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1],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2]。 COPD的发病机制较复杂,有研究表明,该机制与由其体内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所构成的细胞因子的调控失衡密切相关。其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等传统的炎性因子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稳定性高,但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差。由于检验技术的进步,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TNF-a 和IL-17等炎性因子的检测开始逐步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来。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兰静;周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后的催醒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的小儿患者50例,ASAⅠ-Ⅲ级,年龄2-10岁,男26例,女24例。采用随机数值表随机分为两组:F组为术后静脉推注氟马西尼5-8ug/kg催醒组,C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25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对患儿作相应分组的处理。分别于静脉注射氟马西尼即刻(T1)、10min(T2)、15min(T3)记录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观察并记录患儿压眶会哭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以及躁动、谵妄、唤醒后再次入睡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T1-T3时刻点的HR、MAP、R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比较,F组患儿T2、T3时刻VT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较,F组患儿压眶会哭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且躁动、谵妄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F组患儿的唤醒后再次入睡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马西尼用于小儿眼科手术全麻后的催醒,可以加速患儿意识和呼吸恢复,缩短患儿拔管时间,降低术后躁动、谵妄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李炳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0例,两组均按冠心病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治疗组的TC、TG、LDL-C、Hcy、ET显著降低,而HDL-C、NO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TC、TG、LDL-C、Hcy、ET水平,升高HDL-C、NO水平,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和改善内皮功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祝春华;张严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术后血淀粉酶升高的原因,总结防治措施。方法观察50例泌尿外科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后血清淀粉酶变化。结果10例患者术后血淀粉酶升高,但无腹痛等胰腺炎症状及体征,对血淀粉酶升高未采取任何针对胰腺炎的治疗措施,术后3-5d血淀粉酶均恢复正常。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可引起血淀粉酶增高,血淀粉酶小于350IU/L,如无腹痛等胰腺炎症状及体征可不需特殊处理。
作者:包佑根;曾涛;巢海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酌情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止咳、补液、治疗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10%氯化钠0.6ml+0.9%氯化钠2ml配成3%浓度雾化液,对照组用0.9%氯化钠2.5ml雾化液,两组患儿均采用北京吉纳高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压缩雾化吸入机或通过面罩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2-3次/d,5-10 min/次,疗程为3-5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咳嗽、喘息及喘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均P<0.05)。结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对缓解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喘息、咳嗽症状,缩短病程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操作简单,不增加患儿治疗费用,效果显著,值得在各级医疗单位中推广使用。
作者:潘丽华;刘棋明;雷军;胡春芳;程蔓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华东六省一市介入呼吸病协作组第三届学术大会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南昌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东地区介入呼吸病协作组、江西省医学会联合主办,江西省胸科医院及江西省医学会介入呼吸病学组承办,来自华东六省一市350余位呼吸介入专家参加了会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力性团体治疗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以住院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64例,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动力性团体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每周1次健康教育。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和防御方式变化。结果 HAMD分两组治疗后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后掩饰型、不成熟型因子分显著下降,成熟型因子分显著升高,并且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成熟型因子分显著升高,其余因子分无显著改善。结论动力性团体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防御方式。
作者:钟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FP7与S2两种不同材质的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AGV)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比较FP7与S2两种不同材质的AGV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文献。主要的结局指标眼压差值(In-traocular pressure reduction,IOPR)及青光眼用药数目采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来表示。手术绝对成功及条件成功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表示。手术的安全性以手术并发症来衡量。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FP7组治疗难治性青光眼IOPR明显大于S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为1.07mmHg(95%CI:0.29-1.86;P=0.008)。在随访结束时,两种不同类型AGV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在抗青光眼用药数目方面相近,WMD为0.21(95%CI:-0.28-0.70;P=0.407)。 FP7型AGV与S2型AGV比较,其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条件成功率更高(OR=1.75,95%CI:1.12-2.74)。两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控制眼压方面及手术成功率方面,FP7型AGV较S2型AGV疗效更显著,在安全性方面,两种类型的AGV相似。
作者:胡锡彬;刘菲;何建中;付书华;邱艳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江西省医学会第十五次超声医学学术年会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全省300余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32篇。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圣克里斯托弗儿童医院葛舒平教授、北京空军总医院姚克纯教授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分别作了《先天性心脏病:从胎儿到成人》、《医学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专家讲座。大会对论文进行了评选,评共选出一、二、三等优秀论文奖10篇,并对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估他莫昔芬联合复方玄驹治疗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少弱精症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他莫昔芬联合复方玄驹)、对照组2组(他莫昔芬组和复方玄驹组),每组60例,每组服药3个月,观察治疗3个月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的变化,并将试验组与两对照组分别进行比较,评估联合应用他莫昔芬和复方玄驹治疗少弱精症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均能提高患者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及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试验组优于两对照组。结论他莫昔芬和复方玄驹治疗少弱精症疗效满意,优于单用他莫昔芬或复方玄驹,可作为治疗少弱精症的常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彩玲;吴敏红;余知灵;顾红勇;林鹏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水平正常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脂水平正常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42)和常规组(n=42)。常规组常规给予去除或缓解病因、去除诱发因素及定期随访等,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共6个月)治疗,并预计随访1年。统计两组治疗前(T0)、治疗2周(T1)、1个月(T2)、3个月(T3)和6个月(T4)的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实验距离和心功能指标、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和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T2、T3和T4的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级和Ⅱ级的患者比例均升高,6min步行距离较长,血清脑钠肽(BNP)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死亡率和为4.76%,低于常规组的21.43%(P<0.05)。阿托伐他汀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4.29%,常规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9.52%,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血脂水平正常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死亡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衍龙;颜程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骨水泥填充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12例骨肿瘤手术患者,其中男62例,女50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4.2±3.5)岁。依据患者采用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6例;实验组采用肿瘤病灶刮除骨水泥复合异体骨填充内固定,对照采用传统的单纯病灶刮除或刮除后加植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性骨折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对比、术后感染率以及植骨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56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长26个月,短6个月,复查X线片见骨折愈合,实验组患者没有术后病理性骨折发生、2例发生术后复发、3例发生术后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植骨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骨水泥填充病灶刮除留下的瘤腔,特别是较大不规则瘤腔,采用骨水泥复合异体骨填充加内固定,即刻恢复骨的强度,可早期锻炼,改善关节功能,经骨替代后可真正完成骨修复,术式简单,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宁明亮;徐刚;吴丽娟;王卫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壁碳纳米管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方法选择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设置0、1.5、3、6、12和24mg/L 5个浓度的单壁碳纳米管,细胞经单壁碳纳米管分别孵育24、48h后,分析单壁碳纳米管的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通过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活性氧(ROS)的变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单壁碳纳米管影响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单壁碳纳米管孵育剂量的增加,HepG2细胞的膜电位受损,ROS含量逐渐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结论单壁碳纳米管可以对HepG2细胞产生毒性,并且毒性效应随着孵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判断氧化损伤可能是单壁碳纳米管毒性作用机制组成部分。
作者:徐轶;肖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抚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便于保障血液安全,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抚州市2011年1月-2014年12月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试验,对有反应性标本送本市CDC实验室确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1月-2014年12月抚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率0.09%,χ2=9.8986,P=0.0028,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确认阳性率0.006%,χ2=0.2833,P=0.5946,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抚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流行趋势处于低流行平稳趋势。假阳性结果给无偿献血招募带来负面影响,提高试剂敏感性,降低血液报废率。
作者:付萍萍;范彩霞;黄洪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以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对液基细胞学(TCT)筛查宫颈病变的准确性进行评价,以期积累经验,提高T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5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妇科就诊并接受TCT检查的患者3691例,以≥ASC-US或AGC为阳性,其中TCT阳性病例为470例,有139例在本院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以≥LSIL为阳性,将细胞学与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91例TCT标本中阳性470例,阳性率12.7%,其中ASC-US 202例(占阳性病例的43.0%),ASC-H74例(15.7%),LSIL161例(34.3%),HSIL26例(5.53%),SCC3例(0.64%),AGC4例(0.85%)。139例(ASC-US 33例、ASC-H36例、LSIL49例、HSIL15例、SCC3例、AGC3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示:正常或炎性反应33例(占活检病例的23.7%), LSIL71例(51.1%),HSIL27例(19.4%),SCC7例(5.0%),AIS1例(0.7%)。以组织学作为对照,TCT的敏感度为76.3%。分级准确性按细胞学可与组织学相差一级的国际原则,细胞学与组织学的符合率ASC-US为48.5%(16/33),ASC-H 86.1%(31/36),LSIL 81.6%(40/49),HSIL 100%(15/15),SCC 100%(3/3),AGC 33.3%(1/3)。结论 TCT与病理组织学有较高的符合率,特别是对HSIL和SCC的诊断准确率高,结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刘萍;陶雪勤;王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膀胱内血肿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2年5例膀胱内血肿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位病人分别通过CT平扫、CT增强检查,检查时应用变换体位的方法进行扫描,观察血肿在膀胱内活动情况,个别病例延长了扫描时间,观察血肿强化与否。结果5例病例均通过CT检查做出准确的诊断,并通过膀胱镜检查得以证实。结论膀胱内血肿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表现,CT能够明确进行术前诊断。
作者:李静;闫智杰;尹生江;刘妍姝;刘由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个结节行CEUS,观察灌注过程及增强模式,包括增强方式、强度、均匀度、边界等。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表现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表现为同进同退或快进慢退,整体均匀增强或高增强及周边环状增强;而恶性结节多表现为慢进快退,非均匀性低增强,且边界不清晰,其中非均匀性低增强对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EUS特征不同,CEUS增强模式分析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钟淑娟;李宏斌;陈卫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其近期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7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病例,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肿瘤复发情况等临床数据。结果27位患者,平均年龄57.7岁,平均手术时间264.7min,其中胸部手术118.2min,颈腹手术146.5min,平均出血量161.1ml,6位患者需要输血,平均淋巴结清扫数21.6个,其中阳性率44.4%,术后并发症发生13例,术后平均住院11.1d,随访6-12个月,1例发生肝脏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张文雄;魏益平;陈向来;徐建军;喻东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用患者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χ2=4.06,P=0.04)。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χ2=1.18,P=0.28)。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相对输尿管镜碎石术创伤略大,但是结石清除率高,手术也比较安全。
作者:张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5年1月CT主动脉血管成像(CTA)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15例患者,行EVGE治疗,总结EVGE治疗疗效。结果1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单纯行EVGE治疗共植入支架18枚,支架释放成功率100%,造影复查15例无明显渗漏或支架移位,术后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所有患者回访2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患者生存质量较好,1例远期出现脑梗死,其余14例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EVGE治疗Stanford B型AD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好的方法。
作者:孙恕;邱丽红;幸雅薇;张永庚;幸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