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大黄联合美常安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观察

文静;陈义华;王农荣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大黄, 美常安
摘要:目的:探讨生大黄联合美常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予以生大黄联合美常安胃管注入治疗,并与28例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并发症出现比例、死亡率等。结果研究组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并发症出现比例、死亡率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生大黄联合美常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疗效明显。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江西专家当选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日前,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全体委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九届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和候任主任委员,南昌大学一附院郭光华教授继第七、第八连续两届当选为常委之后,在本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为第九届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这是江西专家首次在全国烧伤科学领域担任此职。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桡骨远端骨膜瓣移位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目的:探讨应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4月对21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采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 X-线片显示腕舟骨腰部骨折骨不连16例,腕舟骨近端骨不连5例,切取桡骨骨膜瓣1.2cm×4.2cm。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疼痛、腕关节活动度等情况。结果术后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0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为4个月,腕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腕关节功能参照Krimmer腕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优17例,良3例,可1例。结论应用带蒂桡骨远端骨膜瓣移位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具有重建舟骨血运,促进骨折端再血管化及成骨,同时提供坚强有效内固定,提高该类骨折愈合率。

    作者:赵国红;谢振军;孙华伟;晋强;邓名山;廖忠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中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常见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结果本组63例患者中,12例出现并发症,占20.63%。其中5例脑血管痉挛,占7.94%;2例穿刺部位血肿,占3.17%;2例动脉瘤破裂,占3.17%;1例血栓栓塞,占1.59%;1例弹簧圈移位,占1.59%;1例空气栓塞,占1.59%。结论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常见并发症为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血栓栓塞、弹簧圈移位等,术中、术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吴明超;曹铭华;江顺福;高黎明;毛元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两组变异性鼻炎症状、体征评分、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变异性鼻炎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张友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功率CO2激光治疗声带息肉术后恢复时间的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功率CO2激光手术切除声带息肉后嗓音的恢复时间。方法对102例声带息肉在全麻显微支撑喉镜下运用不同功率CO2激光(2W、4W、6W)进行切除,观测术后嗓音恢复的时间。结果所有声带息肉均一次切除,其中CO2激光2W组的恢复时间为7.3d,与其他2组比较,嗓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下小功率CO2激光(2W)切除声带息肉术后嗓音恢复的时间短。

    作者:杨春平;孙秋桢;陈丽娜;罗英;刘红兵;刘月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抗抑郁剂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辅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文拉法辛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总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对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逐渐降低,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起效快,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郭隆润;钟华;陈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经皮肝胆外引流联合内支架植入术及术后化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外引流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51例经CT及MRI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性经皮肝胆管外引流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术后总胆红素下降至<70μmmol/L后给予盐酸吉西他滨或卡陪他滨或两药联合化疗2-6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51例均外引流成功,并成功植入胆道支架,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6.27±45.95)mmol/L,术后7d、14d及21d总胆红素分别下降为(118.55±32.52)、(90.18±14.3)和(48.58±11.61)mmol/L,后经化疗2-6周期后肿瘤部分缓解27例,稳定11例,总有效率为74.5%,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65%、27%;中位生存期14.3个月,无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进行减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联合化疗控制肿瘤,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作者:徐满珍;梅华;祝强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PPH治疗直肠前突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直肠前突患者采用PPH手术治疗。结果痊愈48例(70.59%),显效8例(11.77%),有效7例(10.29%),无效5例(7.35%),总有效率为92.65%(63/68)。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发生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随访10-20个月,无复发。结论 PPH治疗直肠前突手术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疗效确切。

    作者:刘任林;黄艳梅;何艳玲;何建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度洛西汀与硫酸吗啡联合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度洛西汀与硫酸吗啡缓释片与单用硫酸吗啡治疗癌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硫酸吗啡缓释片,100-200mg/d)和合并治疗组(同等剂量的硫酸吗啡缓释片+度洛西汀,前2周30mg/d,2周后60mg/d),分别在基线及用药7、14、28d以NRS评分方法、SDS及HRSD量表评估疼痛分数及抑郁严重程度,指导用药并记录毒副反应。并持续观察脱落率。结果两组治疗前NRS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SDS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HRSD评分无显著差异,用药第28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2组脱落率相似(第4周8.9%vs 10.0%,第8周15.6%vs 17.8%及第12周23.3%vs 25.6%,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毒副反应,虽然便秘、出汗和心悸的不良反应频数合并治疗组较高,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洛西汀和硫酸吗啡缓释片用于癌症患者止痛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而且对改善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效果也好。

    作者:邹厚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江西医药》挺进全国同类期刊前三分之一强

    【本刊讯】日前,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库联合编制的《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江西医药》主要学术指标分外耀眼,以影响因子0.645首次挺进全国同类前三分之一强,在江西省14种医学类期刊中名列第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600例儿童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分析

    目的:分析我市中学生骨密度不同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青少年增强骨密度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参加我市健康体检的2600名中学生进行骨密度测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在调查的2600名青少年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钙摄入量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体重、钙摄入量是影响青少年骨量减少的高危因素,提示应加强相应的防治工作。

    作者:刘颖;饶坤;叶雪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NES1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NES1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NES1mRNA在正常结肠细胞、结肠癌细胞株HT29、HCT116表达情况。结果 NES1在结肠癌细胞株中表达较正常结肠黏膜细胞明显增高。结论 NES1基因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这为选用NES1作为结肠癌治疗靶点提供了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

    作者:饶雪峰;刘伟中;吴鹤立;赵辉;肖冬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银杏叶提取物辅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泼尼松加GbE治疗,对照组仅用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均治疗8周生化指标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67%(P<0.05)。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GbE能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降低胆固醇、减轻水肿及提高血浆蛋白,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作为治疗儿童NS的常规辅助用药。

    作者:许亚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静脉微量泵入小剂量多巴胺辅助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的疗效研究

    目的:小剂量多巴胺静脉微量泵入用于辅助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给予止咳、平喘、利尿、强心、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和观察组(6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静脉微量泵入小剂量多巴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心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52%)高于对照组(7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心率、PaO2、PaCO23项指标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微量泵入小剂量多巴胺用于临床辅助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效果确切,能够改善心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羽;李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60例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为FTS组,30例为传统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患儿随访3个月-3年,平均12个月。结果与传统相比较,FTS组排气、排便时间提前、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患儿均无复发,无粘连性肠梗阻等情况发生。结论 FTS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安全有效,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俊;肖菊花;杨瑞锦;陶强;冯亮;徐维;邓庆强;张守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8例子宫腺瘤样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T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子宫AT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均行HE染色、AB-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8例中16例边界清楚,另2例边界欠清楚;单发结节15例,占83.33%,多发结节3例,占16.67%。镜下见腺样或脉管样结构,腔隙内面衬有扁平、立方状细胞,细胞内有黏液,有的腔隙内可见淡染的分泌物,有的区域细胞见空泡,呈印戒细胞样结构,上皮样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核分裂象,增生的平滑肌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Calretinin、CK均呈阳性,CD34均呈阴性。结论子宫ATs临床及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和漏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刘文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动脉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65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5例,两组病人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治疗组病人再将溶栓导管从对侧股动脉进入,插入患侧股动脉内,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对照组采用周围静脉溶栓治疗。结果(1)治愈率:对照组治愈率是(11.4%),总显效率是(45.7%),治疗组治愈率是(36.7%),总显效率是(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前后大小腿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治疗前治疗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费用治疗组人均24542元,对照组人均费用22345元,治疗组人均费用较对照组更贵,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动脉置管溶栓较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单纯周围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更好,但治疗费用要更高。

    作者:余明;谢晓峰;胡萍华;陈紫香;胡弢;易政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EB病毒感染患儿的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120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咽狭炎、淋巴结肿大是EB病毒感染患儿常见临床症状,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并以呼吸道为常见;对于EB病毒感染患儿的治疗应在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抗病毒治疗。结论 EB病毒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但预后较好,更昔洛韦是治疗EB病毒感染患儿较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廖细生;朱庆雄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LEEP术结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有效性探究

    目的: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术)结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药用于临床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07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99例,行LEEP术治疗,术后常规用药)和观察组(108例,LEEP术后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药),对两组患者疗效及宫颈糜烂创面改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80.81%)(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创面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LEEP术后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阴道用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术后宫颈糜烂创面愈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向荣;王宝青;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伊托必利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检查前6h口服标准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洗肠液前30min,口服150mg伊托必利。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部分肠道和总体清洁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8%(P<0.05)。结论伊托必利用于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中安全有效。

    作者:邱和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