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动脉炎性脑梗死3例的治疗体会

余丽玲;戴森华

关键词:大动脉炎, 脑梗死, 风湿
摘要: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属于大血管炎的一种,主要累及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也可累及中小血管[1]。属于自身免疫病,临床病理是以血管壁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多样。 TA好发于40岁以下人群,年轻女性患者超过80%,男女患病比率为1:4.5左右,西方的患病率为0.5-0.8/10,而日本的患病率高,为4/10万[2,3],我国目前尚未见相关的流行病学报道。临床治疗方面,虽然近些年来,生物制剂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为一些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血管炎提供了较好的治疗选择[4-7],但仍以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采用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3个月、6个月时患者疼痛评分、术后功能恢复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和工作通道建立,平均手术时间(64.8±7.9)min,平均出血量(48.6±9.2)ml,平均住院时间(5.2±1.8)d。术中未发生神经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腹腔脏器受损和椎间隙感染病例。12例患者术后小腿酸胀、有麻木感,术后1-3周即缓解。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 Macnab分级结果为:优29例,良2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8%(53/58)。结论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临床可考虑应用。

    作者:卢于;盛亚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口服叶酸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口服叶酸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效果。方法选择透析时间2年以上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每次透析选用高通量的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或每2周透析5次,每天口服叶酸片5mg,2次/d。对照组每次透析选用普通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或每2周透析5次。治疗前检测每位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治疗6个月后再检测他们的同型半胱氨酸,通过前后化验结果及患者自我评价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hcy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下降的值,以及治疗组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明显,自我良好感觉的评价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种结果采用统计学处理,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口服叶酸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住院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爱英;潘丽娟;吴会英;吴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舒血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目的:目的比较舒血宁结合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对12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回顾性调查,分为A组(舒血宁组)、B组(前列地尔组)、C组(前列地尔组+舒血宁组),分别给予舒血宁、前列地尔、舒血宁联合前列地尔静滴。结果 A(舒血宁)组40例,有效率60%;B(前列地尔)组40例,有效率57.5%;B(舒血宁+前列地尔)组48例,有效率72.9%。研究表明:上升型、平坦型听力损害的和轻度、中度听力损害的患者,疗效较理想;中重度、陡降型的患者听力恢复次之;重度、极重度以及全聋型的患者疗效差。结论对于治疗突发性聋舒血宁及前列地尔均具疗效,舒血宁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作者:柳冰;史影姗;曾春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015年九江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九江市2015年流感流行特点,为本市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哨点医院疑似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MDCK细胞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分型鉴定。结果2015年共检测流感样咽拭子标本1040份,病毒核酸阳性218份,阳性检出率为20.96%(218/1040);其中季节性H3N2135例,占61.93%(135/218);新甲型H1N17例,占3.21%(7/218);B型75份,占34.4%(75/218);H7N91例,占0.46%(1/218)。共分离出流感毒株74份,分离阳性率为7.12%(74/1040),其中季节性H334株,B-Yanagara型40株。结论2015年九江市有H3N2、新甲型HIN1和B型流感流行,其中以H3N2型和B型流感为流行优势株。流感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上半年1至4月和下半年6至8月为发病高峰,流感常规监测中需警惕人感染禽流感H7N9。

    作者:熊火梅;张红波;梁剑锋;余福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1月符合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病症标准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小剂量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5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3.33%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治疗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更佳。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26例,分别使用氯氮平(A组)、利培酮(B组)及阿立哌唑(C组)连续治疗8周,并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30名人员设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3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血清T3、T4、FT3、FT4及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患者治疗8周后T3、T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TSH水平却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T3、FT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患者治疗8周后五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引起血清T3、T4及TSH变化,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吴琼芳;成晓洁;李凯;喻芳;张雷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able pin系统与克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Cable pin系统与克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共收治56例闭合性横行骨折患者,其中采用Cable pin系统固定治疗的31例,克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的25例。我们将其分为A组(Cable pin系统)、B组(克式针张力)两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随访期间记录患者术后1月及3月VAS评分、术后3月及术后6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改良Bostman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要求取出内固定人数。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P=0.33)、出血量(P=0.06)、手术的切口长度(P=0.12)相当,无统计学差异。VAS评分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均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及6个月A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优于B组(P<0.05)。改良Bostman评分优于传统的克式针张力带组(P<0.05)。 A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B组(P<0.05)。 A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Cable-pin系统应用于治疗髌骨骨折较克式针张力带取得了更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李颂;彭源祥;张衍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自拟通便一号方治疗混合痔合并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自拟通便一号方治疗混合痔合并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混合痔合并便秘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术后分别接受通便一号方和乳果糖治疗两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两周后,观察组的各主要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70.83%,P=0.0267。结论通便一号方治疗混合痔合并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琴雯;肖慧荣;管诗强;葛魏;张磊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冲击波与肩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新兴的体外冲击波技术与传统的肩关节周围注射术治疗肩周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肩关节周围注射治疗组128例及冲击波治疗组87例肩周炎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后第7d 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CM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均明显缓解,但两组之间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根据CMS评定注射治疗组有效率为71.9%,冲击波治疗组有效率为70.1%,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肩关节周围注射术与体外冲击波技术均能有效地治疗肩周炎,两者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魏建梅;邱觅真;王志剑;张达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016年全年总目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头孢曲松钠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的:研究头孢曲松钠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方法共选取24只4周龄的健康SD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治疗组及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各8只。其中治疗组与模型组按照15mg/kg腹腔注射LPS(大肠杆菌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内毒素脓毒症模型,治疗组在内毒素打击24h后开始头孢曲松治疗;模型组则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对照治疗。在治疗用药72h后处死大鼠,分别取其结肠内容物进行肠道杆菌、肠球菌及乳酸杆菌的细菌定量培养及菌种鉴定工作。结果脓毒症大鼠结肠内肠杆菌数量增加明显(P<0.01),肠球菌数量增加(P<0.01),乳酸杆菌数量减少(P<0.05);头孢曲松治疗后肠杆菌显著减少(P<0.01),甚至较正常组亦显著减低(P<0.01),肠球菌数量进一步增加(P<0.01),乳酸杆菌数量进一步减少(P<0.01),球杆菌比值严重倒置(P<0.01)。结论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存在紊乱,头孢曲松钠使菌群紊乱进一步加剧,肠道内定植的肠杆菌以及益生菌(乳酸杆菌)大量减少,肠球菌增加,球杆菌比值严重倒置,破坏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

    作者:李云;金国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创弹性髓内钉并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的探讨

    目的:研究微创弹性髓内钉并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6例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2例。 A组患儿仅行弹性髓内钉治疗,B组患儿行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C组患儿行弹性髓内钉并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治疗。术后随访,比较3组患儿骨囊肿愈合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4.52±3.21)个月。C组骨囊肿愈合情况显著好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及经皮注射自体骨髓加异体骨粉移植都为微创手术,两者协同治疗儿童长管状骨骨囊肿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潘仕红;肖锐;万治平;熊名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细胞因子IL-10、TGF-1及VEGF的表达对肝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内细胞因子IL-10、TGF-1及VEGF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87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癌组织中IL-10、TGF-1及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项临床病理指标以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中IL-10、TGF-1、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肝癌组织IL-10表达水平与病灶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肝癌组织TGF-1表达水平与术前AFP水平有关(P<0.05);肝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有无包膜、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有关(P<0.05);肝癌组织IL-10高表达者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IL-10低表达者(P<0.05);肝癌组织VEGF高表达者无瘤生存率明显均低于VEGF低表达者(P<0.05);肝癌组织中TGF-1高低表达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肿瘤包膜是否完整、血管侵犯、IL-10表达、VEGF表达是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细胞因子IL-10、VEGF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预测指标,较低的IL-10表达水平和较高的VEGF表达水平与肝癌较差的预后有关,未见TGF-1与肝癌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王伟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肝脏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现报道我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肝脏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结合文献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表现,免疫组化特征以及治疗方法。

    作者:陈斌;万仁华;单人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椎体强化术治疗Kummell’s病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Kummell’s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胸腰椎Kummell’s病患者推行经皮椎体强化术,记录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38例Kummell’s病椎体行PVP治疗均成功,手术时间每个病椎平均34min,术前术后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35例术后随访6月至9年疼痛无再发及加重,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相邻椎体来见骨折。结论经皮椎体强化术,操作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加背柱稳定性,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对治疗Kummell’s病效果良好。

    作者:陆炯;孙长惠;邹灵;胡旻炜;陈一南;杨泽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二尖瓣脱垂临床及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二尖瓣脱垂(Mitral Valve Prolapse,MVP)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5%[1],该病可出现于各个年龄段,以年轻女性较为多见,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发病率增高[2,3]。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二尖瓣脱垂及其超声诊断研究进展作一文献回顾并综述如下。

    作者:李西(综述);刘燕娜(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赣南地区骨科医师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目的:调查赣南地区骨科医师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情况,总结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及纠正骨科医师工作倦怠,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应用一般状况调查表、马斯勒倦怠感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赣南地区各级医院骨科医师进行心理测查。结果1.赣南地区骨科医师中轻微倦怠的医师占85.3%,明显倦怠的医师占6.8%,另外7.9%的医师为无倦怠;2.工作倦怠在年龄、职称、学历、年资、婚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不良嗜好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3.骨科医师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情感疏远与心理健康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成就感缺乏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结论赣南地区各级医院骨科医师均存在不同程度工作倦怠及心理健康问题,及时、有效地干预对预防和改善这些不良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金财;项卫卫;曾文添;朱文清;姬广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IP2A与c- My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CIP2A与c-Myc在乳腺纤维腺瘤、非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明确不同阶段乳腺肿瘤组织中CIP2A和c-Myc各自的表达水平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初步的探讨两因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纤维腺瘤、非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标本各40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40例乳腺纤维腺瘤,40例乳腺原位癌和40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CIP2A及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它们的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乳腺纤维腺瘤,40例乳腺原位癌和40例浸润性乳腺癌中CIP2A及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它们的差异;并分析CIP2A与c-Myc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CIP2A及c-Myc蛋白在乳腺纤维腺瘤、非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强度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P2A及c-Myc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在非浸润性乳腺癌和浸润性乳腺癌中CIP2A与c-Myc表达的强度呈正相关。结论 CIP2A与c-Myc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过表达;二者在乳腺纤维腺瘤、非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程度依次升高;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CIP2A可能通过稳定c-Myc蛋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坚;周凯;王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右美托嘧啶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卵巢囊肿手术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啶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卵巢囊肿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妇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这段期间收治10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不接受维持麻醉,实验组接受右美托咪啶维持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同时,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嘧啶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输精管结扎患者行改良输精管吻合术19例分析

    目的:探讨输精管吻合术的方法及复育效果。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技术行输精管二层缝合法并利用输精管旷置结节行输精管吻合口后壁支撑法。结果本组19例,有精子者17例,再通率89.4%,精子>20×106/ml者11例,其中配偶有孕者3例,精子<20×106/ml者6例,无精子者2例其中1例并发吻合口部痛性结节。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二层缝合法,利用旷置结扎结节作吻合口后壁支撑法,可有助于提高输精管再通率。

    作者:吴荣国;田向旗;谢俊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