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髋关节置换42例体会

熊斌;李瑞海;吴静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摘要:目的 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微创技术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股骨头坏死和骨性关节炎及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技术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微创技术人工髋关节置换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结论 微创技术人工髋关节置换较传统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大于等于20mmHg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心、肺、肾、神经系统、胃肠道、腹壁等器官均受到腹腔内高压的影响.肠道是对IAH为敏感的器官.即使有及时的诊断和外科治疗,ACS的死亡率仍高达43%~73%[2].现对ACS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金卫;王瑞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疗效.方法 20例(22只眼)视神经挫伤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每疗程14d,3个疗程.另18例(20只眼)视神经挫伤患者为对照组,除不加用复方樟柳碱外,其他用药同治疗组疗效观察指标为视力、视野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4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明显疗效,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我院患者治疗饮食现状分析

    2006年5~7月我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我院16个病区100例住院接受治疗饮食的患者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100例中内科87例,外科13例;男47例.

    作者:谢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手术中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按WHO高血压诊断标准诊断为高血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组(GA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GEA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5min(T3),气腹20min(T4),气腹30min(T5),放气腹5min(T6),记录各时段MAP、SBP、DBP、HR、PET CO2、SPO2.结果两组病人术前、诱导前SBP、DBP、MAP、HR无显著差异,气腹后,GA组MAP、SBP、DBP、HR明显上升,CGEA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ET CO2比较CGEA组T4才逐渐升高晚于GA组且明显低于GA组(P<0.01).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时.高血压病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液流动学平稳,值得应用.

    作者:刘文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30例

    目的 观察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l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30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即:奥沙利铂L-OHP 85 mg/m2静脉点滴,2h,d1;亚叶酸钙CF200mg/m2,静脉点滴,2h,d1,d2;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脉推注,后600mg/m2微泵持续静脉滴注22h,d1,d2.每2周重复,4周为1周期,均治疗2周期以上.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0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3例,PRl2例,SD8例,PD7例,总有效率CR+PR50.0%.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 5.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9.6个月.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 FOLFOX4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谭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功率微波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功率微波影响K562细胞活力的机制.方法 将二种频率的低功率微波作用于K562细胞,测定细胞存活率,监测联苯胺染色、其他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及光镜下观察形态.实验分组为0、15、30、45、60、75、90 min组共7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二种频率的低功率微波辐射15min、75min和90min组,K562细胞活性降低,各组的光镜下形态和相应的组织化学染色无明显差别.结论 低功率微波幅射对K562细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

    作者:卢恩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护理文书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我院护珲部随机抽查了2008年1~10月护理病历358份,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江西省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中有关护理记录的书写要求,发现在护理记录中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现介绍如下.

    作者:简筱婷;付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B超定位经皮肾微造口取石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585例分析

    目的 探讨B超定位下经皮肾微造口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对接受B超定位下MPCNL治疗的585例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5例患者中.1次取净结石447例,2次取净结石72例,3次取净结石19例,结石总取净率91.97%.平均手术时间110min,出现液气胸3例,大出血9例.结论 B超定位经皮肾微造口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较好的方法 .

    作者:袁剑;欧阳唐锋;钟少云;章静;刘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医用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1496例

    目的 探讨医用几丁糖在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病人27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医用儿丁糖1496例患者出现肠粘连症状的有18例.发牛率为1.2%,无因粘连性肠梗阻而再次手术病例,未使用医用儿丁糖1238例,患者出现肠粘连症状体征者有139例,发牛率为11%.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检验P<0.05).结论 术中应用医用几丁糖肠可明显减少腹部手术术后肠连的发病率,具有较好的预防术后肠粘连作用.

    作者:王卫英;单人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细胞色素P4501B1与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性激素依赖性肿瘤(sex hormone dependent carcinoma)的发生、发展过程都受到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任何干扰性激素产生或代谢的因素都可能对此类肿瘤(例如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产生影响.细胞色素P450 1B1(cvtochrome P450 181,CYP1B1)是已知的细胞色素P450超基因家族成员之一,为CYPlB亚族的唯一成员[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量表达,特别是在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上表达水平尤其高[2~7].CYP1B1不仪与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的病因学相关,还可能影响激素的代谢和毒性代谢产物的形成[8~10],对CYP1B1作川和表达的研究可能为治疗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抗癌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的靶点.现就CYP1B1的表达、基冈多肽性及对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悦;邓觐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学监护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1例体会

    由于术后长期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术后患者免疫力下降,易继发严重感染.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发生较多,约占移植后感染的60%,且临床诊治困难,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则病情发展迅猛,死亡率目前仍高达10%~30%.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控制肺部感染的同时防止器官排斥反应的发生,是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对提高人/肾存活率有重要意义,也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进行药学监护的重点内容.以下是笔者参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药学监护的实例,具体如下:

    作者:钟海利;刘立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加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低分子右旋糖酐液500ml(以后简称低右)+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根据病情常规选用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硝酸酯类药物等.低右杏丁组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右+杏丁液,用法为20ml杏丁注射液加入低右500ml静滴,每日一次,2周为一疗程.结果低右+杏丁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血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方面,杏丁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低右+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斌;肖敏;陈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128例锁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的按骨折形态、骨折位置及骨折时间进行分型,其中横断骨折45例,粉碎性骨折64例,斜行骨折19例;中段1/3骨折101例,远段1/3骨折18例,近段1/3骨折9例;新鲜骨折114例,陈旧骨折14例.结果 128例锁骨骨折经8~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优108例,良15例,可5例,差1例.结论 应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该手术方法 简单,操作容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适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丁香柿蒂汤加味治疗脑挫裂伤并发中枢性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丁香柿蒂汤加味对脑挫裂伤并发中枢性顽同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脑挫裂伤合并中枢性顽同性呃逆的患者分为使用丁香柿蒂汤加味配合654-2针剂10mg封闭穴位双足三里组,和肌肉注射氯丙嗪配合654-2封闭舣足三里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丁香柿蒂汤加味配合654-2封闭双足三里是治疗脑挫裂伤合并中枢性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兆哲;方兆阳;舒高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Livin和 HIF-1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讨论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37例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Livin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 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分别有27例Livin表达阳性(55.1%)和35例HIF-1α表达阳性(71.4%),明显高于相应正常食管组织(P<0.01);两者的表达均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中HIF-1α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Livin与癌组织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Livin与HIF-1α的表达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检测Livin和HIF-1α蛋白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有利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

    作者:戴泽文;刘升;凌翔;包传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法安明注射方法的改进

    法安明是一种含有达肝素钠的抗血栓剂,因其毒副作用远远低于肝素,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法安明皮下注射常引起注射部位局部皮下出血,从而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影响治疗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科采用了改良方法,有效减轻法安明引起的局部皮下出血.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莉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癃清片与前列通瘀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癃清片与前列通瘀胶囊治疗慢件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对不同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分别使用癃清片与前列通瘀胶囊治疗.结果 680例使用癃清片痊愈354例(占52%),显效216例(占31.8%),有效64例(占9.4%),无效46例(6.8%),总有效率占93.2%;420例使用前列通瘀胶囊痊愈280例(66.7%),显效80例(占19%),有效42例(占10%).无效18例(占4.3%),总有效率95.7%.结论 癃清片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型有一定的效果,而使用前列通瘀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血瘀型有一定的效果,总体上来说对病程较长,年龄较大者效果欠佳.

    作者:童向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4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接受卡维地洛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动态血压、血脂、血糖、肾功能、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卡维地洛治疗8周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有显著下降(P<0.01);血糖、血肌酐、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固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97.6%.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国华;闵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例中87例在胆道探查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外院转入术后胆管残留结石29例.结果 87例中有12例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5例为Ⅲ级及以上胆管残留结石、泥沙样结石,7例为取净结石伴胆管狭窄者),2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73例安置T管引流,术后造影发现结石残留15例;术后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44例(外院29例,本院15例),一次取净结石32例,占72.72%,4例残余结石未能取净.结论 胆道探查术中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但不能完全代替病肝切除;术后经T管窦道实施胆道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留结石:彻底根除胆管残石,应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元;姚永红;夏曙霞;韦宇峰;郑志祥;冯驰;周异群;曾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LigaSure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目的 评价LigaSure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月,应用LigaSure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联合右侧开胸行食管癌根治术15例,其中食管中段癌8例.食管下段癌7例,TNM分期为T1-3NO-1MO.腹腔镜手术方法 :以脐孔,左、右锁骨中线肋缘下,脐与剑突连线上、中1/3交界点为手术操作孔,术中采用LigaSure分离、处理血管.结果 15例LigaSure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0~200min,术中出血量20~50ml.腹腔淋巴结清扫数量12枚,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4d.15例随访1~20个月,无腹腔肿瘤复发转移,无死亡.结论 在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LigaSure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姚斌;张忠志;秦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