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吻合腓动静脉游离腓骨移植术的护理

卢丽华;陈艺闽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旋股外侧动静脉与腓动静脉吻合游离腓骨移植术, 护理配合
摘要:旋股外侧动静脉与腓动静脉吻合游离腓骨移植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有效治疗方法.该手术通过重建或增加股骨头血供,降低股内压,改善静脉回流而实现其疗效.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疼痛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据资料统计,肿瘤患者睡眠障碍占肿瘤患者的23%~61%,而疼痛又是肿瘤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睡眠障碍患者常因睡眠不足而疲惫不适,使疼痛体验更为强烈,自我效能降低,影响病人治疗情绪,进而影响疾病转归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庆萍;杨萌;马熙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清AFP与胃癌临床病理间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AFP与胃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增强对血清AFP阳性胃癌的认识.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我院2008年1月~9月收治的152例胃癌患者血清AFP值,观察AFP阳性胃癌与AFP阴性胃癌临床病理间的差异.结果 胃癌患者中血清AFP阳性的表达率为14%,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及直径在血清AFP阳性与阴性胃癌间无显著差异(P>0.05);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肝转移在血清AFP阳性与阴性胃癌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AFP阳性胃癌临床病理特殊,恶性程度高,易出现淋巴结、肝转移.AFP应作为胃癌患者术前的常规检查.

    作者:彭志强;熊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卵巢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8年8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16例卵巢囊腺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 浆液性卵巢囊腺瘤8例(其中单房性浆液性囊腺瘤5例、浆液性乳头性囊腺瘤3例),且见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内钙化1例.黏液性卵巢囊腺瘤6例,交界性黏液性卵巢囊腺瘤1例,浆液性卵巢囊腺癌1例(双侧卵巢发病).术前诊断14例(87.5%),误诊2例(12.5%).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很好显示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特征,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囊腺肿瘤上有价值.

    作者:古君海;陈慧玲;罗新忠;刘小华;彭国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936例临床疑诊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结肠镜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在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2006年到我院就诊且疑诊肠易激综合征的936例病人,这些病人在肠镜检查前根据临床有关资料均提示为肠易激综合征,对这些病人的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便评价肠镜检查在诊断IBS中的意义.结果 936例疑诊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结肠镜结果正常的674例(72%),息肉76例(8.11%),溃疡性结肠炎34例(3.63%),血管畸形3例(0.32%),憩室2例(0.21%),黑变病1例(0.1%),寄生虫4例(0.43%),癌16例(1.7%),克罗恩病1例(0.1%).不进行结肠镜检查仅根据临床上的其他资料诊断IBS的准确率为72%,而28%的病人存在结肠器质性病变,其中肿瘤性病变占9.81%.结论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IBS时排他性的必备检查.

    作者:廖旺娣;李国华;吕农华;陈幼祥;周小江;舒徐;刘丕;朱萱;王崇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肺鳞癌患者ERCC1蛋白表达与顺铂体外药敏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肺鳞癌组织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蛋白表达与顺铂体外药敏的关系.方法 用ATP-TCA法对42例肺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进行顺铂体外药敏检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ERCC1蛋白表达.比较分析ERCC1表达与顺铂疗效的关系.结果 EBCC1阳性表达22例(52.4%),阴性表达20例(47.6%);结合顺铂体外药敏结果得出,阳性表达组顺铂有效为8例(36.7%);阴性表达组有效14例(70%),即ERCC1阴性表达对顺铂的体外疗效明显优于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 ERCC1有望成为以顺铂为治疗基础的肺鳞癌患者的预测指标.

    作者:周伟华;邓觐云;黄传生;李张云;陈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165例小儿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是目前抢救小儿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主要抢救措施之一.但由于小儿本身生理特点,血容量相对少,各脏器功能脆弱,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和危险性较成人高,因此,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确保透析安全和治疗效果.我院血透室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在透析治疗中实施与成人不同的护理方法,于2001年9月~2008年7月对165例患儿成功地进行了650人次血液透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心影;熊筠;黄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ERCP诊治胆胰疾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禁食6h,在全麻或镇静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性镜下治疗.结果 诊断性ERCP逐渐转向较多的治疗性ERCP,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范围扩大.结论 治疗性ERCP是胆胰疾病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

    作者:李想;徐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新进展

    癫痫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神经系统疾病,全世界约有500万人患病,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多数需长期服药或终生服药,故小儿癫痫的用药一直是儿科研究的重点.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LEV)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1998年在欧洲及美国上市,在治疗难治性部分发作及继发性全面发作的成人患者,疗效优于其他抗癫痫药物(AEDs)[1].本文拟就其在小儿癫痫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军华;杨文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方法 对23例新生儿气胸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分别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前后临床反应、经皮氧饱和度(TcSO2)、胸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3例术后2h内皮肤紫绀基本消失,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外周循环改善,经皮氧饱和度由治疗前<0.80.上升至治疗后>0.90;术后8h复查X线显示胸腔内气体减少,被压缩的肺已开始复张,24h后胸腔气体均基本消失,48h后复查X线显示胸腔气体消失,无一例气胸复发;引流时间为(36±4.74)h.23例患儿19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治愈率82.6%.结论 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陈建辉;宋希里;周福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目的 分析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2004~2008年20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均行CT扫描.结果 单侧疵肿16例,其中额颞顶部14例,颞枕顶部3例,双侧血肿3例,其中双侧额颞顶部8例,双侧颞枕顶部2例.结论 CT检查能及时准确诊断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对减少临床误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伟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认知疗法及放松训练对失眠者的睡眠质量评价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及放松训练对失眠者的睡眠疗效.方法 对35例门诊主诉失眠者采用认知疗法及放松训练对其进行治疗,疗程6周.以阿森斯失眠量表(ALS)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6周对主诉失眠者进行睡眠评价及疗效评定.结果 35例失眠症者28例(80.00%)完成6周的治疗,并停用了安眠药物.AIS评分从治疗前的(8.9±2.5)分降为第6周的(5.6±1.5)分,治疗后第2周AIS评分下降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周AIS评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以AIS评分<6分计算睡眠较满意率,睡眠较满意率从治疗开始时的0.0%上升到治疗后6周的46%.结论 认知及放松疗法对于改善失眠者睡眠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兰胜作;李凤仪;熊生才;万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ALS)的临床特征,为早期准确诊断SALS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SAL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ALS平均发病年龄52.4岁,30岁以前和75岁以后发病少见,男女发病比例5∶3.SALS在临床上隐袭起病居多,但也可呈亚急性起病.上肢远端乏力或肌肉萎缩为常见的起病症状,其发展一般从起病部位水平或垂直的累及邻近的运动神经元.并发呼吸肌麻痹是SALS常见的死因.SALS的诊断仍然主要依靠临床表现.EMG检查对确诊SALS的病变范围和诊断无临床表现的隐匿损伤部位有重要意义.MRI检查对鉴别颈椎病及脊髓压迫症、脊髓肿瘤和脊髓空洞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结论 SALS以中年发病为主,男性多见,其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EMG和MRI检查对SAL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云珠;徐仁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企业医院护理管理难点及对策

    新形势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服务范畴的扩大、护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从病房到病区,护理管理工作面临很多困难.而企业医院作为非营利性医院,有着自身的特点,如何发挥护理部的职能作用,克服客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机遇和挑战中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李蔚;彭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双途径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护理体会

    卵巢癌的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但死亡率居首位.卵巢癌初次就诊时,Ⅲ、Ⅳ期患者所占比例高达70%~80%,是较常见的女性癌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的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

    作者:曾嫔嫔;刘友花;刘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与背侧入路的手术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合理入路.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59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掌侧与背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型钢板内固定术治术,比较两种方法疗效.结果 背侧组优18例,良12例,可8例,优良率79%;掌侧组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 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术后形态、功能康复好,并发症少,是首选的手术入路.

    作者:姚铿;谭宇顺;陈洪海;张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口腔左角磨牙和正中位喉镜入路在气管内插管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口腔左角磨牙和正中位喉镜入路在气管插管时喉头显露困难的发生率.方法 择期气管内插管全麻手术患者1015例,常规全麻诱导后将头颈调整至适当位置,用弯喉镜分别经口腔正中、口腔左角磨牙两种途经显露喉头.结果 1015例患者中,喉镜口腔正中入路遇喉头显露困难20例,口腔左角人路喉头显露困难7例(P<0.001).结论 用弯镜片经口腔左角磨牙入路可明显减少喉头显露困难的发生率.

    作者:林国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儿童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附12例报告)

    目的 了解儿童肝母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探讨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12例均经CT腹部平扫,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5例在B超检查,后经CT扫描,1例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2例中,单发性9例,3例为多发结节肿物,其中1例较弥漫.肝母细胞瘤大多表现为肝内单个球形或分叶状融合的实性肿块,肿物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可不均等或呈弧线形、网格状强化,CT值上升约45Hu左右.4例肿瘤有钙化.全部病例肿瘤以外肝实质正常,9例边界清晰,3例见包膜完整.1例腹膜转移.淋巴结均未见转移.结论 CT扫描是儿童肝母细胞瘤有价值影像检查方法之一.CT平扫及增强对病灶定位定性较准确,不仅能为临床提供诊断的影像依据,还能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

    作者:肖红卫;林忠海;邱勇;杨乐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6例子宫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特征.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对病理证实的6例子宫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发生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内未见血流信号,边界清晰,后方回声衰减.结论 子宫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及临床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易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在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为早期发现亚临床末梢神经损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5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 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NCV测定,后诊断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的有44例(79%).此外NCV异常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高低相关,HbA1c高的糖尿病人NCV异常率高,并发末梢神经损害的多.NCV异常率与病程的长短呈正相关.NCV异常率与B.S的高低无相关性.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糖尿病末梢损害提供依据.

    作者:聂武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生物羊膜在眼科中的应用

    羊膜来源于胚胎,是一种透明、无神经、血管和淋巴管且具有韧性的组织.20世纪初,临床上早应用羊膜于烧伤和溃疡面的修复.只是当时应用的并不是单纯的羊膜,而是含有羊膜的胎膜.随后,羊膜逐渐应用于脑外、腹腔外、妇产科,直至20世纪40年代DeRoth将羊膜用于结膜缺损的治疗,开启了羊膜应用于眼科的历史.但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羊膜在眼科的应用发展缓慢,当Kim和Tsen将保存的羊膜成功用于角膜表面的重建后,羊膜在眼科的应用才加速发展起来.

    作者:魏庆华;石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