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观察

喻长发;陈小琴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肺炎, 阿奇霉素, 痰热清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痰热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6%,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减轻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压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方式使用呋塞米对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使用呋塞米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肾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择本院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除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间断静脉注射呋塞米,研究组给予静脉持续微量泵入呋塞米。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第3d和第5d尿量、血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B型利钠肽、平均动脉压、心率、血钾水平;记录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统计28d病死率。结果共有6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选,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入组后第3d(2358±584 vs 2096±439ml/d,P<0.05),第5d(2447±653 vs 2153±482ml/d,P<0.05)平均尿量更多;B型利钠肽水平第3d(624.5±364 vs 845±513pg/ml,P<0.05),第5d(587±328.5 vs 796.5±484pg/ml,P<0.05)下降更为更明显.但研究组患者血肌酐水平第3d(158±38.7 vs 137±25.8umol/l,P<0.05),第5d(143±32.3 vs 122±23umol/l,P<0.05)、尿素氮水平第3d(16.58±11.05 vs 11.34±8.34mmol/l,P<0.05),第5d(15.89±10.63 vs 10.91±7.86mmol/l, 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第3d(58.51±7.02 vs 63.07±7.34ml/min/1.73m2,P<0.05)第5d(61.06±7.27 vs 65.34±7.55 ml/min/1.73m2,P<0.05)低于对照组,而在不同时间点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天:9.56±3.35 vs 8.54±3.03,0.2001)、总住院时间(天:18.7±8.9 vs 21.5±9.7,P=0.2258)及28d病死率(%:23.68 vs 26.83 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同间断静脉注射相比,持续微量泵注射泵入呋塞米能有效增加尿量及降低B型利钠肽水平,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但会增加患者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加重肾损伤。在降低ICU及总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和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王荣胜;陈志;何招辉;杨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妇科肿瘤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以及防治

    目的:研究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及感染病原菌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该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281例,术后发生尿路感染17例,感染率为6.05%,合并糖尿病患者,高龄患者(P<0.01),留置导尿管>7d (P<0.01),住院时间>15d(P<0.01)等因素构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是多因素结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生率较高,相关因素较明确,根据相关因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晓明;刘仁升;涂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部位的肺癌患者186例,进行肺功能比较。结果不同部位肺癌患者肺功能存在明显差异,中央型肺癌显著低于周围型肺癌,左肺癌显著低于右肺癌,所有肺癌患者肺功能实测值显著低于预计值。结论有必要对肺癌患者常规进行肺功能测定,其对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启蔚;乐永宏;钟春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提高对VAP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确诊为VAP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患者血清PCT、CRP、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并统计观察组PCT、CR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CRP、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血清PCT、CRP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0.3%和77.8%,而两者的特异性分别为86.5%和52.8%,两者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特异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PCT、CRP的测定对VAP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是PCT水平对VAP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适合作为VAP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邵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清咽凉茶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清咽凉茶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总多酚含量和咖啡酸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水提温度、水提时间和加水量,优化佳的水提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酸含量。结果水提佳工艺为:水提温度95℃,水提时间分别为1h、1h和0.5h,加水量分别为12倍、8倍和6倍。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控,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礼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江西省县(区)级疾控机构死因监测人员现况分析

    目的:了解江西省县(区)级疾控机构死因监测人员现状,为加强基层死因监测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收集2013年底我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疾控机构具体从事死因监测工作的人员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江西省县(区)级疾控机构49例死因监测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及四分位数间距(即M (P25,P75)为36(27,42)岁。城市点29岁以下人员(50%)高于农村点(34.3%)。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53.1%,城市点本科所占比例(85.7%)高出农村点(40.0%)1.14倍。55.1%的人员为初级职称,城市无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类专业占49.0%。监测人员所在科室为慢病科的占40%。从事死因监测工作平均年数及四分位数间距为4(1,6)年。8.2%的人员未接受过死因监测工作培训,仅培训过1-2次的占30.6%。结论城市人员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和农村人员的整体职称、学历水平有待提高。应增加县(区)级疾控机构死因监测人员(特别是专职人员)数量,需加强死因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

    作者:赵军;朱丽萍;吉路;谢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MicroRNA-145与肿瘤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不断加深,作为非编码RNA的重要代表microRNA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与microRNAs(miRNAs)存在着密切关系,miRNAs可能成为一类新的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通过抑制靶mRNA翻译或诱导靶mRNA降解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 MiR-145是microRNA家族中的成员之一,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可以靶向多个肿瘤相关基因,从而影响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以及肿瘤血管的生成。并且miR-145可以调控细胞重新编程基因 SOX2、OCT4、KLF4和C-MYC 的表达,由于这些基因也具有癌基因的特性,因此miR-145在肿瘤干细胞中的作用也受到关注。

    作者:朱荷艳(综述);李慧慧(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肝衰竭诊治进展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一种临床以肝衰竭为主要表现伴有其他多器官严重并发症的症候群,死亡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对其定义、病因、分类、诊断和治疗、愈后判断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尚无一致意见。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于2005年及2011年先后发布了《急性肝衰竭处理》及其“更新”版[1,2]。我国也先后于2006年及2012年发布了《肝衰竭诊疗指南》[3]及其更新版[4]出台,2009年,亚太肝脏研究协会( APASL)推出了《慢加急性肝衰竭共识》[5]。现将其综述如下。

    作者:汪小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脓毒症老年患者与TREM-1、MMP-9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脓毒血症老年患者血清TREM-1、MMP-9水平,探讨脓毒血症与血清TREM-1、MMP-9的可能相关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7例脓毒血症老年患者纳入实验组,同期选择32例在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在入院后第12h、24h、48h各抽取外周静脉血5ml,使用逆转录PCR(RT-PCR)检测MMP-9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TREM-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MMP-9与TREM-1水平;实验组MMP-9基因表达相对于对照组表达差异倍数用2-ΔΔCT方法表示。结果实验组第12h 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平均高1.73倍(1.03-2.96);实验组第24h 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平均高1.53倍(1.08-2.92);实验组第48h 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平均高1.61倍(1.07-3.09)。实验组各时间点TRE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第24h TREM-1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第12h(P<0.05),实验组第48h TREM-1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第24h(P<0.05)。结论实验组血清MMP-9、TRE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这提示脓毒血症与血清MMP-9、TREM-1水平升高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

    作者:邓星平;陈自力;宋景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下不同路径肾通道对肾动脉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分析讨论超声下不同路径肾通道对肾动脉损伤。方法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离体猪肾50只,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只,实验组采用超声穿刺线引导下经肾锥体长轴穿刺建立通道,对照组采用超声穿刺线引导下经肾锥体旁穿刺建立通道。在血管灌注铸形物后,由一个医师模拟行经皮肾扩展术,在腹腔镜下对肾血管的破坏数目进行观察记录。结果18F通道下,实验组对肾动脉造成损伤的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下经皮肾穿刺通道对肾血管有一定的损伤,在超声下可以显示肾锥体的情况下,提倡经肾锥体长轴穿刺建立通道为宜,肾锥体可以成为超声下经皮肾穿刺的一个新的标志。

    作者:李萍;周冬根;施丽华;颜小平;周锦波;胡海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鹰嘴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鹰嘴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共治疗具有手术指征的儿童鹰嘴骨折16例,男10例,女6例;右侧9例,左侧7例;闭合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1例;单纯鹰嘴骨折10例,合并复合损伤6例。受伤年龄4-14岁,平均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短2天,长14天,平均8天。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4周。肘关节屈伸功能和前臂旋转功能均恢复正常。未见骨不连、骨感染、骨化性肌炎、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2例出现皮下针尾滑囊炎。按肘关节Mayo评分(MEPS),优11例,良4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3.8%。结论对具有手术指征的儿童鹰嘴骨折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具有治疗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志刚;吴欣乐;杜香平;熊斌;王保利;易申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肺出血30例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30例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0例新生儿肺出血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7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颅内出血,心力衰竭,重症感染。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41.5±17.8)h,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早期诊断,行机械通气治疗,原发病治疗,维持血容量及电解质稳定,有助于改善肺出血患儿预后。

    作者:邓瑜琼;罗敏;周萍;方小平;方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频超声诊断第四鳃裂瘘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17岁。主诉左侧颈部局部红肿、溢液反复发作17年余复发5d。查体:左颈锁骨上部皮肤处见1个约8mm×9mm局部稍隆起肿物,其顶端可见一针尖大小瘘口凹陷,少许渗出,皮肤红肿,肿物挤压后溢出少量淡黄色黏液。临床初诊:皮样囊肿并感染待查。超声检查显示:左颈锁骨上部探及一大小约28mm×9mm管状低回声,中部呈带状偏强回声,轮廓尚清,管状低回声近端与皮肤外瘘口相通,经左甲状腺、左颈总动脉间,远端与食道处内瘘口相连(见图1)。CDFI显示,管状低回声内探及血流信号。超声诊断:符合第四鳃裂瘘。入院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相符。

    作者:江涛;赖全图;叶雪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mg,1次/d,口服;治疗组在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血清肌(Cr)、平均动脉压(MAP)、FBG值,观察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TC、TG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TC、T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MA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UAER、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BUN、FPG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DN,患者UAER、MAP水平下降更明显、确切,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荐。

    作者:夏校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离性垂直斜视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与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手术疗效,探讨手术治疗DVD的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4年8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住院手术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组和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组。术后1年观察2组患者的垂直斜视度及下斜肌亢进改善程度、眼球运动、睑裂大小及其他并发症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后下斜肌亢进均消失;代偿头位均不同程度改善;单纯下斜肌后转位术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7例(87.1%,27/31)、下斜肌后转位联合上直肌后徙术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8例(90.3%,28/31),2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无患者出现睑裂变小和眼球上转受限等并发症。结论手术目前仍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常用方法,下斜肌后转位术后不易引起眼球上转受限和睑裂变化等并发症,能纠正10-30△的垂直斜视,为一种较好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且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法,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伟伟;殷小龙;邓燕;彭小维;于春红;廖瑜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人股骨干骨折的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人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采用回归线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成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固定组50例和钢板内固定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等。结果与钢板内固定组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平均住院天数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固定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钢板内固定组(86%),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成年人股骨干骨折相比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洵;曾国云;陈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术中冰冻及快速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SL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以蓝染法对30例乳腺癌患者施行SLN活检,25例获得成功,对检得67枚SLN进行术中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FS)联合快速免疫组化(rapidly immunohistochemistry,RIHC)检测,以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ytokeratin,pan-ck)CK19为检测指标,以术中冰冻切片、术后石蜡切片及常规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为对照。结果 SLN活检成功率达83.33%,冰冻切片及联合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检测比较,后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冰冻切片,而快速免疫组化检测与常规免疫组化检测SLN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提高了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减少了假阴性率,且安全、快速、花费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漆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切口腹膜外间隙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采用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的4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疝46例,双侧疝2例,斜疝38例,直疝10例,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舒适性,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48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5-85min,单侧平均35min,术后6h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4d,未发现切口并发症,无阴囊血肿、积液。术后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学习曲线短、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异物感轻微、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低,复发低的优点。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腹部超声双氧水宫腔声学造影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监视下双氧水宫腔声学造影在子宫腺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子宫腺肌病组40例、单纯子宫肌瘤组20例、正常对照组10例行3%双氧水宫腔声学造影检查:肌壁间有强回声弥散者为阳性,无强回声弥散者为阴性;观察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子宫腺肌病组33例为造影阳性,7例为造影阴性;子宫肌瘤组及正常对照组均为造影阴性。大部分受检者术中、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结论3%双氧水宫腔声学造影可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率。

    作者:徐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量泵输入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入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糖波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择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松8.33mg/h静脉微量泵入,连续应用5d。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乳酸变化,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平均血糖水平(MBG)、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糖波动系数(GV)、统计高血糖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统计28d病死率。结果共有7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选,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心率明显下降(P<0.05),平均动脉压、乳酸清除率明显升高(P<0.05)。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亦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MBG、LAGE、GV、高血糖时间同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天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微量泵输入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能快速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休克持续时间,并有效避免高血糖的合并症,更稳定患者血糖波动幅度,但在降低ICU及总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等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曾俊;陈志;卢院华;何招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