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松毛虫蛰伤130例

王丽红;黄卫群;余小燕

关键词:松毛虫, 蛰伤, 中西结合,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松毛虫蛰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景德镇地区2009年至2012年两次松毛虫病大流行期间松毛虫蛰伤接受本治疗方法的130例病例,并对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松毛虫蛰伤收效良好,基本达到短期治愈,治疗期间患者可继续进行生产活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测量颈部透明层厚度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在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从而提高唐氏儿的诊断率.方法与孕11-13+6周测量6376例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并随诊观察.结果超声检出NT增厚54例,其中染色体畸形47例,唐氏综合征38例,单独进行NT筛查检出唐氏综合征概率大约为70%.结论超声探测NT可提高畸形儿的检出率,对指导优生优育工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蔡芳萍;高小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用Worth四点仪法测定主视眼与裸眼视力及屈光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人群使用Worth四点仪法测主视眼与裸眼视力及屈光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初次验光的230例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视力矫正前后分别后投放Worth四点视标测量主视眼,分析主视眼与裸眼视力及屈光度的相关关系.结果矫正前Worth四点仪法测得主视眼多为裸眼视力好眼(P<0.05);矫正后Worth四点仪法测得的主视眼与矫正前一致(P<0.05).结论用Worth四点仪法测定主视眼,矫正前后一致,简单方便,可作为一种测定主视眼的方法.

    作者:肖凡;钟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及关节畸形,引起间质性肾炎及尿酸肾结石.

    作者:宋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双头加压螺钉联合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作用.方法对35例老年骨质疏松行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采用双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治疗(对照组16例)或双头加压螺钉配合鲑鱼降钙素、钙尔奇D片治疗(治疗组19例).用X线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骨密度检测仪检测L2-4椎体术前及术后3个月骨密度变化.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14±2.11)周,对照组(16±1.7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L2-4椎体骨密度比术前有所下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双头加压螺钉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能有效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的愈合.

    作者:徐文华;曹盛生;袁晓军;李俊宁;傅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比较右美托咪啶与咪唑安定在臂丛麻醉中的镇静效果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与咪唑安定两药物在臂丛麻醉中对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接受神经阻滞手术患者62例,根据术中镇静药的不同分成右美托咪啶组和咪唑安定组.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及用药后多个时点镇静深度比较.结果两组均达到有效镇静,效果满意,且两种方案的镇静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镇静后30min,咪唑安定组患者的镇静深度要明显低于麻醉前和右美托咪啶组.右美托咪啶组患者的镇静深度为Ramsay评分4分,在整个镇静过程中都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右美托咪啶的镇静效果略强于咪唑安定镇静.

    作者:叶建林;陶晓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对溃疡性结肠炎鼠外周血及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及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凋亡状态,并探讨地塞米松(Dex)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3组,各15只,模型组及实验组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作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动物模型,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肠作为对照,分离各组大鼠PBL及LPL,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72h,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实验组的PBL及LPL再经Dex作用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LPL在PHA刺激培养72h后凋亡率(5.89±0.65)%较正常组(17.14±1.95)%明显降低,PBL凋亡率(5.28±0.43)%较正常组(6.34±0.7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PBL(10.85±1.04)%及LPL(15.89±0.65)%凋亡率较模型组增高.结论UC鼠LPL凋亡减少,而PBL无明显凋亡异常,LPL凋亡减少可能同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有关,地塞米松通过促进LPL凋亡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作者:李志晋;詹丽英;胡俊;郑闽;徐燕琴;马春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耻骨上经皮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膀胱造瘘引流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耻骨上经皮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膀胱造瘘(以下简称经皮膀胱造瘘)引流的疗效.方法利用虹吸原理,用中心静脉导管从耻骨上经皮穿刺置管膀胱造瘘引流,以达到解除尿潴留的方法.结果30例患者尿潴留解除,未发生任何不适及引流并发症.结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膀胱造瘘引流方便、安全、可靠.

    作者:辛小云;钟玉莲;胡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食管胃颈部圆形吻合器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食管胃颈部圆形吻合器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168例食管癌患者分为研究组88例,采用食管胃颈部圆形吻合器吻合,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手工方法吻合.结果研究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吻合口瘘围手术期死亡,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62±30)min vs (216±42)min]、术中出血量[(255±25)ml vs(350±20)ml]、总住院时间[(10.3±1.5)d vs (13.1±1.7)d]、住院费用[(2.9±0.4)万元vs(3.7±0.5)万元]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术后颈部切口引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吻合口瘘发生率(2.27%vs12.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Ovs1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胃颈部圆形吻合器在食管癌切除中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优点.

    作者:江峰;田卫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应用Herbst矫治器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应用Herbst矫治器矫治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2月至2013年1月的50例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的25例Ⅱ类下颌后缩患者采用Herbst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的25例Ⅱ类下颌后缩患者采用双骀垫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两组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效果.结果两组经过矫治后均取得显著效果,但采用Herbst矫治器矫治的观察组效果优于Herbst矫治器矫治,而且矫治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于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中,应用Herbst矫治器来进行矫治是佳的选择,而且Herbst矫治器对于青春期患者和不配合矫治的患者以及通过其他矫治器没有矫治好的患者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及随访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及随访价值.方法对2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声像图特征:甲状腺呈不规则片状不均匀回声减低区,边界模糊,无球体感,病灶周围血流信号丰富,而内部血流信号较少,经激素治疗后,病灶可缩小或消失.结论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疗效观察与评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国珍;毕文琦;邵文君;刘云;吴小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利福平注射液脑室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脑积水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脑室外引流同时注射利福平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脑积水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0例结核性脑膜炎并脑积水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全身予抗结核治疗和糖皮质激素、脑室引流,治疗组同时脑室内注射利福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2例有效,8例无效;对照组14例有效,16例无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内注射利福平可改善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肖绍武;张齐龙;刘子林;章玉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独活寄生汤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独活寄生汤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独活寄生汤配合腰椎牵引治疗和腰椎牵引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0%(P<0.05);症状缓解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升伟;容旭阳;张吉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围术期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栓调节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分别在手术开始(T1)、手术结束(T2)、术后1d(T3)、术后3d(T4)、术后7d(T5)共5个时间点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的浓度.结果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在T2与T3之间达到高峰,高敏C反应蛋白在T3达峰值,而后均逐渐下降,T5时血栓调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仍高于T1水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调节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516).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存在全身炎症反应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小板损伤存在明显正相关.

    作者:程功文;黄纪木;李宝兰;姚传;高华;王一明;徐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3例外科急诊住院患者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治疗

    目的探讨13例外科急诊住院患者因急性戒酒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3例外科急诊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3例急诊外科住院患者均有长期饮酒史,因躯体疾病而急性停酒发生失眠、谵妄、烦躁等酒精戒断综合征,经积极治疗成功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对因急性戒酒出现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外科住院患者,经合理有效治疗,能有效控制戒酒综合征.

    作者:徐智;曾景龙;张战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给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的效果观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高龄患者由于机体功能明显减退,术前常伴有各种慢性器质性病变,机体对开放性切除术和麻醉的耐受力较差,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一般将腹腔镜作为首选切除术方式.我院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对高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万燕;钟清玲;胡庆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治疗腰椎结核

    目的探讨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治疗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4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24-68岁,平均43.5岁;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后路清创、椎体间局部骨颗粒和自体髂后松质颗粒骨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CT扫描重建评价植骨融合情况,X线侧位片评价手术节段生理弧度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75±35)min,出血量(430±350)ml;所有患者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18.5个月,所有患者均治愈(其中1例术后3个月时切口结核形成窦道,经切口清创、调整抗结核方案后得到治愈);14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6.7±2.3)个月;腰背痛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术前、术后手术节段前凸角分别为(-9.3±10.9)°和(9.9±3.4)°,后随访时手术节段前凸角为(6.8±2.7)°.结论在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和坚强的椎弓根钉棒固定的前提下,一期后路清创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安全可行.

    作者:曾会龙;刘志礼;刘家明;何来昌;杨东;龙新华;段满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声技术评价太极拳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太极拳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多普勒成像技术,对43例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和43例未经任何规范化锻炼的老年人的心脏功能指标进行检查比较.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未见显著差异(P>0.05),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E/A值有非常显著增高(P<0.01).结论长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脏功能有保健作用.

    作者:郑松波;何小才;张诗渊;谢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剂量丙戊酸钠防治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

    目的评价小剂量丙戊酸钠防治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5-10mg/kg·次,2次/d,两年内未见热性惊厥后减量至5-10mg/kg·次,隔日1次,巩固用药半年后停药.结果实验组在1h内惊厥控制率为94%,对照组为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内实验组仅4例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仅有1例继发癫痫;而对照组有12例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6例继发癫痫,发生率为12%.结论应用小剂量丙戊酸钠防治小儿复杂性高热惊厥安全有效.

    作者:邹发东;卢炜;彭友生;何梦君;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丙泊酚联合喉表面麻醉在婴幼儿气管异物手术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及丙泊酚联合表面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A-SAI或Ⅱ级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D组)和丙白酚联合表面麻醉对照组(C组)各30例.D组采用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5-8mg/kg·h及2%利多卡因喉表面麻醉,C组采用丙泊酚5-8mg/kg.h及七氟烷吸入麻醉.记录T0(诱导时)、T1(插入硬支气管镜时)、T2(手术中)、T3(退出硬支气管镜时)时的HR、SBP、RR变化,SpO2低于正常及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D组麻醉后的患儿能安全的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出现呛咳、屏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少,血压、HR变化与C组相比相对稳定,均低于C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联合表面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肖煜;胡华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例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诊疗中的药学监护报告

    目的提高老年重症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效果.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并配合医师对1例重症感染的老年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在分析疾病和用药特点、评估并提供可选治疗方案、监护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剂量调整等方面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结果药师与医师紧密配合,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工作.

    作者:王实慧;曹力;余晓耕;钟海利;章新晶;梅竹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