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高日峰;詹美华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其中实验组50例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8例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两组Harris评分和优良率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arris评分以及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后3年和术后5年两组Harris评分以及优良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少、住院时间短,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远期疗效上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杏香兔耳风洗液对家兔皮肤和阴道黏膜刺激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杏香兔耳风洗液对家兔皮肤和阴道黏膜的刺激反应,为其生产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进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和多次阴道黏膜刺激性试验,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实验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为0;受试物4种稀释度的多次阴道黏膜刺激反应积分为1.45、0.67、0.11、0.11。结论该洗液对实验兔皮肤无刺激,对实验兔阴道黏膜刺激反应强度为极轻刺激。

    作者:吴争;肖岗;夏芝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PFNA和ALP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与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钛板(ALP)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50例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行PFNA治疗的患者共26例,设为PFNA组;行ALP治疗的患者共24例,设为ALP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等,均显著低于AL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PFNA和ALP均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少,而PFNA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及引流量更少,更适于老年患者。

    作者:李韶平;晏青林;毛团员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经皮肝胆外引流联合内支架植入术及术后化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外引流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51例经CT及MRI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性经皮肝胆管外引流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术后总胆红素下降至<70μmmol/L后给予盐酸吉西他滨或卡陪他滨或两药联合化疗2-6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51例均外引流成功,并成功植入胆道支架,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6.27±45.95)mmol/L,术后7d、14d及21d总胆红素分别下降为(118.55±32.52)、(90.18±14.3)和(48.58±11.61)mmol/L,后经化疗2-6周期后肿瘤部分缓解27例,稳定11例,总有效率为74.5%,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65%、27%;中位生存期14.3个月,无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进行减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联合化疗控制肿瘤,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作者:徐满珍;梅华;祝强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作者:肖勍;张国权;吴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欢迎订阅《江西医药》、《实验与检验医学》

    《江西医药》简介《江西医药》于1961年创刊,是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江西省医学会主办的大型综合医学类学术期刊,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的专业权威媒体。本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来源期刊”,被国内三大权威数据库列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2011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2008-2011年本刊连续四年获中国医学期刊协作网优秀期刊奖;2012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和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期刊三等奖;2013年初被江西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列为国家级期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孕期正常胎儿心脏发育的产前超声筛查检测

    目的: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对21-25孕周正常胎儿心脏心房、心室、主动脉、肺动脉、动脉导管的内径及血流速度进行检测,为产前超声评估该孕期胎儿心脏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实时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对300例21-25孕周的正常单胎妊娠胎儿进行胎儿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及三血管切面检查,测量心脏各房室腔及大血管内径,分析各测量值与孕周的关系。结果21-25孕周正常胎儿心脏各房室腔、大血管及动脉导管内径随孕周增加而增大。结论此研究建立了中孕期正常胎儿心脏各结构内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胎儿心脏发育的产前超声检测提供了实用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爱琴;廖宝兰;梁凤华;廖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柔性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柔性管理模式在临床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择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8例普外科患者为调查对象,同时选择普外科30名护理人员参与本研究。根据护理管理模式将患者及护理人员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分析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开展柔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护理工作中的差错率、投诉率显著下降。结论通过在普外科实验柔性护理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也有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占继红;任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江西省医学会第十四次妇产科学学术年会在南昌召开

    2014年10月9~11日,江西省医学会第十四次妇产科学学术年会在南昌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300多位代表参会,交流论文106篇。国内知名专家郎景和院士、沈铿教授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专题报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动脉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65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5例,两组病人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治疗组病人再将溶栓导管从对侧股动脉进入,插入患侧股动脉内,持续注入尿激酶溶栓;对照组采用周围静脉溶栓治疗。结果(1)治愈率:对照组治愈率是(11.4%),总显效率是(45.7%),治疗组治愈率是(36.7%),总显效率是(9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前后大小腿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治疗前治疗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费用治疗组人均24542元,对照组人均费用22345元,治疗组人均费用较对照组更贵,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动脉置管溶栓较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单纯周围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更好,但治疗费用要更高。

    作者:余明;谢晓峰;胡萍华;陈紫香;胡弢;易政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优越性。方法将1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输液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邹伟;蔡庆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的外伤性肝脾破裂、行血管栓塞治疗的资料,总结分析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的适应征、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并发症,分析血管介入栓塞在外伤性肝脾破裂治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势,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肝脾破裂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有合并症的患者。

    作者:盛志勇;胡婧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尘肺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尘肺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1-8月,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60例,其中尘肺病Ⅰ期、Ⅱ期组和Ⅲ期患者各20例,另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和Treg细胞的表达百分比。结果对照组、Ⅰ期组、Ⅱ期组和Ⅲ期组CD4+IL17+Th17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31±0.42)%、(5.65±1.33)%、(8.86±2.88)%和(10.56±1.58)%;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57±1.32)%、(1.87±0.76)%、(0.82±0.53)%和(0.67±0.49)%。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Th17/Treg比值分别为(0.36±0.13)%、(3.02±0.95)%、(10.8±2.36)%和(15.76±1.23)%,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Th17细胞比例与Treg细胞呈负相关(r=-0.437,P<0.05)。结论尘肺病患者中存在Th17细胞的升高和Treg细胞的降低,调控Th17/Treg细胞的失衡,可以成为尘肺病治疗的新思路。

    作者:何钦;许喜闻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微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微量血糖仪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34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量血糖仪测定血糖,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测定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血糖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进针深度、采血量及结果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血糖仪检测糖尿病血糖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等优点,且可达到与生化分析仪相似的检测结果。

    作者:喻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信必可辅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有效性探究

    目的:探讨信必可辅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信必可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对照组给予BiPAP治疗,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和SpO2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必可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作者:黄晖;万敏娜;邹怀宇;万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采取同期放化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采取同期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5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采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术后同期放化疗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近期疗效情况以及使用的两组术后方案的不良反应情况,随访患者5年,观察两组患者的5年内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近期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近期有效率为68.0%,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P=0.034)。观察组患者5年内生存人数20例,生存率达80.0%,而对照组的5年内生存人数13例,生存率仅为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72, P=0.037)。两组患者术后主要的血液毒性各项指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致相当,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采取同期放化疗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的化疗方案,且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血液毒性情况也较好。

    作者:孟伟文;王文卿;周春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江西省第十三次内分泌暨糖尿病学术会议召开

    日前,江西省第十三次内分泌暨糖尿病学术会议在江西省抚州市召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翁建平等3位顶尖级专家出席了大会,来自江西省各地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6篇,其中15篇优秀论文作者在大会发言。在本次会议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卫庆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宁光教授分别作题为《1型糖尿病诊治进展》、《继发性高血压》和《中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新证据》的专题报告;江西省赖晓阳、刘建英、胡玲、霍亚南、刘精东、张美英、甘华侠、肖新兰等教授也先后作了专家讲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心肌桥血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CTA)显示并评价心肌桥的物理特性,探讨其在心肌桥血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3年6月间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502例患者的资料,评价心肌桥的部位、长度、厚度,MCA舒张期及收缩期管径大小、伴发的粥样斑块情况及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解剖特点与粥样斑块的关系。结果502例行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CTA发现心肌桥存在147例,检出率29.3%,CAG发现13例,检出率2.6%,两者间有差异。心肌桥的平均长度(32.10±9.25)mm,平均厚度(1.32±0.50)mm,心肌桥近段狭窄发生率高于壁段及远段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可作为显示并评价心肌桥血管的首选方法,其安全、准确、无创性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王博;黄继兰;张智亮;夏国金;戴西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伊托必利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检查前6h口服标准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洗肠液前30min,口服150mg伊托必利。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部分肠道和总体清洁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8%(P<0.05)。结论伊托必利用于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中安全有效。

    作者:邱和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113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颈动脉超声对患者的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检测,根据有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3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60例(不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采用24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变异性(BPV),以血压读数标准差(SD)代表BPV值。比较两组颈动脉IMT和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在观察组中,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其他检测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24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夜间收缩压标准差(S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SSD、日间SSD与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降低血管变异性对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梁姿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萍乡市安源区社区居民亚健康组成因子调查及对策探讨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居民亚健康组成因子及影响因素,为制订亚健康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调查目的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抽样对社区16-60岁居民进行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共调查930人,亚健康发生率为74.2%,亚健康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各组成因子中,以疲劳症状、记忆减退和健忘组成因子检出率高,且女性和年长者更易发生;自感低烧、夜有盗汗,体重减轻,自卑、自闭组成因子检出率低。结论社区居民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且疲劳症状、记忆减退和健忘是居民亚健康的主要构成因子,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王艳华;廖清华;王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