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亚红
本刊于今年3月开通网上“在线投稿系统”,其他投稿方式于同期终止。作者投稿需要登陆江西省医学会网站(www.jxma. org),点击“江西医药·在线投稿”,进入“作者中心”,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首次登陆需要注册获取用户名和密码),然后按提示操作,上传文稿即可。请记住,这是本刊目前唯一的投稿途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方法。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0月对84例隐匿性阴茎的患儿实行二点法手术治疗:于包皮内外板交界处切开阴茎皮肤,将阴茎皮肤脱套至阴茎根部,包皮内板于12点处切开,包皮外板于6点处切开,解除包皮狭窄,在2点、10点处将包皮内外板筋膜与白膜固定,对位缝合阴茎皮肤。结果术后7d拔除导尿管,术后随诊6个月,阴茎外观满意。结论二点法治疗儿童隐匿性阴茎具有手术方法简洁,术后外观满意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段智峰;吴文波;饶品德;唐静;李贺;熊春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 SFTs)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1931年由Klemperer和Rabin首先命名;该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多数发生在胸膜腔,约30%起源于胸膜腔以外的部位;按发生部位分可为胸膜SFTs、胸膜外SFTs;有10%-23%的胸膜腔内和近10%的胸膜外SFTs具有恶性的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腹腔内或腹膜后的SFT局部复发较其他位置更为多见,且预后差[2]。笔者遇及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坚;袁喜红;周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刊讯】日前,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库联合编制的《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江西医药》主要学术指标分外耀眼,以影响因子0.645首次挺进全国同类前三分之一强,在江西省14种医学类期刊中名列第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稀盐酸(3mol/L)消融在活体动物是否产生后遗效应。方法将15只健康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1、2、3ml稀盐酸消融;比较消融前、消融后1、2、4、8周各组间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差异。根据大白兔对消融的反应进行评分,比较得分值的差异。结果各组ALT、AST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大白兔对稀盐酸注射后反应的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消融前及消融后4周、8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稀盐酸消融在本实验条件下不产生明显的后遗效应。
作者:舒虹;许玉华;罗荣光;黄立新;张伟;王敏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直肠前突患者采用PPH手术治疗。结果痊愈48例(70.59%),显效8例(11.77%),有效7例(10.29%),无效5例(7.35%),总有效率为92.65%(63/68)。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发生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随访10-20个月,无复发。结论 PPH治疗直肠前突手术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疗效确切。
作者:刘任林;黄艳梅;何艳玲;何建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水肿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中老年白内障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4例。实验组在白内障手术治疗前2d进行非甾体类抗炎药辅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术后两个月,对照组间有3例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为4.68%;实验组有1例发生黄斑水肿,发生率为1.56%,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和2年后囊膜混浊分级的比较显示,实验组的囊膜混浊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白内障手术前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预防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林;常嘉泰;万春泓;鲍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作者:肖勍;张国权;吴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优越性。方法将1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输液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邹伟;蔡庆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估单孔局麻内科胸腔镜滑石粉喷洒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行单孔局麻内科胸腔镜滑石粉喷洒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25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围术期并发症较少。胸腔积液明显减少,胸膜粘连满意。结论单孔局麻内科胸腔镜滑石粉喷洒结合负压引流术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疗效满意等优点。
作者:冯剑雄;鄢云平;邱丹丹;陈中书;凌东进;张学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江西医药》简介《江西医药》于1961年创刊,是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大型综合医学类学术期刊,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的专业权威媒体。本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来源期刊”,被国内三大权威数据库列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2011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2011年本刊连续四年获中国医学期刊协作网优秀期刊奖;2012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和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三等奖;2013年初被江西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列为国家级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4月对21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采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 X-线片显示腕舟骨腰部骨折骨不连16例,腕舟骨近端骨不连5例,切取桡骨骨膜瓣1.2cm×4.2cm。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疼痛、腕关节活动度等情况。结果术后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0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为4个月,腕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腕关节功能参照Krimmer腕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优17例,良3例,可1例。结论应用带蒂桡骨远端骨膜瓣移位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具有重建舟骨血运,促进骨折端再血管化及成骨,同时提供坚强有效内固定,提高该类骨折愈合率。
作者:赵国红;谢振军;孙华伟;晋强;邓名山;廖忠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南昌市孕妇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孕妇科学饮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南昌市1169名孕中期妇女24h、3d及1周的膳食进行调查和营养评估。结果孕妇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能供给比例基本合理,谷类薯类、水果类、畜肉类摄入充足。大豆类、奶类、蔬菜类、禽肉类、鱼虾类、蛋类摄入偏低,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素存在不同程度摄入不足。结论我市孕妇膳食结构不尽合理,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营养素缺乏现象,应加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和指导。
作者:周莉;张倩平;付楚慧;葛雅兰;陶玉玲;陈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 GN)的CT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所见对比,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肾上腺GN的CT表现。男9(9/12)例,女3(3/12)例,年龄21-59岁,平均35.08岁;均为单发,其中3(3/12)例仅行CT平扫,9(9/1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11(11/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位于右侧,1(1/12)例位于左侧,大小范围从1.1cm×1.6cm-8.8cm×7.0cm,CT平扫9(9/12)例表现为类圆形、类椭圆形低密度团块,均低于肌肉密度,且密度均匀,边缘及边界清晰,均未见囊变、坏死及钙化;3(3/12)例较大者呈不规则形,并呈钻缝样生长,可包绕邻近组织及器官;增强动脉期均未见强化,静脉期稍有强化,平衡期轻度强化,均呈延迟渐进性强化,其中4例体积较大者延迟期呈小斑点状强化,强化幅度均<15HU,包膜均有较明显强化。大体病理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界限清楚,呈橡皮样硬度,切面灰白或棕黄色,镜下见神经节细胞呈多角形,核大呈梭形或圆形,有明显核仁,胞浆红染,增生的神经纤维呈波浪状或编织状排列;其中4例病理镜下不典型,加做免疫组化确诊。结论肾上腺GN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 CT平扫加增强检查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血供及生长方式情况,明确肿瘤的范围,及与毗邻结构的关系情况,这些特征均有助于与肾上腺的其他肿瘤鉴别,确诊需要结合病理检查结果。
作者:周克阳;曾献军;龚洪翰;吴麟;刘翔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联合美常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予以生大黄联合美常安胃管注入治疗,并与28例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并发症出现比例、死亡率等。结果研究组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并发症出现比例、死亡率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生大黄联合美常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疗效明显。
作者:文静;陈义华;王农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后淋巴结与临床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80例接受IMRT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咽后淋巴结大小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估。用SPSS 17.0分析总生存(OS)及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结果⑴对80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KPS评分、N、T分期单因素分析OS及DMFFS,结果发现N分期(P<0.01)与OS及DMFS(P<0.01)有关。⑵对80例患者115枚咽后淋巴结短径(如双侧咽后淋巴结,取小淋巴结短径)>0.6cm、≤0.6cm;结果显示淋巴结大小与OS(P=0.900)及DMFS(P=0.826)无关。⑶根据随访结果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6mm的63例患者进行亚组单因素分析,咽后淋巴结大小与OS(P=0.010)有关、与DMFS (P=0.056)无关。⑷将以预后相关(P<0.05)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12mm是影响总生存独立预后因子。结论鼻咽癌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12mm是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独立预后因子。
作者:刘波;钟明艳;马熙天;李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杏香兔耳风洗液对家兔皮肤和阴道黏膜的刺激反应,为其生产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进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和多次阴道黏膜刺激性试验,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实验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为0;受试物4种稀释度的多次阴道黏膜刺激反应积分为1.45、0.67、0.11、0.11。结论该洗液对实验兔皮肤无刺激,对实验兔阴道黏膜刺激反应强度为极轻刺激。
作者:吴争;肖岗;夏芝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7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0例,38眼)和对照组(30例,35眼),对照组采用羊膜移植术,观察组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植片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3周羊膜逐渐溶解、吸收。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未出现角膜、巩膜溃疡,睑球粘连以及眼球活动受限等并发症。观察组2眼(5.3%)翼状胬肉复发,对照组4眼(11.4%)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不会影响原术眼局部组织结构,可缩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
作者:宋小平;李育广;郑泉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SD大鼠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体积的变化,探讨脑心通对它们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成四组: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MCAO+脑心通胶囊低剂量组;MCAO+脑心通胶囊高剂量组。每组再按照脑缺血再灌注后第3d、第7d、第14d和第21d 4个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结果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三组实验鼠在缺血再灌注后4个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神经功能评分具有差异(P<0.01);不同剂量脑心通组与MCAO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心通高、低剂量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TTC染色发现缺血再灌注后第7d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大;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的脑心通实验组与模型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对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实验鼠神经功能评分和减轻梗死体积有促进作用,但对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与药物剂量不相关。
作者:杨宏武;周征成;楼小亮;李晓萍;席秋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比观察度洛西汀与硫酸吗啡缓释片与单用硫酸吗啡治疗癌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硫酸吗啡缓释片,100-200mg/d)和合并治疗组(同等剂量的硫酸吗啡缓释片+度洛西汀,前2周30mg/d,2周后60mg/d),分别在基线及用药7、14、28d以NRS评分方法、SDS及HRSD量表评估疼痛分数及抑郁严重程度,指导用药并记录毒副反应。并持续观察脱落率。结果两组治疗前NRS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SDS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HRSD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2组脱落率相似(第4周8.9%vs 10.0%,第8周15.6%vs 17.8%及第12周23.3%vs 25.6%,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毒副反应,虽然便秘、出汗和心悸的不良反应频数合并治疗组较高,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洛西汀和硫酸吗啡缓释片用于癌症患者止痛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而且对改善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也好。
作者:邹厚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