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秀萍
目的 观察回访方式对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 100例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级,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健康档案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回访组在就医后1周开始采用定期回访,回访时间2年;对照组不实施干预.2年后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回访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按时服药,生活方式,自我保健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水平和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农村患者的遵医行为,能延缓病程进展,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鲍桂莲;周洁;章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次低频率使用以与每周3次高频率使用的效果、安全性.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促红素10000iu/支,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促红素3000Iu/支,皮下注射,3次/周治疗.两组患者治疗间期均为12周.治疗期间观察血常规、血清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压、脉搏、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变化;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低频率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次与高频率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3次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但减少了注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向允禧;蒋琼;钟爱民;万笑笑;邹艳;蔡得汉;陈耀辉;陈琦;周萍;杨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微创技术完成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12例结肠癌患者,利用腹腔镜下手术视野广、暴露充分、分离止血准确的优点完成直肠癌根治术.结果 12例中9例行直肠学膜切除3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均痊愈出院.结论 微创手术病人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且完全能达到直肠癌根治的效果.
作者:曾文革;陈惠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得宝松联合帕扶林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的疗效.方法 选择102例糜烂型OLP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得宝松联合帕扶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3个月后两组治疗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92.6%,对照组为72.9%,经χ2检验,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复查结果,治疗组78.5%,对照组34.9%,经χ2检验,差异更有显著性.结论 得宝松联合帕扶林治疗糜烂型OLP,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少,有良好的耐受性,帕扶林还能改善肝功能.
作者:张华芳;严丽;朱凤花;李伟;金圣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中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室自2008年1月-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并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手术平均时间(50±25)min,术中无大出血及输血,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5d,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平均3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7d,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月、12月的IPSS、Qmax、QOL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天数少,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付成;计胜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后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7年6月-2009年12月1204例LC中13例及外院转入6例共19例术后梗阻性黄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中6例胆石残留,13例胆管损伤(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横断3例,右肝管横断1例,胆管壁部分损伤5例,胆管钛夹钳夹伤2例).19例均经手术及相关治疗后治愈,无胆道狭窄发生.结论 减少LC术后梗阻黄疸的关键在于掌握好LC的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发生梗阻黄疸应积极手术或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乳头括约肌,采用切开术(ERCP+EST)治疗.
作者:孙华朋;张娜;廖晓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SLE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SLE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活动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滥用抗生素以及肾功能异常,促进真菌繁殖,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重视病情演化,及时诊断及正确合理的治疗有助于改善SLE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预后.
作者:周静;陈钦开;杨柳;李秋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B超诊断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2009年5月早产儿病历资料168份,根据颅脑B超、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脑损伤组和对照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胎龄≤32周或体重≤1500g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胎龄>32周或体重>1500g的早产儿(χ2=8.88,P<0.01;或χ2=18.81,P<0.01).(2)存在高危因素的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早产儿 (χ2=24.20,P<0.01);阴道分娩的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的早产儿(χ2=6.69,P=0.01).(3)窒息与早产儿的脑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关系(χ2=0.40,P>0.05).结论 颅脑B超可作为早产儿脑损伤的筛查、早期诊断、跟踪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 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越易发生脑损伤;阴道分娩和各种高危因素均可引起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
作者:黄绍芳;李惠明;习斌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高危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42例高危组AML采用CAG方案诱导治疗:吡柔比星(THP) 10mg,静脉点滴,第1-8d;Ara-c 25mg,肌肉注射,每12h一次,第1-14d;G-CSF200μg/m2,第1-14d,每日肌注阿糖胞苷前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完成1疗程后评估.结果 20例获得CR (47.6%),17例达PR(40.4%),5例NR(12%),总有效率达88%,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继续感染及发热等骨髓抑制表现,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CAG方案治疗高危组AML临床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先豹;杨赣萍;陈艳;李菲;刘茂发;陈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13例宫角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3例病例中,宫角妊娠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8例.术前超声诊断正确9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盆腔包块1例.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艳;欧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不锈钢导尿管支架导尿在导尿困难的男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导尿困难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不锈钢导尿管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均导尿成功,其中20例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后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余22例1周后拔除导尿管,可自行排尿,予保列治等药物治疗,随访3-6个月,无明显排尿困难,平均大尿流率15.5(12-20)ml/s.结论 男性患者在导尿困难时应用不锈钢支架做支撑导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殷乾清;陈丽萍;刘峰;邹安荣;章其鑫;巫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肝动脉化学灌注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对43例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TACE治疗的同时行PS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及血小板变化情况,并观察肝脏肿瘤情况.结果 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血常规,WBC和PLT有显著升高(P<0.01),RBC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1个月复查CT示肝脏病灶内均有碘油沉积,脾脏有脾实质梗死区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涂强;饶荣生;周新文;何均;温时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病理基础与发病原因不确定的硬脊膜外血肿被称为自发性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ml hemacoma,SSEH),资料表明,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无性别差异.首发症状多以出血部位的剧烈疼痛或相应神经根区域的疼痛,继而出现平面下肢体瘫痪、痛温觉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碍;多数呈急性发作,仅少数为慢性过程.血肿若发生于颈段,则可出现颈部强直、呼吸困难、高热及四肢瘫痪.我们遇及1例.
作者:沙轶;黄乐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三联抗血小板方法(盐酸替罗非班+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实验组)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48h和30d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包括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小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大出血并发症均未发生;两组血小板计数均无特殊变化.结论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ACS能进一步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而且安全性好.
作者:黎志勇;蔡剑玲;谢鎏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等离子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BT)58例,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27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量及复发率等.结果 PKRBT组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5-25min,平均15min,术后无继发出血,无电解质紊乱,1年肿瘤复发4例,复发率6.8%,2年肿瘤复发7例,复发率12.0%.膀胱部分切除术组: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60min,1年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7.4%,2年肿瘤复发4例,复发率14.8%.结论 PKRBT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值得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恩庆;章礼;方周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T对肝癌的高危人群筛查的价值.方法 对129例高危人群进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29例筛查出肝癌32例,约占25%.结论 CT可用于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作者:张联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防止痔上黏膜环切术后皮赘残留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术前准确地测量出脱出肛缘外直肠黏膜以及外痔皮赘的长度进行手术量化设计.结果 30例患者除1例残留1cm皮赘外余均无皮赘残留.结论 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对防止PPH术后皮赘残留的并发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新发;辛奕莹;王卫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人膀胱癌组织中IGF-IR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以及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液氮保存的原发性膀胱癌新鲜标本30例,相应癌旁组织(阴性切缘)30例,及正常膀胱组织30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IR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GF-IR基因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都有表达,且癌旁表达低于肿瘤表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正常膀胱组织不表达(P<0.01);30例膀胱癌标本中,19例IGF-IR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3.3%,30癌旁组织中,8例IGF-IR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26.7%;两者有显著差异性 (P<0.01).IGF-IR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IGF-IR基因及其蛋白在人膀胱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且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是有价值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标记物.
作者:陈桦;史子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哌替啶、氟哌利多复合氯诺昔康与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的比较效果.方法宫腔镜检查患者60例,随即分为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A组患者入室后静注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2.5mg,开始检查前生命体征平稳,再静注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2.5mg,开始检查后即静注氯诺昔康0.16-0.32 mg/kg.B组入室后检查前分给予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2.5 mg.诊刮时,静注丙泊酚1-2mg/kg.观察宫腔镜检查的患者MAP、HR、SP02及诊刮时患者疼痛及躁动情况.结果 A组宫腔镜检查时MAP、HR、SPO2平稳,效果明显优于B组.诊刮时呼吸循环抑制例数少于B组.两组间SP0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镜检查可给予哌替啶、氟哌利多复合氯诺昔康,安全、有效、无痛.
作者:吴慰芳;韩南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角膜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正高、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飞秒激光制角膜瓣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高度近视组为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6.00D,有45 例,中、低度近视组为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6.00D,有34 例.两组均在Visx S4 IR 准分子激光设备行LASIK手术.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行视力、屈光和泪液相关检查.结果 分析表明术后高度近视和中低度近视组UCVA≥术前BSCVA百分比两组比例接近,疗效均较好,随访显示术后3个月有较高的屈光稳定性,但术后3个月时两组均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结论 应用飞秒激光制角膜瓣LASIK是矫正高、中、低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但对泪液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卢恒松;马群;李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