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生物胶内堵外引法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体会

刘杰;张云贵;涂腾兵

关键词:低位单纯肛瘘, 医用生物胶, 直肠环, 内堵外引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医用生物胶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微创手术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4例低位单纯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采用经典的术式治疗(对照组),第2组采用医用生物胶内堵外引式治疗(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结论医用生物胶内堵外引式对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小于经典术式,可以很好地保留直肠环,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红藤灌肠联合通液法综合治疗输卵管堵塞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红藤灌肠联合通液法治疗输卵管堵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6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输卵管堵塞患者41例,将其按照住院的顺序分对照组20例和综合组21例,对照组使用通液法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红藤灌肠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1年、2年、3年后的疗效。结果综合组在1年、2年、3年后分别为100%、90.5%、7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70.0%、50.0%,综合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输卵管堵塞患者采用通液联合红藤灌肠的综合疗法可提高疗效。

    作者:刘永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下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镇静效果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下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椎管内麻醉下行输尿管镜检+弹道碎石+置双丁管术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30-67岁,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入室监测HR、NIBP、ECG、SpO2,取L2、3或L3、4间隙行腰-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平面上界T8左右。观察组将右美托咪定以1μg/㎏负荷量10min,继以0.2μg/(kg·h)持续静脉输注,对照组以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合剂静注;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O)、用药时(T1)、手术10min(T2)、手术结束时(T3)HR、MAP、SpO2,镇静程度、呼吸抑制情况,以及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MAP在T2与T0比较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静程度及呼吸抑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地用于椎管内麻醉下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镇静,且效果佳。

    作者:王旭华;廖海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评价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火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火针配合热敏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洪浪;潘红;聂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β-型利钠肽测定对心功能不全判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β-型利钠肽测定在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时心功能不全判断的意义。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人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病例特点和静脉血β-型利钠肽测定的结果。结果 COPD单纯组测定BNP,5例正常,1例升高。20例COPD合并肺心病组16例升高,平均值61.5pg/ml,其中11例符合心功能不全诊断。12例COPD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11例测定BNP增高,平均77.5pg/ml,1例正常。8例COPD伴非心脏疾病者中也有3例升高,且该3例临床无法确诊有心功能不全诊断。结论老年人COPD急性加重期病情较重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发病时搬动检查B超心脏等风险较大。利用方便床旁无创的静脉抽血测定β-型利钠肽,对判断是否存在心源性呼吸困难和心功能不全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国民;于秀旺;李汝湖;汪洋;江焰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指一组医护人员针对某个病种的治疗和护理共同制订的一项恰当的照护计划,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接受治疗护理,是一个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又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化模式。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新生儿科对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实施了临床路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月英;朱俐;杨素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彩超检测在胎儿窘迫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在胎儿窘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187例,其中正常妊娠组110里,高危组77例。两组均应用彩超检测大脑中动脉、脐动脉和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RI、PI、S/D)并对其分析。结果高危组脐动脉、肾动脉阻力指标均高于正常组,而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比正常组下降明显,高危组产后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高危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和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数据较正常组变化明显,产前运用彩超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更为准确地了解胎儿宫内状况,对预测、预防和治疗胎儿宫内窘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汤冬梅;卢慧涛;李征军;汤辉;贺建雄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用生物胶内堵外引法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医用生物胶治疗低位单纯肛瘘的微创手术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74例低位单纯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采用经典的术式治疗(对照组),第2组采用医用生物胶内堵外引式治疗(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结论医用生物胶内堵外引式对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小于经典术式,可以很好地保留直肠环,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杰;张云贵;涂腾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MP冲击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速度和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改善和恢复感觉和运动功能效果显著,但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谭志强;廖永德;陈秋生;陈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双人三班贯通式排班模式在药房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地利用药剂学人力资源,确保药品发放安全和合理使用的排班模式。方法以门诊药房、住院部药房为试点,实行双人三班贯通式排班模式,观察双人三班贯通式排班模式与传统排班模式在病人满意度、药师满意度和药房质控管理等方面的效果,并依据评价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药房管理中应用双人三班贯通式排班模式,减少了交接班次数,病人和药师满意度得到提高,相对的减少了晚班工作压力,并加强了对药房的质控管理。结论双人三班贯通式排班模式能合理利用和配制药剂师人力资源,满足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需求,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排班模式。

    作者:姜淑珍;占海燕;余斌;何勤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侧新月征在CT诊断腹股沟直疝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CT诊断腹股沟直疝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股沟直疝患者的术前轴位CT图像,全部病例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或增强扫描,重建薄层图像后对轴位图像进行观察。结果13例病人共16个直疝,右侧者10个,左侧者6个,均无嵌顿,CT诊断与手术所见符合率100%。结论 MSCT可准确诊断腹股沟直疝,并与斜疝、股疝鉴别。

    作者:彭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瑞替普酶治疗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分析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2013年5月期间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n=50)和老年组(n=50),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梗塞相关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中青年组的梗塞相关动脉再通率、再通时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地优于老年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但是对于中青年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老年患者。

    作者:朱章剑;周小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简易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撤除呼吸机之后的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小儿先心病术后低氧血症的患者40例,20例使用简易鼻塞式CPAP,20例使用双鼻给氧,治疗前后均进行经皮血氧监测及血气分析监测;并辅以胸片检查。结果简易鼻塞式CPAP较双鼻给氧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低氧血症更有效提高血氧指标,胸片渗出减少,术后并发症少,症状改善。结论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先心术后低氧血症优于双鼻给氧。

    作者:艾凌云;郭晨;张盛;陈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兄弟同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又称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所需酶的先天性缺陷所导致的一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新生儿CAH发病率为1/16000-1/20000,男女比例为2:1[1]。笔者遇及1例兄弟同患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文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预后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确诊后立刻给予治疗。观察不同孕期治疗、不同药物及RPR滴度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围产儿预后的影响。结果(1)12孕周之前治疗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率均低12孕周之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母血清RPR滴度≤1:8患者的早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梅毒发生率均低于滴度≥1:16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青霉素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均低于红霉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治疗是防止妊娠合并梅毒发生先天性梅毒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手段,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围产儿预后,对于改善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剑波;张艳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韦尼克脑病15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韦尼克脑病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例出现韦尼克脑病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经予以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后,症状缓解。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在出现摄入不足及消化道疾病后,易发生韦尼克脑病,及时早发现,及时补充维生素B1,可使病情得以控制。

    作者:陈宇;周冬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都显著地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和结石取净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疗效确切、

    作者:周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卡托普利抗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卡托普利的抗肝硬化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对肝炎肝硬化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毛忠懿;陶立刚;吴雄健;胡坚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

    目的:总结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的资料。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结果17例均获8-1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3例,良3例,中1例。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宋备战;陈胜利;张志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目的:评价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对3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选择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比较麻醉前(T0)与麻醉后5min (T1)、10min (T2)、15min (T3)、30min (T4)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30例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前与麻醉后各观察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应用于高龄全髋置换术安全,有效。

    作者:吴玉贵;刘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术前放疗在肢体滑膜肉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在肢体滑膜肉瘤保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8年5月在我院行保肢手术治疗的92例肢体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前、术后放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保肢率、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放疗远期疗效优于术后放疗。

    作者:陶志伟;田卫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