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俭;刘霄妮;王晓晖;朱翠筠;詹士华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及MRI证实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MRI的特征.结果 65例患者半月板损伤数为106个(每个膝关节包括内、外侧半月板,以下均同),其中Ⅰ级23个(21.7%),Ⅱ级51个(48.1%),Ⅲ级32个(30.2%).Ⅰ级T2WI表现为半月板内点片状或类圆形高信号影,高信号影未达到关节面缘,关节镜下半月板形态改变;Ⅱ级T2WI上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行的线样或条状高信号影,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缘;Ⅲ级T2WI上半月板内的高信号影均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边缘,可伴有半月板形态的改变.结论 MRI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能准确地诊断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及严重程度,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佳检查方法.
作者:李奎生;胡冬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白血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86例白血病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急淋、急非淋、慢粒、混合型白血病分别有126、46、12、2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7.74%、24.73%、6.45%、1.08%.急淋、急非淋、慢粒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7%,75.9%、71.4%;完成疗程的患儿中标危急淋、中危急淋、高危急淋、急非淋、慢粒3年DFS分别为55.9%、28.0%、13.0%、17.2%、42.9%.其中标危急淋与中危急淋(P<0.05)、标危急淋与高危急淋(P<0.01)、中危与高危急淋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标危急淋与急非淋两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慢粒与各型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淋占儿童白血病的发病总数的2/3,其诱导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急非淋;急淋中标危急淋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中、高危急淋和急非淋.
作者:陈启文;占诗贵;黄正刚;张丽娜;吴星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钙剂和催产素联合应用在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8000例,采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中的中高危组病例280例随机分为豫组,各140例.观察组剖宫产产妇术前30min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1+10%葡萄糖20ml,在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并子宫肌注射缩宫素20U.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在宫口开全时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10%葡萄糖20ml,并在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并肌肉注射缩宫素20U.结果 对照组在宫缩乏力性出血量达1000ml的发生率为25.9%,休克的发生率为2.7%,产后2h的出血量为(486.3±189.2)ml,产后24h出血量为(536.4±202.5)ml;观察组在宫缩乏力性出血量达1000ml的发生率为14.2%,休克的发生率为0,产后2h的出血量为(356.2±123.6)ml,产后24h出血量(423.5±142.1)ml.观察组在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后出血的量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钙剂和催产素联合应用预防治疗产后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方便的方法.
作者:彭莲红;谭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足趾供区不同形式修复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采用7种不同方法修复47例不同程度手指缺损的患者,观察再造后供区转归.结果 47例手术顺利,供区创面一期愈合,外观满意,行走无影响.结论 游离足趾再造已经成为手指缺损修复常采用的有效方法,但供区处理却成为再造后的难点,我院根据患者的不同手术方案采用7种不同的修复方法,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巍;杨少伟;毛志庆;覃欣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发生的原因,总结其临床诊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临床病例42例,采用GOS预后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42例中恢复良好21例,中度伤残12例,重度伤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结论 早期发现和治疗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志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生物羊膜移植术两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生物羊膜移植术患者321例(362眼),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患者389例(465眼).随访平均6个月,观察两组手术后胬肉是否复发,比较两种不同移植材料治疗翼状胬肉不同效果.结果 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植复发率为1%,生物羊膜移植复发率5%.结论 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植手术效果优于生物羊膜移植.
作者:周方兴;李建发;徐联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电凝钩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作为主操作器械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为30例结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肿瘤距肛门口2-25cm.其中17例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均为乙状结肠癌),12例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1例为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术.结果 手术时间为150-200min,出血量50-300ml.30例中均完成了乙状结肠、直肠中上部的游离,肠系膜下动静脉的根部淋巴结清扫及断扎.平均清扫淋巴结8.5-12.6枚.结论 电凝钩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根治术中作为主操作器械可行,电凝钩可以完成直肠中上部的游离,但需扶镜手以及第一助手的默契配合.
作者:林增烜;林长国;周腾攀;段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中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啶组(Y组,n=30)和对照组(D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咪达唑仑、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芬太尼、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麻醉药,并同时分别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啶0.3μg/kg和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并记录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min、5min、10min时患者的收缩期动脉压(SBP)、舒张期动脉DBP、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等指标.结果 D组在拔管时及拔管后1min、5min、10min时间点的SBP、DBP、MAP、HR均明显高于拔管前,Y组拔管时及拔管后各时间点SBP、DBP、MAP、HR均高于拔管前,但增幅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有效降低中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提高患者术后苏醒质量.
作者:吴祥;陶晓三;邓捩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ACE基因I/D多态性与血浆PRA、AngⅡ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孕妇ACE基因I/D多态性的分布、血浆PRA、AngⅡ水平.结果 病理组ACE基因I/D多态性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ngⅡ水平在病理组和对照组各基因型间无差异(P>0.05);病理组携带D等位基因者血浆PR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内DD基因型血浆PRA水平低于ID基因型(P<0.01);ID基因型血浆PRA水平低于Ⅱ基因型(P<0.05);DD基因型血浆PRA水平低于Ⅱ基因型(P<0.01).结论 (1)ACE基因I/D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2)ACE基因I/D多态性与子痫前期患者血浆AngⅡ水平无关.(3)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与子痫前期患者血浆PRA水平相关,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通过改变血浆PRA水平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过程.
作者:徐颖颖;蔡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创伤及外科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攻克脓毒症是世界一大难题.脓毒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28%-47%[1],治疗成本高昂,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近10年来脓毒症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方兴未艾,脓毒症动物模型是研究脓毒症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所必须的实验平台,同时也是脓毒症研究的一个难点.目前,脓毒症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作腹腔感染的脓毒症模型、升结肠支架置入腹膜炎(CASP)制作腹腔感染的脓毒症模型、细菌或内毒素攻击模型较为常用.本文对脓毒症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海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颈椎钛网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颈椎钛网内固定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4μg/ml的右美托咪定0.4μg/(kg· h);B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1 ml/(kg·h),记录患者入室、切皮、拔管时的血压、心率以及术中维持丙泊酚的用量,术后拔管时和拔管即刻烦躁发生情况.结果 切皮、拔管时与入室时比较,A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B组拔管时血压和心率改变明显(P<0.05).A组术后烦躁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使颈椎钛网内固定术患者丙泊酚平均用药量减少,同时可减少拔管时的烦躁发生率,从而使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更安全.
作者:易明波;李卫;陈可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大容量肺泡灌洗(whole lung lavage,WLL)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共30例;治疗组:常规抗感染、综合治疗加大容量肺泡灌洗治疗,共30例,治疗2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统计学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83.33%,致病菌清除率为76.00%,治疗两周总有效率为90.00%,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痰菌培养阳性率为40.00%,致病菌清除率为41.67%,治疗两周总有效率为63.33%,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为63.1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短期内大容量肺泡灌洗不仅能使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而且远期效果较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赞华;罗江波;杨桔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2006年4月-2012年4月收治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40例(49眼),将40例(49眼)分为治疗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用药后眼压仍≥40mmHg),另统计42例(44眼)为对照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用药后眼压<40mmHg).对两组患者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40例(49眼)患者治愈34例,有效11例,无效4例;对照组42例(44眼)患者治愈3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结论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海华;陶怿泉;高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患者生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病例28例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正常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受孕情况以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组的受孕率为71.43%,对照组为8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和对照组比较妊娠结局,发生早产、小于胎龄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流产、胎膜早破及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的生育能力无明显影响,可使流产、胎膜早破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增高,但不增加早产及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
作者:郭桃英;吴谋喜;吕军;邹纯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提高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新的技术.方法 将2002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的4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2007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新急救技术抢救的5例羊水栓塞患者作为研究组.结果 对照组2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50%;研究组5例患者治愈,抢救成功率100%.结论 新急救技术可以提高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
作者:郑九生;曾晓明;周群;诸丰英;刘淮;蔡庆华;欧阳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平扫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过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螺旋CT平扫与彩色多普勒联合检查的资料.结果 46例患者中螺旋CT平扫检查提示急性阑尾炎为41例,符合率89.1%;46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急性阑尾炎为33例符合率为71.7%.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7%.结论 螺旋CT平扫联合彩色多普勒检查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海;王永平;方智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血脂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方法 将65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行为方式治疗,治疗组在行为方式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肝脏B超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有效率73.53%)优于对照组(有效率61.29%),两组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康治疗NASH效果满意.
作者:周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绒毛与蜕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和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绒毛和蜕膜中PCNA的表达.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细胞滋养细胞PCNA表达强度弱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A的激活参与了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病.
作者:杜晓梅;肖玲;付广红;舒俊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吡那地尔(Pin)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诊治的COPD合并PH的患者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89例.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那地尔缓释胶囊25mg,2次/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肺动脉压收缩压(PAPs)、内皮素-1(ET-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 1/FVC%)、6min步行距离(6MWD)及血压(BP).结果 A组治疗后PAPs、ET1、PaCO2、及BP均有明显下降,与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O2、FEV1% Pred、FEV1/FVC%及6MWD有显著提高,与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n通过降低血浆ET-1浓度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爱平;郭韶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蓝宝石单晶托槽的摩擦力学性能进行初步测试,并与相同槽沟尺寸的金属托槽进行比较.方法 使用Instron万能材料力学实验机测试托槽与3种金属弓丝在不锈钢丝结扎下的大静摩擦力和平均动摩擦力.结果 蓝宝石单晶托槽的大静摩擦力及平均动摩擦力与对照组金属托槽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蓝宝石单晶托槽的摩擦性能可以满足口腔正畸临床的需要.
作者:胡月华;徐有英;刘鸿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