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波;曹婷
目的 探讨运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MS)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995年5月至2011年10月随访资料完整的86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时间6年至17年.测量术前、术后二尖瓣口面积(MVA)、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MV△P)、左房内径(LAD)、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肺动脉收缩压(PAPS)、二尖瓣、三尖瓣返流量.结果术后6年以上的患者MVA、MV△P、LAD、EF、LVDd、PAPS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三尖瓣返流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二尖瓣返流量无明显变化(P>0.05),其中21例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率24.62%.结论 MS经PBMV治疗术后6年以上远期疗效良好,TTE对PBMV术后远期疗效能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价.
作者:应康;上官美琴;刘燕娜;郭良云;王继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及其受体组织表达与糖尿病矛盾现象的关系.方法 将大鼠设为糖尿病(DM)、正常对照(NC)两大组,分别在2周、4周、8周、12周、20周检测视网膜和心肌组织上SDF-1α、CXCR-4的表达变化.结果 (1)DM组外周血SDF-1α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5);(2)DM组心肌、视网膜组织上SDF-1α、CXCR-4的表达也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且两者在视网膜及心肌上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我们推测SDF-1α、CXCR-4的表达与糖尿病矛盾现象无关.
作者:甘克刚;林安华;王晨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标本40例为研究组 (盆腔外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25例,其中同期在位内膜2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VEGF在不同部位子宫内膜异位中的表达,研究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VEGF阳性表达主要见于子宫内膜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1)盆腔外异位病灶中VEGF表达高于卵巢异位内膜(P<0.05),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2)卵巢异位内膜VEGF表达与同期在位内膜相比,表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明显高于正常内膜(P<0.005);(3)在位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中增生期与分泌期VEG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VEG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中存在VEGF的高表达,可能导致了血管生成,利于种植及生长,可能成为内异症早期诊断的指标.
作者:朱虹;蔡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2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治疗组(ACEI+CCB,n=35),β受体阻滞剂组(CCB+ACEI+倍他乐克,n=48),比索洛尔组(CCB+A-CEI+比索洛尔,n=46),平均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超声多普勒心动图评估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E/A峰比值明显增加、等容舒张时间(IRT)、左房前后径(LAD)及BNP浓度均有明显减少(P>0.05),且比索洛尔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 在ACEI+CCB常规降压基础上,比索洛尔能够进一步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肖国辉;梁荷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8例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涎腺肌上皮瘤发生于腮腺11例、上颚部5例、颌下腺2例.肿瘤组织有4种类型,为梭形细胞型、浆细胞样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及透明细胞细胞型.免疫组化:calponin表达率95%(17/18)CK14表达率72.2%(13/18)、P63表达率77.8%(14/18)、SMA表达率88.9%(16/18)、s-100表达率95%(17/18),Ki-67增殖指数<2%,P53不表达.结论 涎腺肌上皮瘤是一种少见的涎腺良性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易于与涎腺其他肿瘤鉴别.
作者:何蓉;李艳;陈建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制川芎嗪聚乙稀醇药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 将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24):行L5椎板切除术并植入自制川芎嗪聚乙稀醇药膜;对照组(n=24):单纯L5椎板切除处.每组分别在术后的第2、4、6、8周随机处死6只,采用改良Rydell标准进行大体观察的粘连分级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法计算成纤维细胞数以评估瘢痕形成的量.结果术后2周时,两组改良Rydell粘连分级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18),但是在术后4、6、8周时实验组改良Rydell粘连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硬膜外成纤维细胞数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兔模型中,川芎嗪聚乙稀醇药膜能有效的减少椎板切除术硬膜外纤维化和瘢痕粘连.
作者:魏凌平;冯利刚;刘莹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先天非遗传性骨组织疾病,男女均可患病,通常在儿童时期起病,青少年后才出现症状,病程较长,好发于颌面部,多数患者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病损,往往造成外观畸形和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针状刀技术在胆胰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常规ERCP插管困难的102例患者行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92例患者行针状刀切开后插管成功胆管显影,成功率为90.1%.并发症共8例(7.8%).结论 对于插管困难的病例,用针状刀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可安全、有效地捉高ERCP诊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万仁海;张勇;曾文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在孔局麻气管镜下喷洒滑石粉治疗重症气胸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江西省胸科医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经单孔局麻气管镜下喷洒滑石粉治疗重症气胸20例.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3例,患者持续漏气7d以上,或反复发作,肺功能差或者合并哮喘等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采用冲洗器和引流管制成的简易装置向胸腔内喷洒5g医用滑石粉,气管镜下观察到滑石粉在胸膜腔内均匀分布,置28F胸管引流直至无漏气,术后复查胸片观察肺复张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17例治愈,13例胸痛,9例发热,3例皮下气肿,3例持续漏气,拔管中位时间为5d(3d-8d),在随访期间(18-42个月)[中位时间36个月]无复发.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孔局麻支气管镜下喷洒滑石粉治疗重症气胸是一项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治疗这类气胸,还可以预防气胸复发.
作者:凌东进;李小文;陈小琪;冯剑雄;张学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和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技术(ICSI)治疗周期中体外培养囊胚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卵裂期第3d(D3)冷冻后剩余胚胎进行体外延长培养至囊胚期,观察囊胚形成情况.结果共收集7438个冷冻后剩余胚胎,经序贯培养,形成1382个优质囊胚(18.58%).D3胚胎中6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34%)显著高于4-5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9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9.95%)显著高于6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34%),≥10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27.47%)显著高于7-9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9.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2胚胎中4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25.40%)显著高于3个细胞、5个细胞的优质囊胚形成率(10.26%,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碎片评级I- II 级D2、D3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均显著高于III-IV级的胚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体外延长培养能有效筛选具有发育潜力的胚胎,优质囊胚形成与D2、D3胚胎的卵裂球数及碎片评级密切相关.
作者:黄志辉;余敏;伍琼芳;辛才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根管显微镜治疗老年患者钙化及细小根管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患者中钙化或细小根管的86颗患牙,在根管显微镜下,完成根管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87个细小根管疏通,成功率为100%;40个钙化或部分钙化根管中,31个根管再疏通成功并完成治疗,钙化根管疏通成功率为77.5%.治疗过程中,无根管壁侧穿、牙根折裂、器械折断或台阶形成.结论 老年患者钙化及细小根管的治疗有一定难度,运用根管显微镜治疗能大大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王坚;袁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2年3月我院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5例接受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以角膜水肿(4例)、眼压升高(2例)为主,发生率为13.33%,经对症处理后恢复.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李红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后路病灶清除植骨钉棒内固定结合置管化疗在胸腰段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经过.结果术后无一例复发,无死亡病例,平均治疗时间12个月.根据改良PROLO功能评分,术后疗效优良率95%.VAS评分显示,术前平均7.9分,术后平均2.6分,术后比术前有显著降低.结论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钉棒内固定结合置管化疗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饶义康;饶放萍;高勇;钟雪萍;李井山;阳少明;刘辉;张万泉;张石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鼻硬结病是由鼻硬结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肉芽肿病变,常先发生于鼻部,导致鼻部畸形和鼻腔瘢痕形成,可蔓延至鼻咽、口咽、喉、气管、支气管、鼻窦、鼻泪管、上唇、硬腭等处,故又称呼吸道硬结病[1].本病少见,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芳聪;谢红卫;李桃云;文培桂;钟勋;陈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在诊治消化道平坦隆起型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用内镜注射针于病灶边缘的黏膜下层一点或多点注射0.05%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美蓝4-6ml,提起征阳性,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直式或斜式透明塑料帽套于胃肠镜前端,然后进镜到达病变部位,再将圈套器置于透明帽内.将透明帽前端对准病变负压吸引,将病灶吸入透明帽内,然后收紧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检查无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后退镜.切下组织全部收集送病理检查,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共切除150 个病灶均切除完全.大出血发生率为3.03%,全部病例未发生穿孔严重并发症.内镜随访 6-18 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对消化道平坦隆起病变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切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喻枝红;李翠红;孙辉;龚锦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心肾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78例,前列地尔10μg联合左卡尼汀2g,以5%GS100ml做溶液静脉点滴,每天1次,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左室射血分数(EF)的差异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患者的BUN、Scr稳定下降,Ccr、LVEF明显提高(P<0.05),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肾功能.
作者:宋卫国;李庆珍;朱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改良血肿清除法微创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分改良血肿清除法组(改良组)39例,随机抽取我院曾行常规血肿清除法组(常规组)41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后3d血肿清除率改良组91.43%,高于常规组80.17%(P<0.05),再出血例数改良组低于常规组P<0.05,死亡病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的6个月以上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改良血肿清除法能明显减少再出血,快速、高效清除颅内血肿,能有效地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更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况小平;宋备战;邓志士;鄢小莲;杨慧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是CXC亚家族的一种趋化因子,在干/祖细胞归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研究表明[1],SDF-1唯一的受体CXCR4可在内皮祖细胞(EPCs)表面高度表达,SDF-1与CXCR4结合后形成SDF-1/CXCR4轴,促使EPCs沿SDF-1的浓度梯度发生黏附、增殖、迁移并抑制其凋亡,从而改善EPCs功能.
作者:黎金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扩张后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采用扩张后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修复颈肩部创面9例,一期手术于背部肌肉表面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完成扩张后二期行扩张后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转移术,修复颈肩部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2003年6月-2012年6月,于临床应用9例,所有皮瓣均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随生长发育而生长,不臃肿.供区瘢痕较轻,功能无影响.结论 扩张后颈肩背反流轴型皮瓣修复颈肩部皮肤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发春;徐萍;叶斌;李舸;赖晓红;荣琴;王萍;邬小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酶4F2基因(cytochrome P-450 4F2.CYP4F2)多态性分布,并探讨其与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的关系.方法 采集1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已达稳定剂量、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目的 范围(1.5-2.5)病人的外周血,采用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CYP4F2 rs2108622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探讨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与该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在所有的样本中,CYP4F2 rs2108622基因共检出C(73.1%) 和T(26.9%)2种等位基因,检出基因有CC、TT和CT 3种基因型,其基因频率分别为54.1%、41.2和4.7%,人群中CYP4F2 rs2108622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性别和年龄上无差异;TT基因型患者所需华法林维持剂量高(4.7±0.99)mg/d,其次为CT基因型患者(3.70±0.85)mg/d,少的是CC基因型患者(2.46±0.75)mg/d.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CYP4F2 rs2108622基因位点具有遗传多态性,其基因型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罗志方;江美兰;章祖雄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