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囊息肉并胆囊结石的疗效研究

宋友初

关键词: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 开腹胆囊切除术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9例胆囊息肉合并结石患者按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4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7例,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耗时、术后引流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江西专家当选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日前,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全体委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九届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和候任主任委员,南昌大学一附院郭光华教授继第七、第八连续两届当选为常委之后,在本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为第九届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这是江西专家首次在全国烧伤科学领域担任此职。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银杏叶提取物辅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泼尼松加GbE治疗,对照组仅用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均治疗8周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67%(P<0.05)。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GbE能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降低胆固醇、减轻水肿及提高血浆蛋白,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作为治疗儿童NS的常规辅助用药。

    作者:许亚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优越性。方法将1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输液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邹伟;蔡庆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喷他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运用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舒芬太尼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对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Ⅰ-Ⅱ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P组)、舒芬太尼(S组)两组,每组20例,术后行PCIA。配方为P组:喷他佐辛1.5mg/kg+舒芬太尼1μg/kg+托烷司琼5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S组:舒芬太尼2.5μg/kg+托烷司琼5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两组预注的配置夜10ml作为术后镇痛的负荷量,随即连接静脉镇痛泵镇痛。记录患者术后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早期功能锻炼医师满意度等。结果两组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P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医师满意度显著优于S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喷他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减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疼痛。

    作者:胡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微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微量血糖仪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34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量血糖仪测定血糖,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测定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血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针深度、采血量及结果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血糖仪检测糖尿病血糖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等优点,且可达到与生化分析仪相似的检测结果。

    作者:喻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超声内镜检查对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探究

    目的:对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食管癌患者49例,术前均行常规内镜检查与超声内镜检查,根据国际抗癌联盟与美国肿瘤联合会于2003年修订的TNM分期方法判断患者分期,同时将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和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以术后组织病理检验分期结果为判断依据,4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超声内镜分期结果为: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5.%,各分期诊断准确率为T1期83.3%,T2期83.3%,T3期89.5%,T4期83.3%;N分期诊断准确率为77.6%,各分期诊断准确率为N0期81.8%,N1期74.1%。结论超声内镜在术前食管癌患者的T、N分期的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为食管癌术前治疗方案的制订及预后评估提供有力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温建军;刘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7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0例,38眼)和对照组(30例,35眼),对照组采用羊膜移植术,观察组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植片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3周羊膜逐渐溶解、吸收。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未出现角膜、巩膜溃疡,睑球粘连以及眼球活动受限等并发症。观察组2眼(5.3%)翼状胬肉复发,对照组4眼(11.4%)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不会影响原术眼局部组织结构,可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

    作者:宋小平;李育广;郑泉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甲状腺显像不清晰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甲状腺显像不清晰率的应用。方法2011年3月-10月甲状腺显像186例为PDCA运用前组(A组)。将2013年1月-6月甲状腺显像167例为PDCA运用后组(B组)。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减少甲状腺显像不清晰病例中的效果。结果 A组甲状腺显像素186例中有15例显像不清晰,显像不清晰率8.1%,B组167例中有4例显像不清晰,显像不清晰率2.4%,B组甲状腺不清晰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降低甲状腺显像不清晰率。

    作者:谭丽玲;习卫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疑似ABO新生儿溶血病病例1例分析

    新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其中以ABO血型不合常见,ABO血型不合中又以母亲O型,胎儿A或B型时多,母A型,胎儿B或AB型,母B型,胎儿A、AB型较为少见。其原因是O型母亲可受自然界中类似A、B物质的抗原刺激,自发地产生IgG类抗A或抗B抗体[1,2],而A或B型的母亲产生的抗B或抗A凝集素主要为IgM,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我们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秀云;周根水;童小燕;刘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度洛西汀与硫酸吗啡联合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度洛西汀与硫酸吗啡缓释片与单用硫酸吗啡治疗癌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硫酸吗啡缓释片,100-200mg/d)和合并治疗组(同等剂量的硫酸吗啡缓释片+度洛西汀,前2周30mg/d,2周后60mg/d),分别在基线及用药7、14、28d以NRS评分方法、SDS及HRSD量表评估疼痛分数及抑郁严重程度,指导用药并记录毒副反应。并持续观察脱落率。结果两组治疗前NRS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SDS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HRSD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2组脱落率相似(第4周8.9%vs 10.0%,第8周15.6%vs 17.8%及第12周23.3%vs 25.6%,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毒副反应,虽然便秘、出汗和心悸的不良反应频数合并治疗组较高,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洛西汀和硫酸吗啡缓释片用于癌症患者止痛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而且对改善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也好。

    作者:邹厚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功率CO2激光治疗声带息肉术后恢复时间的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功率CO2激光手术切除声带息肉后嗓音的恢复时间。方法对102例声带息肉在全麻显微支撑喉镜下运用不同功率CO2激光(2W、4W、6W)进行切除,观测术后嗓音恢复的时间。结果所有声带息肉均一次切除,其中CO2激光2W组的恢复时间为7.3d,与其他2组比较,嗓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下小功率CO2激光(2W)切除声带息肉术后嗓音恢复的时间短。

    作者:杨春平;孙秋桢;陈丽娜;罗英;刘红兵;刘月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周期DCF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对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周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方案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对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78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3周期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和2周期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结果诱导化疗结束后,3周期、2周期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鼻咽原发病灶有效率分别为96.77%、91.76%;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有效率均为100%;同期放化疗后评价,两组局部肿瘤控制率均为100%。3周期诱导化疗组、2周期诱导化疗组Ⅲ-Ⅳ度口腔黏膜反应分别占29%、27%,P>0.05,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分别占13%、14%,P>0.05,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分别占29%、31%,P>0.05;Ⅲ-Ⅳ度皮肤反应分别占11%、6%,P<0.05。结论鼻咽癌对DCF诱导化疗表现出高反应率,增加诱导化疗周期在局控率方面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并未使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明显增加,远期疗效及慢性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刘霞;章新华;许明君;王祥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其中实验组50例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8例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两组Harris评分和优良率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arris评分以及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后3年和术后5年两组Harris评分以及优良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少、住院时间短,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远期疗效上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作者:高日峰;詹美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低于对照组的1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效果确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喻诚;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中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常见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12例出现并发症,占20.63%。其中5例脑血管痉挛,占7.94%;2例穿刺部位血肿,占3.17%;2例动脉瘤破裂,占3.17%;1例血栓栓塞,占1.59%;1例弹簧圈移位,占1.59%;1例空气栓塞,占1.59%。结论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常见并发症为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血栓栓塞、弹簧圈移位等,术中、术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吴明超;曹铭华;江顺福;高黎明;毛元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白内障术后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中老年白内障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4例。实验组在白内障手术治疗前2d进行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术后两个月,对照组间有3例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为4.68%;实验组有1例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为1.56%,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和2年后囊膜混浊分级的比较显示,实验组的囊膜混浊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白内障手术前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预防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林;常嘉泰;万春泓;鲍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长链非编码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大肠黏膜上皮在环境和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通过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而发生的恶性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初次诊断时大多已处于中晚期。只有少数患者通过根治性手术获得治愈,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尤为迫切。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它们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具有潜在的优势[2]。近年来针对结直肠癌的 lncRNA 的报道数量逐年增多,本文就lncRNA 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俊(综述);周凯(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600例儿童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分析

    目的:分析我市中学生骨密度不同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青少年增强骨密度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参加我市健康体检的2600名中学生进行骨密度测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在调查的2600名青少年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钙摄入量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体重、钙摄入量是影响青少年骨量减少的高危因素,提示应加强相应的防治工作。

    作者:刘颖;饶坤;叶雪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咽后淋巴结对鼻咽癌预后分析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后淋巴结与临床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80例接受IMRT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咽后淋巴结大小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估。用SPSS 17.0分析总生存(OS)及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结果⑴对80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KPS评分、N、T分期单因素分析OS及DMFFS,结果发现N分期(P<0.01)与OS及DMFS(P<0.01)有关。⑵对80例患者115枚咽后淋巴结短径(如双侧咽后淋巴结,取小淋巴结短径)>0.6cm、≤0.6cm;结果显示淋巴结大小与OS(P=0.900)及DMFS(P=0.826)无关。⑶根据随访结果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6mm的63例患者进行亚组单因素分析,咽后淋巴结大小与OS(P=0.010)有关、与DMFS (P=0.056)无关。⑷将以预后相关(P<0.05)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12mm是影响总生存独立预后因子。结论鼻咽癌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12mm是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独立预后因子。

    作者:刘波;钟明艳;马熙天;李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双管喉罩静吸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局麻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静吸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局麻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行斜视手术的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全麻,B组采用双管喉罩静吸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局麻。记录2组麻醉前(T0)、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20min(T4)的SBP、MAP、HR,记录2组苏醒时间、苏醒时烦躁和误吸的情况。结果2组T0的SBP、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T2、T3、T4的SBP、MAP、HR均低于A组(均P<0.05);B组苏醒时间、苏醒时烦躁和误吸的发生率均少于A组(均P<0.05)。结论双管喉罩静吸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局麻用于小儿斜视手术可以使病人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更快,且无苏醒期烦躁、误吸的现象。

    作者:罗花梅;周文荣;蔡小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