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抚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付萍萍;范彩霞;黄洪俊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感染率
摘要:目的:分析抚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便于保障血液安全,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抚州市2011年1月-2014年12月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试验,对有反应性标本送本市CDC实验室确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1月-2014年12月抚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率0.09%,χ2=9.8986,P=0.0028,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确认阳性率0.006%,χ2=0.2833,P=0.5946,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抚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流行趋势处于低流行平稳趋势。假阳性结果给无偿献血招募带来负面影响,提高试剂敏感性,降低血液报废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治疗急诊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急诊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心电图、血压、BNP变化、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心率、P-R间期、QT间期以及BNP等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总治疗有效率为94.0%;不良反应率为8.3%。结论治疗急诊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能够有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宝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

    目的对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36例实施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轻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5.30%和58.8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88%和26.47%),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59%和5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根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ABI及HCY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nkle-brachial index(ABI)及homocysteine(HCY)影响。方法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治疗组(n=67,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疗程均为6个月。入选前所有患者经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至少4周,观察ABI、HCY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6月末时,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月前后,ABI、HCY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BI、HCY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升高ABI,降低HCY,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孙国锋;陈图刚;谭维羚;马战清;钟志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羌活胜湿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羌活胜湿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94例肩周炎患者,对照组患者予单独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试验组予羌活胜湿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0.13,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VAS和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羌活胜湿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谢明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及临床药物干预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临床药物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与健康体检者110例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糖、血脂、尿酸对照比较,同时对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进行B族维生素药物干预,随访1个月复查。结果入院时,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cy水平随着梗死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且轻度梗死组、中度梗死组和重度梗死组Hcy水平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高Hcy是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叶酸、B族维生素补充,平时饮食的控制是治疗高Hcy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万安琪;胥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氨甲环酸减少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用于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初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记录术中两组的失血量、红细胞输入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d内红细胞输入量、术前与术后第3d的红细胞压积,计算手术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显性失血量为(356.5±22.8)ml,隐性失血量为(478.6±15.7)ml;对照组显性失血量为(528.3±18.5)ml,隐性失血量为(584.2±35.7)m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手术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氨甲环酸能有效降低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出血量。

    作者:樊祥伟;孙贵才;吴洪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5年1月CT主动脉血管成像(CTA)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15例患者,行EVGE治疗,总结EVGE治疗疗效。结果15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单纯行EVGE治疗共植入支架18枚,支架释放成功率100%,造影复查15例无明显渗漏或支架移位,术后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所有患者回访2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患者生存质量较好,1例远期出现脑梗死,其余14例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EVGE治疗Stanford B型AD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好的方法。

    作者:孙恕;邱丽红;幸雅薇;张永庚;幸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方法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在锁骨骨折中,中段骨折占约80%,而内1/3、外1/3分别占锁骨骨折的5%和15%。锁骨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或肩部传导力所致骨折,容易影响颈、肩及患侧上肢活动功能。锁骨骨折分型应用多的是由A11man[2]提出的,根据骨折位置将锁骨骨折分为3型:I型为中1/3骨折,Ⅱ型为外1/3骨折,Ⅲ型为内1/3骨折。锁骨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或肩部传导力所致骨折,容易影响颈、肩及患侧上肢活动功能,临床上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对婴幼儿及儿童锁骨骨折由于骨折愈合快,主张保守治疗,锁骨内1/3骨折一般不易移位,故多采用保守治疗。而锁骨中1/3和外1/3骨折多伴有移位,有的甚至有神经损伤,造成漂浮肩,多不稳定,故主张手术治疗,近年来,锁骨骨折的治疗各有优缺点,因锁骨中1/3骨折占锁骨骨折绝大多数,故笔者参考一些文献主要针对锁骨中1/3骨折治疗作如下综述。

    作者:刘剑军(综述);汤晓正(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羟考酮组(D+O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20例。D+O组术前10min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5m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D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至手术结束。记录给药前(T0)、手术开始前(T1)、定位后(T2)、消融时(T3)、术毕(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术后3h患者的疼痛评分(VAS)。结果 T1-T4时间点D+O组患者的MAP、HR显著低于D组(P<0.05),T2、T3时间点D+O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D组(P<0.05),术后1h、术后2h、术后3h D+O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D+O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能在术中及术后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可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丁海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应用神经节苷脂、苯巴比妥、东莨菪碱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对比研究

    目的应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和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比较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间的120例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时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0例。生后24h内早期给予常规治疗的为A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苯巴比妥治疗的为B组,给予东莨菪碱治疗的为C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为D组,观察四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73.3%,明显的低于B组的90.0%、C组的93.3%、D组的93.3%,且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明显的早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B组、C组和D组3组14d时的NBNA评分较≤5d的NBNA评分有明显的改善,P<0.05,统计学有意义。 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在3、6、9个月和1岁时GDDS评分均明显的优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D组在3、6、9个月和1岁时GDDS评分明显的高于B组和C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B组和C组以及D组患儿血清NSE含量明显的低于A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D组血清NSE含量明显的低于B组和C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中应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和神经节苷脂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神经节苷脂在降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改善智能发育商数方面更具优越性。

    作者:李里;邓映英;欧海娟;邓俊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动力性团体治疗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影响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动力性团体治疗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以住院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64例,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动力性团体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每周1次健康教育。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和防御方式变化。结果 HAMD分两组治疗后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治疗后掩饰型、不成熟型因子分显著下降,成熟型因子分显著升高,并且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成熟型因子分显著升高,其余因子分无显著改善。结论动力性团体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防御方式。

    作者:钟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液体复苏在多发伤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液体复苏在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8月我院收入救治的多发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64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方案,将其列为常规组;34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将其列为限制组,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复苏60min,复苏120min的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及死亡率差异。结果限制组患者复苏60min、120min的血气分析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同时间点的常规组患者,P<0.05;同时限制组患者液体复苏120min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2.9%,较对照组液体复苏120min后死亡6例,20.0%的死亡率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仅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同时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十分有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金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传统开颅术和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比较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取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清醒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χ2=9.579,P<0.01),浅度昏迷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χ2=6.982, P<0.01)。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Ⅴ级+死亡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χ2=7.500,P<0.01)。结论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脑立体定向手术术后病人意识恢复效果更佳,植物状态病例和死亡病例少,值得推广。

    作者:吴祖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环氧化酶-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Cox-2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2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ox-2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分析Cox-2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⑴Cox-2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⑵Cox-2在不同病理分级及不同FIGO分期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2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肌层浸润深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2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x-2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有密切关系,Cox-2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Cox-2的过度表达可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彭诗维;占诗艳;罗蒲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及72h的CRP、IgG、IgM、PA、IL-6、IL-8和TNF-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及72h 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 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 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IL-6、IL-8和TNF-a水平均明显升高,术后48h又逐渐下降,其中观察组术后IL-6、IL-8和TNF-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能够减轻术后的高分解代谢,较好保留机体的免疫功能,应激反应较轻,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王钟舟;刘勇帆;张文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本刊编委伍琼芳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本刊讯:日前,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本刊编委、江西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主任伍琼芳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伍琼芳也是该分会成立以来,江西省首位担任常委的专家。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骨水泥填充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骨水泥填充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12例骨肿瘤手术患者,其中男62例,女50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4.2±3.5)岁。依据患者采用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6例;实验组采用肿瘤病灶刮除骨水泥复合异体骨填充内固定,对照采用传统的单纯病灶刮除或刮除后加植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病理性骨折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对比、术后感染率以及植骨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56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长26个月,短6个月,复查X线片见骨折愈合,实验组患者没有术后病理性骨折发生、2例发生术后复发、3例发生术后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植骨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骨水泥填充病灶刮除留下的瘤腔,特别是较大不规则瘤腔,采用骨水泥复合异体骨填充加内固定,即刻恢复骨的强度,可早期锻炼,改善关节功能,经骨替代后可真正完成骨修复,术式简单,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宁明亮;徐刚;吴丽娟;王卫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肾病综合征幼儿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幼儿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常见病原菌及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科109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36例尿路感染患儿纳入观察组,73例无感染患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住院天数、白蛋白、抗生素使用等情况,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收集观察组患儿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结果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幼儿血浆白蛋白水平、24h尿蛋白量、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种类、住院时间与未合并尿路感染幼儿具有显著差异(P<0.05),按照危险度降序排列,24h尿蛋白量、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联合使用、血浆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是肾病综合征幼儿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6例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幼儿共检出3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3.16%),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1.58%),真菌较少见(5.26%)。主要革兰阴性菌包括12株大肠埃希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氨曲南等高度耐药,对呋喃妥因,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包括7株肠球菌属、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高度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24h尿蛋白量、激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联合使用、血浆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是肾病综合征幼儿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致病菌及耐药性与普通尿路感染不同,应根据细菌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左洪;黄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优思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优思明的临床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育龄妇女共2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工流产术后均当天常规预防感染和缩宫治疗,观察组当天另外口服优思明,每晚1片,21d为1周期,共3个周期,对照组不服优思明。观察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情况、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重复流产率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盆腔感染、宫腔粘连发生等)的发生情况。结果⑴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观察组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立即口服优思明有助于缩短妇女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促进月经按时转归,是控制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

    作者:邓薇;习斌蓉;黄慧英;徐林;杨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单操作孔与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比较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49例临床分期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前26例采用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23例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疼痛评分单操作孔组较三孔法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的、安全的,是一种更为微创的手术方式。

    作者:叶永强;王刚;叶华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