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涛;罗祝麟
目的:探讨并总结胸腔镜下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的患儿80例,ASAⅡ-Ⅳ级,男52例,女28例,出生2-28d,体重1.4-3.5kg,所有患儿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于气胸建立前(T0)、气胸建立后30min(T1)、气胸建立后60min(T2)、气胸建立后90min(T3)、气胸解除后20min(T4)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动脉血pH、PaO2、PaCO2同时记录各时点HR、MAP、SpO2、PETCO2、PIP、PEEP、RR。结果8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毕带气管导管回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所有患儿T0-T4各时点HR、MAP、PE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3时SpO2、pH、PaO2显著低于T0时,PETCO2、RR、PIP、PaCO2显著高于T0时(P<0.05);T4时SpO2、PETCO2、RR、PIP、动脉血pH、PaO2及PaCO2较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手术麻醉处理要点包括术前应积极治疗肺炎,调整营养状态;麻醉诱导时保留自主呼吸,气管导管尖端尽可能位于食管气管瘘以下;术中采用低潮气量加适当PEEP并辅以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单肺通气策略;加强围人工气胸期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监测也十分必要。
作者:胡华琨;李强;钟惠真;彭夕华;肖煜;许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儿泻停颗粒联合蜡样芽孢杆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8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儿泻停联合蜡样芽孢杆菌和蒙脱石散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并予等同基础治疗。记录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第3d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基线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d试验组有效率97.4%,对照组96.7%,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3%vs 12%),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儿泻停颗粒与蒙脱石散分别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相当,安全性好,但前者便秘不良反应更少,是更优的临床选择。
作者:吴蔚;万盛华;万宏;段亚群;李香莲;肖珍君;罗丽娟;刘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方法利用江西省2010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对3000例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江西省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水平不足、中等、活跃的比例分别为20.77%、30.33%、48.90%(标化后为21.68%、31.67%、46.64%);工作、交通、休闲锻炼的活动量占总体力活动量的比例分别为62.57%、28.48%、8.95%(标化后为62.30%、28.49%、9.21%);平均静坐、睡眠时间分别为5.05h/d、7.68h/d,静态时间合计为12.73h/d。结论江西省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尚可,工作是居民体力活动的主要来源,今后应调整体力活动类型构成,倡导居民更多参加休闲锻炼,减少每日静坐时间。
作者:范为民;陈轶英;朱丽萍;李艾;颜玮;吉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成像技术对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淋巴瘤患者及30例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双源CT动脉期及静脉期能量资料,比较两者的CT值、碘覆盖值(CToA)、标准化平均碘浓度(NIC)、碘浓度差(IC)、碘浓度均一化比值(HRIC)及单能谱图像上淋巴结CT值差别。组间行双样本t检验分析,以P<0.05为结果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果淋巴瘤组淋巴结的平扫CT值、动静脉CT值分别与平扫CT值差值均高于转移性淋巴瘤组淋巴结,3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组动脉期及静脉期的CToA、IC、HRIC均高于转移性淋巴瘤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NIC无显著差异(P>0.05)。淋巴瘤组淋巴结在单能量图像上CT值较转移性淋巴瘤组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能谱成像可提高淋巴瘤及转移性淋巴瘤的检出及诊断准确率,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炳亮;桂绍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后肝功能和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明显改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手术后肝功能和免疫球蛋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显著,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曾志峰;曾三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不同制作技术及粘接剂对In-Ceram氧化铝全瓷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3种技术制作氧化铝全瓷冠各15个,分别采用3种粘接剂粘固于离体牙,温度循环实验后,将样本放入质量分数为2%的亚甲蓝溶液48h,体式显微镜观察牙与粘接剂界面的微渗漏状况,记录观察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粘结树脂型粘接剂微渗漏小,其次是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玻璃离子微渗漏大(P<0.05);采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和玻璃离子粘固不同全瓷冠时,粉浆涂塑氧化铝冠的微渗漏大(P<0.05)。结论 Cerec inLab system制作的全瓷冠边缘微渗漏小。自粘结树脂型粘接剂抗边缘微渗漏能力强,是粘固In-Ceram氧化铝全瓷冠的理想粘接剂。
作者:李东方;姚心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输尿管切开取石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4年4月间,应用输尿管镜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10例(其中3例多发结石,7例单发结石),下段结石18例(4例多发结石,14例单发结石),结石直径大小0.8cm-3.0cm,平均1.9cm。观察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成功率90%(9/10),中下段100%(18/18)。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上移至肾盂,术后行体外震波碎石,1个月后复查KUB结石全部排出。手术时间40min-90min,平均65min,术后住院时间7d-9d,平均8d。并发症发生率3.57%(1/28),仅1例出现持续高热。结论在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中,输尿管镜的应用是安全、可靠、有效的,尤其在结石位置移动,及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应用具有其独特的功效。
作者:谢文虎;张中华;黎源;刘军华;宋小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用于痔术后肛门狭窄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2年6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32例痔术后肛门狭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术后取得满意疗效,随访半年均未诉不适,且无复发。
作者:张晓飞;谢沐初;黄德荣;刘歆;王莹;张金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心理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氟西汀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病例资料,共58例,按是否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6),血药浓度监测于口服氟西汀胶囊6h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其中26例需调整给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指标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和8周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和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氟西汀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情况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石宝;余静;吉庆伟;刘三妹;施先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按不同方法选择经典型喉罩(LMA)大小在女性患者乳腺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女性乳腺手术患者60例,根据选择喉罩型号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n=30),按标准体重选择;B组(n=30)按修正后方法选择。所有患者依次注入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5mg/kg后,由同一名麻醉科医师插入LMA。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全麻。结果两组患者间各时点SBP、DBP、HR、PETCO2、Ppeak、胸肺顺应性(Cp)及气道密闭压(OLP)等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A 组LMA 置入时间明显长于 B 组,分别为(35±5)s 与(28±3)s(P<0.05),术后咽痛分别为10例(13%)和3例(10%)(P<0.05)。两组一次置入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年女性患者依据标准体重的修正方法选择喉罩,更易置入,口咽部损伤较轻。
作者:李荣胜;廖永强;蓝晓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于手术前后分别测量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中缘高度,手术前后VAS评分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患者手术时间为0.8-3.1h,平均为(2.2±0.9)h,术中出血量较少。68个椎体中,行双侧穿刺48个(70.6%)、单侧穿刺20个(29.4%),未出现穿刺失败病例。手术后患者VAS评分、Cobb角度明显低于手术前,而前缘高度、中缘高度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未出现椎管中骨水泥渗漏情况,而椎体前缘韧带后渗漏1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椎间空隙内渗漏0例,神经轻度损伤1例,伤口不愈合0例,畸形愈合0例,骨折不愈合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周友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氯氮平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6例氯氮平中毒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16例患儿均有精神萎靡、嗜睡,呕吐2例,发热1例,流涎3例,血糖升高6例,CK、CK-MB升高5例,白细胞升高7例,心电图异常9例。患儿入院后均予洗胃、利尿、补液、纳洛酮促醒、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所有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氯氮平急性中毒治疗以洗胃、利尿促进排泄及对症治疗为主,重点是密切观察,早期识别和处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同时应用纳洛酮防治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作者:董显燕;廖林英;黄郁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采用X线与CT诊断的价值进行评价,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121例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采取X线和CT对骶髂关节病变进行诊断,并对两种手段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骶髂关节0-Ⅱ级改变X线检出率低于CT检查(P<0.05),Ⅲ-Ⅳ级改变两种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P>0.05)。结论 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初级病变的诊断率和准确性较高,在早期病变诊断中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华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在膝内侧副韧带撕裂的超声诊断工作的应用体会。方法对31例具有明确外伤及膝部疼痛病史的患者进行膝内侧副韧带超声检查,并将MRI结果作为金标准,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中10例为膝内侧副韧带撕裂,21例阴性。 MRI结果中8例诊断为膝内侧副韧带撕裂,1例考虑为膝内侧副韧带滑囊炎,22例阴性。结论膝内侧副韧带撕裂的超声检查应用还不够广泛,与MRI仍有差距。但通过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诊断符合率得到了提高。这项技术已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发辉;欧阳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种植修复已经成为牙缺失修复的主要方法,但植入骨内的种植体需要足够骨硬组织支持。下颌后牙牙缺失区由于牙周病等各种原因导致牙槽骨垂直骨量不足而影响牙种植。通常垂直骨量不足一般应用Onlay植骨[1],但是Onlay 骨移植也存在移植骨块吸收比较多,同时也有移植骨与植骨术区基骨愈合欠佳的缺点,且需要开辟一个取骨区,造成一个新创伤区,患者痛苦大,难接受。在下颌后牙垂直骨量严重不足时如何减少患者的痛苦并简化手术使种植区骨量能满足种植的要求是广大口腔医务工作者的追求。本文报道1例下颌骨垂直骨量严重不足,直接采用人工骨粉植入延期种植1例,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魏洪武;郭水根;郑希军;温国胜;黄娇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链球菌属是一群触酶阴性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该群种类繁多,目前临床血清学方法进行分群(A、B、C、D、F、G 群),根据溶血现象(β溶血、α溶血或草绿色链球菌、γ溶血或不溶血)进行分类。似马链球菌属C群链球菌:CAMP、马尿酸钠试验阴性,65g/L氯化钠耐盐阴性,杆菌肽耐药。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招辉;杨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室间隔修补患儿中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需要手术纠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D组于气管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先静脉给予负荷量0.5μg/kg,10min内泵注完毕,继以0.5μg/(kg·h)的速率泵注维持直至体外循环开始;C组则给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结束后即刻(T1),体外循环后4h(T2),手术后12h(T3)经中心静脉抽血测定TNF-α、IL-6、IL-8、丙二醛(MDA)浓度和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以及CK-MB、cTnI值,并记录患儿术后临床指标。结果 T0时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在T1、T2、T3时D组和C组的TNF-α、IL-6、IL-8、MDA、CK-MB、cTnI较T0时增高,而SOD较T0时降低(P<0.05);组间比较,D组的TNF-α、IL-6、IL-8、MDA、CK-MB、cTnI在 T1、T2、T3时较C组低,SOD较C组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以减轻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炎性反应,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章征兵;明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尿毒症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发作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10例因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并发神经精神症状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时间、症状及处理方法。结果神经精神症状发作时间:应用头孢曲松5例,平均7.5d;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2例,平均8.5d;应用头孢曲松1例,使用6d;应用头孢吡肟1例,使用4d;应用头孢他啶1例,4.0g/d,使用7d。表现意识障碍有6例次,表现精神异常5例次,表现抽搐2例次。所有患者一经确诊,立即停用抗生素,同时予消除脑水肿的治疗措施,均于24-48h内症状消失。所有患者症状缓解后均未复发。结论对于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尿毒症患者,在出现精神异常后,应高度警惕精神症发作,可根据病史、用药史、及临床表现及时确诊;一经确诊应及时停药和对症处理,必要时增加血液透析次数。
作者:陈小军;周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江西医药》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脂妇女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绝经前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脂妇女100例,其中50例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50例为颈动脉正常作为对照组。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组IMT<1.0mm;增厚组1.0mm≤IMT<1.2mm;斑块组IMT≥1.2mm。结果高血脂妇女,绝经前及后1-4年,颈动脉无粥样硬化,绝经后5-7年开始发病,8-15年发病率高,发病率分别为18%和62%。结论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曾清华;徐翔;徐臻;宋高兵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