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维夫
休克是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侵袭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及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急危重症,如早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以导致血压迅速下降,器官处于低灌注状态,发生细胞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致死率高达50%[1,2]。
作者:龚蕊;邵娟;周胜亮;张国荣;陈豫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36例实施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轻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5.30%和58.8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88%和26.4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59%和5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根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慢乙肝患者规范停用阿德福韦酯复发致重型肝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市第九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规范停用阿德福韦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住院患者资料,分为慢性肝炎组和重型肝炎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停药致重型肝炎的高危因素。结果纳入慢性肝炎组50例、重型肝炎组10例。全组男性57例、女性3例,年龄中位数36岁。抗病毒疗程中位数2.5年,停药-复发时间间隔中位数3个月。有乙肝家族史、抗病毒疗程短是停药致重型肝炎的高危因素。结论即使规范停用阿德福韦酯也有复发致重型肝炎的风险,针对高危患者应尽早干预。
作者:朱龙川;徐龙;范声春;李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用患者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χ2=4.06,P=0.04)。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χ2=1.18,P=0.28)。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相对输尿管镜碎石术创伤略大,但是结石清除率高,手术也比较安全。
作者:张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初步评估所采用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路径(2010版)的诊断、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6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淋)患儿,依据临床路径进行诊断、分型及治疗管理;按危险度分型进行统计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010年1月-2012年1月60例新诊急淋患儿接受了路径管理,标、中危组完全缓解(CR)率均为100%(60/60),3年总无事件生存(EFS)率(84.73±7.42)%。其中标危组3年EFS率(89.60±7.72)%(n=17),中危组3年(81.50±8.69)%(n=35)。骨髓复发5例(83.33%),单纯中枢复发1例(16.66%);化疗相关死亡率为5%(n=3),所有死亡病例均发生于化疗第1年以内早期强化阶段,化疗相关死亡原因主要为化疗所致骨抑制引起的感染,真菌是主要病原菌。结论应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路径对儿童急淋进行管理疗效满意;化疗第15天(d15)骨髓幼稚细胞数和临床危险度分型是独立的预后指标。
作者:何飞;梁昌达;赖长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44例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使用西酞普兰和坦索罗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并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共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柯维夫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应用于Ⅱ°烧伤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80例II°烧伤患者,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偶数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1%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研究组则予以纳米银敷料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创面炎性反应明显降低,分泌物减少,发热时间缩短,愈合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敷料可以抑制创面病原菌,增强抗感染作用,减少感染率,缩短愈合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群军;胡安根;刘礼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应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比较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间的120例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时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0例。生后24h内早期给予常规治疗的为A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苯巴比妥治疗的为B组,给予东莨菪碱治疗的为C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为D组,观察四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73.3%,明显的低于B组的90.0%、C组的93.3%、D组的93.3%,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明显的早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B组、C组和D组3组14d时的NBNA评分较≤5d的NBNA评分有明显的改善,P<0.05,统计学有意义。 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在3、6、9个月和1岁时GDDS评分均明显的优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D组在3、6、9个月和1岁时GDDS评分明显的高于B组和C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血清NSE含量明显的低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D组血清NSE含量明显的低于B组和C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中应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和神经节苷脂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神经节苷脂在降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改善智能发育商数方面更具优越性。
作者:李里;邓映英;欧海娟;邓俊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膀胱内血肿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2年5例膀胱内血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位病人分别通过CT平扫、CT增强检查,检查时应用变换体位的方法进行扫描,观察血肿在膀胱内活动情况,个别病例延长了扫描时间,观察血肿强化与否。结果5例病例均通过CT检查做出准确的诊断,并通过膀胱镜检查得以证实。结论膀胱内血肿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表现,CT能够明确进行术前诊断。
作者:李静;闫智杰;尹生江;刘妍姝;刘由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羟考酮组(D+O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20例。D+O组术前10min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5m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D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至手术结束。记录给药前(T0)、手术开始前(T1)、定位后(T2)、消融时(T3)、术毕(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术后3h患者的疼痛评分(VAS)。结果 T1-T4时间点D+O组患者的MAP、HR显著低于D组(P<0.05),T2、T3时间点D+O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D组(P<0.05),术后1h、术后2h、术后3h D+O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D+O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能在术中及术后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可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丁海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FP7与S2两种不同材质的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AGV)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比较FP7与S2两种不同材质的AGV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文献。主要的结局指标眼压差值(In-traocular pressure reduction,IOPR)及青光眼用药数目采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来表示。手术绝对成功及条件成功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表示。手术的安全性以手术并发症来衡量。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FP7组治疗难治性青光眼IOPR明显大于S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为1.07mmHg(95%CI:0.29-1.86;P=0.008)。在随访结束时,两种不同类型AGV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在抗青光眼用药数目方面相近,WMD为0.21(95%CI:-0.28-0.70;P=0.407)。 FP7型AGV与S2型AGV比较,其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条件成功率更高(OR=1.75,95%CI:1.12-2.74)。两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控制眼压方面及手术成功率方面,FP7型AGV较S2型AGV疗效更显著,在安全性方面,两种类型的AGV相似。
作者:胡锡彬;刘菲;何建中;付书华;邱艳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力性团体治疗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以住院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64例,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动力性团体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每周1次健康教育。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和防御方式变化。结果 HAMD分两组治疗后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后掩饰型、不成熟型因子分显著下降,成熟型因子分显著升高,并且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成熟型因子分显著升高,其余因子分无显著改善。结论动力性团体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防御方式。
作者:钟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308例肺炎患儿,按简单随机住院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开始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继发性腹泻发生率和治疗效果,分析其独立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308例肺炎患儿中共有94例发生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为30.52%,其中试验组为16.88%,低于对照组44.16%(χ2=27.0089,P=0.0000)。试验组患者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66%,高于对照组7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14,P=0.0078)。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发病年龄、住院时间、应用激素、联合使用抗生素(≥2周)以及侵入性操作均与患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多元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⑴患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发病年龄、住院时间、联合使用抗生素(≥2周)、接受侵入性操作。⑵保护因素:应用微生态制剂。结论患儿年龄小、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联合使用抗生素(≥2周)是患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危险因素,而应用微生态制剂是保护因素,临床上针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儿应早期联用微生态制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魏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HP阳性患者56例,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微生态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微生态治疗组幽门螺杆菌复发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6%(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朝霞;毛志田;李振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优思明的临床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育龄妇女共2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工流产术后均当天常规预防感染和缩宫治疗,观察组当天另外口服优思明,每晚1片,21d为1周期,共3个周期,对照组不服优思明。观察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情况、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重复流产率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盆腔感染、宫腔粘连发生等)的发生情况。结果⑴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观察组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立即口服优思明有助于缩短妇女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促进月经按时转归,是控制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
作者:邓薇;习斌蓉;黄慧英;徐林;杨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酌情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止咳、补液、治疗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10%氯化钠0.6ml+0.9%氯化钠2ml配成3%浓度雾化液,对照组用0.9%氯化钠2.5ml雾化液,两组患儿均采用北京吉纳高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压缩雾化吸入机或通过面罩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2-3次/d,5-10 min/次,疗程为3-5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咳嗽、喘息及喘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结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缓解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喘息、咳嗽症状,缩短病程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操作简单,不增加患儿治疗费用,效果显著,值得在各级医疗单位中推广使用。
作者:潘丽华;刘棋明;雷军;胡春芳;程蔓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脊柱孤立性病变的MRI与CT表现,对其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以提高疑难脊柱孤立性病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21例疑难脊柱孤立性病变的影像表现,根据后诊断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根据MRI、CT表现及其它检查所见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21例患者中11例诊断为恶性肿瘤,10例为良性病变。恶性肿瘤包括7例转移瘤、3例骨髓瘤和1例脊索瘤,良性病变包括5例骨髓炎,2例血管瘤,2例非特异性慢性炎性改变及1例骨巨细胞瘤。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未发现特征性的MRI表现,在CT检查中良性病变中有8例(80%)出现反应性骨硬化改变,恶性病变中仅1例(9.1%)出现反应性骨硬化改变。结论近半数疑难脊柱孤立性病变为恶性肿瘤,综合CT和MRI表现分析有助于对疑难脊柱孤立性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CT图像中显示的骨硬化改变对提示良性病变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刚;徐泽宇;唐翔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取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清醒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χ2=9.579,P<0.01),浅度昏迷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χ2=6.982, P<0.01)。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Ⅴ级+死亡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χ2=7.500,P<0.01)。结论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脑立体定向手术术后病人意识恢复效果更佳,植物状态病例和死亡病例少,值得推广。
作者:吴祖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后的催醒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的小儿患者50例,ASAⅠ-Ⅲ级,年龄2-10岁,男26例,女24例。采用随机数值表随机分为两组:F组为术后静脉推注氟马西尼5-8ug/kg催醒组,C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25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对患儿作相应分组的处理。分别于静脉注射氟马西尼即刻(T1)、10min(T2)、15min(T3)记录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观察并记录患儿压眶会哭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以及躁动、谵妄、唤醒后再次入睡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T1-T3时刻点的HR、MAP、R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比较,F组患儿T2、T3时刻VT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较,F组患儿压眶会哭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且躁动、谵妄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F组患儿的唤醒后再次入睡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马西尼用于小儿眼科手术全麻后的催醒,可以加速患儿意识和呼吸恢复,缩短患儿拔管时间,降低术后躁动、谵妄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李炳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正骨疗法与针刀相结合治疗第三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第三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艾灸结合针刀治疗)、治疗组(正骨手法结合针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应用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治疗前后NRS疼痛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基本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骨疗法结合针刀治疗第三胸椎小关节紊乱能明显减轻其症状、改善体征,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余鸿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