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萍;柳枝;邓峥;漆阳红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社区高血压病干预措施效果的有效性。方法对社区高血压病例通过全科干预的手段进行规范化管理,对通过管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患者高血压病控制率进行比较。结果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末的患者高血压病控制率分别为29.73%、40.84%、41.18%。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例通过全科医学预防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后,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顾菱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9例胆囊息肉合并结石患者按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4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7例,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耗时、术后引流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友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在5%-10%左右,被称为是“天使之吻”。血管瘤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多于男,比例约为3:1,国外研究表明白种人发病率高于黄种人。在体重低于1000g的早产儿中,血管瘤发病率可高达22-30%。血管瘤不仅是儿童发病率高的肿瘤,也是一种异常独特的肿瘤一它可以在无任何治疗干预下自行消退。它一般在生后2周-1个月间被患儿家长发现,1个月-1年内快速生长,80%的血管瘤于5月龄前停止生长,1年后开始消退,终消退率可达70-80%[1,2]。血管瘤自然病程分成4个时期:发生期、生长期、静止期、消退期。血管瘤基于血管瘤浸润深度不同可分成3类:浅表斑块型(65%)、混合型(20%)、深在皮下型(15%)。根据血管瘤的形态学不同,可以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多发型。局限型血管瘤是界限清楚,局限于一个部位单发性血管瘤。节段型是血管瘤分布于一个解剖区域,常为斑块样、线状或地图状,而多发型是多发的局限型血管瘤。血管瘤好发于头颈部(60%),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外阴也是好发部位之一。大部分(80%)的血管瘤为单发。血管瘤初起多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斑、淡白色斑、红斑,周围可以绕以白晕。生长期时表现各异,多为丘疹、结节、红斑。消退期时病变中央首先出现颜色转浅,硬度下降,然后整个血管瘤逐渐变淡、变平。80%的血管瘤可以恢复正常皮肤。溃疡、出血、感染、心力衰竭、视力受损、气道阻塞、喂养困难、外耳道阻塞是血管瘤的常见并发症。血管瘤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血管瘤的大小、位置、数量、功能影响、并发症、对患儿的心理影响等。
作者:傅荣华(综述);袁华;吴欣乐(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检查前6h口服标准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洗肠液前30min,口服150mg伊托必利。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部分肠道和总体清洁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8%(P<0.05)。结论伊托必利用于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中安全有效。
作者:邱和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南昌市孕妇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孕妇科学饮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南昌市1169名孕中期妇女24h、3d及1周的膳食进行调查和营养评估。结果孕妇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能供给比例基本合理,谷类薯类、水果类、畜肉类摄入充足。大豆类、奶类、蔬菜类、禽肉类、鱼虾类、蛋类摄入偏低,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素存在不同程度摄入不足。结论我市孕妇膳食结构不尽合理,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营养素缺乏现象,应加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和指导。
作者:周莉;张倩平;付楚慧;葛雅兰;陶玉玲;陈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比观察度洛西汀与硫酸吗啡缓释片与单用硫酸吗啡治疗癌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硫酸吗啡缓释片,100-200mg/d)和合并治疗组(同等剂量的硫酸吗啡缓释片+度洛西汀,前2周30mg/d,2周后60mg/d),分别在基线及用药7、14、28d以NRS评分方法、SDS及HRSD量表评估疼痛分数及抑郁严重程度,指导用药并记录毒副反应。并持续观察脱落率。结果两组治疗前NRS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SDS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HRSD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2组脱落率相似(第4周8.9%vs 10.0%,第8周15.6%vs 17.8%及第12周23.3%vs 25.6%,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毒副反应,虽然便秘、出汗和心悸的不良反应频数合并治疗组较高,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洛西汀和硫酸吗啡缓释片用于癌症患者止痛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而且对改善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也好。
作者:邹厚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常见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12例出现并发症,占20.63%。其中5例脑血管痉挛,占7.94%;2例穿刺部位血肿,占3.17%;2例动脉瘤破裂,占3.17%;1例血栓栓塞,占1.59%;1例弹簧圈移位,占1.59%;1例空气栓塞,占1.59%。结论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常见并发症为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血栓栓塞、弹簧圈移位等,术中、术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吴明超;曹铭华;江顺福;高黎明;毛元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柔性管理模式在临床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择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8例普外科患者为调查对象,同时选择普外科30名护理人员参与本研究。根据护理管理模式将患者及护理人员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分析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开展柔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护理工作中的差错率、投诉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在普外科实验柔性护理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也有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占继红;任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7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0例,38眼)和对照组(30例,35眼),对照组采用羊膜移植术,观察组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植片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3周羊膜逐渐溶解、吸收。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未出现角膜、巩膜溃疡,睑球粘连以及眼球活动受限等并发症。观察组2眼(5.3%)翼状胬肉复发,对照组4眼(11.4%)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不会影响原术眼局部组织结构,可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
作者:宋小平;李育广;郑泉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 GN)的CT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所见对比,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GN的CT表现。男9(9/12)例,女3(3/12)例,年龄21-59岁,平均35.08岁;均为单发,其中3(3/12)例仅行CT平扫,9(9/1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11(11/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位于右侧,1(1/12)例位于左侧,大小范围从1.1cm×1.6cm-8.8cm×7.0cm,CT平扫9(9/12)例表现为类圆形、类椭圆形低密度团块,均低于肌肉密度,且密度均匀,边缘及边界清晰,均未见囊变、坏死及钙化;3(3/12)例较大者呈不规则形,并呈钻缝样生长,可包绕邻近组织及器官;增强动脉期均未见强化,静脉期稍有强化,平衡期轻度强化,均呈延迟渐进性强化,其中4例体积较大者延迟期呈小斑点状强化,强化幅度均<15HU,包膜均有较明显强化。大体病理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界限清楚,呈橡皮样硬度,切面灰白或棕黄色,镜下见神经节细胞呈多角形,核大呈梭形或圆形,有明显核仁,胞浆红染,增生的神经纤维呈波浪状或编织状排列;其中4例病理镜下不典型,加做免疫组化确诊。结论肾上腺GN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 CT平扫加增强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血供及生长方式情况,明确肿瘤的范围,及与毗邻结构的关系情况,这些特征均有助于与肾上腺的其他肿瘤鉴别,确诊需要结合病理检查结果。
作者:周克阳;曾献军;龚洪翰;吴麟;刘翔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两种金属烤瓷冠的戴入对牙周细菌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细菌培养鉴定及菌落形成单位计数(CFU/mL)的检测方法,对临床病例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取样。结果2组可疑病原菌修复前无显著差异(P>0.05),在修复后1个月、6月和1年A组细菌数均高于B组(P<0.01),在1个月至1年B组细菌无明显变化(P>0.05),而A组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贵金属烤瓷牙长时间戴入对口腔局部龈沟菌群的影响较小。
作者:廖小平;叶芳;高晟;巫晓宇;汪建中;邓荣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辨证为主治疗角膜内皮炎的方法。方法将2005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52眼)角膜内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2.86%,对照组治愈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2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为主治疗角膜内皮炎的方法疗效好,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卢红宇;孙跃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血清谷丙转氨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的500例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研究。分析所有体检者的肝脏B超情况,并分析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及血糖(FBG)的水平。结果体检者中脂肪肝患者占14.00%(70/500)。脂肪肝患者的TG、TC、FBG及ALT异常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不同分度的脂肪肝患者的TG、FBG及ALT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TC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会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TG、FBG及ALT异常率的增高。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异常密切相关,对各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对脂肪肝的早期诊断。
作者:陈玉萍;柳枝;邓峥;漆阳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Sc双侧解剖型钢板加植骨治疗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Sc双侧解剖型钢板加植骨治疗,术后采用Rasmussen标准方法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双侧解剖型钢板加植骨在治疗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较好,骨折复位确切,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疗效优于解剖钢板内固定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向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大肠黏膜上皮在环境和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通过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而发生的恶性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初次诊断时大多已处于中晚期。只有少数患者通过根治性手术获得治愈,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尤为迫切。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它们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具有潜在的优势[2]。近年来针对结直肠癌的 lncRNA 的报道数量逐年增多,本文就lncRNA 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俊(综述);周凯(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方法。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0月对84例隐匿性阴茎的患儿实行二点法手术治疗:于包皮内外板交界处切开阴茎皮肤,将阴茎皮肤脱套至阴茎根部,包皮内板于12点处切开,包皮外板于6点处切开,解除包皮狭窄,在2点、10点处将包皮内外板筋膜与白膜固定,对位缝合阴茎皮肤。结果术后7d拔除导尿管,术后随诊6个月,阴茎外观满意。结论二点法治疗儿童隐匿性阴茎具有手术方法简洁,术后外观满意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段智峰;吴文波;饶品德;唐静;李贺;熊春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刊于今年3月开通网上“在线投稿系统”,其他投稿方式于同期终止。作者投稿需要登陆江西省医学会网站(www.jxma. org),点击“江西医药·在线投稿”,进入“作者中心”,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首次登陆需要注册获取用户名和密码),然后按提示操作,上传文稿即可。请记住,这是本刊目前唯一的投稿途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膀胱开放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按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42例,行经膀胱开放手术治疗)和观察组(47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及性功能障碍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邓兴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关节炎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并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的川崎病合并关节炎患儿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川崎病患儿中,有关节炎症状与无关节炎症状患儿的治疗及预后一致,包括冠脉损害。结论关节炎只是川崎病表现中的一种短暂现象,无需额外的治疗干预。
作者:许喜闻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170例,其中106例整个孕期未发生妊娠并发症者为正常妊娠组,64例临床已明确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为高危妊娠组。两组均应用彩超检测孕妇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的收缩末期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大血流速度之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对其分析,并随访至产后,记录妊娠周数、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胎儿窘迫、FGR、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对围产儿不良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妊娠高血压组孕妇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的血流指标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围产儿不良结局比例显著升高。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及脐动脉的S/D、PI、RI可以反映子宫-胎盘、胎盘-胎儿循环情况,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病情判断及围生儿结局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冬梅;卢慧韬;孙娟;巢书山;高丽娟;李征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