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黎志勇;蔡剑玲;谢鎏晖

关键词:三联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摘要:目的 研究三联抗血小板方法(盐酸替罗非班+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实验组)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48h和30d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包括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小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大出血并发症均未发生;两组血小板计数均无特殊变化.结论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ACS能进一步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而且安全性好.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在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2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及1例胃穿孔患者,在3孔法腹腔镜及全麻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及腹腔冲洗引流术.结果 24例修补术均获得成功.结论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腹壁瘢痕小、对腹腔脏器干扰少、胃肠道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于海涛;冯志;鲍彦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自拟中药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以中药配合米非司酮,MTX治疗异位妊娠观察疗效.结果 30例经治疗后,治愈24例,5例因不愿意服中药而转为手术治疗,1例失败,由此可见,自拟中药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万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浅表上皮肿瘤观察

    目的 比较等离子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BT)58例,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27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量及复发率等.结果 PKRBT组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5-25min,平均15min,术后无继发出血,无电解质紊乱,1年肿瘤复发4例,复发率6.8%,2年肿瘤复发7例,复发率12.0%.膀胱部分切除术组: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60min,1年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7.4%,2年肿瘤复发4例,复发率14.8%.结论 PKRBT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值得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恩庆;章礼;方周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肝动脉化学灌注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

    目的 评估肝动脉化学灌注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对43例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TACE治疗的同时行PS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及血小板变化情况,并观察肝脏肿瘤情况.结果 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血常规,WBC和PLT有显著升高(P<0.01),RBC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1个月复查CT示肝脏病灶内均有碘油沉积,脾脏有脾实质梗死区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涂强;饶荣生;周新文;何均;温时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动态观察

    目的 探讨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动态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将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A组为注射胰岛素组,30例;B组为口服降糖药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血浆胰岛素(2HINS)、体重、IMT及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项目,随访5年,每年进行一次上述项目的检测.结果 研究前:A组FINS、2HINS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两组体重、IMT增厚及动脉粥样斑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后:A组FINS、2HINS、体重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两组IMT增厚及动脉粥样斑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体重增加,而未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增加.

    作者:梅洵;钱思兰;范云;罗美琴;邹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青年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青年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青年女性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予以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疗程共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进行疗效评定,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组有效率为83.3%,利培酮组有效率为78.6%,两种药物疗效差异比较无显著性(P>0.05).两种药物在体重增加、闭经、泌乳不良反应上,阿立哌唑组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青年女性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者疗效相当,而阿立哌唑对青年女性患者更为适宜,适于临床选择.

    作者:张咏梅;胡斌;俞丽华;刘桥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MRI阴性颞叶癫痫的手术治疗(附1例报告)

    神经影像学检查(CT和MRI),尤其是高分辨率MRI,能够发现一些患者脑内与癫痫发作起源密切相关的病理改变,称之为病灶性癫痫;而脑MRI和CT检查难以发现明确病灶的,则称之为MRI和CT阴性表现的癫痫,或非病灶性癫痫[1],由于没有影像学的异常,给临床致痫灶的定位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术前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重要性就显得格外突出.2011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对1例MRI阴性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明巍;陈立科;洪涛;王淳良;孟伟;邹安琪;李美华;况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高分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并同期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术后高分级胶质瘤的疗效、安全性和预后.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高分级胶质瘤术后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RT-TMZ组34例,RT组30例.RT-TMZ组在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时采用TMZ化疗,28d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共行4~6个疗程的化疗;RT组仅行三维适形放疗.两组患者放疗方法及剂量相同,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定期随访.结果 全脑CT或MRI示实体肿瘤治疗有效率:RT-TMZ组55.6%,高于RT组33.3%.RT-TMZ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47%、23.5%,1、2年PFS分别为67.6%、38.2%;RT组1、2、3年分别为53.3%、23.3%、10.0%,1、2年PFS分别为40%、13.3%.1、2、3年生存率和1、2年PF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均较轻,耐受性好.术中肿瘤残留患者2年生存率6.7%,无残留患者2年生存率44.5%,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口服TMZ治疗高分级胶质瘤术后患者疗效优于单纯放疗,能提高无疾病生存时间和1、2、3年生存率,不良反应轻微,肿瘤术中切除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康恭礼;龚巧英;李国庆;吴新生;彭世义;汪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CAG方案治疗高危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高危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42例高危组AML采用CAG方案诱导治疗:吡柔比星(THP) 10mg,静脉点滴,第1-8d;Ara-c 25mg,肌肉注射,每12h一次,第1-14d;G-CSF200μg/m2,第1-14d,每日肌注阿糖胞苷前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完成1疗程后评估.结果 20例获得CR (47.6%),17例达PR(40.4%),5例NR(12%),总有效率达88%,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继续感染及发热等骨髓抑制表现,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CAG方案治疗高危组AML临床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先豹;杨赣萍;陈艳;李菲;刘茂发;陈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1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梗阻性黄疸原因及防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后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1997年6月-2009年12月1204例LC中13例及外院转入6例共19例术后梗阻性黄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中6例胆石残留,13例胆管损伤(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横断3例,右肝管横断1例,胆管壁部分损伤5例,胆管钛夹钳夹伤2例).19例均经手术及相关治疗后治愈,无胆道狭窄发生.结论 减少LC术后梗阻黄疸的关键在于掌握好LC的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发生梗阻黄疸应积极手术或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乳头括约肌,采用切开术(ERCP+EST)治疗.

    作者:孙华朋;张娜;廖晓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生物可分解吻合环胃肠道吻合的应用

    目的 总结Valtrac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胃肠吻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美国Davis&Geck公司生产的Valtrac生物可分解吻合环.结果 28例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吻合口破裂,追踪5例术后4周吻合环分解排出.结论 Valtrac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对胃肠吻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装置,到时间会自动分解排出,不会对患者日后的CT和MRI检查产生影响.

    作者:黄唐剑;李铂;邓淑红;郭会文;衷任平;郑杨;蒋珂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

    血液透析疗法(以下简称血透)是尿毒症患者目前常用、重要的血液净化方式,由于血透需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这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各种负性心理反应[1],如焦虑、忧郁、沮丧、恐惧甚至绝望等,其后果不仅是免疫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了治疗风险.因此,做好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我科于2008年11月-2010年11月对尿毒症血透的病人进行了针对性较强的心理护理,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徐凤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老年癌性疼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老年癌性疼痛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20例未用阿片类药物的老年患者出现癌性疼痛给予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50~100mg/d静脉推注,应用1周以上,评价其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率(CR+PR)为70%,生活舒适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未见消化道出血、便秘、尿潴留、嗜睡、返酸、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结论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治疗老年癌性疼痛效果较理想,不良反应少.

    作者:熊晶;刘焕兵;尹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回访对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意义

    目的 观察回访方式对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 100例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级,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健康档案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回访组在就医后1周开始采用定期回访,回访时间2年;对照组不实施干预.2年后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的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回访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按时服药,生活方式,自我保健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水平和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增强农村患者的遵医行为,能延缓病程进展,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鲍桂莲;周洁;章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得宝松联合帕扶林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得宝松联合帕扶林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的疗效.方法 选择102例糜烂型OLP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得宝松联合帕扶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3个月后两组治疗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92.6%,对照组为72.9%,经χ2检验,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复查结果,治疗组78.5%,对照组34.9%,经χ2检验,差异更有显著性.结论 得宝松联合帕扶林治疗糜烂型OLP,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少,有良好的耐受性,帕扶林还能改善肝功能.

    作者:张华芳;严丽;朱凤花;李伟;金圣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室性心动过速1例分析

    平板运动试验是各种运动负荷试验中较重要的一种检测方法,因其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是目前对已知或可疑心血管病的无创性诊断试验方法之一,尤其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其诊断意义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和重视.现将我院平板运动试验诱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阳;管细红;陈军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CT对肝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的价值

    目的 探讨CT对肝癌的高危人群筛查的价值.方法 对129例高危人群进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29例筛查出肝癌32例,约占25%.结论 CT可用于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作者:张联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SLIPA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观察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和LMA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在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SLIPA喉罩和LMA喉罩进行气道管理.结果 使用两种喉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PETCO2、气道峰压Ppeak、SPO2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漏气,气道密封性较好.SLIPA喉罩与LMA喉罩相比,置入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SLIPA免充气型喉罩和LMA充气型标准喉罩都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而SLIPA免充气型喉罩操作时间较短,另外不压迫咽部组织,还能适合时间更长的手术.

    作者:肖兰芳;吴柏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状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以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5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 、TPO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并对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与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血沉、C反应性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28.57%),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低T3/T4综合征3例.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异常5.71%(2/35).观察组中抗甲状腺抗体(TGAb 、TPO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作者:施春花;王友莲;尚可;陈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电双频指数在小儿先心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bispectral index)在小儿先心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分为BIS组(n=15)和对照组(n=15).BIS组根据BIS值调节麻醉深度,术中维持BIS在40-60,手术结束前20min,BIS维持在60-70;对照组由同一麻醉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BIS组术后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中知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先心手术麻醉中,采用BIS监测可以减少术后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

    作者:沈艳喜;黄乐林;邓小兵;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