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余昌伟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腹腔镜手术时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 ASA 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手术开始前10min静脉滴注0.9%氯化钠10ml;治疗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分别于手术结束后2h、4h、8h、12h、24h进行VAS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初次使用镇痛药的次数.结果 治疗组术后2,4,8h VAS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初次使用镇痛药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非切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341份除痛病历使用分析

    <除痛病历>是我国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医疗机构推行的一种医疗机构特殊药品使用登记制度,由除痛病历首页和除痛病历手册组成.它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患者的用药,也起到了规范特殊药物(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作用.笔者所在医院是本市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也是本市医疗机构中唯一指定推行使用除痛病历的医院.现对本院近5年的341份除痛病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了几点经验.

    作者:李瑾;钟强;林小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关系.方法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量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30mg/24h)组(MA组,n=47)、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30mg/24h)组(NMA组,n=39).抽血化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LAb)滴度,并用彩色多普勒测量肱动脉内皮功能(Flow-MD),留取24h尿测量微量白蛋白.结果 与NMA组比较,MA组的血清SOD、GSH-PX的活性下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LAb)滴度明显升高,并伴有肱动脉内皮功能损害增加(P<0.01).结论 与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高血压病患者相比,高血压病伴有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患者有较严重内皮功能损害和较高水平氧化应激状态,提示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魏伟荣;雷梦觉;曹毅;涂燕平;龚爱斌;王凌玲;艾文伟;邬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457例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ARF住院患者的临床病因.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457例ARF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青年组(<60岁).分析其病因、肾衰类型、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 老年组患者163例,青年组294例.老年组和青年组病因构成不同,老年组肾前性高于青年组(39.47%vs14.63%,P<0.05),而肾性比例低于青年组(34.97%vs65.31%,P<0.05),肾后性接近(17.18%vs20.41%).老年组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其次为血容量不足、泌尿系结石、恶性肿瘤、肾毒性药物、心衰、肾病综合症、中毒、颅脑外伤、急性胰腺炎等.青年组病因依次为,泌尿系结石,血容量不足,肾病综合症,创伤,肾毒性药物,中毒及恶性肿瘤,感染,结缔组织病,急性胰腺炎等.老年组病死率高于青年组(12.88%vs4.76%,P<0.05).结论 老年组和青年组病因构成不同,肾前性因素较青年组常见,青年组肾性因素较老年组常见,老年组ARF多见病因为感染,青年组ARF多见病因为泌尿系结石;老年组是高位人群,预后差,病死率高,重在早期预防及治疗.

    作者:卓岩;陶锐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重度肝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重度肝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例重度肝损伤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用纱布绷带卷填塞止血.结果 2例止血后未发生再次出血,均成功救治.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在基层医院救治重度肝损伤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万登福;谭正敏;任继永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79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179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本地区手足口病患儿较往年明显增多,2-7月份为发病高峰(84%),好发于1-5岁儿童(87%),男女患病率为1.2:1,临床特征包括疱疹主要分布于手足99%、口腔黏膜89%,发热35%,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0%,消化系统症状4%,呼吸困难15%,其中肺水肿、肺出血1%,心血管症状11%;107份标本病原学检测EV71阳性54%,CAV16阳性35%;患儿预后良好,但危重症较往年增多,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例,死亡1例.结论 本次流行高峰为2-7月份,较往年提前,好发于1-5岁儿童,本次流行以EV71为主要病原体;掌握危重症的危险因素,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的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谭丽兰;胡新菊;李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MRI对眼外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I对眼外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外伤所致眼外肌不同程度损伤患者的CT和MRI检查结果.结果 眼外肌损伤在MRI的表现为TW1为低或稍信号,TW2上呈高信号,以STIR序列较为明显.结论 MRI对眼外肌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显示损伤部位和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

    作者:肖志辉;钟增友;陈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防治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共分离出真菌24株,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13例次(54.1%).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激素、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的应用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相关.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为76.1%.结论 肝衰竭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机会明显增加,需积极早期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生素,不用或慎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志成;张骏;谭荣欣;邹波;炉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大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1个月-1年半,行统计分析.结果 8例患者栓塞成功,1例好转,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疗效迅速,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抢救患者生命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叶宁;万严;刘勇;易本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自制胃溃灵汤剂加三联疗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西药联用中药胃溃灵汤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西药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另加服自制中药胃溃灵汤剂.结果 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非常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杆菌(HP)根除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西药联用中药胃溃灵汤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比单用西药在加速溃疡面愈合,增强对HP的根除作用,减少复发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作者:刘冬军;王小英;吴永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白内障复明手术2873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2873例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经我院严格筛查适合复明手术的白内障患者2873例(3256只眼),实施免费小切口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效果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后追踪复查资料完整者2645例(2963只眼),术后1个月视力≥0.05者2905只眼,复明率98.04%;视力≥0.3者2217只眼,脱残率74.82%;植入人工晶体者2919只眼,植入率98.52%.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463只眼(15.63%);后囊膜破裂103只眼(3.48%);虹膜损伤42只眼(1.42%);迟发性葡萄膜炎21只眼(0.71%);术后高眼压117只眼(3.95%);后发性白内障38只眼(1.28%).未发生大泡性角膜炎、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我院白内障复明手术总体临床疗效显著,小切口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均是有效的复明手段.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更佳.

    作者:古学军;叶波;刘学群;朱家贵;卢恒松;黄海;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25例经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左侧19例,右侧6例.先于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后经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25只下腔静脉滤器全部释放到位,展开良好.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25例完全消肿,溶栓效果理想.无1例出现肺动脉栓塞及颅内等重要脏器出血.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光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诊断的先天性子宫畸形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子宫畸形48例,其中纵隔子宫35例,双子宫5例,双角子宫3例,残角子宫3例,单角子宫2例.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首选方法.检出子宫畸形对于临床诊治不孕、流产、早产及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作者:彭燕;欧倩;熊艳;段艳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烟酸对高密度脂蛋白亚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烟酸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亚型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探讨其抗AS机制.方法 138例血脂异常病例,分为阿托伐他汀(A组)67例,阿托伐他汀加烟酸缓释片(B组)71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加烟酸缓释片2.0g/d,连服12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采取血清,采用双电泳-免疫印迹检测法,分析它们血清HDL-c亚型的组成及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中-内膜厚度(IMT).结果 (1)HDL-c亚型含量:A组preβ1-HDL、preβ2-HDL、HDL2a、HDL2b有轻度升高,HDL3a、HDL3b、HDL3c有轻度下降,B组preβ1-HDL、preβ2-HDL、HDL2a、HDL2b、HDL3a、HDL3b、HDL3c有显著升高,且HDL2a、HDL2b的升高大于HDL3a、HDL3b 、HDL3c的升高,与B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IMT:A组有进展,B组进展明显减慢,与A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烟酸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改变高密度脂蛋白结构和功能有关.

    作者:魏江涛;陈聪;方正旭;李进;官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MMP-2、MMP-9及TIMP-1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情况,并且与正常颅内动脉的表达相比较,以探讨动脉瘤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1例经手术切除的颅内动脉瘤标本和16例脑外伤病人切除的正常血管中的MMP-2、MMP-9、TIMP-1的表达进行检测和比较,将所得染色标本在光镜下观察,并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动脉瘤标本中的MMP-2、MMP-9及TIMP-1明显高于正常血管.结论 MMP-2、MMP-9及TIMP-1与颅内动脉瘤密切相关,可能在颅内动脉瘤形成、发展及其破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小健;邹安琪;胡观成;周小兵;赵业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病人出院指导的方法和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生性疾病.糖尿病病人往往只在出现并发症时才住院治疗,其他时间都要门诊治疗和自我管理,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了患者遵医行为.在出院前给予病人详细的糖尿病知识指导,有助于病人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对转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和自我保健意识.现报告我院在这方向的体会如下.

    作者:朱俊萍;吴林娟;高淑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子宫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临床研究近况(附1例报告)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是小圆细胞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病变进展快,放化疗效果不明显;分化程度差,多呈原始的未分化状况,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依其生长部位不同,可分为中央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cPNET)和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

    作者:陈韦君;蔡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ICU危重症患者的疼痛评估及治疗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重症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疼痛是其常见症状.国外学者的调查表明,离开ICU的患者中,约有50%对于其在ICU中的经历保留痛苦的记忆,70%以上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存在着焦虑与躁动,因此,镇痛与镇静已成为ICU患者的常规治疗.

    作者:何招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婺源县2004-2008年法定肠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为了解婺源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分析影响疫情的流行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婺源县2004-2008年无甲类肠道传染病发生,乙类肠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38.47/10万,其中2006年发病率低(22.84/10万),2008年发病率高(49.18/10万);发病季节性高峰为 5-7个月,发病年龄以 10-19岁为主,男女性别比 1.62:1,地区分布以紫阳镇为高发区.结论 婺源县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

    作者:戴新平;应彩霞;詹漫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509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经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 成功作出细胞学诊断者451 例,成功率88.66%.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78 例,桥本甲状腺炎179 例,桥本甲状腺毒症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4 例,甲状腺肿 43例,甲状腺肿囊性变15 例,滤泡细胞腺瘤 23例,腺瘤囊性变23例,余为个别少见的疾病 (57例).可疑恶性病变 5例,无法诊断63 例.结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对桥本甲状腺炎有确诊意义; 能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FNAC的诊断快速安全、费用低、准确率较好、近于无损伤性,如能正确掌握可以提高甲状腺常见疾病的确诊率.

    作者:文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胃扭转造影检查分析诊断

    目的 总结胃扭转造影检查特点.方法 对11例胃扭转患者钡餐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均发现胃扭转.结论 胃扭转钡餐造影检查的X线征象,为临床手法整复及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陈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