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彭晓杰;黄玉辉;郑卫民;傅睿;李群;苗静;齐海峰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cystatin C, VEGF, 过敏性紫癜
摘要:目的:评价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及健康对照组患儿各50例,分别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探讨其与肾脏损害的相关性。结果紫癜性肾炎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及VEGF水平均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与血清Cystatin C、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分析呈正相关关系;肾活检显示,血浆VEGF水平与肾脏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2、0.658,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可以作为早期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检测指标。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切开取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输尿管切开取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6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ESWL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P<0.05)。结论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结石清除率优于ESWL,但感染率高于ESWL。

    作者:饶德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利用电切镜操作通道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48例报告

    目的:探讨同期处理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钬激光光纤插入电切镜操作件上安放电切环的操作通道内,再将操作件插入电切镜鞘进行碎石,碎石完成后,即可行气化电切处理前列腺。结果本组48例膀胱结石均一期碎石,治愈率100%。术中视野清晰,没有因膀胱胀满、结石移位或反复放出膀胱内液体而影响手术进度,也没有因手术时间长的因素给患者带来风险。结论利用电切镜操作通道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方法简便,操作安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创伤,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胡建云;万能文;邓宏;陈国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3例I期、Ⅱ期乳腺癌患者采用肿块局部广泛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或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辅助化、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96个月,中位随访期58个月,期间1例肺转移,1例小叶癌17个月复发,其他患者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和美容效果。

    作者:何平;汪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萍乡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城乡差异比较

    目的:探讨萍乡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在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家庭支持功能及情绪障碍等方面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在萍乡地区行MHD治疗的656例患者的相关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地区MHD患者男女比例为1.28:1;年龄以45-64岁为主;原发病因前三位为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2)在疾病的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及家庭支持等方面农村患者比率低于城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农村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率亦高于城镇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萍乡地区MHD患者主要患病年龄,男女性别比例,原发病因,均与国内其它地区相似[1];(2)城镇MHD患者在早期诊治、规范治疗及家庭支持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农村患者。 MHD患者易出现情绪障碍,但城镇与农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曹珊;陈清萍;熊波;鄢南萍;王稻;田丽娜;金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喜炎平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8月临床诊断留观手足口病患儿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予适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退热剂时,治疗组加用喜炎平肌注同时予以康复新液口服、或外擦手、足部皮疹,3次/d,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退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68%),P<0.05;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病例有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加快溃疡愈合,值得推广。

    作者:肖光明;龙春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与鳞状细胞癌抗原试验在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TCT)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8年1月-2012年10月对690例宫颈癌高危人群分别进行TCT、SCCAg试验检查,同时以病理组织检查为对照。结果诊断阳性率TCT为98%,SCCAg试验为64.5%,TCT与SCCAg诊断假阴性率与诊断敏感性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TCT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优于SCCAg试验,且TCT制片效果良好,敏感性、特异性都比较高理想,SCCAg是宫颈癌治疗效果的评价有效指标。

    作者:钱世庆;俞代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在肝移植中的作用

    肝移植已成为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在肝移植中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排斥反应不可避免,从而影响移植肝功能和患者的生存时间。近来的研究显示,促进HO-1表达增加可以减轻肝移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排斥反应[1],其临床应用前景值得重视。

    作者:王国荣(综述);时军(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加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HP感染的疗效。方法对64例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CAG并伴HP感染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三联疗法加胃复春治疗,对照组仅用三联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5.00%,较对照组(40.63%)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联疗法加胃复春治疗CAG并伴HP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胜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16例

    目的: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6例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术后随诊6个月-2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鼻内镜检查无阳性体征,无并发症。结论真菌球性鼻窦炎涕血为显著临床症状,鼻窦CT为重要的检查手段并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鼻内镜手术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勇;王志高;郑沛琪;黄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0%嘧肽霉素母液的毒性实验观察

    目的:了解受试样品30%嘧肽霉素母液原药的毒性特点,取得该样品亚慢性经口的大无作用剂量参数,为安全生产及慢性毒性实验提供剂量参考依据。方法我们依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为期90d的毒性实验。结果染毒期间各组动物一般情况良好,染毒组动物体重增重与对照组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食物利用率各组无差异。雄性大鼠高剂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中单核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淋巴细胞百分数量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雌性大鼠中剂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比较除有所增加(P<0.05)雌性大鼠高剂量组CRE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项指标各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尿常规无差异。大体解剖时,除各剂量组与对照组肺脏均可见一些炎性病变,其他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脏器重量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学显示:2只高剂量雌性大鼠见肝门管区慢性炎细胞浸润;1只高剂量雄性大鼠见肝细胞灶性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和肝门管区慢性炎细胞浸润,1只高剂量雄性大鼠十二指肠黏膜层小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其他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30%嘧肽霉素母液原药对雄、雌性大鼠经口毒性大无作用剂量均为2500mg/(kg·d)。

    作者:余爱民;刘昌英;谢国秀;周明;刘琳;戴黎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2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1例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外敷治疗;对照组61例仅采用中药内服,治疗结束后,再随防1年以上。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臣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阔韧带内巨大子宫肌瘤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阔韧带内巨大子宫肌瘤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例阔韧带内巨大子宫肌瘤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77%。9例均行腹式腹膜后巨大子宫肌瘤切除加子宫全切除术,无术中大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下腹部巨大实性包块,同时出现子宫移位的压迫征象,谓之阔韧带内巨大子宫肌瘤“二联征”,是其特征性临床表现。

    作者:潘爱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乳腺癌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23例恶性病变,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诊断正确16例,检出率69.5%(16/2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9例,检出率39.1%,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联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21例。(2)23例乳腺癌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显像:周边增强9例,不均匀增强6例,均匀增强3例,区域增强4例,无增强1例。结论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率高于两种方法单独使用。

    作者:余健彬;施国颖;汪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改良大骨瓣开颅术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优点。方法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术治疗39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对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改良大骨瓣开颅术39例中恢复良好29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谭立宇;沈建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部定位板对减少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小肠和膀胱受照剂量的作用。方法将16例宫颈癌患者均行真空袋固定和腹板定位板固定体位,固定后行CT扫描定位,分为真空袋固定组和腹部定位板组。所得CT扫描影像导入计划系统中并设计放疗计划,评估两组放疗计划中小肠和膀胱相同剂量下的体积大小并进行比较。结果腹部定位板组患者小肠和膀胱的受照剂量低于真空袋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应用腹部定位板固定体位进行放疗,能明显减少小肠和膀胱受照射剂量的体积,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艾春红;赵学会;黄晴;胡蓉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追踪观察并分析l06例重症监护患者在不同机械通气时间(≤3d、4-7d、>7d)、不同卧位(平卧位、半卧位)状态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106例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8例,发生率为45.28%。其中机械通气时间>7d发生率高达75.00%,与机械通气时间≤3d(28.85%)、4-7d(52.94%)比较均有差异性,P<0.05。采取平卧位与半卧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7.00%(10/15),41.76%(38/91),P<0.05。结论机械通气时间长是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主要的危险因素,且平卧位患者比半卧位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性高。

    作者:张望月;谭静;余水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B超诊断脂肪肝探讨

    目的:探讨脂肪肝超声影像学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影像学检查,通过影像学特征分析对比,综合评价脂肪肝超声影像学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过超声诊断,按照程度轻重,本组患者总共分为3种情况,重度、中度和轻度,其中,重度脂肪肝有5例,占10%;中度脂肪肝15例,占30%;轻度脂肪肝30例,占60%。结论脂肪肝超声影像学临床诊断分度明确、准确率高、无创伤、可重复,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强,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

    作者:周胜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与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

    目的:评价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及健康对照组患儿各50例,分别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水平;探讨其与肾脏损害的相关性。结果紫癜性肾炎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及VEGF水平均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与血清Cystatin C、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分析呈正相关关系;肾活检显示,血浆VEGF水平与肾脏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2、0.658,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清Cystatin C及VEGF可以作为早期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检测指标。

    作者:彭晓杰;黄玉辉;郑卫民;傅睿;李群;苗静;齐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7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7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出血和浸润。急淋占67.10%和急非淋占32.90%;急淋诱导治疗第15d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率78.72%、第33d骨髓细胞学完全缓解率100%;急非淋M3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83.33%、非M3完全缓解率57.14%。结论急淋占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总数的2/3,急淋较急非淋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占诗贵;陈启文;黄正刚;吴星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科病房护士分层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儿科神经内科患儿病情危重,变化快,病程长,治疗多,存在病情观察难度大,陪伴家属多且情绪易波动,因此护患沟通难度大,护理观察和治疗困难。根据优质服务的需求,我科自2012年3月至8月实行病房护士分层管理,对病人进行责任包干制的全方位护理模式,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了病人的好评,同时医生、护士也非常认同这种工作模式[1-3]。

    作者:杨小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