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雄激素在重症感染中临床应用探讨

聂祥碧;李赟;袁中平;陈志;王曾庚;贺慧为;杨春丽;陈小红

关键词:雄激素, 重症感染, 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 观察雄激素在重症感染病人中的临床疗效、免疫细胞变化.方法 将重症感染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丙酸睾酮50mg/d共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变化、细菌学变化、血CD3+、CD3+CD4+、CD4/CD8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CD3+CD4+、CD4/CD8治疗组较对照组均高,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感染病人雄激素短期治疗有一定疗效,且对细胞免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道镜Ⅱ期胆道探查58例体会

    目的 探讨对既往有胆道手术史者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再次胆道探查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3月共58例有1-2次开腹胆探手术史患者,因肝外胆管结石复发,而行Ⅱ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中配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或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 手术成功57例,1例因合并肝硬化,术中分解粘连时渗血较多,中转开腹手术,所有病例无肠漏、胆漏、术后出血、腹腔感染、结石残留等并发症.结论 对有胆道探查手术史者施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安全可行,而非绝对禁忌症.

    作者:黄国华;黄中建;陈俊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4月采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例.结果 8例顺利完成,1例因胆囊管撕断而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在正确选择病例的前提下,手术医生密切配合,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样安全,而且具有创伤更小,切口更美观的良好效果.

    作者:罗文亮;吴自忠;姜永明;张学宏;樊志勇;蔡伟敏;赖昺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社区急救车及急救箱的管理

    急救物品和急救药品管理力求科学、准确、迅速、及时.急救车内的物品、药品品种数量多,护士每班清点,检查工作量大,难以保证及时发现失效的物品和药品.为此,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我社区自行设计了一份<社区急救物品和药品数量及有效期一览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淑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1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09年8月通过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18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术后随访6-36周.结果 骨折复位情况按Matta评定标准解剖复位11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1例,髋关节按d?Aubigne6分法:优12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能更好显露骨折部位,方便固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朱琦;赵隆队;熊国辉;付余良;谢立俊;胡生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甲亢合并亚急性重型戊型肝炎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molecular ab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MARS)人工肝联合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合并亚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甲亢合并重型戊肝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 7例患者均予MARS人工肝联合131I治疗,其中5例治愈,1例死亡,自动出院1例,每次MARS人工肝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 戊型肝炎合并甲亢易造成肝损害及甲亢加重,131I联合MARS人工肝治疗甲亢合并亚急性重型戊肝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杨丽霞;李小鹏;何颖;张伦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在婴幼儿下腹、会阴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下腹部、会阴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下腹部、会阴手术的婴幼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下行骶管阻滞,B组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间断静注氯胺酮维持.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清醒时间,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B组与麻醉前相比MAP、HR显著增高,RR显著增快(P<0.01),而A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术后清醒时间短,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下腹部、会阴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燕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社区肺结核病人生活质量的调查

    目的 比较肺结核病人和正常人群生活质量,为提高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OLI)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受调查者分为肺结核组和健康组,肺结核组为随机选择的南昌市西湖区1995年-2005年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确诊的肺结核病人120例,健康组为从南昌市西湖区站前路社区随机选取与调查研究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相匹配且无重大急慢性疾病的健康人群120例,对2组人群的生活质量调查结果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结核病人在生活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较健康组差.结论 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结核病的控制、预防和投入,扩大对广大人群的结核病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曾江红;邹德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目的 探讨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106例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反复腰椎穿刺放血性脑脊液,治疗组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放血性脑脊液.结果 治疗组头痛缓解率和恶心、呕吐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伤后1年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有利于缓解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和恶心、呕吐症状,降低远期脑积水的发生率.

    作者:黄青良;邱小高;殷春发;周于凡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同疗程吡喹酮在急性重症血吸虫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的吡喹酮在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病原中的作用.方法 对急性感染的重症血吸虫病人,治疗组给予双疗程治疗(每疗程按吡喹酮120mg/kg体重,分6d口服),并以单疗程治疗的同类病人为观察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结束治疗后1-2d,即可退热,病理损害终止,病人很快康复.半年后病原学复查,治疗组病原学检查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性重度感染血吸虫病病人治疗宜用吡喹酮双疗程治疗.

    作者:聂金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训教学的研究

    目的 研究评判性思维在临床护理实训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6级的高职护理班118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n=57)和对照组(n=61),实验组应用反思日记法、Taba教学法及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用评判性思维测评、操作考核及理论考试成绩、学生自我满意度、临床带教教师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等指标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带教教师、患者满意度及学生自我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评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可提高临床护理实训教学质量.

    作者:郑巧灵;程瑞峰;刘兰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股沟56例嵌顿疝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嵌顿疝的临床治疗方经验.方法 分析56例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其中9例小儿嵌顿疝患者行手法复位,对47例患者行高位结扎加修补术,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 手术是治疗嵌顿疝较好的方法,能防止疝内容物坏死并解除伴发的梗阻.

    作者:裴森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32例体会

    目的 总结小切口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小切口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32例临床资料.结果 左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中段4例,右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中段8例,切口长3-4cm,平均手术时间50min,32例手术顺利,效果满意.结论 小切口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能满足患者审美要求,不受微创设备条件限制,在基层医院可以开展.

    作者:曾照锋;蒙在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5-FU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防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后泪道造孔口瘢痕粘连阻塞的方法.方法 21例(25眼)术中将浸有浓度为25mg/ml 5-FU 0.2ml的棉片置于修整后的骨窗处约10min.结果 治疗组21例(25眼)有效率96%,对照组21例(23眼)有效率78.2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应用5-FU可防止因造口处肉芽组织形成,瘢痕增生以及膜的形成而导致的造口闭合

    作者:臧鹰;李育广;宋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西咪替丁胶囊的含量

    目的 建立西咪替丁胶囊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I8 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4:76)(每1000ml含磷酸0.3mL和已烷磺酸钠0.94g),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为30℃.结果 在西咪替丁5-10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7%(n=5),RSD为0.39%.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与标准法比较,结果较为满意,可用于西咪替丁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邵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改良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加硬化剂治疗单纯肾囊肿2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单纯肾囊肿的在基层医院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肾囊肿,分两次保留灌注95%乙醇治疗单纯肾囊肿患者26例.结果 26例单纯肾囊肿患者,无1例复发.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两次灌注硬化剂治疗单纯肾囊肿简单、便捷、损伤小,痛苦小,费用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谢芳林;陈新铭;张文考;郭志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的现状和问题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据新统计,全球约有20 亿人感染了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6.9亿人在中国;全球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4亿人,我国有9300万;全世界每年约10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化和HCC等疾病,其中30万人来自中国,乙肝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本文围绕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潘雪娇;刘玮;涂秋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茧症的3例临床报告

    腹茧症临床少见,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困难.近年来我院收治腹茧症3例,诊治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58岁,已婚已育,粮农.因腹痛、腹胀反复发作30余年,腹痛加重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d入院,既往无腹部手术史.查体:心率62次/min,心脏听诊偶可闻及早搏,腹部膨隆,未见明显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右上腹压痛较明显,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未闻及明显气过水声.

    作者:涂飙;熊小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胃片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胃片中的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Diamonsil C18 5μm(20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6.0)(40:60),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40℃.结果 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218μg~2.1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0.7%).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安胃片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乳腺肿瘤患者留置PICC 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aripherally inserted centyal catheter,PICC)在肿瘤化疗中已经广泛应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务人员认可.随着PICC 穿刺技术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更加关注PICC 并发症的处理.机械性静脉炎是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6%-9.7%[1].2009 年7月-2011年3月我院乳腺中心对308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留置PICC,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29例,发生率9.4%,经护理后产生不同程度缓解,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璐;石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食管癌的内镜诊治新进展

    随着内镜技术的迅速进步,早期食管癌的发现率明显提高.食管癌早期常无症状,到医院就诊的大多己属中晚期癌患者,往往已失去手术机会,而晚期食管癌患者由于吞咽梗阻而不能正常进食,全身情况极差,有时根本不能耐受常规放、化疗,因而食管癌的内镜下治疗显得更重要.本文就目前食管癌的内镜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性综述.

    作者:胡茂华;吕春华;王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