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手术矫正近视的初步临床观察

卢恒松;马群;李琛

关键词:飞秒激光, 角膜瓣, LASIK, 近视
摘要: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角膜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正高、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飞秒激光制角膜瓣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高度近视组为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6.00D,有45 例,中、低度近视组为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6.00D,有34 例.两组均在Visx S4 IR 准分子激光设备行LASIK手术.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行视力、屈光和泪液相关检查.结果 分析表明术后高度近视和中低度近视组UCVA≥术前BSCVA百分比两组比例接近,疗效均较好,随访显示术后3个月有较高的屈光稳定性,但术后3个月时两组均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结论 应用飞秒激光制角膜瓣LASIK是矫正高、中、低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但对泪液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肝动脉化学灌注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

    目的 评估肝动脉化学灌注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对43例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TACE治疗的同时行PS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及血小板变化情况,并观察肝脏肿瘤情况.结果 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血常规,WBC和PLT有显著升高(P<0.01),RBC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1个月复查CT示肝脏病灶内均有碘油沉积,脾脏有脾实质梗死区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涂强;饶荣生;周新文;何均;温时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LASIK手术矫正近视的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角膜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矫正高、中、低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飞秒激光制角膜瓣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高度近视组为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6.00D,有45 例,中、低度近视组为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6.00D,有34 例.两组均在Visx S4 IR 准分子激光设备行LASIK手术.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行视力、屈光和泪液相关检查.结果 分析表明术后高度近视和中低度近视组UCVA≥术前BSCVA百分比两组比例接近,疗效均较好,随访显示术后3个月有较高的屈光稳定性,但术后3个月时两组均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结论 应用飞秒激光制角膜瓣LASIK是矫正高、中、低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但对泪液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卢恒松;马群;李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硬膜外麻醉偶合椎管内血管畸形致术后高位截瘫1例

    病理基础与发病原因不确定的硬脊膜外血肿被称为自发性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ml hemacoma,SSEH),资料表明,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无性别差异.首发症状多以出血部位的剧烈疼痛或相应神经根区域的疼痛,继而出现平面下肢体瘫痪、痛温觉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碍;多数呈急性发作,仅少数为慢性过程.血肿若发生于颈段,则可出现颈部强直、呼吸困难、高热及四肢瘫痪.我们遇及1例.

    作者:沙轶;黄乐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生物可分解吻合环胃肠道吻合的应用

    目的 总结Valtrac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胃肠吻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美国Davis&Geck公司生产的Valtrac生物可分解吻合环.结果 28例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吻合口破裂,追踪5例术后4周吻合环分解排出.结论 Valtrac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对胃肠吻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装置,到时间会自动分解排出,不会对患者日后的CT和MRI检查产生影响.

    作者:黄唐剑;李铂;邓淑红;郭会文;衷任平;郑杨;蒋珂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SLIPA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观察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和LMA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在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SLIPA喉罩和LMA喉罩进行气道管理.结果 使用两种喉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PETCO2、气道峰压Ppeak、SPO2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漏气,气道密封性较好.SLIPA喉罩与LMA喉罩相比,置入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SLIPA免充气型喉罩和LMA充气型标准喉罩都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而SLIPA免充气型喉罩操作时间较短,另外不压迫咽部组织,还能适合时间更长的手术.

    作者:肖兰芳;吴柏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动态观察

    目的 探讨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动态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将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A组为注射胰岛素组,30例;B组为口服降糖药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血浆胰岛素(2HINS)、体重、IMT及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项目,随访5年,每年进行一次上述项目的检测.结果 研究前:A组FINS、2HINS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两组体重、IMT增厚及动脉粥样斑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后:A组FINS、2HINS、体重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两组IMT增厚及动脉粥样斑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体重增加,而未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增加.

    作者:梅洵;钱思兰;范云;罗美琴;邹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浅表上皮肿瘤观察

    目的 比较等离子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BT)58例,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27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量及复发率等.结果 PKRBT组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5-25min,平均15min,术后无继发出血,无电解质紊乱,1年肿瘤复发4例,复发率6.8%,2年肿瘤复发7例,复发率12.0%.膀胱部分切除术组: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60min,1年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7.4%,2年肿瘤复发4例,复发率14.8%.结论 PKRBT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方法,值得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恩庆;章礼;方周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支气管阻塞器用于胸腔镜手术的单肺通气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支气管阻塞器在单肺通气中的效果.方法 对30例胸腔镜需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支气管阻塞器组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组,比较两组单肺通气时的效果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支气管阻塞器在单肺通气的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支气管阻塞器在单肺通气时优于双腔支气管导管,术后不良反应少.

    作者:占胜福;程爵毅;徐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后复苏期间的护理体会

    我国每年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的人数达15-17万例[1],以往开胸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介入治疗的患儿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小儿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十分成熟,在麻醉复苏室(PACU)中,小儿是一个特殊群体,护理要求高,需给予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2].此文总结了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共60例先心病行介入封堵术患儿复苏期间的护理经验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鹤群;熊云飞;刘小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长期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对生长发育肺功能及骨代谢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长期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26例持续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100-300μg/d),疗程1.5-2年的哮喘患儿进行风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钙(Ca2+)、磷(P3-)及碱性磷酸酶(AKP)监测.并对照同期正常小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结果 长期吸入小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对生长发育及钙磷代谢无影响.结论 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药物应用,长期小剂量吸入对小儿哮喘疗效好,对生长发育无影响.

    作者:徐松;祝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报告证实的13例宫角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3例病例中,宫角妊娠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8例.术前超声诊断正确9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盆腔包块1例.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艳;欧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CAG方案治疗高危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AG方案治疗高危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42例高危组AML采用CAG方案诱导治疗:吡柔比星(THP) 10mg,静脉点滴,第1-8d;Ara-c 25mg,肌肉注射,每12h一次,第1-14d;G-CSF200μg/m2,第1-14d,每日肌注阿糖胞苷前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完成1疗程后评估.结果 20例获得CR (47.6%),17例达PR(40.4%),5例NR(12%),总有效率达88%,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继续感染及发热等骨髓抑制表现,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CAG方案治疗高危组AML临床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先豹;杨赣萍;陈艳;李菲;刘茂发;陈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室性心动过速1例分析

    平板运动试验是各种运动负荷试验中较重要的一种检测方法,因其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是目前对已知或可疑心血管病的无创性诊断试验方法之一,尤其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其诊断意义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和重视.现将我院平板运动试验诱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阳;管细红;陈军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三联抗血小板方法(盐酸替罗非班+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实验组)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48h和30d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包括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小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大出血并发症均未发生;两组血小板计数均无特殊变化.结论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ACS能进一步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而且安全性好.

    作者:黎志勇;蔡剑玲;谢鎏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自拟中药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以中药配合米非司酮,MTX治疗异位妊娠观察疗效.结果 30例经治疗后,治愈24例,5例因不愿意服中药而转为手术治疗,1例失败,由此可见,自拟中药加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万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食管癌CT定位中应用造影剂伺服器技术观察

    目的 评价食管癌CT定位中启用造影剂伺服器技术观察的效果.方法 2010年2月-2010年4月对经病理确诊的14例食管癌患者,采用真空体膜固定,在CT定位扫描中应用自制造影剂伺服器,引导患者在CT扫描中连续吞咽含造影剂水溶液,确保CT扫描图像质量及食管内部结构完整清晰,以明确三维适形靶区勾画时GTV的组织结构.结果 CT扫描图像完整、清晰,符合临床要求,患者对造影剂伺服器的接受程度均可.结论 对于食管癌放疗患者采用真空体膜固定,在CT定位扫描中应用造影剂伺服器技术,解决了患者在仰卧的情况下连续吞咽含造影剂水溶液的不便.

    作者:刘力;孔德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使用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组织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特别是心、脑、肺、肾等器官,因此,老年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较高.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疼痛几乎是每一位手术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近年来镇痛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老年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进行疼痛治疗,可缓解手术后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1],但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现将我院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礼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靶点射频联合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靶点射频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1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胶原酶注射(A组)及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组(B组)(n=108),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及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疗效.结果 术后A组中1例发生神经根卡压综合征于骨科行开放性减压手术,两组神经根卡压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术前减轻,但B组患者疼痛减轻程度高于A组(P<0.01);术后按Macnab疗效评定,B组优良率(91.29%)高于A组优良率(8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靶点射频联合胶原酶注射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吴春根;叶钒;张达颖;章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各型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作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法舒地尔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 、6 min 步行试验距离有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能改善运动耐量,提高肺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SPAP,增加6 min 步行试验距离,对肺动脉高压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李运德;程应樟;邬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电双频指数在小儿先心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bispectral index)在小儿先心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分为BIS组(n=15)和对照组(n=15).BIS组根据BIS值调节麻醉深度,术中维持BIS在40-60,手术结束前20min,BIS维持在60-70;对照组由同一麻醉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BIS组术后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中知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先心手术麻醉中,采用BIS监测可以减少术后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

    作者:沈艳喜;黄乐林;邓小兵;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