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阳;管细红;陈军喜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13例宫角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3例病例中,宫角妊娠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8例.术前超声诊断正确9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盆腔包块1例.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艳;欧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人膀胱癌组织中IGF-IR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以及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液氮保存的原发性膀胱癌新鲜标本30例,相应癌旁组织(阴性切缘)30例,及正常膀胱组织30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IR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GF-IR基因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都有表达,且癌旁表达低于肿瘤表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正常膀胱组织不表达(P<0.01);30例膀胱癌标本中,19例IGF-IR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3.3%,30癌旁组织中,8例IGF-IR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26.7%;两者有显著差异性 (P<0.01).IGF-IR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IGF-IR基因及其蛋白在人膀胱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且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是有价值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标记物.
作者:陈桦;史子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以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5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 、TPO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并对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与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血沉、C反应性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28.57%),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低T3/T4综合征3例.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异常5.71%(2/35).观察组中抗甲状腺抗体(TGAb 、TPO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作者:施春花;王友莲;尚可;陈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在我国POAG的患病率为0.11%[1],临床上治疗POAG的经典方法是小梁切除术,但该手术可以出现如前房出血、并发性白内障、术后浅前房、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不易被患者接受.近年来为探求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且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展了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rforatingtra-hecularsurgery,NPTS),该手术由于保留了薄层的小梁组织而未直接进入前房,术后并发症少,已经为愈来愈多的眼科医生所肯定[2].目前,对该手术各方面的研究报道都很多,现对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运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Valtrac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胃肠吻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美国Davis&Geck公司生产的Valtrac生物可分解吻合环.结果 28例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吻合口破裂,追踪5例术后4周吻合环分解排出.结论 Valtrac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对胃肠吻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装置,到时间会自动分解排出,不会对患者日后的CT和MRI检查产生影响.
作者:黄唐剑;李铂;邓淑红;郭会文;衷任平;郑杨;蒋珂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防止痔上黏膜环切术后皮赘残留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术前准确地测量出脱出肛缘外直肠黏膜以及外痔皮赘的长度进行手术量化设计.结果 30例患者除1例残留1cm皮赘外余均无皮赘残留.结论 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对防止PPH术后皮赘残留的并发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新发;辛奕莹;王卫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平板运动试验是各种运动负荷试验中较重要的一种检测方法,因其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是目前对已知或可疑心血管病的无创性诊断试验方法之一,尤其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其诊断意义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和重视.现将我院平板运动试验诱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阳;管细红;陈军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高危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42例高危组AML采用CAG方案诱导治疗:吡柔比星(THP) 10mg,静脉点滴,第1-8d;Ara-c 25mg,肌肉注射,每12h一次,第1-14d;G-CSF200μg/m2,第1-14d,每日肌注阿糖胞苷前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完成1疗程后评估.结果 20例获得CR (47.6%),17例达PR(40.4%),5例NR(12%),总有效率达88%,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继续感染及发热等骨髓抑制表现,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CAG方案治疗高危组AML临床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先豹;杨赣萍;陈艳;李菲;刘茂发;陈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病理基础与发病原因不确定的硬脊膜外血肿被称为自发性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ml hemacoma,SSEH),资料表明,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无性别差异.首发症状多以出血部位的剧烈疼痛或相应神经根区域的疼痛,继而出现平面下肢体瘫痪、痛温觉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碍;多数呈急性发作,仅少数为慢性过程.血肿若发生于颈段,则可出现颈部强直、呼吸困难、高热及四肢瘫痪.我们遇及1例.
作者:沙轶;黄乐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有些急性心包炎在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极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如进行溶栓等治疗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本文对2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心包炎的临床症状、心肌酶谱变化和心电学特征进行报道.1 临床资料例1,男,31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2d,加重9h余入院.查体:血压:110/70mmHg,心率94次/min.两肺未闻及罗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床边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V1-V6ST段弓背上抬0.1-0.6mv.胸部CT:两侧胸腔积液并左下肺部分膨胀不全.心脏彩超:左房室腔径增大.符合冠心改变.胸腔B超:双侧胸腔积液.入院后即查心肌酶四项:CK:58.14u/L,CK-MB3.30u/L.予溶栓治疗后2h心肌酶四项:CK:57.96u/L,CK-MB6.0u/L;4h心肌酶四项:CK:52.21u/L,CK-MB2.2u/L.且以溶栓治疗后2h、4h、6h复查心电图ST段无明显回落.予以抗凝抗血小板、稳定斑块治疗.1周后床边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V1-V6 ST段回落基线,无T波倒置.行经皮冠脉造影:冠脉未见异常,无斑块及狭窄病变.复查心脏彩超:左室后壁见积液深约10mm.考虑急性心包炎.
作者:郭永梅;黄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哌替啶、氟哌利多复合氯诺昔康与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的比较效果.方法宫腔镜检查患者60例,随即分为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A组患者入室后静注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2.5mg,开始检查前生命体征平稳,再静注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2.5mg,开始检查后即静注氯诺昔康0.16-0.32 mg/kg.B组入室后检查前分给予哌替啶50mg+氟哌利多2.5 mg.诊刮时,静注丙泊酚1-2mg/kg.观察宫腔镜检查的患者MAP、HR、SP02及诊刮时患者疼痛及躁动情况.结果 A组宫腔镜检查时MAP、HR、SPO2平稳,效果明显优于B组.诊刮时呼吸循环抑制例数少于B组.两组间SP0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镜检查可给予哌替啶、氟哌利多复合氯诺昔康,安全、有效、无痛.
作者:吴慰芳;韩南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SLE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SLE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活动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滥用抗生素以及肾功能异常,促进真菌繁殖,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重视病情演化,及时诊断及正确合理的治疗有助于改善SLE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预后.
作者:周静;陈钦开;杨柳;李秋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肝动脉化学灌注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对43例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TACE治疗的同时行PS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及血小板变化情况,并观察肝脏肿瘤情况.结果 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血常规,WBC和PLT有显著升高(P<0.01),RBC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1个月复查CT示肝脏病灶内均有碘油沉积,脾脏有脾实质梗死区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涂强;饶荣生;周新文;何均;温时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及术后的处理经验.方法 对25例30眼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患者采用粘弹剂或器械分离,或用维纳氏剪剪切分离,撕囊镊撕除机化膜等方法使瞳孔扩大至4mm-5mm,然后完成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脱残率77%,脱盲率97%.术后瞳孔形状呈圆形或近圆形,均有瞳孔对光反射.结论 在基层医院对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采用ECCE加人工晶体植入,只要手术方案设计得当,术后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赵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长期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26例持续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100-300μg/d),疗程1.5-2年的哮喘患儿进行风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钙(Ca2+)、磷(P3-)及碱性磷酸酶(AKP)监测.并对照同期正常小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结果 长期吸入小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对生长发育及钙磷代谢无影响.结论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药物应用,长期小剂量吸入对小儿哮喘疗效好,对生长发育无影响.
作者:徐松;祝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等离子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BT)58例,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27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量及复发率等.结果 PKRBT组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5-25min,平均15min,术后无继发出血,无电解质紊乱,1年肿瘤复发4例,复发率6.8%,2年肿瘤复发7例,复发率12.0%.膀胱部分切除术组: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60min,1年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7.4%,2年肿瘤复发4例,复发率14.8%.结论 PKRBT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值得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恩庆;章礼;方周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X线平片与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1例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平片及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模糊,皮质部分完全消失,靠近皮质部的松质骨增生硬化糜烂、密度不均呈融雪状,骨小梁模糊,随病程延长可向骶骨侧与韧带部发展,关节内软组织肿胀等.结论 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骶髂关节的CT扫描较X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局部细微病变情况,对病变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CT复查对拟诊Ⅰ期病例的确诊、了解病变的演变情况和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X线平片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诊断,尤其斜位片更利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观察,影像检查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李奎生;何彬娟;徐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神经影像学检查(CT和MRI),尤其是高分辨率MRI,能够发现一些患者脑内与癫痫发作起源密切相关的病理改变,称之为病灶性癫痫;而脑MRI和CT检查难以发现明确病灶的,则称之为MRI和CT阴性表现的癫痫,或非病灶性癫痫[1],由于没有影像学的异常,给临床致痫灶的定位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术前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重要性就显得格外突出.2011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对1例MRI阴性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明巍;陈立科;洪涛;王淳良;孟伟;邹安琪;李美华;况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不锈钢导尿管支架导尿在导尿困难的男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导尿困难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不锈钢导尿管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均导尿成功,其中20例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后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余22例1周后拔除导尿管,可自行排尿,予保列治等药物治疗,随访3-6个月,无明显排尿困难,平均大尿流率15.5(12-20)ml/s.结论 男性患者在导尿困难时应用不锈钢支架做支撑导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殷乾清;陈丽萍;刘峰;邹安荣;章其鑫;巫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加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效果.方法 将520例妇科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76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即桃红四物汤加抗生素治疗),对照组244例采取西药抗生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有效率为46%.结论 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妇科盆腔炎性包块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