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管建粉;黎志英;丁兴琳;罗会芳
目的 评价鼻内镜下应用异体巩膜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疗效.方法 2011 年6 月-2012 年6 月,对4 例鼻中隔穿孔应用异体巩膜进行修补,穿孔时间为1 年-3 年,平均1.4 年;穿孔直径为0.8-1.2cm,平均1.0cm.4 例穿孔都在鼻中隔的前中部,在鼻内镜下刮除鼻中隔穿孔边缘黏膜上皮,造成新鲜创缘,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方法分离鼻中隔穿孔周围的黏软骨膜及骨膜,取合适大小的异体巩膜封闭穿孔,两侧鼻腔填塞生物蛋白海绵及膨胀海绵,使穿孔缘黏膜与异体巩膜完全贴合.结果 术后5-10 周鼻腔黏膜上皮完全覆盖移植物,鼻中隔穿孔愈合.4 例随访5 周-12 个月,平均8.2 个月,未发生再穿孔.结论 鼻内镜下应用异体巩膜修补鼻中隔穿孔是治疗中等程度以上鼻中隔前中部穿孔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俊勇;聂志宏;肖宇清;孙慧;周方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96 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到48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表定位穿刺,实验组进行超声诊断定位穿刺,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7.9%,穿刺时间为(3.2±1.4 )min,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降低风险,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陈钦盛;叶文贤;萧植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年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2010 年以前有随访的PLC 患者120 例,并按年龄随机分为青年肝癌组(年龄<40 岁)32 例,非青年肝癌组(年龄≥40 岁)88 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肝脏功能、肝癌大体类型、病理类型、HBV-DNA 水平、AFP 水平、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存期.结果 青年组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的比例较非青年组高(P<0.05);巨块型肝癌或弥漫性肝癌较非青年组青年组多(P<0.01);肝癌破裂出血的发生率较非青年组高(P<0.01);肝脏功能较老年组好(P<0.01); HBV-DNA 水平较非青年组高(P<0.01); AFP 水平较非青年组高(P<0.01);手术切除率较非青年组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非青年组低(P<0.05);术后生存期较非青年组短(P<0.05);胆管细胞癌比例较非青年组低(P<0.05).结论 (1)青年人肝癌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手术后生存率低.(2)PLC 病情与HBV-DNA 水平密切相关.(3)PLC 患者AFP 水平明显较高.(4)PLC 中胆管细胞癌的发生率低.
作者:王小华;罗璟;徐道峰;何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空心钉内固定失败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 年-2012 年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失败的股骨颈骨折10 例,对其中4 例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6 例行全髋关节置换.Harris 评分评估术后结果.结果 10 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4 年,平均2.5 年.患者疼痛均较术前明显减轻或消失.Harris 评分术前平均34 分,术后1 年平均83 分.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能恢复髋关节功能,是治疗内固定失败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傅余良;赵隆队;朱琦;熊国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并发脑疝的发病机理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22 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并发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亡4 例,植物状态1 例,重残1 例,中残6 例,恢复良好10 例.结论 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去大骨瓣减压术可以充分解除外侧裂血管受压,同时术中对侧裂内血管的保护及减少剥离颞肌和咬除蝶骨嵴后渗血是手术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程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VP 方案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对采用VP 方案治疗20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 例显效(35%),6 例良效(30%),2 例进步(10%),5 例无效(25%).总有效率为75%.结论 VP 方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较好疗效.
作者:白爱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 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28 例已确诊为癌症患者血清CA19-9 含量.结果 肿瘤标志物CA19-9 对胰腺癌、肝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90.9%、64.8%、38.6%、43.2%、13.3%、11.1%;对阻塞性黄疸的阳性率达87%与肿瘤原因导致的黄疸阳性率相当.结论 CA19-9 对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胰腺癌和肝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熊丽;郭江梅;辛查香;吴春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治疗组(芪归通络口服液)和西药对照组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各80 例,观察眩晕患者应用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研究芪归通络口服液对眩晕患者的影响.结果 中药治疗组治愈37 例,好转30 例,有效11 例,总有效率为97.5%;西药治疗组治愈16 例,好转21 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眩晕视分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取得较好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穗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和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0 年3 月至2012 年7 月收治的70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抗旋转髓内钉(n=36)或动力髋螺钉(n=34)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抗旋转髓内钉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治疗优良率均显著地优于动力髋螺钉.结论 与动力髋螺钉组相比,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具有疗效确切,可以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先方法.
作者:罗小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Q 值引导个性化切削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 年1 月-2013 年1 月等效球镜低于-6.00D 的34例64 眼进行非球面切削(A 组)或标准化(B 组)LASIK 术后进行随访,对比A、B 组非球面切削与标准化LASIK 术后1 个月、3 个月裸眼视力、对比敏感度变化.对比敏感度采用CSV1000 分析仪测量.结果 A、B 组1 个月、3 个月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05;t=0.62,P>0.05);LASIK 术后1 个月3C/D、6C/D 频率段A、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P=0.11;t=-1.55、P=0.12),12C/D、18C/D 频率段A 组比B 组优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3;t=-2.05、P=0.04);3 个月各空间频率(3C/D、6C/D、12C/D、18C/D),A、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1.78、-0.99、-0.97,P=0.06、0.07、0.32、0.33).结论 Q 值调整非球面切削能改善中低度近视早期对比敏感度.
作者:钟翔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126 例巨大儿分娩方式及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 年1 月-2011 年7 月126 例巨大儿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出生体重儿进行对照.结果 巨大儿孕妇的剖官产率、阴道助产发生率、分娩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较正常体重儿孕妇均上升(P<0.05).结论 巨大儿可增加母婴并发症.
作者:彭诗维;黄亚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 年7 月-2013 年4 月我院出生并入NICU 住院的NEC 早产儿(观察组,54 例)及非NEC 患儿(对照组,57 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胎膜早破、出生时窒息、呼吸衰竭、肺炎、败血症、有无应用益生菌等14 个项目,应用SPSS 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胎龄和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产时呼吸衰竭、肺炎、败血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口服益生菌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回归分析显示,微量喂养(OR =0.069) 和非营养性吸吮( OR =0.226) 为新生儿NEC 的保护因素,肺炎( OR =4.027) 、败血症( OR =14.663) 、呼吸衰竭(OR =17.520)为危险因素.结论 肺炎、败血症、呼吸衰竭是新生儿NEC 发病的危险因素,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是新生儿NEC 发病的保护因素.
作者:卢晓燕;谭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单用丙戊酸及联用卡马西平的血清浓度与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及联用卡马西平的血清浓度,并分析丙戊酸单用及联用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结果 180 例服用丙戊酸的患儿总有效率为78.33%,而39 例丙戊酸合用卡马西平的患儿总有效率为87.18%.结论 丙戊酸与卡马西平联用较单用丙戊酸疗效好,因此,在单用丙戊酸或卡马西平不能有效控制的患儿可以考虑两者联用.
作者:欧阳伶;杨云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3-2011 年在我院行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和传统输卵管吻合术共71 例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分析.结果 吻合手术复通率均达100%,但术后复孕率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93.1%)优于传统输卵管吻合术(76.2%),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5).结论 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手术复通率高,复孕率高.
作者:陈丽华;管建粉;黎志英;丁兴琳;罗会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全麻的术前用药效果.方法 将48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肌肉注射长托宁,对照组肌肉注射阿托品,各0.01mg / kg;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恢复期腺体分泌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终及拔管时观察组患者气道分泌物明显少于(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 患者术前肌肉注射长托宁,对心率及血压影响小,对腺体的分泌抑制作用强,效果良好,是COPD 患者麻醉前理想的抗胆碱药物.
作者:董桃花;邱清华;余清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牙本质保护膜(Hybrid coat)与牙本质粘结系统(Single Bond)对磨面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8 例牙本质过敏症患者的192 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采用Hybrid coat 脱敏治疗(Hybrid coat 组,n=96)和SingleBond 脱敏治疗(Single Bond 组,n=96).分别于治疗完成即刻及治疗后1、3 个月复诊时,采用冷气刺激和探测方法检测记录牙齿敏感程度,计算两组脱敏有效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ybrid coat 组和Single Bond 组治疗完成即刻及治疗后1、3 个月的脱敏有效率分别为87.5%、78.1%、72.9%和85.4%、63.5%、56.3%.两组完成即刻的脱敏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ybrid coat 组治疗后1、3 个月的脱敏有效率高于Single Bond 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脱敏剂对牙本质过敏症均显示了良好的即刻疗效,其中Hybrid coat 的中短期疗效优于Single Bond 脱敏剂.
作者:范华南;刘漪;黄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CA3 对活检阴性的前列腺癌(Pca)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收集2011 年01 月至2012 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时纳入健康的男性志愿者为正常对照.对所有监测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 检测外周血PCA3 mRNA 的表达.结果 共纳入66 例做为对象,其中前列腺癌患者26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共30例,正常对照组10 例.健康男性及前列腺增生患者外周血均无PCA3 基因的表达,前列腺癌患者有21 例表达,PCA3 表达阳性率为80.8%(21/26).前列腺癌组与健康组及增生组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PCA3 阳性率与PCa 临床病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A3 基因的表达与PCa 临床病理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A3 基因在外周血的mRNA 表达在前列腺癌诊断上有良好特异性.
作者:赵旭兰;傅龙龙;习海波;王共先;冯亮;孙翔;刘伟鹏;张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研究表明, 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达4.9%[1], 而其中约40%-50%的糖尿病患者又合并高血压[2].Framingham 研究显示[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的死亡风险和9%的心血管事件归因于糖尿病, 而44%的死亡风险和41%的心血管事件归因于高血压.
作者:俞菊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 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37 例患者中,0 型19 例,I 型13 例,II 型5 例.术后随访2-24 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4.6%(35/37),0 型、I 型术后满意率达100%(32/32),II 型术后满意率60%(3/5).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4 例要求生育者中2 例妊娠,全部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好,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安全性及手术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黄晶;徐娟;李雪年;张吉;余英;申昌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5 例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并经手术病理及保守治疗确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6%.结论 超声能够早期准确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作者:钟薇超;张贺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