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

杨根兰

关键词:经腹小切口, 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对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36例实施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轻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5.30%和58.8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88%和26.4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59%和5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水平正常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水平正常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脂水平正常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42)和常规组(n=42)。常规组常规给予去除或缓解病因、去除诱发因素及定期随访等,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共6个月)治疗,并预计随访1年。统计两组治疗前(T0)、治疗2周(T1)、1个月(T2)、3个月(T3)和6个月(T4)的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实验距离和心功能指标、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和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T2、T3和T4的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级和Ⅱ级的患者比例均升高,6min步行距离较长,血清脑钠肽(BNP)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死亡率和为4.76%,低于常规组的21.43%(P<0.05)。阿托伐他汀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4.29%,常规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9.52%,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水平正常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死亡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衍龙;颜程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脊柱孤立性病变的影像表现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目的:总结脊柱孤立性病变的MRI与CT表现,对其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以提高疑难脊柱孤立性病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21例疑难脊柱孤立性病变的影像表现,根据后诊断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根据MRI、CT表现及其它检查所见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21例患者中11例诊断为恶性肿瘤,10例为良性病变。恶性肿瘤包括7例转移瘤、3例骨髓瘤和1例脊索瘤,良性病变包括5例骨髓炎,2例血管瘤,2例非特异性慢性炎性改变及1例骨巨细胞瘤。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未发现特征性的MRI表现,在CT检查中良性病变中有8例(80%)出现反应性骨硬化改变,恶性病变中仅1例(9.1%)出现反应性骨硬化改变。结论近半数疑难脊柱孤立性病变为恶性肿瘤,综合CT和MRI表现分析有助于对疑难脊柱孤立性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CT图像中显示的骨硬化改变对提示良性病变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刚;徐泽宇;唐翔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网膜囊肿15例诊疗分析

    目的:总结小儿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5年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小儿网膜囊肿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15例患儿均行开腹网膜囊肿切除术。术中发现囊肿位于大网膜13例,小网膜2例;行网膜囊肿切除11例,囊肿次全切除3例,囊肿与其粘连的肠管一并切除1例;术后恢复顺利,无出血、感染、肠梗阻、肠瘘等近期并发症。结论网膜囊肿是小儿外科少见疾病,囊肿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以急腹症入院时应及时手术探查。

    作者:雷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羌活胜湿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羌活胜湿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94例肩周炎患者,对照组患者予单独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试验组予羌活胜湿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0.13,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VAS和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羌活胜湿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谢明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全麻方式对老年患者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价值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全麻方式对老年患者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治疗和麻醉方式不同将我院收治的116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A组(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38例、B组(七氟醚吸入麻醉)37例和C组(七氟醚与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41例,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MMSE评分以及术后POCD发生情况。结果 A、B、C 3组患者出麻醉恢复室时及术后1d 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者术后3d和术后7d MMSE评分有所恢复,与术前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间不同时间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者术后随着时间延长POCD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3组患者术后3d POCD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出麻醉恢复室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7d POCD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出麻醉恢复室时、术后1d和术后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间不同时间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全麻后均发生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出麻醉恢复室时和术后1d为高峰期,术后3-7d基本恢复,不同全麻方式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相似,均可作为老年消化道肿瘤手术的麻醉选择。

    作者:付智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宫颈液基细胞学与阴道镜下活检组织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以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对液基细胞学(TCT)筛查宫颈病变的准确性进行评价,以期积累经验,提高T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5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妇科就诊并接受TCT检查的患者3691例,以≥ASC-US或AGC为阳性,其中TCT阳性病例为470例,有139例在本院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以≥LSIL为阳性,将细胞学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91例TCT标本中阳性470例,阳性率12.7%,其中ASC-US 202例(占阳性病例的43.0%),ASC-H74例(15.7%),LSIL161例(34.3%),HSIL26例(5.53%),SCC3例(0.64%),AGC4例(0.85%)。139例(ASC-US 33例、ASC-H36例、LSIL49例、HSIL15例、SCC3例、AGC3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示:正常或炎性反应33例(占活检病例的23.7%), LSIL71例(51.1%),HSIL27例(19.4%),SCC7例(5.0%),AIS1例(0.7%)。以组织学作为对照,TCT的敏感度为76.3%。分级准确性按细胞学可与组织学相差一级的国际原则,细胞学与组织学的符合率ASC-US为48.5%(16/33),ASC-H 86.1%(31/36),LSIL 81.6%(40/49),HSIL 100%(15/15),SCC 100%(3/3),AGC 33.3%(1/3)。结论 TCT与病理组织学有较高的符合率,特别是对HSIL和SCC的诊断准确率高,结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刘萍;陶雪勤;王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化疗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拓扑替康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自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40例,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接受拓扑替康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予PF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情况、远期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液毒性、肾功能损伤略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致相当(P>0.05)。结论拓扑替康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安全性相对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曾筱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应用神经节苷脂、苯巴比妥、东莨菪碱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对比研究

    目的应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比较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间的120例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时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0例。生后24h内早期给予常规治疗的为A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苯巴比妥治疗的为B组,给予东莨菪碱治疗的为C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为D组,观察四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73.3%,明显的低于B组的90.0%、C组的93.3%、D组的93.3%,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明显的早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B组、C组和D组3组14d时的NBNA评分较≤5d的NBNA评分有明显的改善,P<0.05,统计学有意义。 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在3、6、9个月和1岁时GDDS评分均明显的优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D组在3、6、9个月和1岁时GDDS评分明显的高于B组和C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血清NSE含量明显的低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D组血清NSE含量明显的低于B组和C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中应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和神经节苷脂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神经节苷脂在降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改善智能发育商数方面更具优越性。

    作者:李里;邓映英;欧海娟;邓俊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用患者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χ2=4.06,P=0.04)。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χ2=1.18,P=0.28)。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相对输尿管镜碎石术创伤略大,但是结石清除率高,手术也比较安全。

    作者:张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的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确诊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36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合并慢性心房纤颤,需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根据术前停服阿司匹林是否达到10d,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21例)。研究组平均停用时间为4.3d,停用时间中位数为4d;对照组平均停服时间为12.4d,停用时间中位数为13d。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术中每分钟出血量、术中和术后每克切除组织出血量、输血量、膀胱冲洗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术后自行排尿顺畅。术后平均15d(13-20)d恢复长期口服阿司匹林。两组术后出血量、术后每克切除组织出血量、膀胱冲洗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前列腺体积、切除组织重量、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术中每分钟出血量、术中每克切除组织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均未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行TURP需要终身股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术前停药应大于10d。

    作者:詹超明;查国仙;万莉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医学营养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医学营养学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方法将20l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产科门诊经产前检查诊断为GDM孕妇200例纳入研究,随机将孕妇分为MNT组(medical nutrition treatment,MNT)MNT(第一次出现不能简写)组与非干预组,每组100例。 MNT组由产科医生和营养师共同实施医学营养治疗和观察,非干预组为拒绝接受医学营养治疗的GDM孕妇,产科医生仅口头指导饮食。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MNT组孕妇羊水过多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和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NT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住院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NRDS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诊断GDM的孕妇,实施严格、规范的个体化营养治疗是有效的、积极的,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及孕期体重,能使孕产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降低围产期母婴的并发症。

    作者:陶一蕾;张玉兰;张秀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64排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对结直肠肿瘤诊断的探讨

    目的:对64排螺旋CTC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方法以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诊治的68例疑似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获取CTC图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分析比较,探究CTC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的CTC图像均较清晰,经检测处理发现,直肠癌、升结肠癌、横结肠癌及降结肠癌分别为18例、23例、16例、6例,其他5例误诊,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2.6%。结论64排螺旋CTC具有图像清晰,操作简单,安全无创等优点,在诊断结直肠肿瘤方面的准确性较高,可作为筛查结直肠肿瘤的一种方法。

    作者:谢志丹;周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华东六省一市介入呼吸病协作组第三届学术大会召开

    华东六省一市介入呼吸病协作组第三届学术大会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南昌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东地区介入呼吸病协作组、江西省医学会联合主办,江西省胸科医院及江西省医学会介入呼吸病学组承办,来自华东六省一市350余位呼吸介入专家参加了会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

    目的对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36例实施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轻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5.30%和58.8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88%和26.4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59%和5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根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羟考酮组(D+O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20例。D+O组术前10min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5m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D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至手术结束。记录给药前(T0)、手术开始前(T1)、定位后(T2)、消融时(T3)、术毕(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术后3h患者的疼痛评分(VAS)。结果 T1-T4时间点D+O组患者的MAP、HR显著低于D组(P<0.05),T2、T3时间点D+O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D组(P<0.05),术后1h、术后2h、术后3h D+O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D+O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能在术中及术后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可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丁海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胺碘酮治疗急诊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急诊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心电图、血压、BNP变化、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心率、P-R间期、QT间期以及BNP等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总治疗有效率为94.0%;不良反应率为8.3%。结论治疗急诊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能够有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宝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抚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抚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便于保障血液安全,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抚州市2011年1月-2014年12月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试验,对有反应性标本送本市CDC实验室确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1月-2014年12月抚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率0.09%,χ2=9.8986,P=0.0028,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确认阳性率0.006%,χ2=0.2833,P=0.5946,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抚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流行趋势处于低流行平稳趋势。假阳性结果给无偿献血招募带来负面影响,提高试剂敏感性,降低血液报废率。

    作者:付萍萍;范彩霞;黄洪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乙肝肝硬化并侵袭性肺曲霉病1例报道

    在我国,乙肝肝硬化较为常见,但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报道尚不多,现报道1例乙肝肝硬化并侵袭性曲霉病病例。

    作者:方晓琳;郭邵梅;蔡得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2例感染性骨髓象分析

    目的:分析202例初诊患者感染性骨髓象的特点,为临床上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202例初诊感染性骨髓象患者,分析其骨髓片与血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以同一时间段31例骨髓移植供体或血象、骨髓象均大致正常患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两组临床表现中除发热有明显差异外,其它均无显著差异。202例感染性骨髓象报告中增生极度活跃2例(占0.99%)、明显活跃83例(占41.09%)、活跃108例(占53.47%)、减低7例(占3.47%)、极度减低2例(占0.99%)。31例正常对照组中明显活跃5例(占16.13%)、活跃26例(占83.87%)、减低1例(占3.13%)。202例感染性骨髓象粒系所占比例22.25%-87.00%(64.28%±10.69),与正常对照组40.50%-60.50%(53.14±5.51)%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202例感染性骨髓象患者中186例中粒细胞左移,所有患者均检出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内空泡变性34例,核固缩、核溶解改变21例和杜小体3例。正常对照组无形态学改变。202例感染性骨髓象患者碱性磷酸酶阳性率36%-100%(88%±14),积分为102%-400%(305.31%±80.85)分。正常对照组NAP阳性率7%-42%(27%±6),积分为11%-96%(59.5%±13.8)分。两组比较P值<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感染性骨髓象特点是粒细胞系统比例绝对增加,粒细胞系统出现形态学的改变及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与积分增加,这可以为临床上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唐霞珠;孙谦;刘秋莲;汪瑜璐;刘梦;张水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氨甲环酸减少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用于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初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记录术中两组的失血量、红细胞输入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d内红细胞输入量、术前与术后第3d的红细胞压积,计算手术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显性失血量为(356.5±22.8)ml,隐性失血量为(478.6±15.7)ml;对照组显性失血量为(528.3±18.5)ml,隐性失血量为(584.2±35.7)m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手术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氨甲环酸能有效降低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出血量。

    作者:樊祥伟;孙贵才;吴洪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