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萍;杨萌;马熙天
目的 了解儿童肝母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探讨该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12例均经CT腹部平扫,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5例在B超检查,后经CT扫描,1例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2例中,单发性9例,3例为多发结节肿物,其中1例较弥漫.肝母细胞瘤大多表现为肝内单个球形或分叶状融合的实性肿块,肿物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可不均等或呈弧线形、网格状强化,CT值上升约45Hu左右.4例肿瘤有钙化.全部病例肿瘤以外肝实质正常,9例边界清晰,3例见包膜完整.1例腹膜转移.淋巴结均未见转移.结论 CT扫描是儿童肝母细胞瘤有价值影像检查方法之一.CT平扫及增强对病灶定位定性较准确,不仅能为临床提供诊断的影像依据,还能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
作者:肖红卫;林忠海;邱勇;杨乐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儿童口腔急症的发病特点.方法 收集急症病例230例,记录年龄、性别、类型、发生部位,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急症性质存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龋源性疾病所占比例高,唇及面部等暴露部位易受创伤.结论 对于儿童口腔急症,应结合各年龄组的发病特点,宣传教育、预防和早期治疗.
作者:刘蔚;马行健;胡翰青;陈昶;李明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10月~2008年10月被本院临床疑诊为下肢动脉病变的55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部分病例与血管造影对比.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51例阳性病变,其中有11例患者行血管造影检查并行手术证实均符合超声诊断.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为无损伤性检查,可多次重复,操作简便,能明确病变部位、血管狭窄的程度、远端血流情况以及判断预后等,对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的意义,在血管病变的诊断中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刘惠芬;罗萍;陈玉;赵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及放松训练对失眠者的睡眠疗效.方法 对35例门诊主诉失眠者采用认知疗法及放松训练对其进行治疗,疗程6周.以阿森斯失眠量表(ALS)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6周对主诉失眠者进行睡眠评价及疗效评定.结果 35例失眠症者28例(80.00%)完成6周的治疗,并停用了安眠药物.AIS评分从治疗前的(8.9±2.5)分降为第6周的(5.6±1.5)分,治疗后第2周AIS评分下降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周AIS评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以AIS评分<6分计算睡眠较满意率,睡眠较满意率从治疗开始时的0.0%上升到治疗后6周的46%.结论 认知及放松疗法对于改善失眠者睡眠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兰胜作;李凤仪;熊生才;万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主动脉狭窄常见病因为先天性、风湿性及老年退行性病变,大多数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症状,生活质量差.
作者:周云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超声雾化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自2007年以来,本科对临床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给予超声雾化后吸痰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儿科2007年10月~2008年2月患者有不同程度急性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100例,随机抽样分为2组,冶疗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个月~3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个月~3岁.
作者:李景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癫痫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神经系统疾病,全世界约有500万人患病,半数以上在10岁以内起病,多数需长期服药或终生服药,故小儿癫痫的用药一直是儿科研究的重点.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LEV)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1998年在欧洲及美国上市,在治疗难治性部分发作及继发性全面发作的成人患者,疗效优于其他抗癫痫药物(AEDs)[1].本文拟就其在小儿癫痫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军华;杨文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新生儿抚触可让大量良好、适度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达到婴儿的大脑,促进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提高宝宝的情商和智商.
作者:饶水清;黄晓英;饶贞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为肌壁间瘤,其中单个18例,多发4例.术前测量瘤体体积约为30~300cm3;均有临床症状;病史长达2~10年.平均6年.利用彩用多普勒超声和CT测量栓塞前后瘤体的体积,作为临床疗效分析的依据.结果 栓塞3个月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变.14例B超复查肌瘤较治疗前缩小25%~75%:3例经CT复查肌瘤缩小20%~60%.2例未检测到子宫肌瘤;1例经B超复查瘤体无明显缩小.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手术简便容易、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小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5岁,孕1次,0产次,怀孕6个月常规产前检查,无特殊不适.超声检查:儿头朝上,颅骨环变形,回声减低,双顶径约6.2cm,侧脑室扩张,内径达2.0cm,后颅窝积液厚达1.5cm,脊柱连续性好,胎心搏动正常,四肢异常短小,肱骨径1.3cm,股骨径1.6cm,未见成角畸形或骨折声像,羊水大暗区2.1cm,胎盘未见异常.超声诊断:(1)单活胎,胎儿畸形:软骨发育不良,脑积水.(2)羊水过少.后经引产证实.
作者:周虹;李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方法 对23例新生儿气胸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分别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前后临床反应、经皮氧饱和度(TcSO2)、胸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3例术后2h内皮肤紫绀基本消失,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外周循环改善,经皮氧饱和度由治疗前<0.80.上升至治疗后>0.90;术后8h复查X线显示胸腔内气体减少,被压缩的肺已开始复张,24h后胸腔气体均基本消失,48h后复查X线显示胸腔气体消失,无一例气胸复发;引流时间为(36±4.74)h.23例患儿19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治愈率82.6%.结论 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陈建辉;宋希里;周福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临床上将女性右下腹痛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2006年女性因急性右下腹痛误诊为阑尾炎而施行手术的31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1例误诊中,妇科急症16例,其他15例.结论 造成误诊主要原因:医生对妇科急症认识不足.
作者:叶锋;石志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单纯行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42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行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32个月(平均24.9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平均眼压(11.31±2.52)mm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0.60±9.56)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54±0.34)mm增加到术后(2.58±0.36)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单纯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能增加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及提高视力.
作者:曹世沛;谢宝恩;凌永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肾穿刺活检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肾穿刺作为一种创伤性检查,具有一定的危险及难度,且小儿有相对不易合作的特点,故良好的配合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作者:饶淑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在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为早期发现亚临床末梢神经损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5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 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NCV测定,后诊断糖尿病末梢神经损害的有44例(79%).此外NCV异常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高低相关,HbA1c高的糖尿病人NCV异常率高,并发末梢神经损害的多.NCV异常率与病程的长短呈正相关.NCV异常率与B.S的高低无相关性.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糖尿病末梢损害提供依据.
作者:聂武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双黄连注射液为棕红色澄明液体,是临床常用药物.我站在应用双黄连注射液静脉滴注时(黑龙江多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70206312),发生1例血尿,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文峰;易秋兰;严振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一种眼病[1],致盲率极高,为第4位致盲眼病[2].虽然经过药物、手术等治疗,病人症状及体征得到控制,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视功能受到隐匿损害,终导致失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前,多数患者有情绪波动或精神创伤等病史[3].
作者:邹卫华;赖跃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4℃高渗盐(HTS)对大鼠心搏骤停(SCA)脑海马组织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评价4℃高渗盐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生理盐水(B)组、4℃生理盐水(C)组、HTS(D)gt、4℃HTS(E)组,每组6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于复苏即刻给药.制作窒息致大鼠SCA模型,测定给药后60min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血糖、电解质,并分别计算出各组血浆渗透压值;记录给药后6h、12h、2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复苏后24h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检测脑海马Caspases-3及GFAP的表达.结果 各组给药后60min血清尿素氮、血糖、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4℃HTS干预后能提高各时间点NDS(P<0.05),但4℃生理盐水和HTS干预后NDS提高不明显(P>0.05).4℃HTS、4℃生理盐水、HTS均能抑制脑Caspases-3、GFAP的表达(P<0.01),而4℃HTS作用显著和假手术组无区别(P>0.05).结论 SCA后给予4℃HTS能抑制脑海马组织Caspase-3、GFAP表达,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对机体血电解质、渗透压影响不大.
作者:张慧利;康秀文;柳远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合理入路.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59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掌侧与背侧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型钢板内固定术治术,比较两种方法疗效.结果 背侧组优18例,良12例,可8例,优良率79%;掌侧组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 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更符合生物力学,术后形态、功能康复好,并发症少,是首选的手术入路.
作者:姚铿;谭宇顺;陈洪海;张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应用AF和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椎体灌注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2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进行后路AF复位内固定后经伤椎椎弓根灌注入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结果 平均随访13个月,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47.7%和88.8%增加到术后的平均96.8%和97.3%;末次随诊时,椎体的前后缘高度平均为96.7%和97.1%;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31°到术后的平均5.2°,骨水泥无外渗,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 应用后路AF复位内固定胸腰椎骨折,同时经伤椎椎弓根灌注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提供了三柱的即刻稳定性,防止了术后椎体的塌陷,减少了由此造成的并发症.
作者:温桃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