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和生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后淋巴结与临床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80例接受IMRT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咽后淋巴结大小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估。用SPSS 17.0分析总生存(OS)及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结果⑴对80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KPS评分、N、T分期单因素分析OS及DMFFS,结果发现N分期(P<0.01)与OS及DMFS(P<0.01)有关。⑵对80例患者115枚咽后淋巴结短径(如双侧咽后淋巴结,取小淋巴结短径)>0.6cm、≤0.6cm;结果显示淋巴结大小与OS(P=0.900)及DMFS(P=0.826)无关。⑶根据随访结果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6mm的63例患者进行亚组单因素分析,咽后淋巴结大小与OS(P=0.010)有关、与DMFS (P=0.056)无关。⑷将以预后相关(P<0.05)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12mm是影响总生存独立预后因子。结论鼻咽癌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12mm是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独立预后因子。
作者:刘波;钟明艳;马熙天;李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持续床旁血滤治疗与持续床旁血滤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存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砷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8例重症砷中毒患者治疗,将其随机分两组。其中治疗组4例行持续床旁血滤治疗,对照组4例行床旁血滤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比较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尿量, 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后恶心、呕吐、腰痛、腹痛等临床症状均能明显缓解。治疗组及对照组经治疗后第7d血肌酐、胆红素、心肌酶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但两组患者尿量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重症砷中毒患者存在多器官功能不全时,早期给予持续床旁血滤治疗或持续床旁血滤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
作者:何招辉;杨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作者:肖勍;张国权;吴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中老年白内障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4例。实验组在白内障手术治疗前2d进行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术后两个月,对照组间有3例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为4.68%;实验组有1例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为1.56%,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和2年后囊膜混浊分级的比较显示,实验组的囊膜混浊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白内障手术前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预防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林;常嘉泰;万春泓;鲍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直肠前突患者采用PPH手术治疗。结果痊愈48例(70.59%),显效8例(11.77%),有效7例(10.29%),无效5例(7.35%),总有效率为92.65%(63/68)。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发生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随访10-20个月,无复发。结论 PPH治疗直肠前突手术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疗效确切。
作者:刘任林;黄艳梅;何艳玲;何建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黏膜下切吸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80例行黏膜下切吸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A组),50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B组),两种术式从术后并发症及疗效上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手术后A组患者全部鼻塞症状改善,VAS评分要明显低于B组(P<0.01);A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B组(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7.8182,P=0.0000);A组患者手术后12个月仅有2例(2.5%)出现了鼻腔粘连的并发症,而B组患者出现了诸多并发症:鼻腔出血40例(80%),鼻腔粘连30例(60%),鼻腔干燥25例(50%),以及萎缩性鼻炎10例(20%)。结论鼻内镜下粘膜下切吸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叶煜晟;刘爱华;周屹;刘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7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0例,38眼)和对照组(30例,35眼),对照组采用羊膜移植术,观察组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植片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3周羊膜逐渐溶解、吸收。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未出现角膜、巩膜溃疡,睑球粘连以及眼球活动受限等并发症。观察组2眼(5.3%)翼状胬肉复发,对照组4眼(11.4%)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不会影响原术眼局部组织结构,可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
作者:宋小平;李育广;郑泉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饮食日记对I型糖尿病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54例I型糖尿病患儿控制血糖稳定出院后,根据患者家属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在营养师指导下每周3d进行饮食日记和血糖监测,共6个月;对照组维持出院时营养师制订的饮食计划进食,每月复查一次血糖。分别于方案实施后2个月和6个月评估两组患儿血糖值(睡前、空腹及餐后2h)、血浆白蛋白、身高、体重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进行饮食日记干预2个月后血糖值为睡前(7.2±2.3)mmol/L,空腹(6.9±2.7)mmol/L,餐后2h血糖(8.1±2.1)mmol/L;血浆白蛋白(39.1±2.5)g/L;身高(131.5±0.5)cm;体重(25.5±1.4)kg。对照组2个月后血糖值为睡前(8.6±3.8)mmol/L,空腹(8.4±4.3) mmol/L,餐后2h血糖(10.9±4.2)mmol/L;血浆白蛋白(36±2.8)g/L;身高(130.5±1.1)cm;体重(23.5±1.4)kg。观察组饮食日记干预6个月后血糖值为睡前(6.2±1.3)mmol/L,空腹(4.9±0.4)mmol/L,餐后2h血糖(7.6±0.6)mmol/L;血浆白蛋白(43.8±2.8)g/L;身高(134.5±1.2)cm;体重(27.7±1.5)kg。对照组6个月后血糖值为睡前(8.9±4.2)mmol/L,空腹(8.5±2.6)mmol/L,餐后2h血糖(11.2±4.3)mmol/L;血浆白蛋白(35.5±3.6)g/L;身高(132±1.5)cm;体重(24.6±0.8)kg。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饮食日记干预前及干预后,患儿血糖值(睡前、空腹及餐后2h)、血浆白蛋白、身高、体重数据呈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日记有助于控制患儿血糖,使之保持平稳;而且有助于保证患儿各项营养,促进了患儿生长发育。
作者:李亚平;李维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血清谷丙转氨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的500例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研究。分析所有体检者的肝脏B超情况,并分析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及血糖(FBG)的水平。结果体检者中脂肪肝患者占14.00%(70/500)。脂肪肝患者的TG、TC、FBG及ALT异常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不同分度的脂肪肝患者的TG、FBG及ALT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TC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会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TG、FBG及ALT异常率的增高。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异常密切相关,对各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对脂肪肝的早期诊断。
作者:陈玉萍;柳枝;邓峥;漆阳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动脉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65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5例,两组病人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治疗组病人再将溶栓导管从对侧股动脉进入,插入患侧股动脉内,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对照组采用周围静脉溶栓治疗。结果(1)治愈率:对照组治愈率是(11.4%),总显效率是(45.7%),治疗组治愈率是(36.7%),总显效率是(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前后大小腿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治疗前治疗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费用治疗组人均24542元,对照组人均费用22345元,治疗组人均费用较对照组更贵,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动脉置管溶栓较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单纯周围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更好,但治疗费用要更高。
作者:余明;谢晓峰;胡萍华;陈紫香;胡弢;易政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外引流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51例经CT及MRI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性经皮肝胆管外引流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术后总胆红素下降至<70μmmol/L后给予盐酸吉西他滨或卡陪他滨或两药联合化疗2-6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51例均外引流成功,并成功植入胆道支架,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6.27±45.95)mmol/L,术后7d、14d及21d总胆红素分别下降为(118.55±32.52)、(90.18±14.3)和(48.58±11.61)mmol/L,后经化疗2-6周期后肿瘤部分缓解27例,稳定11例,总有效率为74.5%,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65%、27%;中位生存期14.3个月,无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进行减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联合化疗控制肿瘤,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作者:徐满珍;梅华;祝强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CTA)显示并评价心肌桥的物理特性,探讨其在心肌桥血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3年6月间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502例患者的资料,评价心肌桥的部位、长度、厚度,MCA舒张期及收缩期管径大小、伴发的粥样斑块情况及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解剖特点与粥样斑块的关系。结果502例行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CTA发现心肌桥存在147例,检出率29.3%,CAG发现13例,检出率2.6%,两者间有差异。心肌桥的平均长度(32.10±9.25)mm,平均厚度(1.32±0.50)mm,心肌桥近段狭窄发生率高于壁段及远段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可作为显示并评价心肌桥血管的首选方法,其安全、准确、无创性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王博;黄继兰;张智亮;夏国金;戴西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刊讯】日前,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库联合编制的《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江西医药》主要学术指标分外耀眼,以影响因子0.645首次挺进全国同类前三分之一强,在江西省14种医学类期刊中名列第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改良超滤技术在成人体外循环手术中对患者术后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风湿性瓣膜病拟行单纯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改良超滤组(Ⅰ组)和非超滤组(Ⅱ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心功能分级、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等无明显差异。观察两组患者CPB前,CPB停止后即刻,术后2h、6h、12h肺静态顺应性及呼吸指数,分析改良超滤技术应用成人体外循环术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肺顺应性(Cstat)、呼吸指数(RI)在CPB前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PB前相比,两组患者CPB停止后即刻Cstat有明显下降(P<0.05),手术后逐渐回升;与Ⅱ组相比,Ⅰ组CPB停止后即刻、术后2h、6h、12h Cstat均有明显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PB前相比,两组患者CPB停止后即刻RI有明显上升(P<0.05),手术后逐渐下降;与II组相比,Ⅰ组CPB停止后即刻、术后2h、6h、12h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改良超滤技术应用成人体外循环可以明显提高术后肺的顺应性及降低呼吸指数。
作者:周志东;肖凡;邓福谋;胡衍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D大鼠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体积的变化,探讨脑心通对它们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成四组: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MCAO+脑心通胶囊低剂量组;MCAO+脑心通胶囊高剂量组。每组再按照脑缺血再灌注后第3d、第7d、第14d和第21d 4个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结果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三组实验鼠在缺血再灌注后4个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神经功能评分具有差异(P<0.01);不同剂量脑心通组与MCAO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心通高、低剂量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TTC染色发现缺血再灌注后第7d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大;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的脑心通实验组与模型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对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实验鼠神经功能评分和减轻梗死体积有促进作用,但对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与药物剂量不相关。
作者:杨宏武;周征成;楼小亮;李晓萍;席秋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优越性。方法将1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输液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邹伟;蔡庆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60例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为FTS组,30例为传统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患儿随访3个月-3年,平均12个月。结果与传统相比较,FTS组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患儿均无复发,无粘连性肠梗阻等情况发生。结论 FTS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安全有效,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俊;肖菊花;杨瑞锦;陶强;冯亮;徐维;邓庆强;张守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膀胱开放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42例,行经膀胱开放手术治疗)和观察组(47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及性功能障碍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邓兴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的外伤性肝脾破裂、行血管栓塞治疗的资料,总结分析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适应征、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血管介入栓塞在外伤性肝脾破裂治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势,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有合并症的患者。
作者:盛志勇;胡婧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保留眼球的改良全结膜瓣遮盖术配戴薄形义眼片治疗轻中度眼球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轻中度眼球萎缩患者29例(29眼),行患眼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术后1个月配戴薄性义眼片,随访1个月-1年,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29例配戴薄性义眼片后,眼球外观及活动度良好,有较好的满意度。结论对于轻中度眼球萎缩希望保留眼球,又想改善外观患者,改良全结膜瓣遮盖术并配戴合适薄性义眼片,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琴;廖洪斐;王耀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