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峰;曾三平
目的:提高眼科医生对眼鼻相关性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避免漏、诊误诊而造成不良后果。方法对31例以眼部症状首诊于眼科的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鼻窦炎可以眼痛、眼睑水肿、视力下降、球结膜充血、眼球突出等症状首诊于眼科。结论由于生理及解剖因素,鼻窦病变常影响或波及眼眶,患者以眼部症状来首诊;临床上眼科医生应提高对眼鼻相关性疾病的认识,对病患详细认真检查,争取做到早期诊断,避免误诊而延误治疗。
作者:鄢涛;罗祝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案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外侧缘入路和传统Judet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日常活动及肌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操作相对简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文荣;陈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江西某三甲医院网络直报传染病的构成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年至2013年网络报告传染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13年共报告传染病2140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2085例,占97.43%;报告丙类传染病3种31例,占1.45%;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3种24例,占1.12%。构成比排在前五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丙型肝炎、甲型肝炎。结论肺结核、乙型肝炎和梅毒是目前该院收治的主要传染病,应将其作为该院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熊小玲;余小辉;彭丽娟;徐赛秀;戈永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在膝内侧副韧带撕裂的超声诊断工作的应用体会。方法对31例具有明确外伤及膝部疼痛病史的患者进行膝内侧副韧带超声检查,并将MRI结果作为金标准,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中10例为膝内侧副韧带撕裂,21例阴性。 MRI结果中8例诊断为膝内侧副韧带撕裂,1例考虑为膝内侧副韧带滑囊炎,22例阴性。结论膝内侧副韧带撕裂的超声检查应用还不够广泛,与MRI仍有差距。但通过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诊断符合率得到了提高。这项技术已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发辉;欧阳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合体滋养细胞微粒(STBMs)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正常妊娠者30例(对照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30例(实验组)外周血中STBMs的含量,探讨STBM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结果 STBMs在实验组外周血中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3.41,P<0.05);含量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结论 STBMs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含量升高,造成母体内皮系统受损及炎症反应,从而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万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为切换点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将ICU58例重症肺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A组29例)和有创治疗组(B组29例)。所有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尽早气管插管给予有创机械通气(IMV),当出现PIC窗时,A组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面罩无创通气序贯治疗;B组继续IMV,以SIMV+PSV模式撤机。记录两组患者出现PIC窗的时间、IMV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死亡例数、再次插管例数、呼吸相关性肺炎(VAP)例数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患者PIC窗出现时生命体征(MAP、RR、HR)和动脉血气指标(ABG),以及出窗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V时间及总机械通气时间均减少,住ICU时间缩短, VAP发病率、再次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以PIC窗为切换点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通气策略,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徐方林;雷睿;姜玉芬;闫阳;肖志峰;姚伟;吐尔干巴依;张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营养支持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显著改善,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有更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可以较快的缓解老年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曾桂珍;张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不同制作技术及粘接剂对In-Ceram氧化铝全瓷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3种技术制作氧化铝全瓷冠各15个,分别采用3种粘接剂粘固于离体牙,温度循环实验后,将样本放入质量分数为2%的亚甲蓝溶液48h,体式显微镜观察牙与粘接剂界面的微渗漏状况,记录观察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粘结树脂型粘接剂微渗漏小,其次是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玻璃离子微渗漏大(P<0.05);采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和玻璃离子粘固不同全瓷冠时,粉浆涂塑氧化铝冠的微渗漏大(P<0.05)。结论 Cerec inLab system制作的全瓷冠边缘微渗漏小。自粘结树脂型粘接剂抗边缘微渗漏能力强,是粘固In-Ceram氧化铝全瓷冠的理想粘接剂。
作者:李东方;姚心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将14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30R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IR和HOMA-β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时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血糖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具有血糖控制好、胰岛素使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彭望英;况福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室间隔修补患儿中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需要手术纠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D组于气管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先静脉给予负荷量0.5μg/kg,10min内泵注完毕,继以0.5μg/(kg·h)的速率泵注维持直至体外循环开始;C组则给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结束后即刻(T1),体外循环后4h(T2),手术后12h(T3)经中心静脉抽血测定TNF-α、IL-6、IL-8、丙二醛(MDA)浓度和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以及CK-MB、cTnI值,并记录患儿术后临床指标。结果 T0时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在T1、T2、T3时D组和C组的TNF-α、IL-6、IL-8、MDA、CK-MB、cTnI较T0时增高,而SOD较T0时降低(P<0.05);组间比较,D组的TNF-α、IL-6、IL-8、MDA、CK-MB、cTnI在 T1、T2、T3时较C组低,SOD较C组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以减轻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炎性反应,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章征兵;明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儿泻停颗粒联合蜡样芽孢杆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8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儿泻停联合蜡样芽孢杆菌和蒙脱石散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并予等同基础治疗。记录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第3d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基线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d试验组有效率97.4%,对照组96.7%,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3%vs 12%),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儿泻停颗粒与蒙脱石散分别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相当,安全性好,但前者便秘不良反应更少,是更优的临床选择。
作者:吴蔚;万盛华;万宏;段亚群;李香莲;肖珍君;罗丽娟;刘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连贯性治疗外伤性脑室铸型的疗效。方法对94例外伤脑室铸型患者分两组,其中48例采用手术、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综合连贯性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46例行单纯脑室外引流的患者为对照组,并对其死亡率和临床有效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2.5%,死亡率27%;对照组总有效率28.6%,死亡率64.2%。结论侧脑室引流及腰大池脑脊液置换对于外伤性脑室铸型能较快消除血肿,促进脑脊液循环通路的重新建立,是提高预后的有效的救治措施。
作者:许歆;易宇光;陈小萍;李金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8个胸部结节病病例的CT表现。结果18个病例均表现为胸部淋巴结肿大,其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18例,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的17例,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且无纵隔淋巴结肿大的1例。有12例表现为肺部病变,其中多发结节9例,磨玻璃样影4例,不规则线状影6例。5例并有胸膜病变。结论胸部结节病在CT上有特征性的表现,CT对该病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洪伟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输尿管切开取石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4年4月间,应用输尿管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10例(其中3例多发结石,7例单发结石),下段结石18例(4例多发结石,14例单发结石),结石直径大小0.8cm-3.0cm,平均1.9cm。观察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成功率90%(9/10),中下段100%(18/18)。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上移至肾盂,术后行体外震波碎石,1个月后复查KUB结石全部排出。手术时间40min-90min,平均65min,术后住院时间7d-9d,平均8d。并发症发生率3.57%(1/28),仅1例出现持续高热。结论在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中,输尿管镜的应用是安全、可靠、有效的,尤其在结石位置移动,及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具有其独特的功效。
作者:谢文虎;张中华;黎源;刘军华;宋小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心理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氟西汀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病例资料,共58例,按是否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6),血药浓度监测于口服氟西汀胶囊6h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其中26例需调整给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指标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和8周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和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氟西汀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情况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石宝;余静;吉庆伟;刘三妹;施先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成像技术对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淋巴瘤患者及30例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双源CT动脉期及静脉期能量资料,比较两者的CT值、碘覆盖值(CToA)、标准化平均碘浓度(NIC)、碘浓度差(IC)、碘浓度均一化比值(HRIC)及单能谱图像上淋巴结CT值差别。组间行双样本t检验分析,以P<0.05为结果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果淋巴瘤组淋巴结的平扫CT值、动静脉CT值分别与平扫CT值差值均高于转移性淋巴瘤组淋巴结,3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组动脉期及静脉期的CToA、IC、HRIC均高于转移性淋巴瘤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NIC无显著差异(P>0.05)。淋巴瘤组淋巴结在单能量图像上CT值较转移性淋巴瘤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能谱成像可提高淋巴瘤及转移性淋巴瘤的检出及诊断准确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炳亮;桂绍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方法利用江西省2010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对3000例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江西省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水平不足、中等、活跃的比例分别为20.77%、30.33%、48.90%(标化后为21.68%、31.67%、46.64%);工作、交通、休闲锻炼的活动量占总体力活动量的比例分别为62.57%、28.48%、8.95%(标化后为62.30%、28.49%、9.21%);平均静坐、睡眠时间分别为5.05h/d、7.68h/d,静态时间合计为12.73h/d。结论江西省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尚可,工作是居民体力活动的主要来源,今后应调整体力活动类型构成,倡导居民更多参加休闲锻炼,减少每日静坐时间。
作者:范为民;陈轶英;朱丽萍;李艾;颜玮;吉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按不同方法选择经典型喉罩(LMA)大小在女性患者乳腺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女性乳腺手术患者60例,根据选择喉罩型号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n=30),按标准体重选择;B组(n=30)按修正后方法选择。所有患者依次注入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5mg/kg后,由同一名麻醉科医师插入LMA。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全麻。结果两组患者间各时点SBP、DBP、HR、PETCO2、Ppeak、胸肺顺应性(Cp)及气道密闭压(OLP)等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A 组LMA 置入时间明显长于 B 组,分别为(35±5)s 与(28±3)s(P<0.05),术后咽痛分别为10例(13%)和3例(10%)(P<0.05)。两组一次置入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年女性患者依据标准体重的修正方法选择喉罩,更易置入,口咽部损伤较轻。
作者:李荣胜;廖永强;蓝晓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