连续30d。每周测量体质量和肿瘤大小2次,30d给药后处死小鼠,解剖称肿瘤重量,体积计算公式V=a*b*c*π/6,计算抑瘤率,对肿瘤行组织免疫组化(TUNEL)进行凋亡检测,评价铁树雄花提取物(水提取物、醇沉提取物)对裸鼠荷瘤的抑制作用。结果醇沉组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明显,与阴性对照组和水提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水提组对肿瘤抑制与阴性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抑制作用没有醇沉组明显;TUNEL结果显示,铁树雄花提取物对肿瘤的凋亡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与动物实验结果相吻合。结论铁树雄花水提和醇沉提取物对荷鼻咽癌裸鼠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为铁树雄花开发成抗肿瘤药物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寇光;张五萍;伍锡栋;侯雄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口服叶酸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口服叶酸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效果。方法选择透析时间2年以上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每次透析选用高通量的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或每2周透析5次,每天口服叶酸片5mg,2次/d。对照组每次透析选用普通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或每2周透析5次。治疗前检测每位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治疗6个月后再检测他们的同型半胱氨酸,通过前后化验结果及患者自我评价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hcy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下降的值,以及治疗组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明显,自我良好感觉的评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种结果采用统计学处理,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口服叶酸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住院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爱英;潘丽娟;吴会英;吴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吉西他滨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探讨

    目的:探讨常规GP方案化疗基础上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予以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个疗程化疗两组患者瘤体均有缩小,观察组总有效率56.52%对比对照组3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疗程化疗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5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2%(P<0.0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均有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的GP方案化疗相比,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的治疗方案在不增加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基础上能提高有效率并疾病进展时间。

    作者:李丽华;傅颖梅;金钊;梁小芳;漆兴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自身抗体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及抗着丝点抗体(ACA)检测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中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SCLC患者、116例其他肿瘤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以人喉癌上皮细胞-20-10(HEp-20-10)和人喉癌上皮细胞-2(HEp-2)作基质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ACA,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比,SCLC血清中ANA阳性率显著增加(P<0.01);SCLC患者ANA检出率与肝癌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SCLC与各病例对照组相比,ACA检出率明显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肺癌组血清中ANA和ACA的检出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性升高(P<0.01);分别采用HEp-20-10和HEp-2作为基质的IIF法对血清ACA进行检测,SCLC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4),Kappa一致性分析,P<0.01,有显著性差异,但Kappa=0.333,一致性较差;联合2种不同基质检测SCLC患者结果显示其阳性率显著提高(P<0.05),但从临床评价指标可见:基质为HEp-20-10的IIF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更显著。结论 ACA的检测对SCLC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采用HEp-20-10细胞株检测ACA抗体更有助于SCLC患者检出率。

    作者:付志强;丁耀东;谭立明;吴洋;陈娟娟;李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015年九江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九江市2015年流感流行特点,为本市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哨点医院疑似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MDCK细胞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分型鉴定。结果2015年共检测流感样咽拭子标本1040份,病毒核酸阳性218份,阳性检出率为20.96%(218/1040);其中季节性H3N2135例,占61.93%(135/218);新甲型H1N17例,占3.21%(7/218);B型75份,占34.4%(75/218);H7N91例,占0.46%(1/218)。共分离出流感毒株74份,分离阳性率为7.12%(74/1040),其中季节性H334株,B-Yanagara型40株。结论2015年九江市有H3N2、新甲型HIN1和B型流感流行,其中以H3N2型和B型流感为流行优势株。流感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上半年1至4月和下半年6至8月为发病高峰,流感常规监测中需警惕人感染禽流感H7N9。

    作者:熊火梅;张红波;梁剑锋;余福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056例丰城市夏季缺血性脑卒中分析

    目的:探讨丰城市夏季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38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中6-8月间发病入院的10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丰城市夏季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在105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发病以中老年人为主,但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缺血性卒中中青年患者(<60岁)相对于其他季节偏多(P<0.05);夏季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中,合并诊断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呼吸道疾病和高脂血症,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心脏疾病的发病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1)。结论丰城市夏季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缺血性卒中以中青年患者偏多,且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在夏季发生缺血性卒中高于其他季节,针对此类特殊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可以减少发病。

    作者:袁亚辉;徐祖兵;江剑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1月符合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病症标准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小剂量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3.33%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更佳。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YP2C19基因型检测与血小板聚集实验对指导氯吡格雷用药的研究

    目的:比较CYP2C19基因型检测与血小板聚集实验两种测定方法对临床氯吡格雷使用的指导作用。为临床上选择更经济、有效的测定方法指导氯吡格雷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二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的患者的资料,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相关疾病史、用药史、血液检查结果、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等。通过t检验、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来比较CYP2C19基因型检测与血小板聚集实验两种测定方法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结果对基线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代谢快组(92例)、代谢中间组(116例)、代谢慢组(30例)三组间两两比较,年龄、性别、有否糖尿病、有否肾功能不全、有否吸烟、有否使用钙通道阻滞剂(CCB)、有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代谢快组、代谢中间组、代谢慢组三组之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实验(二磷酸腺苷(ADP)聚集率、花生四烯酸聚集率、胶原聚集率)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均齐性,其中ADP聚集率三组间比较, P<0.001,有显著差异。将ADP聚集率>50%赋值为0(反应差),ADP聚集率≤50%赋值为1(反应好)。将ADP聚集率界定治疗反应与CYP2C19基因型检测代谢能力之间两两比较,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代谢快组治疗反应明显好于代谢中间组及代谢慢组。但是基因检测呈“代谢慢”的患者中,仍有较高比例(43%)对氯吡格雷用药反应好;而在基因检测呈“代谢快”的患者中,亦有一定比例(16%)用药反应差。结论 CYP2C19基因型检测是目前临床上指导氯吡格雷用药方案制定的常用方法,本研究发现,根据血小板聚集实验中ADP聚集率来评估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也是可行的,且更经济。但因本研究中基因检测呈“代谢慢”的患者中,仍有较高比例对氯吡格雷治疗反应好,在有条件的区域可联合血小板聚集实验和CYP2C19基因型检测来制定氯吡格雷用药方案。

    作者:李林锋;蔡新勇;郭邦国;涂伟玲;胡菁;洪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椎体强化术治疗Kummell’s病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Kummell’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胸腰椎Kummell’s病患者推行经皮椎体强化术,记录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38例Kummell’s病椎体行PVP治疗均成功,手术时间每个病椎平均34min,术前术后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35例术后随访6月至9年疼痛无再发及加重,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相邻椎体来见骨折。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操作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加背柱稳定性,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对治疗Kummell’s病效果良好。

    作者:陆炯;孙长惠;邹灵;胡旻炜;陈一南;杨泽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代谢综合征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代谢综合征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风险。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256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按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435例,对照组2128例,观察病人困难面罩通气和困难插管的发生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中低血压和心律失常,术后低氧血症和肺部感染以及术后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代谢综合征组病人困难面罩通气和困难插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出血量增加,术中低血压和心律失常,术后低氧血症和肺部感染以及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代谢综合征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作者:王忠;徐国海;余树春;袁林辉;黄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颈部动脉血管低剂量CTA评价血管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血管低剂量CT血管造影评价血管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入住神经内科具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患者19例。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A)10例及常规剂量组(B)9例,管电压、碘对比剂分别为80kV、50ml和120kV、80ml进行血管CTA成像,并进行相应后处理显示颈部动脉粥样斑块及管腔狭窄程度。对比分析图像质量、血管强化程度、X线辐射剂量。结果 A、B两组患者检出稳定斑块、易损斑块、混合斑块及血管狭窄的能力、两组图像质量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用量明显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CTA检查能清楚显示颈部动脉粥样斑块形态、直径及斑块成分,并对其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程度作出较精确的判断。大能降低约58.3%的X线辐射剂量及37.5%碘对剂摄入量,有效的降低了X线对人体的电离辐射总量及碘对比剂的肾毒性。因此颈部动脉血管低剂量CTA评价血管斑块稳定性及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比较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丰章;巫启恒;胡含明;邹南安;刘霞;熊建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